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碩禾,代碼:3691),前身是國碩科技之太陽能材料化學部,於2005年配合工研院太電中心之高效率太陽能技術與工研院材料所之合作計畫,開始研發適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各項導電漿料,包括銀漿、銀鋁漿、鋁漿。
2008年10月,國碩將太陽能事業部分割成立為百分之百國碩所有之子公司,同年11月更名為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2017年產品營收結構比重為正銀佔78%、背銀佔7%、背鋁佔7%、鑽石線佔5%、電廠佔3%。
(二) 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主要產品為銀漿、鋁漿及銀鋁漿,為矽晶類太陽能電池主要原料之一,銀漿主要用來當做太陽能電池的正面電極;鋁漿則作為背面電極與電場增加電池轉換效率,而銀鋁漿則應用於太陽能電池背面作為模組串連之導線,在太陽能電池以網印生產的過程中,要先印刷銀鋁漿、乾躁,再印刷鋁漿、乾燥,最後印刷銀漿、再乾躁,之後再進入共燒的流程。
圖片來自公司網站,http://www.gigasolar.com.tw/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主要原料為銀粉、鋁粉、溶劑、樹脂及其它添加物。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碩禾之工廠位於新竹湖口;產能部分,鋁漿月產能為500噸,銀鋁漿21噸。
碩禾於大陸蘇州租用廠房,於華東設立產線,投資金額約100萬美元,2013Q2投產,月產能為銀漿100噸、背銀漿50噸。鋁漿新產能也一併開出。蘇州廠完工投產後,有不少大陸客戶從蘇州廠交貨。
2015年12月10日,公司在大陸江蘇鹽城建新廠,藉此設立中國營運總部,預計最快於2016年中開始投產。另外,也已與江蘇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投資協議,將在當地建置自有廠房。未來鹽城的自建廠房完工後,預期將整合大陸兩個廠區,把對岸營運生產重心移往鹽城,供應各種漿料產品,至於蘇州則仍做為銷售服務據點,就近服務客戶。
2017年太陽能導電漿總產能為4,122仟桶/片。
4.新產品與新技術
2011年12月14日,碩禾宣布規劃投資2億元設立太陽能系統控股公司,以轉投資太陽能電廠或相關模組及系統設計公司,初期規劃以太陽能廠投資案為主,規模約1MW,海外部分則以策略聯盟進行。
2012年10月初,碩禾位於台南學甲的1.2MW太陽能電廠,於2012年6月併網供電後,月發電量為16萬度。硬體投資總計6~7000萬元,4甲土地成本為2000萬元,總成本約9000萬元。
2015年公司新推出「無鉛配方」的正銀漿,並已開始出貨。
(三) 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A.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產業分成上游的矽原料、矽晶圓,中游的太陽能電池及模組,以及下游的系統安裝。

太陽能電池的成本結構中,太陽能導電漿是製造太陽能電池重要材料,約佔總生產成本的20%,隨多晶矽價跌,未來導電漿占電池成本比重愈來愈高。
2.銷售狀況
2017年銷售地區佔營收比重為台灣佔32%、亞洲不含台灣佔65%、歐洲佔3%。正銀漿已正式通過台廠前三大之一電池片廠認證,及集團四合一產品也獲三家全球前十大電池片廠認證採用。
太陽能系統運用取得標案包括台南學甲太陽能電廠併網輸電、台南市公有市場太陽能發電系統標案。
截至2016年,公司之鋁漿佔全球總量約1.3成,背銀漿佔全球總量約1.6成;正銀出貨量,佔全球總量約3成。
2016年公司簽署菲律賓40MWW太陽能電站的購電合約,預計在第2季將達到商業運轉;另外,目前有20~30MW太陽能專案在日本開發中。
3.國內外競爭廠商
競爭廠商為外商Dupont、Ferro,皆提供銀鋁漿、鋁漿、銀漿,其他競爭者包括Heraeus主攻銀漿/銀鋁漿, Analog生產銀鋁漿、鋁漿,Toyo生產鋁漿,大陸則有儒興供應鋁漿為最大廠。
4.技術優勢
與同業相較,碩禾產品測試效率較同業高0.1%,且因兩岸太陽能電池即占全球出貨量達50%,碩禾可就近服務並可為客戶客製化,另外,由於導電漿相對於矽晶圓單價低,客戶採用沒問題後即不願意更換承擔風險,產品認證期長要3-6個月,故造成其它業者的進入障礙。
5.政府政策
政府於2009年4月推出「綠能產業旭升方案」,目標為2015年時將國內太陽能電池產業產值,由2008年的新台幣1011億元增加3倍至新台幣4500億元,使台灣成為前三大太陽能生產大國與太陽能技術研發重鎮。
6.轉投資相關
2013年5月中旬,宣佈入股歐洲大陽能模組廠(排名前3大),取得可轉換公司債,金額228.7萬歐元,同時也有規劃共同建置太陽能電廠。
2013年8月底,公司透過其100%持有的子公司「禾迅投資」,轉投資「日本永和電力株式會社」100%股權,跨入日本太陽能電廠控股平台,同時拓展矽晶片、電池片、模組等太陽能相關產品在日本市場的出海口。並已獲得日本政府長達20年的補貼核可,將在日本福島縣的廢高球場設立規模高達17MW(百萬瓦)的大型太陽能電廠,以發電量來看,每年約可達2,000萬度,可供應近5,000家戶用電。電廠預期2014年底落成並完成併網,2015年開始可挹注每年達8億日圓(約新台幣2.65億元)的電費收入。
2014年1月中旬,轉投資子公司禾迅投資取得帛琉規模5MW的地面型太陽能電廠標案,2014年7月簽約,2015年上半年可併網賣電。
2014年7月下旬,公告投資日本千葉BEST SOLAR太陽能電廠,金額1.69意元。
位於日本福島的太陽能電廠,於2015年5月下旬併網啟用。
2015年7月公司旗下子公司禾迅投資日本福岡縣太陽能電廠,計4.54億元。
2015年8月公司公告以6.6億日圓(約新台幣1.77億元)在日本岡山設立太陽能電廠,規模約2MW,預計2016年第一季啟用。
2015年12月9日,公司公告與與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訂投資協議,以建立公司在中國大陸長期發展的基地。
2015年電廠部份,共興建30.5MW(日本25MW、台灣5.5MW),2016年預計新增44.8MW,包括菲律賓40MW、台灣及日本共4.8MW,至年底共75.3MW電廠併網營運,與當地政府簽約20年。
公司看好未來鑽石切割線需求,與台廠合資成立碩鑽材料,持股數為43.59%,並計劃2018年再斥資4億元進行擴產,第2季登錄興櫃;同時,為因應大陸鑽石線的需求成長,透過第三地投資設立公司後,再投資大陸公司,於江蘇鹽城成立鑽石線生產基地,於2016年下半年投產,初期將擴增10條生產線及Wafer切割產能,並逐步擴增到84條生產線,主要生產用於太陽能矽晶圓鑽石切割線廠。
另外,亦同時看好在電動車電池材料需求提升,也成立了芯和能源。
2017年下半年,茂迪與碩禾合資成立子公司「台灣太陽能模組製造公司(TSMMC)」,計劃在茂迪南科廠興建規模達1GW(10億瓦)的模組廠,2018年第一季投產,初期產能約250MW,茂迪持股9成,碩禾則持股1成;不僅如此,還會投資昱晶、新日光與昇陽光電三合一的聯合再生能源,初步規劃投資2億元。
(四)財務相關
1.公司債
2014年4月下旬,董事會通過2013年盈餘分配案及擬辦理國內第一次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將募集20億元以內資金,轉換溢價率暫訂110-130%區間,股權稀釋不超過5%。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videos/9647444736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