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房市不能再漲了嗎?專家看法分歧】
#炒房模式終結 #理論不符現實 #回歸居住屬性
持有房子如果是為了投資,那到最後總要變現,如果未來市場上有需求的都買不起了,那麼這些人的房子要讓誰來接盤呢?
🎉想看全文請點選這裡📢
http://bit.ly/台灣商務平台房產財經News
相關媒體內容請看👉好房網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32127236040.html
節錄部份文章內容,如果想看全文請看原文報導~
巢運在2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從30年前的「8」,暴增到目前的「15」左右,抨擊這些年來炒房問題非常嚴重。品嘉建設創辦人、雙北屋改建協理事長胡偉良表示,從2003年到2014年,台北市的房價暴漲2倍,的確是因為炒房造成,但是這樣的炒房模式,目前已經不可能再繼續了。不過政大地政系教授孫振義認為,長期來看,國內的房價還是可能上漲。
胡偉良強調,持有房子如果是為了投資,那到最後總要變現,如果未來市場上有需求的都買不起了,那麼這些人的房子要讓誰來接盤呢?若房價炒到超過100萬一坪,但卻賣不掉,其實沒有意義,因此未來大多數城市的房價都沒有上漲空間了。
不過政大地政系教授孫振義認為,隨著國民基本薪資逐年拉高,未來台灣整體的消費能力會逐年加強,加上再過10年至15年,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年齡越來越大,手中握有的資金和房產,也會開始轉移到下一個世代,或是下下一個世代,屆時市場上的游離資金會更多,只要台灣傳統「有土斯有財」、「有房才算成家」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房地產需求就不會下降,因此若將時間軸拉長到10至15年之後,台灣的房價仍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