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大汽電(8931.TW)成立於1993年8月,主要從事汽電共生廠之經營、操作運轉管理及設備之維修等,後來跨入廢棄物清除及焚化爐管理,產出之蒸汽與電能售給投資廠家或鄰近用戶。
公司由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結合設廠於大園工業區內之正隆、正峰化學、尚益染整等聯合投資成立。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2022前三季公司營收比重:汽電共生佔48%、蒸氣佔36%、廢溶液處理佔10%。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汽電廠是利用煤炭、燃油等原料及設備,同時產生有效熱能及電能者,為汽電共生,汽電廠主要產品為電力與蒸氣。運轉中的汽電機組分為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組及重油引擎式汽電共生發電機組,公司採用先發電式系統,即以初級能源先用來發電,發電後之餘熱再提供製程使用。
公司後來跨入廢棄物清除及焚化爐管理,讓廢棄物能源再利用,用以生產碳化矽及醇化物。公司以固液分離及固固分離、液液分離三大製程,以及物理性處理法將回收之廢砂漿加以純化,使廢棄物資源化。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公司生產所需的原料包括燃料油,供應商為山隆、雨鑫;煤炭主要供應商為熲原;有機廢溶劑主要供應商來自國內半導體業、光電面板業及化工業。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公司汽電廠位於桃園的大園工業區,且在大園工業區內建置總長度超過10公里的蒸汽輸送管線。
後來跨入新的綠能事業,新建桃園環保科技園區的處理廠,桃環科廠於2015年3月投產,全年處理量達4.5萬噸。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台灣地區約有96%的初級能源需仰賴進口,對進口能源依存度很高,能增進能源有效利用為重要能源政策。
汽電共生具有節約能源、電力可靠供應、降低環境污染及能源用戶生產成本等優點。國內汽電共生系統之裝置容量至2014年增至812萬瓩(含一般汽電共生系統),占全國系統4,848萬瓩的16.9%,且年均成長率達16%,預計至2020年裝置容量達1千萬瓩。國內裝置容量按區域比重:南區約佔69%、北區約佔16%、中區約佔14%、及東區約佔1%。
2.銷售狀況
公司客戶包括造紙、染整、化學、電鍍、食品等行業,產品銷售為100%內銷。
主要客戶:正隆、台電等。
3.國內外競爭廠商
汽電共生同業包括台汽電、台泥與台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