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成顯學 中國減碳祭出能耗雙控
2021/10/01
9月底中國政府為達成減排目標,推出「能耗雙控」政策,要求各省政府達成年度碳排放減量成果,足見「碳中和」一詞已經成為全球各國自2015年巴黎協定後最關鍵之政策方向。巴黎協定各國規劃在2050年至2100年期間達成碳中和,其中各國政府預期在2030年達成碳排放減半,從而至2050年達到碳中和,因此2020年後十年間的產業政策成為能否達標的關鍵。
即將全面解封 美國內需旺
2021/06/18
美國自今年年初起積極為國民施打疫苗,目前國民已經接種2劑疫苗的民眾統計至5月底已高達4成,隨著施打率越來越高,市場也普遍看好,到今年下半年陸續將報到的消費旺季,有望在人潮回歸之下迎來報復性反彈。由於這是時隔一年美國學生真正能夠重返校園,不少研調機構都看好,今年9月應該能夠看到史上最旺的「返校潮」(Back To School)。
CPTPP對台灣多重要?未加入前,廠商三大生存之道
2019/09/02
當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少了美國後,另組織為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今年正式生效,日本成為當中最重要成員,因此台灣政府積極與日展現友好態度,就是為了擠進CPTPP。CPTPP預計在10月舉行第2次執委會,台灣盼正式提出入會申請。到底CPTPP實施至今有何成效? CPTPP對台灣產業來說有多重要? 台灣準備好了嗎?
半導體「關稅」是重點? 中美角力才是關鍵
2019/05/02
在中國大陸傾國家之力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下,對既有的半導體大國美國、韓國、台灣將造成衝擊,這波貿易戰在關稅之外,美國更試圖以貿易談判要求中國大陸放棄對「中國製造2025」的補貼政策,而這是否確實影響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腳程?又對台廠發展將造成什麼樣的變化?
《更新》中美互相角力 全球產業受害?
2019/05/02
中美貿易戰發生在2018年的3月,美國總統川普先是宣布對全球鋼鋁課稅,隨後3月22日再對中國祭出「301條款」,開了中美貿易戰第一槍,301條款指出,中國針對美國特定產業,包括科技技術移轉跟智慧財產,進行了不公平貿易,美國也將對中國進口的1333項包括航太、資訊、通訊等價值500億美元產品課徵25%關稅,中美貿易大戰就此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