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資金流向
全球新興市場單周吸金居冠 今年僅一個月淨流出
亞洲(不含日本)連五周吸金 創三月以來最長吸金周數
新興國家陸續降息加入寬鬆行列,市場流動性大增之際,IMF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導致國際買盤縮手,資金選擇流向經濟前景較佳的新興市場,上周整體淨流入近8億美元,買氣連旺五周,主要加碼在全球新興市場,上周以4億美元的淨流入搶下單周股票吸金之冠,今年來也僅有一個月淨流出。亞洲(不含日本)吸金力道則逐漸增強,上周淨流入3.9億美元僅次於全球新興市場,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五周,改寫三月以來最長吸金周數的紀錄。
反觀成熟市場在美國總統大選及西班牙紓困陷入僵局等干擾下,整體流出24億美元,其中,美國淨流出26億美元,已連續三周流出,不過,今年來仍有90億美元以上的累計淨流入,依然是成熟市場吸金之冠,凸顯美國較佳的景氣能見度。(見下表)
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單位:億美元)
日期 | 新興市場 | 成熟市場 | ||||||
全球 新興市場 | 亞洲 (不含日本) | 拉丁美洲 | 歐非中東 | 金磚四國 | 美國 | 歐洲 | 日本 | |
今年以來 | 304.84 | (35.00) | (10.50) | (7.00) | (12.91) | 91.71 | (180.99) | 55.93 |
10/4~10/10 | 4.10 | 3.98 | 0.51 | (0.37) | (0.26) | (26.59) | 2.44 | (0.03) |
10月份 | 11.76 | 10.83 | 2.27 | 0.78 | (0.69) | (60.80) | (2.75) | (0.95) |
資料來源:J.P.Morgan、EPFR,摩根投信整理,統計至10/10。
摩根新興35基金經理人吳淑婷指出,儘管IMF下調全球經濟成長率,但新興市場的成長動能仍是成熟市場的四倍,加上新興國家陸續降息加入寬鬆行列,料將推升股市資金動能無虞。吳淑婷分析,新興市場通膨壓力不再,搭配國際經濟環境改善,使其擁有更大的政策操作空間。相較於歐美貨幣政策已黔驢技窮,多數新興國家不但財政體質健全,應對景氣放緩的政策籌碼普遍充足,股市較成熟市場將更具支撐。
從資金動能來看,美國聯準會宣佈QE3以來,整體新興市場基金不僅維持淨流入態勢,累計吸金逾70億美元。吳淑婷表示,觀察過去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期間,新興市場皆有一波資金流入,QE1累計吸金880億美元,QE2則流入460億美元,可見資金尚有回流空間,再者,MSCI新興巿場指數的股價淨值比已來到1.5倍以下,相當接近金融海嘯時低點,顯示中長期買點浮現,更增添資金吸引力。
摩根JF亞洲基金經理人何銘銓表示,雖然全球經濟成長趨緩,但不同於歐美國家,亞洲國家央行仍有政策調整空間來因應不景氣,從近期澳洲及南韓陸續降息可見一斑。何銘銓進一步指出,相較於2009年金融海嘯時的利率低點,印度、泰國、南韓及馬來西亞等國家都有1%以上的降息空間,且中國CPI來到35個月新低的1.9%,更增添後續降息與調降存準率機會。
隨著通膨壓力減輕,亞洲各國的貨幣政策態度轉向,支持總體經濟發展及內需消費動能,何銘銓指出,亞洲國家陸續進入降息循環,搭配全球寬鬆的資金環境,資金動能已有所恢復,從亞洲(不含日本)連續五周吸金可見一斑。何銘銓強調,亞洲仍將是全球經濟成長的領頭羊,根據IMF預估,明年亞洲經濟成長率將較全球高出2%。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 (Jonathan Simon)指出,美國總統大選持續牽引美股走向,但隨著大選進入最後倒數之際,兩位候選人的政見訴求將更趨於中庸,溫和的政治氣氛料將利於股市表現。
再者,根據美銀美林證券統計,自1928年以來,美股在第四季多呈現上漲,特別是在總統大選年的表現通常會更加優異。賽門強調,美國房市今年來明顯回溫,且房價回穩所帶來的財富效果將有助於消費,建築活動回溫亦有助於就業,這將支撐美國景氣於第四季持續復甦,搭配選舉行情效益,美股確實有機會繼續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