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降息至今 6檔基金漲一倍 強者可續強2009-09-24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根據Lipper統計,自去年12月16日FED將利率降至0-0.25%的區間以來,全球股市在充沛的資金行情帶動下,呈現強勢反彈格局,而在739檔境內外基金中,已有6檔基金漲幅翻倍,其中5檔是境外新興市場股票基金,1檔是台灣店頭基金。
法人表示,根據過去經驗顯示,停止降息之後股市通常有一段多頭行情可期。也因此從去年底FED停止降息以來,各國股市都出現不小的漲幅,以股票基金表現來看,期間已有6檔基金報酬率超過一倍,分別是德盛印尼、保誠印尼、富達印尼、匯豐環球印度、友邦拉美中小和群益店頭基金。
雖這些基金已經飆漲一段,不過法人認為,隨著景氣確定將從谷底翻身,資金行情之後將以基本面行情為主,從這些漲多基金的市場來看,包括印尼、印度、台灣和拉美等市場,正好都是具有基本面題材的市場,未來強者恆強的機率仍高。
AIG友邦投資執行董事Michael Kelly認為,由於成熟市場在去庫存化的尾聲提供較少的成長動能,因此相對看好新興市場的表現,預期新興國家將再次迸出結構性的成長火花,伴隨著強勁的投資人信心以進一步推升股市上揚。
不過,這些漲幅翻倍的印尼、印度、台股基金,短線再漲的壓力較大,法人建議宜以中長期角度來布局。
保誠投信就指出,印尼未來將看能否被穆迪調升主權評等以及明年實施東協+1自由貿易區後的表現。而根據歷史經驗,當單一國家被整合到區域經濟體之後,中小型股票的表現都會比大型股好,而印尼股市剛好符合這樣的條件。
但是畢竟今年以來印尼基金漲幅已經翻倍,因此建議現在才要進場的投資人對今年行情不須有太高的期待,但未來2至3年的大多頭行情仍可期待。
至於報酬翻倍基金中唯一一檔國內投信發行的群益店頭市場基金,也是因為中小型股在景氣復甦前段領先反彈的特性而使得績效勝出。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認為,雖然台股短線漲幅不小,但從台股的評價與技術面來看,後市仍有續漲的空間。
例如比較亞洲四小龍目前股市位置與2000年高點相比,除了台股之外,其餘3個國家目前指數位置都已經超越2000年科技泡沫前高點,台股不僅還沒超越且距離2000年高點還有30%左右的差距,可見目前價位仍相對便宜,就算短線修正但下檔空間仍具支撐。
--------------------------下一則--------------------------
麥嘉華:股市優於現金、債券2009-09-24 工商時報 【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國際投資大師麥嘉華(Marc Faber)認為,美國聯準會為了支撐美國經濟而引發的通膨,將會讓股市的表現比持有現金或投資債券來得更好。
投資刊物《The Gloom Boom & Doom》負責人麥嘉華,周二接受彭博社訪問時指出,在各國央行對經濟體系挹注資金的情況下,標準普爾500指數將在一年內上看1,250點。對於美國政府和聯準會透過支出、貸款或擔保等方式,花了逾12兆美元去讓經濟和信貸市場復甦,他在2月時預測長期來看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他認為,資金供應和信貸都出現增長,會讓經濟體系出現通膨,在這種情況下,股市很容易就會往上走。只要繼續印鈔票,股市就能繼續漲。
他在去年10月曾建議持續買進美股,雖然後來標普500指數一路跌至今年3月初,共大跌31%,但隨後展開逾70年來最大的漲勢,周二收在1,071點,上漲0.7%。與他去年建議買進的時間點相比,標普500指數還是有8.8%升幅;與3月9日低點相比,漲幅更高達58%。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在7月時沒有變動,8月僅小幅上升0.4%,強化了聯準會維持基準利率在0~0.25%區間以調控通膨的說法。彭博社調查預估,在周三結束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維持目前利率目標區間不變。
麥嘉華認為,美國前所未見地大印鈔票將讓外國投資人卻步,並造成美元持續疲弱。追蹤美元兌六大主要國際貨幣匯率變動的美元指數,今年以來已下跌6.5%,一改去年升值6%的走勢。
他建議,買進嬌生等醫藥類股,認為人口老化會增加醫療藥支出;並建議買進低價的石油類股,因為標普500指數裡的石油與天然氣類股指數今年以來已下跌12%。
--------------------------下一則--------------------------
Q4投資 不見長紅不回頭2009/09/23 【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最近半年全球股債市大幅彈升讓人印象深刻,許多市場已超過去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前的水準,行情變化之快,再度證明了空手是輸家。專家認為,金融海嘯後給投資人的啟示就是,想賺取市場長期上漲的潛力,「耐性」加「分散配置」將是投資聖杯的兩個關鍵密碼。友邦投顧表示,新興市場維持長多格局,高收益與新興市場債持續加碼,至於第四季投資要掌握「不見長紅不回頭、空手才是輸家」!
根據彭博資訊最新調查顯示,彭博全球信心指數從8月份的58.12上升到9月的58.54。該指數連續第2個月超過50,表明樂觀的人多於悲觀者,若以區域來看,拉美、亞洲等新興市場的表現最佳。友邦投顧董事長楊智雅表示,投資是一場耐力賽,唯有擁有耐性才能把所有的投資時點網羅進來,在低點以低價買進更多單位數,等於破解了買進相對低點的密碼;在高點以高價自動減少單位數,讓總持有成本比市場平均價格更低。
此外,MSCI世界指數今年以來迄9月21日止漲幅為26.48%,若根據里柏的資料,從單一國家基金表現來看,報酬率差異非常大,從負4%到大漲65%以上都有,其中中小型類股漲幅優於大型股,新興市場上漲的力道大幅超過成熟國家。楊智雅表示,要賺取市場長期向上的潛力,除了耐性還必須加上「分散配置」,把資金分散在不同的資產、時間進場點,即使某部分的資產下跌,也會因為其它部分資產抗跌或上漲來降低投資風險,以減緩因市場大跌而造成龐大的損失。
展望第四季,友邦投顧表示,所有跡象均指出股市多頭格局不變,至少將持續至明年。建議包括長多格局不變的印度股票基金、參與景氣初升與中升段的拉美中小型基金、投資囊括亞洲金三角、南韓與東協的東南亞基金,或是隨景氣大步向前的能源或新興歐洲股票型基金以及兩檔債券型基金:新興市場債券與歐美高收益債券基金,提供投資人作為分散配置的標的。【2009/09/23 聯合晚報】
--------------------------下一則--------------------------
聖誕行情 Q4具「升」勢 2009/09/23【聯合晚報╱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美國經濟諮商局(Conference Board)日前公布8月領先指標,呈現自今年4月以來連續5個月的回升,也創下2004年以來最長的上揚趨勢。保德信全球優質股息成長基金經理人陳舜津認為,現階段全球長期復甦態勢已確立,惟市場擔憂Fed決策方向及第三季企業財報能否符合預期等不確定因素,因此短期內,全球股市將有機會進入震盪格局。
本周四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公布的最新利率決策,也將成為本周市場另一焦點,雖然普遍認為升息機率不高,但對Fed是否鬆口提出寬鬆貨幣政策退場時點的擔憂,讓美元指數(DXY)一改3月以來的疲弱態勢出現反彈,致使油價跌破70美元,而黃金僅勉強守住千元關卡。
陳舜津表示,寬鬆資金潮是此波股市上揚的主要動力,美國Fed若改變貨幣政策勢必牽動全球資金動向,因此近期市場難免臆測與擔憂;再者,今年3月以來,MSCI全球指數上漲超過50%,半年內創造如此驚人漲幅實屬少見,進而引發市場憂心漲勢是否已超過企業獲利和經濟實質面,更導致昨日歐美股市修正走跌。
隨修正整理走勢結束後,展望第四季,陳舜津進一步分析,由於歐美企業常在第四季發放紅利,啟動聖誕節消費行情,因此過去14年中,全球股市第四季平均漲幅往往較其他三季高,同時間全球高股息指數表現更加突出,主因為企業配發的股息提供股價更多表現潛力;今年在去年基期較低及景氣回溫的加持下,預期聖誕節銷售況狀將大幅改善,對於股市可望進一步激勵,展現第四季漲升氣勢。【2009/09/23 聯合晚報】
--------------------------下一則--------------------------
主題基金╱中小型基金 活力旺2009/09/24 【經濟日報╱記者白又仁╱台北報導】
景氣回升,中小型股表現活躍,台灣、亞太、歐洲、全球、美國和日本等地,今年以來中小型基金的表現,全數優於一般基金。台灣中小基金以66%漲幅居冠,亞太中小基金以65%漲幅緊追在後。
今年全球各地中小型股表現皆優於大盤,JF東方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傑弗瑞.洛斯克爾(Jeffrey Roskell)分析,這主要是反應全球股市剛從去年超跌後,試圖重新回到常軌,因此在多頭初期,小型股向來是資金偏好標的。
根據歷史經驗,小型股在空頭市場中因流動性較差,常有超跌現象;反之,在多頭初升段,彈跳力道受惠資金行情,往往表現更佳。
舉例而言,今年2月底至7月底MSCI新興市場小型股指數,已超越大型股達30%以上,但較2007年高點還落後達30%以上,預期仍有上漲空間。
摩根富林明投信產品策略部協理謝瑞妍表示,亞洲中小型股表現比其他區域出色,是因為亞洲人口最多,人均所得成長力道最穩定,預期復甦力道最強,且中小型股比例也較高,因此表現最為強勁。
謝瑞妍指出,中國人均所得約3,300美元,每年約以10%速度成長,可望在未來七至十年成長一倍,其他亞洲國家如印度(9.8%)、印尼(18.3%),收入也逐漸起飛。
回顧韓國、台灣經驗,所得提升後,消費者對品牌與品質更為重視,將使企業競爭強弱擴大,帶動消費產業整併趨勢,中小型股也可搭上併購題材,投資機會將更為活潑。
目前國內上架的中小型基金共90檔,今年表現前20檔基金報酬率皆超過60%,這20檔基金中,16檔投資台灣、三檔投資歐洲、一檔投資亞洲,台灣中小型基金今年表現最為強勁。
日盛投信副總經理張島郎分析,台股因富時效應告一段落,權值股開始休息,接下來的行情,仍將由中小型股接棒表現,預期將以個股表現為主,但因權值股表現空間不大,指數上漲空間亦有限。
JF東方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傑弗瑞.洛斯克爾(Jeffrey Roskell)認為,中國、印度、東協等三大市場創造亞洲內需投資機會,有利貼近在地產業的中小型股發展,尤其在景氣復甦階段,資金回流股市之際,衝刺力道會更明顯。 【2009/09/24 經濟日報】
--------------------------下一則--------------------------
美元兌歐亞貨幣 跌至1年谷底2009-09-24 工商時報 【劉聖芬/綜合外電報導】
投資人看好全球經濟復甦前景的樂觀心態,促使他們承擔風險的意願增高,加上美國赤字問題嚴重,使得美元近來一路走跌,周三對多種貨幣跌至1年來的谷底,歐元因此站上1.48美元,亞洲貨幣也則在韓元帶動下全面上漲,韓元升破1,200韓元兌1美元的重大關卡。由於韓元漲勢凌厲,韓國央行週三再度被迫進場干預。
美元於周三國際匯市對歐元一度跌至1.4842美元,為2008年9月22日以來最低;對瑞士法郎跌至1.0189瑞郎,為2008年7月22日以來最低;日圓兌美元匯率升至90.75日圓。美元指數週三也因此一度跌到75.892點,是去年9月以來最低。本月以來,美元指數已下跌2.5%。
亞洲貨幣週三齊唱高調,韓元在南韓經濟展望佳及投資人勇於承擔風險下,向上突破1,200韓元兌1美元壓力重要關卡,升抵11個月新高,至1,193.3韓元。
新加坡幣於周三也一度觸及1年新高,為1.4079元兌1美元。
在全球信用危機最嚴重時對美元貶值約三分之一的韓元,自今年3月以來已將大部份的失土收復,但其目前的交易價位仍遠低於1年前的水準。
俄羅斯盧布於周三升破30盧布兌1美元,為今年1月以來首度突破此重要心理關卡。
美元持續走軟、油價堅挺與俄羅斯經濟復甦,皆吸引資金流入俄羅斯股市與債市,帶動盧布升值。
經濟學家預測,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周三決策會議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介於零到0.25%之間不變,同時也可能重申將繼續維持量化寬鬆政策,使得美元持續貶值。
彭博社調查的93位經濟學家一致預測聯準會不會在此次決策會議調整利率。包括前聯準會理事葛蘭里在內的多位經濟學家指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後聲明可能會維持前次的說法,即是做出銀行信用持續緊縮,阻礙經濟成長的評估,這也暗示聯準會將繼續採行量化寬鬆措施。
…………………………………………………………
瑞銀:G7應支撐美元2009-09-24 工商時報 【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瑞士銀行(UBS)外匯交易策略部執行董事莫希烏丁(Mansoor Mohi-uddin)日前投書金融時報警告,若美元匯率大幅貶值將重創全球經濟。七大工業國(G7)應該一起撐住美元匯率來預防金融危機。
莫希烏丁指出,美元指數近來迭創一年來新低,而由於美國目前利率近乎零,導致美國投資人尋求殖利率相對較高的海外資產,美元匯率承受的貶值壓力持續加重。他認為美元貶值應該溫和進行,只要投資人對海外資產的需求減弱,美元有可能轉強。
但是如果美元失控暴跌,將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加拿大和紐西蘭的央行對此已發出警報,要求二十國集團(G20)本周在美國舉行的高峰會討論匯率問題。
莫希烏丁警告,美元暴跌不但將傷害美國經濟,也將對全球構成威脅。
他指過去十年全球經濟熱絡,還能承受貨幣走弱所帶來的影響;但在信貸緊縮的今天,超級勢弱美元只會把通縮輸出至全世界。
因為G7的利率水準已極低、再加上財政赤字擴大,當美元暴跌時,即無力抑制本國貨幣兌美元突然大幅升值的窘境。最壞的情況是美元崩潰讓部份G7國家掉入流動性陷阱裡,經濟將難擺脫通縮。一旦如此,很快就讓各國因負債上升而變成不景氣,迫使政府實施保護主義。
他呼籲G7應隨時準備合作應付美元匯率突然暴跌的問題。他表示,過去30年間,G7五次聯手干預匯市,有四次都獲得成功沒讓匯市危機演變成經濟問題。只有1987年因為德國升息讓干預匯市行動破功,釀成華爾街1987年的股災。
所以,他強調讓全球利率要有一致性。由於聯準會打算維持近乎零利率水準至明年,而日本、加拿大和英國也早把利率降至0.5%以下,因此歐銀也應該在短期內內,把目前1%的利率水準降至相若水平來避免災難重演。
…………………………………………………………
人民幣中間價 升破6.83關卡2009-09-24 工商時報 【黃怡錦/綜合報導】
隨著美國經濟復甦態勢逐漸確立,美元做為避險貨幣的需求大為降低,G20峰會在即,美國總統歐巴馬又說「將討論建立全球經濟重新平衡框架」,進一步衝擊美元走勢。受此影響,持續幾個月兌美元緊盯6.83的人民幣匯率,昨(23)日出現較罕見的升勢,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升值達18個基點。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收6.8271元,較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升值幅度為18個基本點;而今年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升值幅度為0.109%,共75個基本點。
此外,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昨日收盤於6.8261元,也較前一交易日進一步走升。陸銀交易室人士分析,中國8月份出口數據雖然較7月份有所成長,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為負成長17%,在出口同比成長尚未由負轉升之前,估計人民幣兌美元詢價系統匯價近期將介於6.825至6.83元之間波動。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實施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時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為8.11元,累積至昨日,人民幣升值幅度達到15.83%。
自中國進行匯改以來,人民銀行所設定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每日波動幅度,最多允許只能0.5%。
從最近8月份外匯放存款餘額比例上升至157.72%、月成長近10%,自今年2月來,外匯貸存比例已連續6個月走升,8月又突然爆增的現象來看,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總經理郭世坤認為,其主要是人民幣升值預期再起的作用所致。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預估,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將於2011年底前,升值至6.22元,與目前匯價相比,意謂著人民幣匯價潛在升值空間還有15%至20%。
--------------------------下一則--------------------------
景氣資金加持 台股有撐2009/09/24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台股昨(23)日出現較大回檔,終場下跌92點,投信業指出,歐美經濟景氣持續回升,全球低利環境也未改變,市場游資充沛,在景氣、資金及政策支持下,台股即使下跌,也不致跌幅太深,季線6,947點可望為下檔支撐,無礙中長期上升走勢。
統一經建基金經理人陳達勳表示,中、美雙引擎持續加溫中,國內電腦及半導體產業對獲利前景較市場預估的樂觀,預期失業率問題將逐步解決,台灣的景氣對策訊號燈在近二個月已由衰退的藍燈,轉為走出谷底的黃藍燈,景氣恢復的趨勢明確,趨勢的改變將可望延續台股上漲力道,即使短線震盪,無礙中長期上升走勢。
據統計,歷年幾次景氣趨勢明確由谷底反轉向上後,後續台股中長期走勢也多是向上揚升,除了2002年漲勢僅維持一個月後即回跌,其餘皆是正向相關,波段最大漲幅可達66%至109%,達到波段高點的上升段漲勢約八至52個月。
陳達勳指出,近期公布的全球總體經濟數據持續往正向走,企業獲利改善且展望漸趨樂觀,全球低利率環境持續,政策作多,加上富時指數將南韓股市由「先進新興市場」調整至「已開發市場」,使得國際市場對亞洲新興市場的投資產生資金挪移效應,從景氣面、資金面、政策面來看,台股後勢仍有可為,現在還不是高點。
陳達勳表示,美國8月零售數據仍較去年同期衰退5.3%,但較上月成長2.7%,超越市場預期,從月增率來看,4月以來持續復甦的趨勢延續,工業生產數據及採購經理人指數持續回升,中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也早已回到景氣擴張的50以上。
陳達勳分析,台股9月頻創今年新高,年線已翻揚向上,而美股、歐股及亞股也持續創下波段新高,國際股市氣氛偏多,技術面偏多的趨勢應可延續。 【2009/09/24 經濟日報】
--------------------------下一則--------------------------
台股基金飆高 先落袋為安-自由時報980924〔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今年績效持續攀高,平均績效拉高到60.95%,前七名績效甚至都超過90%,投資人歡喜之際,法人也提醒若已達個人設定的停利點,不妨先作部分停利,以免獲利回吐。
台股基金今年績效佳,其實也跟大盤表現不錯有關,統計台股今年以來至9月22日為止,漲幅達62.6%,同一時間,台股基金平均績效60.95%,頗有水漲船高味道。
整體看來,逾九成的台股基金,今年以來績效都超過四成,顯示去年底到今年初進場買基金的投資人,選對基金、賺到四成報酬的機率,應該是很高的。
進一步觀察,有94檔台股基金,今年以來績效超過六成;績效超過八成的台股基金,有19檔;績效超過九成的台股基金有七檔;排名第一的群益店頭基金,績效甚至達99%,獲利幾乎一倍,如果能選到這些基金,報酬都相當驚人。
店頭市場基金,仍舊是今年台股基金的贏家,平均績效高達83.42%,科技類台股基金、中小基金平均績效65%左右,也是表現較佳基金。
靠著今年的反攻,台股基金近一年平均績效21.9%,意味多數台股基金投資人終於解套獲利,不過,近三年平均績效僅回升到5.33%,且還有不少基金處於虧損狀態,算是差強人意、美中不足之處。
投信業者分析,台股大盤指數今年以來上漲六成多,但中型100指數上漲76.47%,不少中小型個股股價漲幅甚至超過一倍,投資中小型股為主的中小型基金,自然表現突出。
--------------------------下一則--------------------------
國內投信股票型基金績效 台股基金包辦前十名2009/09/23【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台北報導】
根據Lipper統計,目前國內投信發行投資國內、外之股票型基金共有13類,合計有293檔基金,統計今年來所有國內投信發行基金績效表現最好的前10名,清一色都是台股基金,其中群益店頭市場基金今年來績效更近100%,位居所有國內投信發行基金績效之冠!位居第二至第六名基金績效也都有超過90%。
群益投信分析,若就國內投信發行之股票型基金13類來看,今年來績效表現最好的除了台股基金之外,就是新興市場、亞洲等兩類,績效都有超過42%,且近1年績效不僅轉為正報酬,平均都有超過20%以上報酬,相較於投資成熟市場國家基金仍為負報酬,表現強勢,這也代表投資人在掌握下一波景氣回升行情的投資配置,絕對不能少了台股、亞洲、新興市場等三類基金布局。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今年來台股加權指數漲幅逾63%,店頭市場指數漲幅更高達95.5%,在全球股市中算是強勢市場,因此,使台股基金今年來績效表現普遍都相當好。尤其近日店頭市場指數領先加權指數回補去年6 月下旬跳空下跌的缺口,維持續創今年波段新高的強勢走勢。 【2009/09/23 聯合晚報】
--------------------------下一則--------------------------
陸股跌破半年線 韓日港收黑2009/09/24 09:00【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昨天亞洲股市表現疲弱,中國上海證券綜合指數、滬深300指數雙雙跌破半年線。基金業者認為,過去陸股跌破半年線後,多半會反彈;再加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近期再度表示,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可望為大盤提供支撐。
不僅陸股表現疲軟,南韓在英國富時指數編製公司(FTSE)將南韓升等為成熟國家、指數連續上漲後,調節賣壓陸續出籠。昨天韓股KOSPI指數早盤開低,不過隨後買盤立刻搶進,試圖將指數拉回平盤以上,但是上檔壓力依然沉重。
日本、香港等亞洲主要股市昨天也收黑。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表示,中國在振興方案刺激下,8月分工業產值年增12.3%,電力生產量年增率也達9.3%,再加上銀行信貸放款及固定投資成長速度高於原先預期,亞洲開發銀行前天更上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
市場分析師指出,9月以來,陸股逐漸擺脫上個月疲軟走勢,不過這幾天獲利了結壓力增加;市場分析師也認為,根據上一波陸股從高點下跌修正情況來看,指數只要跌破半年線後,通常都會醞量反彈能量,今天指數再繼續收低的話,後續彈升機會很大。 【2009/09/24 聯合報】
--------------------------下一則--------------------------
G20開跑 亞股基金最看好2009-09-24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G20高峰會今日(24日)開跑,預計中美仍將扮演此次會議的最關鍵角色。法人認為,此次會議重點應是在討論各國退場機制,其中,「有能力」退場的國家清一色是亞洲國家,代表此區域復甦力道較強勁,投資人宜以亞股基金來掌握這波復甦契機!
統計從去年11月中的G20高鋒會至今,成熟國家與新興國家股市都展現了強勁的力道,MSCI成熟國家平均有34.11%的漲幅,而新興市場更是有73.93%的漲幅,表現優異。
摩根富林明中美G2基金經理人田克杰表示,即將舉行的G20高峰會,預料各國除希望繼續維持經濟刺激措施,應會開始規劃未來一致性退場策略,討論各國政府該如何逐步退出、不再干預市場的復原新生。
至於退場機制能否順利執行,田克杰認為,中美兩國的態度依舊是關鍵,預料也會影響全球股市能否續漲。以美國而言,8月份高達9.7%的失業率,顯示就業市場復甦落後,也隱含了聯準會不可能匆促撤除流動性工具的運作。
摩根富林明投信研究部主管洪胤傑表示,各政府退場是勢在必行,但端看國家體質,各國官方也不會貿然執行,簡單來說,能先行退場的政府,意味著該市場的復原力較佳,在投資上反而是好選擇,亞洲國家便是一例。
高盛證券便預估,亞洲國家景氣好轉的狀況超乎預期,明年上半年便可能陸續升息,也會開始進入以基本面為主的主升段行情。因此,目前的股市修正期,反而是市場的最佳介入點,投資人可以逢低承接,區域布局東協、亞洲基金。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也認為,若美國復甦,對亞洲國家最有利。最新券商報告指出,亞洲加工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將可望優先受惠歐美消費市場復甦,預期中國2010年企業EPS成長率將由今年1.1%大幅提升至4.1%,其他像台灣、南韓這些以出口為重的也將受惠。
--------------------------下一則--------------------------
亞股多回檔 中國股市摔最重-自由時報980924〔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
亞股昨天表現漲跌互見,東南亞優於東北亞。其中,中國股市連續第二天下跌,深圳A股跌幅達2.9%,為昨天亞洲股市表現最差。投信法人認為,中國股市近期走勢震盪,加上市場對中國官方調控措施仍有疑慮,中國股市第四季將持續區間盤整格局。
多數亞股昨天普遍收紅,僅中國、台灣、韓國及印度等少數股市下跌,其中又以中國股市跌最重,上證綜合指數下跌1.89%,深圳A股的跌幅也達2.9%。
近期走勢陷入震盪的中國股市,週二及週三連續兩日出現回跌現象,指數也滑落至近三週低點。其中是由鋼鐵股與海運股領跌,主要是反映鋼材價格和海運費率下滑的利空。
針對中國股市走勢,匯豐中國動力基金經理人許倍禎分析,近期中國股市的回檔,主要是反映市場擔憂新增貸款放緩可能抑制經濟復甦速度,且大量的新股發行恐將產生資金排擠效應,此外,市場對於中國官方「政策微調」也有疑慮。
不過,許倍禎認為,中國股市短線震盪,但應是短空長多,長線仍有表現機會。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表示,中國股市昨天重挫除因新股上市外,新IPO以及創業版IPO也即將上市,為市場帶來較大的資金壓力。
另數據顯示,中國7、8月新增貸款金額已大幅滑落,雖降低中國政府再行宏觀調控的機率,但也造成資金動能難再續強。
楊佳升認為,預期中國股市第四季恐將呈現區間震盪格局,未來包含官方政策走向、PMI指數能否維持持續在50以上以及出口疲弱態勢是否逐步改善等三大指標,將是近期影響中國股市重要觀察點。
--------------------------下一則--------------------------
日本8月出口 暴跌36%【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日本財務省今天表示,8月份出口比去年同月銳減36%,是連續第11個月萎縮,而且也比7月下滑0.7%,連續第二個月低於上月水準,顯示協助支撐第二季經濟擴張的海外需求,已逐漸減弱。不過,日本8月份有1857億日圓(20億美元)貿易順差,已連續七個月出口多於進口。
汽車、鋼鐵出口減少,使日本8月的出口總額降至4.51兆日圓。進口總額約4.33兆日圓。
世界各國政府為振興經濟投入的2兆美元支出,曾對豐田汽車等日本出口商的業績提供相當的支撐,製造商業重建庫存也讓原物料業者接獲不少的訂單。
東京RBS證券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西岡純子說:「日本當前經濟有很多暫時性的成分,例如庫存、振興措施等都是。這些刺激消失後,輸出就會趨於平淡,出口帶來的成長也跟著消失。」 【2009/09/2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雙印泰國基金 3個月漲逾七成2009-09-24 工商時報 【范姜群閔/台北報導】
亞洲國家漲勢佳,雙印、泰國基金3個月漲逾七成。根據Lipper統計,截至9月21日為止,今年來報酬率前10名的基金類型中,亞洲國家就占了5種,其中,印度、印尼及泰國基金報酬率皆超過七成,菲律賓及中國基金則超過六成,基金業者建議,除了中國、印度基金外,其餘單一國家型基金則建議轉進至亞洲區域型基金。
資金行情是今年以來持續推動亞股上漲的動力,即使到了第三季底,資金動力絲毫沒有減弱,根據bloomberg統計,上周外資買超南韓金額就高達30.75億美元,台股也是外資買超的標的,金額達11.18億美元,此外,外資今年來買進亞洲各主要國家股市的金額依序是南韓190.78美元、台灣111.5億美元、印度91.92億美元、泰國15.24億美元、印尼12.12億美元、菲律賓1.86億美元及越南0.68億美元。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指出,從外資持續買超亞股的跡象來看,顯示亞洲經濟體的好轉不僅獲得外資認同,也獲得全球主要經濟分析機構的青睞,在景氣緩步升溫時,亞股基金看好度也持續在攀升。
匯豐聚富積極平衡基金經理人賴安庭分析,外資持續錢進亞股,主要反映投資人預期全球景氣已見復甦,因此積極回補台灣與南韓等高景氣敏感度國家持股,而富時集團去年將南韓從富時亞太開發中國家指數,調升到富時亞太已開發國家成員,也讓資金持續流向南韓股市。
展望亞股後市,楊國昌表示,受惠外資買超支撐,亞洲貨幣對美元也持續走揚。 不過,為避免單一國家型基金的波動風險過高,建議在整理盤出現時,轉進分批布局相關新興亞洲,或東協概念基金。
匯豐中華投信則表示,預期2010年成熟市場GDP成長率為1.5%,但亞洲平均卻能高達6%,其中又以中國及印度成長性最佳,2010年預期成長率分別可達到8.5%和7%,且經濟體規模較大,中國及印度基金可繼續持有。
--------------------------下一則--------------------------
歐元區PMI創16個月新高2009-09-24 工商時報 【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市調機構Markit Economics最新資料顯示,9月份歐元區製造業及服務業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繼8月後再度突破50點之景氣擴張臨界點,並創下16個月以來最高紀錄,反映歐元區經濟已觸底回升,但失業率居高不下恐拖慢景氣復甦腳步。
9月歐元區PMI從50.4點上揚至50.8點,創下連續2個月成長,但低於彭博社調查所預期的51.3點。為刺激經濟,歐洲央行(ECB)目前仍將基準利率維持在1%低點,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也表示短期內不考慮取消振興方案。不過歐洲央行理事奎登(Guy Quaden)表示對經濟前景抱持「謹慎」態度,主因就是失業問題依舊存在。
9月份歐元區服務業PMI從49.9點成長至50.6點,創下16個月以來首次成長;製造業PMI則從48.2點成長至49點,達到16個月來最高點。Markit Economics指出,製造業及服務業在過去幾個月需求持續增長,促使9月歐元區新訂單量出現4月以來首次成長。包括德國豪華車品牌BMW在內等汽車大廠多看好2009年下半的市場需求。飛雅特董事長蒙特澤莫羅(Luca Cordero de Montezemolo)日前也表示:「頂級車市已觸底反彈。」
大體來講,分析師對歐元區景氣止跌回升持肯定態度。德國Dekabank銀行資深經濟師尤尼斯(Karsten Junius)就表示:「歐元區PMI突破50關卡表示經濟情勢恢復穩定,預期第三季經濟會顯著成長。」
然而,Markit Economics資料卻顯示,雖然歐元區失業率自5月起連續4個月下滑,但9月卻再度回升。奎登認為除失業問題嚴重打擊消費外,各國金融業尚未完全復甦,且產能利用率偏低也阻礙投資,因此保守看待前景。ING投信經濟師弗列特(Martin can Vliet)也表示:「9月歐元區PMI成長固然振奮人心,但目前成長幅度仍偏向緩步回升,並非V型反彈。」
--------------------------下一則--------------------------
Fed思收傘 美股會腿軟?2009/09/24 【聯合晚報╱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近期市場相當關注美國聯準會(Fed)的退場機制。G20攜手救市,全球股市自今年3月以來上漲,S&P500指數3月以來已上漲超過52.92%,不過根據彭博報導,Fed可能會運用短期貨幣市場工具收回市場過剩的資金,並由財政部執行,股市多頭是否會退場?末日博士麥嘉華持續喊進美股,匯豐全球新富基金經理人蕭若梅則認為,若退場動作操作夠細膩,對美股反而是利多。
蕭若梅表示,救市方案退場是終究會面對的問題,所以投資人要關心的不是退不退場的問題,而是怎麼退場的問題。目前預估Fed的回收數字約為1300億美元,若Fed可以「緩步並有效地」執行,蕭若梅認為股票市場不會被大幅驚動,反而可以舒緩通貨膨脹的壓力,如果Fed退場操作夠細膩,對美股來說是正面的消息,即使美股今年3月以來已上漲52.92% ,但仍具有想像空間。
如果Fed舉動驚動市場,由於美股漲幅已高,恐怕成為獲利了結的藉口。蕭若梅認為,投資人可觀察FOMC的評論,可用來觀察Fed操作管理「市場預期」的細膩度。
蕭若梅指出,目前美股續創新高,本周二市場更出人意料、重新追逐一些風險性較高(低股價、財務較差)的股票。由於10月底為美國一般共同基金的年度結算日,一直以來「驚驚漲」的美股,已帶給持股數部不足的經理人相當大的績效壓力,部分資金被迫增加持股或追逐高風險的股票,也使得美股的「9月魔咒」失靈。
蕭若梅表示,時間進入10月,在S&P 500逼進1100點大關前夕,雖然市場已預估並反應Fed應該不會升息的決策,但FOMC所透露出來的態度將是市場研究的焦點。 【2009/09/24 聯合晚報】
--------------------------下一則--------------------------
美錢淹腳目 傳Fed可能回收資金 2009/09/24【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美股頻創新高,但近期市場傳言美國聯準會(Fed)可能會祭出「退場機制」,運用短期貨幣市場工具收回過剩資金,基金業者分析,目前美股漲幅已高,稍有風吹草動,都會成為市場獲利了結藉口,投資人最好小心謹慎。
金融風暴後,全球主要國家聯手利用低利率環境,挽救岌岌可危的經濟與股市,今年3月9日開始,美股跟著全球股市同步上揚,雖然這一波美股漲幅比不過中國、俄羅斯、印尼等新興國家,但至今道瓊工業指數已反彈52%、S&P 500指數也上漲60%。
不過近期市場傳言,美國聯準會因為「美國錢淹腳目」,有意在市場回收將近1,300億美元資金,替美股後市增添不確定因素。
匯豐全球新富基金經理人蕭若梅分析,過去美股都有「9月魔咒」,也就是這個月分指數表現都比較差,去年雷曼兄弟也是在9月分破產,隨後美股立刻狂瀉不已。
但今年因為市場資金氾濫,美股這個月還頻創新高,最近就連低股價、財務較差的股票都能吸引熱錢捧場追逐,美股如此「驚驚漲」表現,更對持股部位不足的經理人帶來很大績效壓力,也跟風追逐高風險股票,市場投機氣氛越來越重,才會傳出聯準會有退場動作。
蕭若梅分析,就技術線型來看,美股近期獲利了結壓力不輕,加上市場又認為美國將回收過剩資金,後續變數不小。
不過,往好的方面想,這樣反而能舒緩通貨膨脹壓力,如果聯準會退場操作夠細膩,對美股是正面消息。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包爾認為,第4季以美國科技股最為看好,由於景氣復甦,有機會帶動3C產品舊機換新機熱潮,再加上微軟的新作業系統Windows 7,也可望在聖誕節前掀起升級熱潮。【2009/09/24 聯合報】
--------------------------下一則--------------------------
美修會計準則 科技業利多2009-09-24 工商時報 【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周三報導指出,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已修正企業認列銷貨收入的會計規定,蘋果、Palm等科技公司以及生技業者、醫療儀器和汽車製造商都可望因此受惠,帳面淨利可為之提高。
FASB的事務小組本月稍早通過此修正規定,主要是基於市面上結合軟硬體和服務的產品越來越複雜,因此希望讓會計方法與交易活動更加契合。至今蘋果的iPhone、Palm的Pre等包含軟硬體的智慧手機,一旦賣出可全額收現,但每筆銷售的收入與獲利卻必須依產品使用壽命分次認列。這種情況也適用產品需定期更換卡匣的醫療裝置廠商、賣車含終生維修服務的車商及涵蓋執照與研發服務之生技協議上。
比如iPhone和Pre的使用者預期一般是用2年後更換新機,因此這些產品的銷貨收入依現行規定要分8季入帳。若依新規定,賣出產品當季即可認列多數收入,如此一來,相較於現行規定,銷售旺季可記入較多收入,當季淨利也會較高。
包括蘋果、Palm、思科、戴爾、IBM、全錄和惠普。蘋果、Palm等科技業者都大力支持此一修正,而他們也可望是新規定獲實施的最大受惠者。這項改變訂於2011年生效,但企業可提早採行新規定。
比如蘋果上一季(截至6月27日)營收為83.4億美元,淨利為12.3億美元,若銷貨收入一次全額入帳,則該季營收將增加17%,淨利將增加58%。
再以Palm為例,其新產品Pre一上市就熱賣,但現行會計規定無法讓Palm受益。Palm上一季(截至8月28日)營收較去年同期縮水81%,該公司認為現行會計規定要負最大責任。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將軟硬體和服務結合,舊的會計準則已成為議題。依現行規定,出售的裝置若是硬體包含軟體,則通常被視為軟體銷售,而軟體的銷貨收入通常得分次入帳,因為軟體包含安裝、訓練、維修和升級等成分。若依新規定,企業可在產品售出後,先將硬體這部分收入以及部分軟體頭期款的價值入帳。
--------------------------下一則--------------------------
美年終銷售不看好 42年來第二弱2009-09-24 工商時報 【申文怡/綜合外電報導】
據研究機構Retail Forward調查指出,今年美國年終假期銷售情形,可望略優於去年表現,不過恐怕還是42年來次弱的銷售成績。此外,據人資顧問機構Hay Group調查,美國25大零售連鎖業中,約半數業者表示在第四季雇用的臨時員工數目將少於去年,顯示業者本身也不預期往年第四季的銷售盛況會在今年恢復。
今年大型零售業者,如沃爾瑪(Wal-Mart)和好市多(Costco)的年終銷售業績,可望較去年成長2%。而線上零售業今年年終銷售則可望走出去年下滑5%的陰霾,成長4%。不過儘管網路銷售這樣的成長率可望持續至2010年,卻無法回復到2007年12月成長達兩位數的盛況。服飾業今年年終銷售預料下滑2%,表現優於2008年9%的衰退幅度。家用食品零售通路的業績將下滑2%,去年則是下滑7.4%。
由於年終購物旺季銷售前景不樂觀,導致零售業者不願像以往一樣,在第四季增聘10%的臨時員工,帶來約70萬的工作機會。Hay Group調查指出,在眾多受訪零售業中,約有40%的商家表示,由於銷售表現下滑,他們今年雇用的臨時員工,將較去年減少5%至25%。
上述表示將緊縮人力的零售業者,包括百思買(Best Buy)、青少年服裝連鎖店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和精品業者Saks在內。假設零售業減少10%至20%的臨時員工,今年第四季臨時員工的職缺將會減少約10萬個。
對此,經濟學家卡茲(Lawrence Katz)表示,購物旺季工作機會減少,會導致零售銷售表現每下愈況。因為消費者對就業市場悲觀,便不會增加消費,導致企業不願繼續增聘員工,甚至持續資遣員工,最後造成帶來惡性循環的「乘數效果」。
--------------------------下一則--------------------------
穆迪升巴西評等 股匯債齊漲2009-09-24 工商時報 【徐晨縈/台北報導】
評機構穆迪周二將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巴西的債信評等調升投資等級,主要考量到其外匯存底創新高紀錄,以及該國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之下,衰退期並未持續。市場法人認為,巴西有原物料和龐大內需為支撐,加上巴西政府刺激經濟措施鼓勵之下,投資人將大筆資金投入巴西股市及債市,與巴西相關的金磚四國和巴西基金受青睞。
國際信評公司─穆迪(Moody's)決定,將巴西主權信用評等調升至投資等級的Baa3,並給予「正向」的債信展望,並暗示未來有機會再度調高評等。受此激勵,巴西股匯債市出現齊漲走勢,巴西股市並站上了近14個月新高,國內核備的巴西基金今年以來投資報酬率也翻了一倍。
匯豐巴西基金經理人荷西.卡沃(Jose Cuervo)表示,穆迪的動作可望引爆另一波機構法人的資金潮,巴西股匯債市後勢看好。由於許多機構法人在進行全球布局時,都會參考各國的債信評等,因此評等的升降往往也牽動國際資金的流動,而按照過去經驗,在外資流入巴西期間,股匯市也會同步走升,未來投資人可望見到巴西股、債、匯三市齊漲的榮景。
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新興市場的兩大投資主軸分別為商品及內需消費,巴西具備多元的金屬蘊藏及農產出口眾所皆知,但巴西同樣具備不可輕忽的消費實力,該國平均所得提高配合約兩億人口的消費腹地,衍生出龐大消費商機,拉美股市具備長線投資價值。
巴西除了股匯兩市大漲之外,債市也相當看俏。據了解,今年3月以來,市場風險意識逐漸下降,巴西的主權債券信用利差也從去年10月份的668個基本點,持續收斂至目前的242個基本點,儘管收斂幅度相當大,不過距離金融海嘯以前、2007年5月的142個基本點,仍有至少100個基本點的收斂空間,「利差收斂」行情值得期待。
市場法人指出,巴西主權信用評等調升可使其債券殖利率利差進一步縮減,而里拉匯價也可受惠商品及總體面改善的題材而升值,投資巴西的新興市場債券相當值得留意。
…………………………………………………………
巴西信評調升 股匯債市大漲2009/09/24【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穆迪(Moody's)一舉將巴西信評從「垃圾債券」調升至投資等級,並給於「正向」展望,巴西股、匯、債市同步受到多頭激勵,出現齊漲走勢,巴西股市站上近14個月高點,巴西幣兌美元則大幅升值將近2%,匯價寫下近1年來新高。
巴西是拉丁美洲股市權重最大的國家,也是基本金屬和農產品出口大國,具有商品原物料和內需消費題材。早在1年多前,國際兩大信評標準普爾和惠譽就將巴西主權債券調高到投資等級;前天穆迪也跟進調升,顯示巴西信用評等已獲得全球最重要的三大信評機構認可。
市場分析師樂觀認為,現在美元指數頻創新低、市場游資龐大且風險承受度大增情況下,巴西不論是股市還是匯市、債市,都可望再度吸引資金進入。
國內拉丁美洲基金共有18檔,純粹投資巴西的基金僅有1檔,近半年來,這19檔基金平均績效超過65%,近1季來淨值漲幅將近3成。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哈森泰博分析,金融風暴後,美國因為擔負沉重財政壓力,不得不狂印鈔票,不僅對美元走勢造成結構性壓力,更迫使不少原本停泊在北美洲的資金,流竄到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此外,目前景氣有復甦跡象,農產品、銅礦、鎳礦等基本金屬需求增加,不久之後全球可能又會回到過去通膨的環境,如巴西里拉、墨西哥披索等商品貨幣也有升值空間。
匯豐巴西基金經理人卡沃分析,信評機構調升巴西債券意味著將引爆一波機構法人資金潮,對股市與匯市會有激勵作用。 【2009/09/24 聯合報】
…………………………………………………………
巴西基金 還有好光景 2009/09/24【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白又仁╱台北報導】
國際信評公司─穆迪(Moody's)將巴西主權信用評等調升至投資等級。投顧認為,巴西還有機會再度調高評等,巴西股、債、匯三市齊漲榮景才剛開始。
一年前,標準普爾(S&P)與惠譽(Fitch Ratings)即已將巴西債信評等調高到投資等級,如今穆迪跟進調升,巴西的信用評等已獲得全球最重要的三大信評機構的同步認可。
巴西22日股匯債市同步走高;巴西股市上漲0.93%,收6,1493.93點,指數創下近14個月來新高;巴西貨幣──里爾,兌美元也大幅升值了1.78%,收在1.793里爾兌1美元的價位,寫下了近一年來的新高。
穆迪表示,巴西在全球不景氣當中,展現強勁的經濟與財政韌性,巴西的外匯存底也創下新高,因此將其主權債信評等,從垃圾等級調高至投資等級的Baa3,且穆迪給予巴西債信展望為正向,暗示未來有機會再度調高評等。
資產管理業者表示,新興市場的兩大投資主軸分別為商品及內需消費,巴西除了金屬蘊藏豐富及農產出口外,該國平均所得提高加上人口高達兩億,拉美股市後市仍有機會受惠其龐大內需消費商機。
美林證券指出,拉美匯率升值、國內生產消費活動重新增溫及融資成本降低等因素,拉美企業獲利持續上修。就產業別而言,民生物資及循環性消費財類股調升的幅度最大,反應先前市場過度悲觀的預期及政策作多帶來的刺激效應,美林證券表示,持續看好拉美內需類股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隨著景氣復甦及龐大資金留存在民間,通膨環境恐將逐漸成型,由於商品價格可望受惠通膨預期而上漲,因此如巴西里拉、墨西哥披索及印尼盾等商品貨幣即可因商品出口增加而升值。
根據過去經驗,倫敦金屬交易所指數與OECD領先指標間的變動率同步,景氣觸底回溫將帶動商品終端需求,新興國家需求端則扮演關鍵角色。
美林證券預估,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可能增加相當於每日130萬桶,其中有110萬桶就來自新興國家。
在新興國家明年經濟成長動能可望進一步轉強的態勢下,商品題材發酵有利巴西股市資金行情的延續。【2009/09/24 經濟日報】
--------------------------下一則--------------------------
美元走軟 拉美商品受惠2009/09/24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元弱勢,拉丁美洲等商品國受惠最大,今年以來股市與貨幣雙漲。基金業者認為,相較於成熟市場,拉丁美洲仍具投資價值。
今年以來,股票及商品市場漲勢強勁,股市中又以盛產天然資源的國家最強。年初以來,如果以美元計價,漲幅最高的股市依次為秘魯133%、印尼112%、巴西106%及俄羅斯95%,其中拉丁美洲國家更位居兩席。
如果觀察貨幣表現,更可以發現資金流向商品國市場。今年以來 ,全球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幅度最高的依序為巴西里爾37%、南非蘭德35%、紐幣28%、澳幣28%及挪威克朗21%。
康和投顧指出,從資源蘊藏量來看,巴西前景佳。巴西於2007年發現巨大油田,石油儲量最近已超越墨西哥。巴西還盛產鐵礦砂及農產品,資源較多元化。從企業盈餘來看,瑞士信貸預估,巴西與墨西哥企業盈餘將於2010年恢復至兩位數的成長實力,分別為19%與10.2%。
法國巴黎投資表示,巴西PMI指數突破50,顯示經濟已復甦,國內需求市場成長可望持續。巴西9月初宣布維持利率水準不變,終結降息循環。墨西哥多數總體經濟數據有向上趨勢,可能是經濟復甦徵兆。
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統計,年初到9月16日為止,共有58.06億美元資金流進拉丁美洲基金,僅次於亞洲不含日本的134.9億美元。
康和投顧表示,美元走弱及中國回補原物料庫存,激勵原物料價格大幅反彈,原物料出口大國巴西受惠最多。今年以來,CRB商品指數上漲20%,主要動力來自銅、白糖及汽油等。美元走弱,商品價格的漲勢可望延續。
瑞士資產管理公司提貝流斯(Tiberius)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投資大宗商品市場總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 【2009/09/24 經濟日報】
--------------------------下一則--------------------------
新興市場彈力 優於歐美日 2009/09/24【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市場游資龐大且風險承受度提高,資金持續湧向其他風險性資產。投信業指出,新興市場第四季表現將較成熟國家佳,在市場尚未回到高點以前,預期中小型股仍較大型股活躍。
群益投信統計,從雷曼兄弟以來,金磚四國中國、印度、巴西及俄羅斯股市,迄今漲幅已逾一倍,俄羅斯股市更漲了153%;新興亞洲中,香港、印尼股市迄今漲了一倍,南韓、台灣則漲了90%,泰國也漲了87%,表現也不遑多讓。
歐美日股市的表現則相形遜色,從雷曼兄弟事件後,除費城半導體指數漲逾90%以外,其餘市場迄今漲幅在50%至60%。群益投信表示,由此可知,新興市場整體的反彈幅度,優於歐美日等成熟市場。
德盛安聯投信投資長焦威文指出,美國聯準會預料將維持利率不變。路透社調查顯示,低利率政策可望持續到明年第三季,美國不升息,其他國家也不致貿然升息,影響自己的出口產業,市場資金充沛,將持續擁抱風險性資產,新興市場可望受惠。
焦威文表示,由於市場景氣剛露春芽,各國政府不敢放手,以免影響經濟復甦,即將於24、25日舉行的G20,將重點討論九大議題,包括全球經濟現狀、美國提出的「可持續與平衡發展框架」、金融監管改革,以及能源、氣候變化等議題,預期G20國家將聯手推動全球經濟復甦。
新興市場概念另一項重要題材是能源及原物料,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根據過去經驗,倫敦金屬交易所指數與OECD領先指標間的變動率相當同步,景氣觸底回溫將帶動商品終端需求,而新興國家在需求端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09/09/24 經濟日報】
--------------------------下一則--------------------------
新興股市 今年來漲六成2009/09/24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ING新興市場股票團隊總監杜詹文(Jan-Wim Derks)指出,投資人承受風險的意願大幅提高,資金將持續追逐高風險的新興市場,如俄羅斯、土耳其、印尼及巴西等。
杜詹文說,去年股市崩跌,沒有想到經濟復甦速度快過預期,股市更是大幅反彈,投資氣氛也遠比六個月前樂觀。包括台灣在內的新興市場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利率低迷,提高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
新興市場從之前的經濟危機學到教訓,這次的受創並不嚴重。杜詹文說,在荷蘭,就有兩家銀行收歸國有,但新興市場卻沒有任何銀行收歸國有。
杜詹文指出,一年前,投資人十分擔心新興市場,但其實問題的根源是在美國,新興市場只是間接受到影響。因此,一等到經濟復元,投資人的信心恢復,體質較健全的新興市場也就快速復甦了。
今年以來,新興市場漲幅達六成,遠高於成熟市場的25%。就經濟成長率來說,今年成熟市場成長率為負值,但新興市場卻是正值。杜詹文表示,即使美國與歐元區為負成長率,但中國仍有8%的成長率,印度成長7%,印尼成長5%到6%,清楚顯示新興市場的體質強。
由於投資人對風險的承受度提高,杜詹文認為,未來風險高的市場展望最佳,新興歐洲就是最好例子,尤其是土耳其與俄羅斯,過去漲幅不大,未來上漲潛力大。
在亞洲,杜詹文對中國、印度、台灣、南韓等主要市場都是中立,唯一加碼的市場是印尼。他說,印尼利率仍高,仍有下調空間,加上大選結束後改革可望持續,中產階級人數增加,都是利多因素。即使印尼今年以來股市幾乎已漲一倍,不再算是便宜,但成長潛力仍強,仍會帶給投資人驚喜。
杜詹文也非常看好巴西,主因巴西最能受惠於中國的茁壯,但陸股已嫌貴,不如巴西仍有投資價值。他甚至說:「如果你看好中國前景,就投資巴西吧。」
相反的,杜詹文不喜歡防禦市場,如以色列、馬來西亞等,都是減碼標的。在類股方面,電信、公用事業等防禦類股,也都被減碼。
杜詹文看好金融股,因為新興市場金融股體質健全,成長潛力強。有些市場,房地產貸款仍在發展初期,甚至許多人仍沒有銀行帳戶。 【2009/09/24 經濟日報】
--------------------------下一則--------------------------
聚焦投資新興市場2009-09-24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國內已核備的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漲幅在五成以上,但如果放眼看到海外的新興市場基金,排名第一的漲幅可以達到八成以上!細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夠聚焦,也因此,國內新募的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也開始引進這種投資哲學。
即將在10月5日募集的新光新興星鑽基金經理人鄭絲后指出,新興市場雖然中長期看好,但由於涵蓋歐、亞、美、非四大洲,加上部分新興國家市場資訊取得不易,為了降低基本面風險,並考量國家政治風險和股市流動性風險等因素,投資宜聚焦。目前最為看好的就是韓股,其次是巴西、中國,再來是印度、土耳其;最後是俄羅斯、台灣,但隨著市場變化,這個排序每月會更新一次。
這檔基金海外顧問歐洲Robeco荷寶投資集團,在新興市場的投資策略正是採聚焦策略,該基金績效佳今年以來至9月18日的投資報酬率已達84.26%,是全球的新興市場基金排名第一,績效能夠大幅超越其他基金,主要就是重壓韓股、巴西、中國。
鄭絲后分析,去年飽受金融海嘯衝擊的韓國,可望在金融海嘯後,從國家振興經濟改革中展現新勢力,事實上,韓股今年以來的漲勢主要是在內外資一致看好下推升的。至於近來在觀光業發展前景深具潛力,同時吸引油元資金投資,具伊斯蘭特性之金融產業的土耳其,則可能是下一波深具影響力的黑天鵝。
新光海外投資部協理邱志榮則表示,新興國家股市雖然今年以來漲幅很大,但未來本益比仍低並沒有泡沫之虞。尤其像韓國的銀行、重工及電子業;土耳其的銀行業都相當有投資價值。
第一金投顧經理謝德威也指出,現在是中長期投資新興市場的時機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巴西。他指出,巴西的內需消費持續成長,除了反映巴西政府擴大內需的政策運用得當之外,巴西多元性的經濟發展,也可望在全球景氣尚未大幅恢復動力的背景之下,穩健復甦。
--------------------------下一則--------------------------
天然氣冬暖 大型能源類股可望受益 2009/09/23【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台北報導】
近半個月來,天然氣價格大漲50%,由於天達投顧今年第二季以來就看好年底天然氣前景,認為第四季正值冬季,歐洲對天然氣需求殷切,將推天然氣價格看漲,目前價位仍屬相對低檔,預期下一季可望從目前每百萬立方英尺3.5美元上揚至4.5美元,明年甚至有機會上看6美元,使得大型能源類股也可望直接受益。
因長期看好天然氣前景,天達環球能源基金目前持有以天然氣為主的探勘與開採公司比重高達17%,其他像英國石油(BP)、雪弗龍 (Chevron)、康菲 (Conoco Phillips)等3家營運範圍涵蓋天然氣的大型整合公司,持股比重亦達約18%。
天達投顧指出,原油價位現階段在每桶65至75美元間盤整,而原油與天然氣間因有替代效果存在,在原油高漲一段期間後,天然氣價位顯得落後,具有很大補漲空間,尤其第四季取暖需要,是歐美對天然氣需求高峰,將扭轉今年以來天然氣價格疲弱的情勢。
天達投顧指出,布局能源類股時,也應以營運包括天然氣的大型能源公司為主軸,搭配獨立天然氣公司為衛星持股,使績效可以達到長期穩定的綜效。【2009/09/23 聯合晚報】
--------------------------下一則--------------------------
投資鑽石 現在是進場好時機2009-09-24 工商時報 【高佳菁/台北報導】
股神巴菲特認為未來兩年鑽石行業不會復甦,但市場交易正好相反,有十多年經驗的鑽石盤商王美玲表示,在金融海嘯後,同等級鑽石價差一度高達五成,但現不僅沒議價空間,且鑽石交易完全回歸國際報價。
王美玲表示,鑽石在過去十餘年報價都只有漲,但並未有巨大的漲幅,直到去年5月份時,報價卻出現巨幅變動,當時每兩周就調一次,一次漲幅約3-5%,鑽石的報價來到高峰,此波漲勢在6月才停下來,但在9月份發生金融海嘯後,鑽石在市場上變的乏人問津,但價格一直維持不變,直到11月,首次出現報價下跌情況,但跌幅也只有2%。
不過,當時因為有很多有錢人因為踩到地雷,急需變現,加上大家當時的觀念轉為現金落袋為安,因此,現場上出現了議價空間,議價幅度高達三成。
她舉例,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前,鑽石市場在一片榮景下,有很多人怕搶不到,願意以高於報價兩成來購買,但海嘯後鑽石議價達三成,如此一來一回,鑽石的價差就達五成。
但這樣好康的事並未持續太久,到今年3-4月份時,隨著國際報價又回到海嘯前的水準外,市場也不再有人願意以低價變現後,鑽石的交易價又回歸過去,以國際報價為基準。
在鑽石只會越來越少的情況下,目前市場交易也比上半年熱絡,鑽石要再跌不易,專家認為,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
她建議,若想將鑽石當做投資工具,那麼1克拉是最基本的入門款,至於要買什麼等級鑽石才具有保值或增值空間,若以保值為出發點,那麼可以從FVS1、FVS2、FSI、GVS1、GVS2、GSI、HVS1、HVS2、HSI,平均的價位約15-35萬不等,每年增值的空間約5-10%。
若是以增值為主,那麼就要找稀有的,如DIF、DVVS1、DVVS2、EIF、EVVS1、EVVS2、FIF、FVVS1、FVVS2,價位約在40-80萬。
…………………………………………………………
物以稀為貴 貴婦偏愛粉紅鑽2009-09-24 工商時報 【高佳菁/台北報導】
擁有數顆大鑽石,不如擁有1顆小粉紅鑽,是目前貴婦圈最夯的話題。就因貴婦們迷戀粉紅鑽,但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貴婦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只要有就好,完全不考慮鑽石的等級,買到山寨版或不具保值的比比皆是,若不想被騙,專家建議,除了一定要有GIA證書外,千萬不要買到帶有咖啡色,否則日後不但無法保值,就連要賣也賣不掉。
鑽石盤商王美玲表示,粉紅鑽石的稀少可以從2001年一份研究數據(Michelle)顯示,澳洲西部阿蓋爾礦每年出產約3千萬克拉的鑽石原石,其中不到1萬克拉與粉紅色有關,這1萬不到的數量中,九成以上不到20分(0.2克拉)。
就因粉紅鑽非常少又小,因此,通常都以原石形狀為主,鑽石的4C完全無法套用在粉紅鑽上,民眾也容易被騙,不過,粉紅鑽還是有分等級,如GIA將彩鑽分為7級,由高到低分別為Fancy Vivid Pink(豔彩粉紅)、Fancy Intense Pink(濃彩粉紅)、Fancy Pink(正彩粉紅)、Fancy Light Pink(淡彩粉)、Light Pink(淡粉)、Very Light Pink(非常淡粉)、Faint Pink(微粉)。
王美玲說,彩鑽7級又以有沒有Fancy做為分界,有Fancy級1克拉至少以600萬起跳,且往上跳一級價格也幾乎漲一倍,但市場上有Fancy級的並不多,多數粉紅鑽都是Fancy以下,價碼則從70-80萬至200-300萬不等。
就因粉紅鑽非常稀有,買方通常只求有就好,根本不在乎等級,因此,常會有人用高價買到低檔貨,若不想被騙,她建議,除了要有GIA證書外,千萬不要買到帶有咖啡色,否則日後不但無法保值,就連要賣也賣不出。另外,也不宜帶橘色,因帶橘色是無法增值,頂多以原價售出。
--------------------------下一則--------------------------
黑金黃金農金 中長還是金?2009/09/23 【聯合晚報╱記者戎鵬丞╱台北報導】
相對於金價的強勢表現,近期原油市場持續在70元上下徘徊,震盪幅度加大,也讓投資人關心是否會影響相關基金表現。施羅德投信認為,全球經濟終究會復甦,能源需求跟著上揚,若以未來16到18個月時間點來看,需求復甦加上OPEC限制原油產出,將推升油價上漲力道,不過一旦油價漲到每桶90美元,勢必面臨沙烏地阿拉伯每天約有400萬桶閒置產能釋出問題,漲勢可能遭到壓抑。
由於市場對美元前景看空,導致避險性資金流入原物料市場,而中國強勁的內需題材,使得投資人對原油需求之預期信心更強,加上投資人風險偏好度仍高,提高對原油或原物料追價意願。
施羅德投信指出,如果以未來18到36個月評估,全球景氣復甦跡象應該更明顯,搭配能源產業紛紛降低資本支出與取消開採計畫,供需失衡下,油價長期有機會漲至每桶100美元。了解油價中長線趨勢,接下來則要尋找含「黑金」量高的能源基金介入。
此外,隨著景氣持續復甦,不僅是石油價格展望受到市場矚目,其他天然資源商品、甚至是替代能源同樣受到投資人的關切。元大投信認為,今年以來全球頻傳因暖化而造成澇旱之災,以及各國相繼布局投資戰略資源,顯示資源短缺已是不可改變的趨勢,相關基金中長期商機不可小覷。元大投信全球新能源基金經理人呂尚謙認為,金融海嘯後全球重新聚焦新能源產業、年底哥本哈根會議以及未來碳交易市場逐漸擴大的條件下,第四季新能源前景更甚過於傳統能源。
而元大全球農業商機基金經理人蔡佩芬則指出,新興國家人口與所得增長帶來的食糧需求與天候造成的供給短缺問題仍存,農業長期成長商機並未改變,看好亞洲的食品消費類股也相對看好,預期在第四季景氣復甦帶動穀物種植與肥料機具需求的情況下,目前漲勢溫和的農業概念股未來將有更多表現機會。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從2007年至2008年雷曼事件發生前,國內投信曾發行14檔含傳統能源、新能源、農金等相關基金,雖然受到金融海嘯影響出現虧損,但隨著近期經濟復甦,商品與農產品價格也逐步回穩,有6檔已經轉為正報酬。 【2009/09/23 聯合晚報】
--------------------------下一則--------------------------
科技基金 可望續燒2009/09/24 【經濟日報╱記者白又仁╱台北報導】
景氣復甦態勢明顯,但市場多認為,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會議仍將維持現行利率,以維持貨幣寬鬆環境,投信業者分析,Fed停止降息到首度升息前,以科技基金表現最佳。
根據理柏資訊(Lipper)統計,自1990年以來,美國Fed停止降息至首度升息的期間平均為14個月,各類基金中以科技型基金表現最佳,平均漲幅達43.1%。此次自去年12月16日Fed最後一次降息至今,科技基金表現也相對強勢。
群益投信海外部投資長葉書弘表示,主因在於全球景氣觸底回溫,加上科技股傳統旺季效應發酵,訂單能見度明朗,業績維持成長動能,近期美股那斯達克指數仍創指數今年新高,顯見景氣復甦初期最受惠的產業就是科技類股。
葉書弘指出,全球自去年金融海嘯後降息風已近尾聲,以當前經濟條件來看,現階段僅處於衰退結束回升期,離景氣全面復甦仍需一段時間,Fed在今年底前升息機會相當低。
到年底前,歐美感恩節與聖誕節等旺季效應帶動,葉書弘認為,消費力道增溫將有助庫存回補,以NB、PC 下游及相關零組件因新機種的鋪貨效應,預期下半年營收仍可望持續成長,產能利用率高的半導體類股,也值得留意,相關科技基金可望持續受惠。 【2009/09/24 經濟日報】
--------------------------下一則--------------------------
PIMCO:前景顛簸 安全至上2009-09-24 工商時報 【許嘉玲/台北報導】
金融海嘯讓不少投資人財富縮水,但一年後,投資人風險承擔度卻大幅提高,彷彿忘了金融鉅子索羅斯「此生最大經濟危機」警告!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公司PIMCO亞洲區總裁貝克斌(Brian Baker)籲投資人,應善用債券安全性資產,進行防禦性佈局。
貝克斌是來台參加「新經濟.新常態.新財富-2009 PIMCO投資論壇」時,做上述表示。
PIMCO在此波金融海嘯中異軍突起,資產規模一路逆勢成長,截至今年第二季底已突破8400億美元,PIMCO提出新常態(New Normal) 觀點,強調世界將進入一段顛簸旅途,未來全球市場波動度仍高,投資人須調整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並加碼債券高防禦性投資標的。
貝克斌指出,在政策支撐、回補庫存兩大動能下,全球股市有了過去半年榮景,但政府政策手段力道正逐漸減弱,未來要追加預算、通過新刺激方案可能性越來越低;在需求面上,消費者在風暴中受傷太重,將進入一個「重建存款」低度消費時期,未來消費需求面上並不樂觀。
投資人該如何迎戰充滿不確定性未來?貝克斌強調,以「投資組合式(portfolio)」資產配置方法,是適應「新常態」最佳投資策略,包括投資等級公司債等債券、能夠提供穩定股利股票,及受政府政策支持投資標的等收益相對穩健安全性資產,是最具價值投資工具。
--------------------------下一則--------------------------
布局全球債 有賺頭 2009/09/24【經濟日報╱記者白又仁、李娟萍╱台北報導】
穆迪調升巴西信評後,債市最直接受惠,投顧業者分析,最少還有100個基本點的收斂空間,但國內並沒有引進巴西單一國家的債券型基金,建議投資人可以尋求在巴西投資比較較高的全球債或新興債券型基金。
滙豐巴西基金經理人荷西.卡沃(Jose Cuervo)表示,許多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等法人機構,基於流動性與安全性考量,往往限定其投資組合裡的資產,必須同時獲得標準普爾與穆迪兩家債信評等公司評為投資等級;過去巴西政府債券受制於尚未取得穆迪的投資等級評等,被排除在許多機構法人的投資組合之外,如今穆迪將巴西債信評等調升至投資等級,解除了這些投資障礙,有利吸引國際資金進入巴西市場,對巴西債市來說,將是一大利多。
荷西.卡沃指出,今年3月以來,市場風險意識逐漸下降,巴西的主權債券信用利差也從去年10月668個基本點,持續收斂至目前的242個基本點,僅管收斂幅度相當大,不過距離金融海嘯以前、2007年5月的142個基本點,仍有至少100個基本點的收斂空間,「利差收斂」行情值得期待。
富蘭克林投顧也認為,巴西主權信用評等調升將縮減其債券殖利率利差,里拉匯價也可受惠商品及總體面改善的題材而升值,建議投資人可選擇在巴西投資比重較高的全球債券型基金或新興國家債券型基金,參與行情。
信評調升不僅有助巴西主權債券表現,股市與匯市同樣會有激勵作用,荷西.卡沃解釋,由於許多機構法人會參考各國的債信評等,評等的升降往往牽動國際資金流動,按照過去經驗,外資流入巴西期間,股匯市會同步走升。
依照彭博資訊統計,巴西外匯存底已攀升到2,230億美元,相較於2月26日金融危機期間的1,990億美元。彭博表示,巴西的外匯存底增加,主要是因為商品出口價格反彈,外資流入股債市所致。【2009/09/24 經濟日報】
--------------------------下一則--------------------------
新興市場債仍有利可圖2009-09-24 工商時報 【范姜群閔/台北報導】
國際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市場債市,根據統計,9月第二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資金流入高達5.40億美元,為87周來最高流入金額,基金業者指出,新興國家因較佳的體質及經濟成長率,加上債券評等調降現象趨緩,預期在全球經濟逐漸復甦且低利率環境不變的前提下,新興市場債基金下半年仍有利可圖。
新興市場債市受惠於資金流入,不僅已回復金融海嘯前水準,甚至下半年有機會持續獲利,根據Bloomberg統計,美林新興市場債一年來漲幅接近9%,而從基金績效來看,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平均漲幅更超過三成。
展望新興市場債基金後市,宏利投信表示,伴隨愈來愈多數據顯示美國及歐元區下半年經濟可望逐漸回溫,加上企業獲利前景樂觀,將強化新興市場債市的成長力道,以上周新興市場債市來看,因全球投資氣氛轉佳,美股三大指數上漲,帶領新興市場股債市上漲,企業在墨西哥和巴西發行高收益債也獲得極佳買盤推升,新興市場債利差縮窄42個基本點至375基本點,美林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也上漲1.85%。
匯豐中華投信指出,受惠景氣好轉以及投資人風險偏好上升,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市場債券。同時信評機構對新興企業債券評等調降動作已見緩和,有利新興市場債券價格持穩。目前新興國家平均信評等級為BB+,利差為517基本點,遠高於此一評等期間的平均利差290基本點,依信評角度分析,新興債券的價格仍相對便宜。
聯博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總監保羅狄儂則認為,2009年是個復甦的年度,政府全力支持全球金融系統和振興經濟成長所作出的大量努力已經產生明顯效用,資本市場正逐漸復原中,同時,不論是美國投資級公司債,高收益債券或是新興市場債券,利差都已縮小,這種現象顯示投資人認為市場最壞的時期已經結束,經濟與企業正慢慢的回到正軌。
--------------------------下一則--------------------------
高收債基金買點到2009-09-24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高收益債發行總額高達986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比起去年同期增加62%!除了量大增的利多外,另一個指標:危機債券的比例也開始下滑到雷曼前的水準,代表風險也下降。法人認為,這都代表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的時點來到!
據彭博統計,上週美國就有13家公司發行65億美元的高收益債,統計今年以來,高收益債發行總額高達986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元),比起去年同期增加62%。
根據美林債券指數,今年以來,高收益債上漲46.8%,匯豐雙高收益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秩勻認為,當前全球景氣雖然還沒有完全脫離經濟衰退陰霾,但復甦的訊號越來越強,信用市場債券風險因子的影響力逐漸降低,並朝正面發展,「高債息、低風險」魅力逐漸顯現,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將是未來2到3年不可錯過的商品。
若是要長期穩定參與債券投資機會,可以將債券配置比例中的70%佈局在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30%擺在投資等級債券。
許秩勻表示,債券普遍被認為是較股票風險相對低、穩健且安全性高的投資工具,亦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資產,相當適合長線投資,但這並不表示債券沒有投資風險。
債券投資依風險高低可區分為:一、低風險的已開發國家公債,如美國政府公債;二、較高風險的信用市場債券,如投資等級公司債、新興市場債和高收益債等。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經理盧明芬則指出,通常來說,投資高收益債市時,會注意兩項指標,一是違約率,一是危機債券(distressed debt)比例,後者為前者的領先指標。
雖然穆迪8月份的違約率報告中,美國高收益債違約率升至12.2%,歐洲亦攀至8.2%,但危機債券比例卻從7月份5.7%降至8月份的4.05%,回至雷曼兄弟破產以前水準,由於危機債券比利通常領先違約率2到3季,因此,預期企業大規模破產的事件可望顯著減少,違約風險大幅下降。
保德信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欣展分析指出,觀察近期風險性債券市場的動態,可發現在市場風險胃納度明顯提升的大環境下,全球資金仍積極捧場風險性債券,配合全球低利率的大環境預期仍將維持一段時間,資金有機會進一步流入高收益債券,推升長線走勢。
--------------------------下一則--------------------------
MFS全盛歐高收債正夯2009-09-24 工商時報 【蔡淑芬/台北報導】
年初迄今歐洲高收益債券漲幅高達6成以上,不僅是連續4個月超越全球高收益債券的表現,更創下美林1998年編製指數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專家表示,未來兩年歐洲高收益債券,在利差持續收窄、違約率下滑與搶購熱潮的CIO(Credit spread narrow、Improving default、Oversubscription)行情下仍有看頭。MFS全盛亞洲地區副總裁戚愛鈴表示,即使歐洲高收益債漲幅已大,仍值得投資。
戚愛鈴指出,歐洲經濟好轉、利差仍有收斂空間、企業負債成本大幅降低、超額申購都是支撐歐洲高收益債券的長期利多。戚愛鈴進一步表示,信用市場快速回穩,部份企業在未取得政府保證下仍能順利發債,顯示市場對歐洲高收益債券深具信心,初期是電信、醫療等防禦型產業籌資,自第二季開始,發行市場已擴及景氣循環相關產業,包括原物料、工業、服務、消費、金融,更加說明了市場已回穩。
友邦投顧也表示,由於製造業與工業自谷底回彈,歐洲企業獲利自5月以來迄今上調幅度高達10%,上調獲利的動能僅次於新興市場,其中資訊科技與非經常性消費產業隨著景氣好轉,上調的速度更為快速。MFS全盛亞洲地區副總裁戚愛鈴特別提起,自今年下半年起,企業由銀行借貸轉至發行債券市場籌資,使得歐洲高收益債券發行市場交投熱絡。
根據Barclays的資料顯示,由於市場需求強勁,FIAT發行12.5億歐元債券,其超額申購量高達6倍,單是7月份,整體歐洲高收益債券市場超額申購的倍數即高達5.5倍。再加上,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大增,以期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所以目前湧入高收益債市的錢潮可說是仍只處於漲潮的初期。
--------------------------下一則--------------------------
ING:投資級債優先2009-09-24 工商時報 【張旭宏/台北報導】
美國經濟雖透露復甦跡象,但仍有不確定因素須密切觀察,ING投資管理固定收益團隊投資長克里斯丁.賀塞勒(Christine Hurtsellers)表示,債市投資仍不能過於積極,須重視資產品質,相較於公債價格過高,投資級公司債將較具成長空間。
克里斯丁表示,預期美國聯準會在2010年不會有任何升息動作,直到2011年上半年才有升息可能。
今年來漲幅相當高的公司債,克里斯丁認為,雖短線漲幅高,不過就投資價值而言,公司債仍優於公債。目前高收益債違約率約在8.5%水準,預估違約率可能上揚至10%高峰後,將於2010年回跌。根據ING投資管理研究,目前高收益債利差隱含12%違約率
景氣持續復甦,帶動投資人風險偏好度提高,不過克里斯丁認為,目前並不適宜過度積極的投資策略,因美經濟仍存疑慮,包括商業不動產及銀行曝險部位仍高,州政府盈餘降低,及美國消費動能仍略顯疲弱。雖公司債與公債利差會持續收緊,但建議以投資等級公司債為優先選擇,穩健審慎參與公司債成長前景。
--------------------------下一則--------------------------
區域互補幣別互補雙高債組合基金正夯2009-09-24 工商時報 【李若彤/台北報導】
台灣可投資債券基金超過200檔,投資人要如何看對市場?選對基金?
匯豐雙高收益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秩勻強調,透過組合基金佈局境外債券基金,不僅可藉助經理人專業掌握利多行情,尤其透過分散投資標的、降低波動風險,更可協助管理匯率風險,有效避免匯損吃掉收益窘境。
近來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券展開一波多頭行情。匯豐中華投信透過募集雙高收益債券組合基金,將兩種債券納入投資組合。
許秩勻指出,高收益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都擁有高收益優勢,也是景氣開始復甦時,熱錢競逐投資標的,同時佈局可收到「區域互補」與「幣別互補」好處。
許秩勻表示,各國央行若因通膨疑慮而須升息,意味當時經濟恢復狀況相當良好,企業還款能力提高,倒帳風險降低,隨之債券信評將可提升,在這種情況下雖對公債走勢形成壓力,但對新興市場債及高收益債反而有利。
許秩勻強調,通膨若是導因於原物料價格上漲,則對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新興市場是一項利多,在匯率可能升值下,新興市場債券表現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