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數據,日本50歲女性「終生無子」占比27%
媒體報導,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數據,1970年出生女性在50歲時無子女占比情形,日本為27%,為先進國家中最高。
從人口學上來?,女性在50歲時無子女的狀況被視為「終生無子女」(Childless)。依據OECD數據顯示,日本1970年出生的女性無子女占比27%。在17個比較國家中占比最高。其次依序為芬蘭(20.7%),奧地利和西班牙。雖然資料中無德國的數據,但依據德國政府對1969年出生的女性統計,無子女的占比為21%。
另比較24個國家中1965年出生的女性無子女的占比,日本(22.1%)仍然最高,超過了英國、美國等主要國家。由於西歐各國推行了各種兼顧育兒和工作的支援政策,減少無子女族群的增加,但日本卻較落後。
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推算2000年出生的女性,31.6%~39.2%的人將終生無子女。若考量男性未婚的高比率,終生無子女的占比可能更高。
該研究所根據出生動向基本調查,對終生無子女做定量分析,將無子女的女性分類為(1)結婚困難型、(2)不想生小孩型、(3)延遲生育型。(4)不孕·健康理由型等4類。
近年大幅增加的是(1)結婚困難型。從25歲到49歲的任何年齡階段(以5歲為單位)來看,都是結婚困難型最多。不能找到具有充分經濟能力的合適結婚對象也是一大原因。其次是(2)不想生小孩型,這類型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推測在女性整體中約有5%不想生小孩。
若未婚女性收入低且沒有交往對象,不想生孩子的比率就偏高。
日本1986年實施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無子女率占比高的1965年~1970年出生的人是該法實施後的第一世代。由於工作女性增加,但兼顧育兒和工作的支援政策沒有進展,造成女性持續面臨要辭職去生育、或是不要生孩子而選擇工作的趨勢,導致少子化加速進行。(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