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浪太強 1月投信基金規模震盪
2022/2/21 上午 10:14:00 提供機構:第一金投信
今年來受到聯準會政策緊縮的預期影響,全球股市大幅下挫,也造成國內投信基金規模較去年底大減817億元,至4兆8735億元。法人表示,聯準會1月會議紀錄未如市場想像中鷹派,不過,考量通膨尚未減緩,以及俄烏衝突帶來的灰犀牛效應,金融市場短期難脫震盪格局。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投信整體基金規模為4兆8735億元,較去年底減少817億元,減幅1.65%;不過,仍僅次於去年12月、10月,為單月第三高紀錄。
若按類型區分,1月各類股債資產都明顯縮水,規模減少最多的是國內股票型基金、國外股票型基金、跨國債券ETF基金,各減少349億、306億與153億元;然而,主動式操作的跨國股票ETF、國內股票槓反型與一般型ETF,分別逆勢增長144億、83億與68億元,為增長前3大類型基金。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1月國內基金規模縮水,主要反映對聯準會緊縮政策的恐慌心理,市場預期,3月將一口氣升息2碼,全年升息7次以上,因此造成資金退潮,股、債市同步大跌。
雖然從最新公布的1月會議紀錄透露,決策官員同意升息措施,卻沒有提到升息幅度,而且按過去作法,聯準會首次升息幅度以1碼的可能性最高,暫時紓解市場情緒。不過,1月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衝破7%,創近40年來新高,加上,近期的俄烏戰火一觸即發,金融市場威脅尚未消除。
黃筱雲認為,「灰犀牛事件」攪局下,股、債市短期難脫震盪整理命運,投資操作上應保持耐心,避免短進短出、追高殺低,建議以定期定額方式,逢回分批布局,聚焦未來3~5年經濟價值高的明星產業,或能創造長期現金流的價值型資產,如:AI人工智慧、電競、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基金。
投信各類型基金規模變化
類型 | 2022年1月 | 月增減(億元) | 月增減幅度 | |
股票型 | 國內投資 | 3806.39 | -349.35 | -8.41% |
跨國投資 | 4093.89 | -306.46 | -6.96% | |
平衡型 | 國內投資 | 395.02 | -30.67 | -7.20% |
跨國投資 | 528.93 | -29.29 | -5.25% | |
固定收益型 | 國內投資一般債券型 | 49.05 | -6.32 | -11.42% |
跨國投資一般債券型 | 4101.32 | -87.58 | -2.09% | |
高收益債券型 | 1699.59 | -93.23 | -5.20% | |
貨幣市場基金 | 國內投資 | 8571.37 | 57.23 | 0.67% |
跨國投資 | 50.40 | -1.07 | -2.07% | |
組合型 | 國內投資 | 32.04 | -1.20 | -3.62% |
跨國投資股票型 | 113.34 | -5.42 | -4.57% | |
跨國投資債券型 | 301.70 | -18.29 | -5.71% | |
跨國投資平衡型 | 1264.50 | -72.99 | -5.46% | |
跨國投資-其他 | 72.50 | -2.69 | -3.57% | |
保本型 | 保本型 | 22.44 | -0.16 | -0.71% |
不動產證券化型 | 不動產證券化 | 200.75 | -5.17 | -2.51% |
指數股票型 | 國內投資股票型 | 4993.16 | 68.33 | 1.39% |
國內投資槓桿型/反向型 | 872.13 | 83.04 | 10.52% | |
跨國投資股票型 | 1675.16 | 144.14 | 9.41% | |
跨國投資債券型 | 12902.54 | -153.36 | -1.17% | |
跨國投資槓桿型/反向型_股票 | 519.84 | -3.50 | -0.67% | |
跨國投資槓桿型/反向型_債券 | 139.94 | -30.42 | -17.86% | |
跨國投資不動產證券化/其他 | 71.50 | 5.19 | 7.83% | |
指數型 | 國內投資 | 59.62 | -1.18 | -1.94% |
跨國投資 | 277.70 | -9.33 | -3.25% | |
多重資產型 | 國內投資 | 16.04 | -0.94 | -5.53% |
跨國投資 | 1853.43 | 31.44 | 1.73% | |
ETF連結基金 | 國內ETF連結基金 | 50.65 | 2.15 | 4.42% |
合計 | 4兆8734.94 | -817.09 | -1.65% |
資料來源:投信投顧公會,2022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