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2個月來,各產業正付出代價
商情本文:
英歐貿易協定實行2個月來,境內抱怨投訴不斷,從海鮮及豬隻出口商,再到時尚產業及娛樂音樂業,部分是初期困擾,但大多數是強生首相以主權較市場進入優先所導致結果。
目前最大的政治問題在於北愛爾蘭協定規定北愛爾蘭保留在歐盟單一市場,英國政府擬在愛爾蘭建立硬體邊界,並又一再否認北愛爾蘭與英國有邊界存在問題;然而,北愛爾蘭與英國邊境實際發生的問題正造成嚴重影響,部分議員及北愛爾蘭聯盟多方皆希望英國政府廢除北愛爾蘭協定,目前強生首相不會接受該等議員建議,但明年此議題將影響北愛爾蘭國會選舉。
更且英國本島及北愛爾蘭雙向貿易承受更大的困境。英國商業總會(BCC)報告顯示,50%出口至歐盟正面臨障礙。儘管歐盟與英國貿易協定保障零關稅與零配額,但產品之原產地必須未從非歐盟區進口,已對英國超市食品業、寵物食品商等造成衝擊。另嚴格衛生規定,亦己對海鮮及農產品造成障礙。
服務業方面亦未獲較佳待遇,主要係協定未予規定明確,倫敦欲獲得歐盟授予境內法規同等性以保留歐盟業務漸破滅;取而代之的是,歐盟跨稱阿姆斯特丹不依靠倫敦係歐盟最大股票市場。娛樂產業方面的音樂家、演員及時裝設計師等服務公司皆擔心旅行限制與海關將增加成本。另,英國數據保護標準之適當性暫時雖被接受,但是仍可能在法庭上受到挑戰。
減少上述貿易障礙的機會是甚小。Eurasia Group顧問公司的分析師Mujtaba Rahman表示,改善貿易障礙空間有限, 任何重大措施擬作改善如英國應遵守歐盟衛生標準,將需要強生首相改變其主權紅線。
政府指派脫歐協議強硬談判代表Lord Frost為內閣辦公室副部長取代該部Michael Gove部長主管歐盟關係事務,即意味著不妥協。另近期英國不給予歐盟駐倫敦大使外交官身份以及與歐盟新冠疫苗?論,皆未能予助益。
倫敦政經學院Tom Sampson教授表示,脫歐所成本其為智庫UK in a Changing Europe所作研究顯示,英國對歐盟出口在過去10年中下降36%,高於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儘管英國與第3國的貿易協定或服務業監管差異性可能填補前述損失,但仍遙遙無期且充滿不確定性。
外交部長Dominic Raab表示,英國脫歐的益處要經過10年才會顯現,並以瑞士為例;瑞士在1992年公投拒絕進入歐盟,隨後10年瑞士經濟增長速度超過歐盟任何成員國。瑞士案例也給脫歐支持者一些安慰,其與歐盟30年的談判並未說服瑞士選民改變想法,當地支持加入歐盟的民意呈現下降。(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