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沿革與背景
成立於1999 年5月,總部位於高雄岡山,主要經營有害事業廢棄物之清除處理業務,是台灣最大的處理廠、最大一站式開挖清運及固化掩埋垂直整合之合法環保公司,其擁有台灣最大的固化體獨立分區掩埋場,業務範圍主要集中在南區,佔9成。
公司前身為澳洲Brambles Group和楊氏家族岡聯公司的合資企業,後來由於Brambles欲專注於澳洲本業經營,岡聯則取得Brambles持股,同時於2009年由岡聯可寧衛更名為現名。2010年10月26日在興櫃市場掛牌交易;於2011年10月5日轉上市掛牌交易。
營業項目與結構
主要業務範圍包括有有害重金屬污泥廢棄物固化清理、有害重金屬鋼鐵業集塵灰固化清理、有害重金屬都市垃圾焚化爐飛灰固化清理、有害石綿廢棄物固化清理業務及棄置場址與土壤地下水污染控制場址整治業務。
2019年產品營收比重:廢棄物固化及開挖佔24.68%、廢棄物掩埋佔71.56%、廢棄物清運佔3.01%。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成本結構中,原料佔20%,主要的原材料包括水泥、固化劑、硫化納、太空袋、氯化亞鐵、柴油等。其中水泥的供應商包括中聯、興成發;固化劑的供應商為優利久;太空袋的供應商為誠陽、鏵鑫、鉎豐;氯化亞鐵的供應商為喬旭、祥瑞。
公司及旗下轉投資公司業務與技術簡介
100%轉投資公司包括岡聯事業(甲級;廢棄物清運)、大倉實業(乙級;台灣許可量最大的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廠;面積7.92公頃)、可寧衛企業(乙級;固化物專屬掩埋廠;面積3.6公頃)、吉衛(乙級;固化物專屬掩埋場;面積9公頃)、可寧衛投資公司(大陸投資);其提供一站式服務方式。
公司近年積極進行多角化布局,透過合資或轉投資方式,擴大營運規模,包括可寧衛蘇伊士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29%)、中衛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25%)及中台資源股份有限公司(20.02%)。
新廠規劃方面,規劃大倉3期掩埋廠,面積較現有掩埋廠大,約11.17公頃;吉衛掩埋場,約9公頃,通過環評後,將進行建廠作業。
公司及其子公司業務範圍說明

資料來源:公司法人說明會報告
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公司有2座掩埋場,其一為大寧掩埋場,主要為一般廢棄物掩埋,占地11公頃,總容積量為150萬噸,許可處理為30,000噸/月,稼動率降低後預計尚可使用15年;另一座吉衛固化物掩埋場,自2015年啟用,主要以有害事業廢棄物掩埋,許可處理量為24,000噸/月。
目前取得有害廢棄物許可對外營運之民營固化廠如下:
固化廠名稱 |
可寧衛(股) |
中聯資源環保(股) |
台灣瑞斯曼(股) |
日友環保科技(股)彰濱廠 |
許可固化處理量 |
15,250 公噸/月 |
2,970 公噸/月 |
1,800 公噸/月 |
3,600 公噸/月 |
主要處理廢棄物類別 |
含重金屬及石棉廢棄物 |
含重金屬廢棄物 |
含重金屬廢棄物 |
含重金屬及石棉廢棄物 |
統計2018年垃圾焚化爐飛灰固化物量與灰渣送至掩埋場掩埋量皆約 30 多萬噸,公司處理量佔 3-4 成,考量掩埋場址有限且取得不易,公司於 2018 年開始調整計價模式,使部分廠商將廢棄物轉往其他同業,處理量減少。
新產品及新技術
公司也有進一步開發新的產品業務項目,處理的有害物質包括一般污泥、鋼鐵業電弧爐集塵灰、都市垃圾焚化爐飛灰等。新技術方面則是研發汞熱脫附處理、焚化爐底渣再利用等項目。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產業結構與供需
由於相關綠色環保及節能產業的興起、環保意識抬頭、及事業廢棄物處理法規日趨嚴格等因素,國內需要整治處理的場址不斷增加、處理有害及一般事業廢棄物數量需求變大,有助於擴大公司環保資源再利用產品開發商機。
公司上游廢棄物來源,固化與掩埋客戶達約500家,政府與民營企業場址整治需求更加大供給量;下游廢棄物掩埋方面,由於土地取得不易、合格掩埋場開發不易,屬於高度賣方市場。
主要服務項目當中,固化技術仍為可處理量最大、最具成本優勢的方法,因此較不會有替代性方面的問題產生。
根據環保署統計,2018年事業廢棄物登記產生量共計 2,217 萬噸,登記處理量(含再利用)僅 2,010 萬噸,且截至 2018 年事業廢棄物儲存量為 614 萬噸,可見處理廢棄物處理速度遠不及生產速度。
銷售狀況
公司在國內一般工業廢棄物市場的佔有率為3%,有害廢棄物市場的佔有率為7%。客戶分為二類:製程客戶(約50%)、污染清理客戶(約50%)。製程客戶包括有害廢棄物與一般廢棄物處理服務,污染清理客戶包括非法棄置場地服務、關廠及土水法列管場址,由於需做整治,此種金額較大,大多由標案取得。
主要客戶對象多為鋼鐵產業、電子產業、光電產業、石化產業、電鍍產業、皮革加工產業、金屬加工產業及其他公家機構標案等,包括唐榮不鏽鋼、威致鋼鐵、華新麗華、國有財產局等。
說明如下:
◎有害事業廢棄物處理(含場址整治):包括台塑、華新麗華、唐榮不鏽鋼、南亞、台灣電力公司、縣市環保局、河川局、國有財產局。
◎一般事業廢棄物處理:台灣約有500家客戶,包括中油、中石化、台船、中鴻、友達、燁聯、縣市環保局、河川局、國有財產局。
公司及其子公司客戶服務流程

資料來源:公司法人說明會報告
截至2011年8月底止,公司手上握有5個土壤整治工程,金額約50億元,包括公家機關及私人企業。2013年度,公司與中石化簽訂的10億元合約,是為其整治高雄前鎮區的汞污染場址,2014年上半年完工。2012年度台塑集團相關案子結束後,中石化為公司最大客戶,截至2013年Q1止,營收比約43%。
旗下
吉衛負責固化業務,是全台處理量能最大的廠商,市佔率約為10%,已合作焚化爐共7座,包括宜蘭利澤、桃園、台中兩座(南屯及烏日)、彰化、嘉義,2016年新簽約的苗栗焚化爐之灰渣也已開始處理。
國內外競爭廠商
由於此種類型之服務,在專業技術、土地、執照取得方面,較為困難,因此該產業不易進入。
台灣較具規模的民營固化廠,除了公司以外,還有中聯資源環保、台灣瑞斯曼公司、榮工彰濱公司。
公司的設計固化處理量為每小時50公噸,處理類別為重金屬污泥、集塵灰、棄置場污染土壤等;中聯資的設計固化處理量為每小時16公噸,處理廢棄物類別為重金屬污泥;台灣瑞斯曼公司的設計固化處理量為每小時4.5公噸,處理廢棄物類別為重金屬污泥;榮工彰濱的設計固化處理量每月3600公噸。
另外,同業雖與公司成競爭態勢,但也必須仰賴其掩埋場,有不少同業也成為公司的下游客戶,因此使得公司在台灣沒有顯著的競爭對手。
大陸佈局
2012年8月中旬,董事會核准透過境外公司投資大陸市場計畫議案,規劃在江蘇蘇州,成立綜合處理設施,可同時處理有害及一般事業廢棄物(污水處理廠產生之污泥處理、有害廢棄物之固化處理及掩埋、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投資金額5.5億元;同時也規劃在上海成立營運總部,負責將台灣「一站式」營運模式導入大陸,並尋找其他相關環保事業投資機會。
2013年12月,於大陸設立可寧衛(鄒城)環保有限公司,可寧衛持股80%,地方企業占20%,將複製台灣一站式的營運模式,於山東建置一綜合廢棄物處理中心,包含一般和有害廢棄物掩埋場和固化廠,已取得一般廢棄物進行環評。
2013年12月成立的可寧衛中鐵(浙江)環保公司,是與中國中鐵合作成立的公司,公司擁有54%股權,主要從事一般汙泥及固體廢棄物之無害化處理;同年,公司於山東與當地企業合資成立可寧衛(鄒城)環保公司,擁有80%股權,以土壤修復相關專案為主。兩廠預計於2015年底開始營運。
2016年6月,總投資金額人民幣5,000萬元設立可寧衛物聯網環保有限公司,主要為各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提出環保監測及廢棄物處理解決方案。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videos/138824913795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