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不確定下 債市投資何去何從
FOMC會後聲明鴿派,期貨隱含升息期程延後,全球債市利基浮現。十月初以來新興市場債市已呈現止穩情況,能源高收益債市也呈現過度反應違約疑慮,將有機會帶領全球高收益債市場止穩走揚。柏瑞亞太高收益債券基金(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預定經理人施宜君表示受惠低違約率及低發行量,亞高收債相對搶手,也因此價格值得期待。亞洲高收益債市短期受到新興市場經濟前景疑慮所連累,亞高收債信用價差擴大至歷史相對高點,為亞高收債再次創造較佳進場機會。
美國升息預期延後,利率快速走揚機率不高,有利全球債市後續表現
美國聯準會(FED)於9/17結束FOMC利率會議,美聯儲在9月FOMC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受到近期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情勢發展不明,可能對經濟活動產生些許抑制,或給短期通膨率造成進一步的下行壓力。柏瑞投信固定收益團隊主管林紹凱表示,聯準會委員語調鴿派,美聯儲官員對於未來幾年升息預期有所下降,顯示中期貨幣政策升息步伐將緩慢溫和,伴隨美國9月份非農就業數據表現疲弱,以期貨隱含升息預期來看,市場現在認定首次加息時間點已經延後到明年三月或更遲。十月初以來新興市場債市已呈現止穩情況,近一年以來債券指數全面翻揚,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則上漲2.69%(資料來源:JP Morgan新興市場債券指數,統計截至2015年10月20日)。
圖、從期貨隱含利率來看,今年升息預期下修
資料來源:Bloomberg,資料截至2015/10/13。本圖僅為市場概況,本公司無意藉此作任何徵求或推薦。高收益債仍有相關風險。
能源高收益債市的過度反應違約疑慮,將有機會帶領全球高收益債止穩走揚
受到先前油價下跌影響,造成能源債高收益債利差飆高,能源高收益債隱含違約率已反映至34%-41%,已過度反映違約風險。預期在未來油價逐步回穩情況下,高收益債市表現可望呈現反彈上揚格局。且油氣鑽井平臺總數已降至逾13年來新低,美國原油產量亦逐步減少,雖然OPEC國家和俄羅斯的產量仍居高位,不過,不同於去年底OPEC強硬立場,柏瑞投信固定收益團隊主管林紹凱觀察近期態度已出現鬆動,10月6日OPEC秘書長巴德里表示,解決原油供給過剩需所有產油國通力合作,暗示長達一年的油價之戰已趨近尾聲,將有機會帶領全球高收益債止穩走揚,未來具信用價差收斂空間。
圖、能源高收益債利差近期走勢擴大
資料來源:MS,2015/09/04,本圖僅為市場概況,不代表本基金之走勢及績效。本公司無意藉此作任何徵求或推薦。高收益債仍有相關風險。
受惠低違約率及低發行量,亞高收債相對搶手,也因此價格值得期待
柏瑞亞太高收益債券基金(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預定經理人施宜君表示根據信評機構穆迪報告,目前亞高收債償債能力穩健,信用風險仍低,穆迪信用評等公司預估今年亞洲高收益債券違約率將由2014年的3.9%下降至3.1%,約與其他市場高收益債券一致。此外,與去年相比,亞洲高收益債券發行量低於去年,供給下滑且信用狀況仍穩定下,價格可望有所支撐。
圖、今年亞洲高收益債券發行量低於去年
圖、全球高收益債券違約率及預估值
資料來源:左圖Standard Chartered, 2015/7/21,右圖Moody’s, 2015/9/29。本圖僅為市場概況,不代表本基金之走勢及績效。本公司無意藉此作任何徵求或推薦。高收益債仍有相關風險。
短期系統性風險擔憂促使亞高收信用價差擴大至歷史相對高點,創造較佳進場時機
柏瑞亞太高收益債券基金(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預定經理人施宜君表示以過去經驗來看,亞洲高收益債面臨系統性風險發生後,信用價差呈現擴大,但在基本面仍維持良好,市場流動性充沛下,未來信用價差仍具收斂機會。目前以全球主要信用債市來看,亞洲高收債具有較高殖利率,具相對投資價值。此外,根據統計,自2011年以來,即便歷經2011年美債信評遭降、2013年美國退出量化寬鬆、2015年中國佳兆業違約等系統性事件,亞洲高收益債市短期受到新興市場經濟前景疑慮等系統性風險擔憂所連累,進場投資具有資本利得潛在機會。以目前(2015/10)亞高收債殖利率上揚至8%左右水準,投資價值已儼然浮現。
柏瑞投信仍提醒投資債券具潛在風險,投資人宜審慎評估並分散投資比重。
圖、放眼全球債市,亞洲高收益債券殖利率最具吸引力 (非基金報酬)
資料來源:Bloomberg,資料截至2015/08/31 ,原幣計價,以JP摩根與巴克萊債券系列指數為代表。本圖僅為市場概況,不代表本基金之走勢及績效。本公司無意藉此作任何徵求或推薦。高收益債仍有相關風險。
圖、亞洲高收益債券指數於系統性風險發生後表現(歷史數據,非基金報酬)
資料來源: Bloomberg,2011/08/01~2015/10/13。美元計價,註:以上資料僅依JACI HY指數歷史資料計算結果,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收益之保證。高收益債仍有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