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12 12:11:03 郭妍希 發佈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通稱小摩)最新報告顯示,從科技巨擘預定要在2030年底前投入的AI資本支出來計算,AI產業每年須創造6,500億美元營收、才能達成10%的報酬率。
Tom`s Hardware 11日報導,根據矽谷市調顧問機構Creative Strategies, Inc分析師Max Weinbach在社交平台X張貼的研究報告,根據小摩建立的AI投資模型,若要在2030年底前實現10%報酬率,則需創造每年6,500億美元的永續性營收,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
小摩表示,這相當於全球GDP的58個基點(bp),或每位iPhone現有用戶每月貢獻34.72美元,或每位網飛(Netflix)訂閱戶每月投入180美元。
這筆費用要如何在企業、消費者與政府間分配,顯然需要長期爭論。無論如何,小摩表示,就算一切順利,從牽涉到的資本、以及AI生態體系部分領域的「贏者全拿」特質來看,未來勢必會出現氣勢磅礡的贏家、也會有慘澹無比的輸家。
小摩並警告,倘若出現技術突破、或效率加快成長(就像當初人們以為DeepSeek已經實現的那樣),則恐怕會引發產能過剩、或已安裝運算容量被迫閒置(即所謂「dark fiber」)的現象。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 11月6日曾透過社交平台X預測,OpenAI今(2025)年底的年化營收(annualized revenue run rate)有望超過200億美元,2030年底前更有望成長至數千億美元,該公司也將在未來8年投入約1.4兆美元的資本承諾。
電影《大賣空》(Big Short)主角本尊、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前放空不動產抵押證券的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近來對AI泡沫示警。他在11月3日分享了數張圖表。其中一張圖顯示,亞馬遜(Amazon.com)雲端運算部門在2018~2022年、2023~2025年期間的平均年成長率分別為36%、17%,Alphabet Inc.分別為45%、29%,微軟(Microsoft Corp.)分別為22%、20%。
貝瑞並指出,ASR Ltd.、WorldScope、LSEG Datastream資料顯示,美國科技業資本支出的5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已來到18.1%,跟1999~2000年網路泡沫時期相當。他還分享了一張圖,內容為輝達(Nvidia Corp.)、OpenAI與超微(AMD)、英特爾(Intel Corp.)、甲骨文(Oracle)、xAI各大科技巨擘,以及CoreWeave、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