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儷玲
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國發會預測,2050年台灣高齡人口比率將接近4成,這不僅對醫療與長照體系造成龐大負擔,也使民眾在退休財務安全上帶來更大的風險。政府勞保基金的財務問題已延宕多年,但至今尚未有效解決,只能靠政府每年擴大撥補金額來搶救,未來受到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影響,基金收支失衡可能更加劇。勞保局最新精算報告顯示,勞保基金將在2031年基金餘額用盡出現負值,而且潛藏負債更高達13兆2,300億元。在此環境下,台灣民眾退休後的年金保障不能只靠勞保年金,必須提早有多重規畫,才能降低長壽風險。
除了政府勞保年金,保險公司年金保險也提供長壽風險的保障,讓民眾在退休後獲得穩定現金流。相較於壽險保單,年金保險沒有死亡保障成本,不像壽險須從保費中預留一些金額作為日後身故給付之用,因此民眾的保費能有更高比率投入退休理財投資。尤其在超高齡社會下,年金保險具有活愈久領愈多的特性,適合作為退休後長壽風險的保障工具。
目前國內年金保險商品很多元,可以提供民眾多樣化的選擇,其中又以利變年金與變額年金較受到青睞。利變型年金保險會隨著保險公司宣告利率調整,提供穩健累積資產的機制,有助於抵抗通膨;而變額年金險則以投資帳戶連動投資工具,讓保戶有機會分享投資市場成長成果。一般變額投資型保單是由保戶自行選擇連結投資標的,但由於有些民眾不知道如何篩選投資標的,近年保險業者推出由專家團隊代操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也很受到歡迎。目前在台灣投資型的變額保單市場中,變額年金險已約占6成到7成,有業者的銷售占比更高達9成,反映出年金保險提供退休族對於兼顧現金流與資產成長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最近市場引進在美國熱銷的「指數型年金險」(FIA),這類保單兼顧保本與市場參與2大特色,保戶除了可透過固定利率帳戶確保本金安全,又能藉由指數連結帳戶部分參與市場成長。目前金管會已開放壽險公司在境外保險中心(OIU)銷售,未來若進一步開放,將可為民眾退休理財與保障增加新的選擇。
年金保險是每個人退休理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協助民眾抵禦長壽風險。退休準備是一場長期賽跑,超高齡社會下,時間是最大的複利來源。若能提早規畫,挑選適合自己的年金保險,開始累積資產建立現金流,才能在未來享有更具安全感、更適足的退休生活。(本《Smart智富》月刊專欄作者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灣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