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我只持有$華安滬港深外延增長這壹只基金。隨著崔瑩管理的基金規模急速膨脹,我就撤了,因為我不喜歡管理的規模太龐大的基金經理,換成了工銀中小盤和$海富通改革驅動。
壹只基金不能稱之為基金組合,兩只就可以啦,所以我也是有基金組合的人。
剛剛公告的2020年第四季度報告,讓我有點吃驚。$海富通改革驅動的規模從三季度末的19.9億元增長到55.61元,其中基金凈值增長14.15%,份額凈增長了173%。工銀中小盤規模從三季度末的6.75億元增長到25.04億元,基金凈值增長31.15%,份額凈增長183%。
份額將近翻兩倍地增長,說明四季度不僅僅新基金發行火爆,績優基金的申購也非常火爆。2020年,$海富通改革驅動凈值增長了89.17%,工銀中小盤凈值增長了134.73%,到第四季度的時候,全年業績和能力都是明擺著的了,自然就會有很多投資者看上了——比如我。
$海富通改革驅動的持股壹直很有特色,這幾年“攤大餅”越來越厲害,倉位超過1%的股票從幾年前的35只左右增加到40只左右,單只股票最大倉位持續保持在3%左右,整體持有100多只股票。這樣的基金,即使踩雷也不怕——除非是批量踩雷,不過這樣的機會非常低,因為基金的行業配置比較多樣化。
這樣的資產配置,風險不會很高,收益率也很難很高,所以周雪軍的新基金發行不慍不火,沒有成為爆款的可能的。這樣的基金,註定了只能是慢工出細活的。
工銀中小盤的基金經理黃安樂是2011年年底就開始擔任基金經理的,已經是基金行業老將了,業績壹直起伏不定,所以管理的基金規模有限。不過這兩年業績非常好,能持續抓到經濟熱點了。
工銀中小盤的風格比$海富通改革驅動更激進,有可能大漲,也有可能大跌的。兩只基金都買,壹只激進,壹只穩重,應該蠻不錯的。
從2020年11月份開始定投,偶爾大跌我會加倉。目前$海富通改革驅動的收益率超過10%壹點點,工銀中小盤收益率20%,感覺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