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核心策略打敗升降息循環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維持利率不變在5.25%,這是自去年6月以來第六度維持利率不變。值此混沌不明的時點上,如果透過「美國公債(Treasury)」和「GNMA(政府國家抵押協會擔保的抵押貸款證券)」的雙核心操作策略配置資產,可因應不同景氣、降低風險,更可同時享利息收益與潛在資本利得,打敗升降息循環。
友邦美國雙核心收益基金經理人蘇耿賢表示,雙核心操作策略在「資本利得」和「固定收益利息的收入」兩邊,去做不同策略的操作。所以這項產品是「all season」,不管任何時期,都將受惠於整個景氣循環。
升息循環 | 降息循環 | |
市場狀況 | 債券價格受到壓抑,收益來源以利息收入為主。 | 債券價格上漲空間大,收益來源以資本利得為主。 |
投資策略 | 增加GNMA相對投資比重 | 增加公債相對投資比重 |
策略目的 | 增加投資收益 | 賺取資本利得 |
整體效益 | 掌握獲利契機並維持穩定收益。 |
資料來源:友邦投信整理
蘇耿賢表示,所謂「雙核心」,就是投資公債和GNMA。因為央行通常以升息或降息手段來因應不同的景氣循環,譬如景氣好的時候,聯準會升息,景氣不好的時候,聯準就會降息。升息的時候,我們就增加GNMA的投資比重。由於利率往上,固定利率收益就會增加。反之,一旦遇到降息時機,景氣開始變差,整個利率開始往下降的時候,我們就把比較多的資產移到美國公債,以賺取更多的資本利得。
回過頭去看,在雙核心的操作概念下,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友邦投信表示,這樣的操作策略,長期來說,幾乎可以維持正報酬。由於GNMA不但是唯一由美國政府保證之房屋抵押證券,利息收益通常高出美國公債1%,且波動風險低於美國公債,因此在雙核心的操作下,整個報酬要比單純投資十年期公債要來得好。
根據Lipper統計,從1987年1月至2006年12月過去20年中,任何一個月月底投資美國公債(以Lehman Brothers US Government Index為代表)且長達18個月,實際上有99%以上機率可獲得正報酬,加上GNMA的波動度向來就比美國公債低,利息收益又通常高於美國公司債1%,雙核心資產配置長期下來幾乎均能長期維持穩定正報酬。
友邦投信表示,如果透過上述的雙核心操作模式,投資效益將具有三大特色。第一個顯現出來的特色就是可享利息收益與潛在資本利得。第二個特色就是,美國公債與GNMA幾乎沒有信用風險,因為兩者均由美國政府100%直接擔保,具高債信品質保證。第三個特色就是在長期平均可望維持穩定正報酬的情況下,將可累積出的複利效果。
首先,在兼顧收益與資本利得方面,友邦投信表示,參考Citigroup Treasury Index可以發現,美國公債從1991年1月起至2006年12月過去15年間,平均報酬6.97%,風險值4.46%;另參考Citigroup Mortgage GNMA Index,同樣期間GNMA在過去15年的平均報酬為7.07%,風險值2.81%。
如果再按照過去15年的降息循環、升息循環階段,把美國公債和GNMA做不同的比重配置,也就是進入降息循環時,70%資產放在美國公債、30%投資GNMA;等到進入升息循環時,則調整成70%投資GNMA、30%放在美國公債,年平均報酬達7.35%。
其次,全球唯二由美國政府直接做擔保的,就是GNMA和公債。友邦投信指出,就算是買投資等級為AAA的債券,都還是有被調降信用的可能,但是公債和GNMA就幾乎沒有這樣的信用風險,所以這兩者的債信等同於美國政府。
那麼,信用評等到底有多重要?友邦投信分析說,像MBS、ABS等金融證券化商品原則上都具有不同的信評等級。不過往往在景氣還不錯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無所謂,就算信用評等差,只要業者願意多給點利息,有些投資人還是願意承擔多一點的風險;可是,一旦碰到景氣成長趨緩或是市場風險增高時,由於投資人風險意識提高,態度趨向保守,不願承擔過多的風險,便會格外注重投資標的的債信等級。
第三個特色,就是長期穩定正報酬所帶來的複利效果。例如,如果在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投資美股Nasdaq和雙核心資產(其中美國公債是以Citigroup Treasury Index為代表、GNMA則是以Citigroup Mortgage GNMA Index為代表所模擬配置)各100萬元,7年下來,投資美股Nasdaq所累積的總報酬為63.21%,投資雙核心資產所累積的總報酬為46.35%。乍看之下,投資Nasdaq的報酬率似乎高於雙核心,可是由於股市有漲有跌,無法長期穩定維持正報酬,以致於複利效果不明顯,所以7年下來投資Nasdaq實際上只賺了10萬元。相較之下,雙核心資產因波動度低,且長期下來幾乎能維持穩定正報酬,加上複利效果的威力,7年下來,反而賺了56萬元。
友邦投信表示,美國公債與GNMA幾乎沒有信用風險,因此將80%以上的資金分別投資於美國政府公債、GNMA,並適時調整兩者的配置,將能有效兼顧風險與報酬,因應不同的降息或升息循環。由於美國經濟今年將朝向軟著陸的趨勢前進,雖然不預期美國經濟出現嚴重的衰退,但當金融風險也一一浮現出來,投資人應提高憂患意識,重新檢視並調整投資組合。
友邦投信進一步指出,即使是美國聯準會升息結束後的美國公債表現,從歷史經驗可發現升息停止之後的1 年內,公債的表現均相當優異。以美林美國公債指數的表現來看,美國公債指數在停止升息後的3 個月、6 個月與1 年平均表現分別有4.5%、8.2%以及10.78%的水準,顯示停止升息後,美國公債可望有多頭行情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