大摩:陸監管框架轉向可持續性,須警惕過度監管風險
MoneyDJ新聞 2021-08-02 16:47:13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經濟通通訊社報導,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今(2)日發布最新報告表示,中國政府正透過重大的監管框架轉變,將治理重點轉向統籌增長和可持續性、實現社會公平與安全,政府可能透過降低企業利潤來增加面向勞動力要素的分配,由此帶來的市場影響預計將更持久、更深遠。近期對金融科技、科技巨頭、校外培訓、加密貨幣及碳排放的最新監管行動,都是本輪監管框架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警惕過度監管風險。
邢自強指出,在新的治理機制下,中國看來正努力遏制企業權力的擴大,重新平衡經濟中面向勞動者的分配份額,這將帶來企業所分配利潤的減少。他認為,與社會不平等日益加劇、環境可持續性、數據安全相關的行業正遭遇監管打壓,而在新治理機制下先進製造業、技術本地化與可再生能源行業將獲得政策支持。
報告預計,目前中國監管周期對中國股市估值及股票風險溢價(ERP)的影響將比以往類似周期更持久且更深遠,因影響到相當大的市場占比,尤其是佔MSCI中國指數約40%權重的互聯網板塊;這些受影響行業及股票未來淨利率和營收成長都面臨極大不確定性。而隨著時間推移,預計MSCI中國指數將逐漸擁有更加平衡的行業配置,互聯網權重降低、工業及IT等行業權重提高。
具體來看,在監管框架轉變之際,數據型科技和平台企業及房地產公司可能仍將承壓,但半本地化、網絡安全、面向大眾市場的中國國產品牌、創新藥物、生物技術和綠色經濟可望得到支持。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 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