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應(0)
人氣(117509)
收藏(3)
請參考建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建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106.TW)成立於1962年3月,是一家以生產自行車內外胎起家的廠商,現主要產品除了自行車車胎外,還包括機車內外胎、工業用車內外胎、輕型卡車內外胎、轎車胎、輻射層輪胎及防水膠布等,並以自有品牌「KENDA」行銷全球,為台灣第2大輪胎廠。
根據2020年的Global Tire Company Rankings資料顯示,公司2019年銷售實績全球排名前26大。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公司主力產品為自行車及機車內外胎,重心主要著重在大陸及東南亞地區。
2021年,產品結構輪胎中各胎別銷售比重:摩托車及斜交胎佔42%、輻射胎佔21%、自行車胎佔12%、內胎8%、其他佔17%。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輪胎的構造大致上可分為胎面膠、簾布層及胎唇三個部分,製程中是將每個部分分別製造後,再加以組合而成為輪胎的形狀。
公司產品圖:
圖片參考公司網站
公司在大陸的轎車胎有90%主要是供應修補胎市場,10%則支援當地汽車製造商的新胎需求。
2015年6月,公司與系統電合作,推出自有品牌的「低功耗藍牙TPMS(胎壓偵測器)」,並計畫在台灣旗下輪胎通路鋪貨上市。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輪胎主要原料包括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再生膠、丁基膠、碳煙、鋼絲、簾紗。碳煙供應商為中橡、簾紗為福懋,其他部份原料則向亞洲及大陸等國家地區採購。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生產基地分佈:台灣,大陸深圳、 昆山、天津、越南廠以及印尼廠。

圖片來源:公司法說會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台灣自行車業2021年比2020年整中出口台數成長16.95%,由2020年的169.9萬台成長為2021年198.6萬台;台灣電動輔助自行車2021年比2020年整車出口台數成長29.9%,由2020年的76萬台成長為2021年的98.7萬台。
台灣機車含AV、電動機車總生產台數2021年為116.4萬台,2020年為129.7萬台,同期比衰退10.48%;內銷部份2021年為80.9萬台,2020年為103.6萬台,同期比衰退21.9%。2021年2021年主要受晶片短缺影響,組車台數減少以及2019年政府補助ABS,2019年提前消費效應導致2021年銷售數量減少。
台灣國產汽車總生產台數2021年26.5萬台,2020年24.56萬台,年增7.8%;國產汽車內銷方面2021年24.8萬台,2020年24.17萬台,年增2.6%。2021年新車銷售再度破40萬輛大關,達到449,859輛,比2020年的457,435輛減少1.7%,主要受晶片短缺以及貨櫃到港減少影響。
2.銷售狀況
機車主要客戶有三陽、山葉、本田、光陽等;自行車客戶有巨大、美利達及美國自行車大廠等;汽車的客戶端,主要供應大陸車廠的OE備胎。
2021年各地區別營收占比:中國占30%,美國37%、越南占約8%,內銷佔10%。產品銷售到北美地區、歐洲地區、中南美地區、中東非洲地區、亞洲地區及紐澳地區。
3.國內外競爭廠商
國內外主要競爭對象包括Bridgestone、Goodyear Tire Rubber、Kumho Tire、S佳通、Yokohama Rubber、Hankook Tire、Cooper tire Rubber、正新、青島雙星、南港、風神股份、華豐、黔輪胎A等。
(四)財務相關
1.合併
2013年10月公司為了在北美特殊工業用胎的市場更具競爭力,擬倂美國輪圈廠(Monitor、Martin、Dexstar、ATW等四家),並將銷售防水膠布的Sa Fast Roofing以及ADI控股併購。
2017年10月,公司併購丹麥輪圈廠STARCO,主攻農業用和工業用特殊輪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