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簡介
1.沿革與背景
長榮(2618)於1989年4月由長榮集團申請核准成立,為提供航空客運及貨運服務之業者,現為所有飛航台灣的國際航空公司中,市占率第二的航空公司。長榮集團包括長榮航空與立榮航空。
2009年,公司實施減資案和增資,減資在2009年8月初完成,減資168億元,減資比例為42.6%,每股換發0.5739股,減資後股本縮小到226.27億元;70億的現金增資部份,於2009年8月完成。
繼華航加入於2011年9月獲准加入「天合聯盟」,公司也於2013年6月18日正式加入「星空聯盟」。
公司與全球飛機引擎領導供應商GE航空集團合作,在台合資成立其暢銷引擎GEnx維修中心「長異發動機維修公司」,由GE持有80%股權,該維修中心是台灣第一個GE原廠服務中心、亞太唯一GEnx維修據點。
2015年11月,公司啟動新的企業識別系統(CIS)與機車塗裝換裝,預計3~4年完成所有機隊換裝,並且將空服員制服換新裝。
2.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公司經營業務包括國際間航空客運及不定期承攬包機業務,以及國際間貨物及快遞、郵件及包裹等運送。
2019年,公司營收占比為客運56%,貨運14%,其他維修與空廚佔30%。
集團在客、貨運營運情況:
客運方面:
(1)美洲線:公司每周89班客機直飛美加地區,包括洛杉磯每周21班、紐約7班、舊金山21班、西雅圖12班、休士頓7班、芝加哥7班、溫哥華7班、多倫多7班。並與聯合航空、哥倫比亞航空、巴拿馬航空及加拿大航空聯營合作。
(2)歐洲線:公司每周28班客機直飛歐洲地區,包括阿姆斯特丹每周3班、維也納7班、巴黎7班、倫敦7班。
(3)澳洲線:維持飛航桃園-布里斯本旺季每周7班、淡季每周5班,並與紐西蘭航空公司聯營合作。
(4)亞洲線:東南亞共飛航14航點、每周152班;東北亞共17航點、每周215班;大陸及港澳航線共19航點、每周180班。
貨運方面:
(1)美洲線:主要飛航美國東西岸與美中航點(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亞特蘭大、芝加哥、休斯頓、紐約、溫哥華與多倫多等。
(2)歐洲線:主要飛航倫敦、布魯塞爾及蘭克福等航點,並與英航合作全貨機定期聯營服務。
(3)亞洲線:主要飛航上海、廣州、南京、廈門、重慶。
2019年,新增包括名古屋、青森、松山等航線,加計原本飛航日本東京、大阪、札幌、函館、仙台、小松、福岡、沖繩8個航點,每周飛航日本將達146班次。
(二)產品與競爭條件
1.產品與技術簡介
航空公司營運指標:
(1)客運方面:
RPK(客運收益公里數)=乘客數 × 總里程
ASK(最大乘客飛航公里,即最大運能)
承載率(Load Factor) = RPK ÷ ASK
營收=乘客數/載重噸數 × 票價/單位運價。
每公里單位營收=營收 ÷ RPK。
(2)貨運部分:
FTK(貨運收益噸公里數)=載貨噸數 × 總里程
AFTK(最大載重噸數飛航公里,即最大運能)
公司與聯合航空、新加坡航空、全日空航空、韓亞航、中國國際航空、海南航空、山東航空、曼谷航空、香港航空、德航(貨)、國貨航(貨)等共 11 家航空公司聯營。公司也於2013年6月18日正式加入「星空聯盟」。
2.重要原物料及相關供應商
成本方面,以2020第一季:油料占比25%、維修佔比10%,主要由中油、台塑化、Chevron、BP等公司供應。
航機方面,主要向波音、空中巴士等公司購買。
3.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至2019年12月,公司擁有84架飛機,包括79架客機、5架貨機,主力機型是波音B-777-300ER,以及空中巴士ATR72-600等二款機型,而機齡較高的班機則包括客貨兩用機B-747、麥克道格拉斯MD-11等。
機型總數
B777-300ER:33架
B787-9:4架
B787-10:4架
A330-200:3架
A330-300:9架
A321-200:24架
ATR72-600:2架
F777(貨機):5架
未來交機計畫,包括777-300ER客機於2017年交機7架)、777貨機5架(2017年至2019交機)、A330-300客機於2017年交機4架、以及2018-2019年交機787-9各2架,和2019年交機4架787-10。
(三)市場需求與銷售競爭
1.產業結構與供需
根據IATA統計,2015年全球航空客運總運量(RPK)年成長 6.7%,成長幅度為近4年來最高,而客運運能總供給量(ASK)年成長5.5%,因需求成長率高於供給成長,推升客運市場整體載客率達80.6%,為近5年新高。貨運市場方面,2015年全球航空貨運總運量(FTK)年成長1.9%,而貨運運能總供給量(AFTK)則成長 5.8%,貨運市場處於供過於求。2015年全球航空客運需求將增加7%,其中亞太地區客運需求成長高達7.7%,僅次於中東地區。根據IATA統計,2017年全球航空客運總運量成長率7%,全球航空客運量約將近40 億人次。2018年全球航空客運總運量成長率8%,全球航空客運量約將近43.4 億人次。2019年全球航空客運量約將近47.2 億人次。2020年,因COVID-19疫情影響,航空客運市場需求將轉為負成長,全球客運收入將減少11~19%。
根據民航統計,2019年本國籍航空公司客運承載方面,共計3,852萬人(年增率1.5%),其中國際及兩岸航線旅客占近84%,國內航線占16%;貨運部份計承載207萬公噸(年減少7.2%),其中國際及兩岸航線貨運量占近98%,國內航線占2%。
2.銷售狀況
2020年前5月,公司各航運地區營收比重,客運部份:美洲線占45%,東北亞線占18%,東南亞線占14%,港澳大陸線占9%,歐洲線占13%,大洋洲線占1%;貨運部份,美洲線占63%,歐洲占10%,亞洲線占27%。
根據民航統計,2019年國籍航空公司在國際及兩岸航線載客人數占比為華航44%最高,其次為長榮40%,其餘華信、立榮、遠東、台灣虎航及威航等占16%;貨運方面,主要以華航及長榮航為主,分別占比66%、30%,其餘航空僅占4%。國內航線載客人數占比部份,以立榮占比50%最高,其次為遠東24%,華信24%,德安2%;貨運方面,立榮占比66%,華信28%,遠東5%,德安2%。
2013年12月,與新加坡航空聯營台星航線後,並擴大合作,聯營美國及加拿大航線,公司可以藉此爭取飛美的轉機旅客。
2015年6月,公司拓展北美航線,除了直飛休士頓以外,未來新增直航芝加哥及美東的華盛頓等新航線。
2016年8月,公司與星空聯盟成員的哥倫比亞航空以共掛班號方式聯營合作,擴展中美洲市場。
3.國內外競爭廠商
國內客運方面,主要競爭對手包括華航、復興航、華信,國外競爭對手為華航、Singapore Airlines、KLM、American Airlines、Korean Air、Air Canada、Air France、British Airways、Japan Airlines、國泰航空、港龍航空等知名航空公司。
國內貨運方面,主要競爭對手包括華航、復興航、華信,國外競爭對手為Korean Air、Singapore Airlines、Cathay Pacific、Federal Express、華航等公司。
4.政府政策
政府自2008年開放兩岸包機,2009年8月開放兩岸直航,並於2010年陸續增加客運定期航班,來台陸客總人次達163萬人次左右。2011年6月政府開放陸客自由行,觀光局統計,全年陸客來台人次達178萬人次,較上年成長9.4%。
交通部統計,2011年全來台旅客總數達608.7萬人次,較2010年成長9.34%,其中大陸及日本旅客人數最多,分別為178萬人次及129萬人次,第三名之後排名分別為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其中新加坡達29.9萬人次,較前年成長24.14%,成長率居冠。韓國市場成長逾12%。
2011年11月10日,政府與日本簽訂「台日航空協定」的定期換約,雙方同意納入「開放天空協議」,意即不再限制彼此民航業者的航點與班次,且享有任何航點的延遠權。
新約內容:
一:雙方不再限制指定營運定期航線的航空公司家數
二:東京以外的日本航點開放,且享有延遠任何航點的第五航權
三:東京航線適量增班
四:2013年東京成田機場跑道容量預計每年達27萬班次時,東京往返台灣各點的航班次數開放,不再設限
五:取消包機限制。
12月,政府與香港5年檢討一次的台港新航約已簽署完畢,自2012年1月起生效,根據雙方規劃,除將開放台北(桃園)、台中、高雄以外的新航點,客貨運班次也將增加。過去,華航及長榮航每週各營運170個班次,新航約將增加開放35個班次,雙方每週總營運班次可增到410班。
四、財務相關
1.轉投資
轉投資的立榮航空前身為馬公航空,成立於1988年,於1995年長榮集團收購後更名,並承接長榮的國內航線,立榮主要以國內線、兩岸航線及亞洲區間航線為主,機隊規模約17架。
長榮航集團布局航太事業,展開航太產業的上中下游整合計劃,子公司長榮航太科技(EGAT)為負責飛機修護,及長榮航宇精密(EGAP),負責航太製造。
長榮航太科技為長榮航空公司與美國發動機製造廠奇異公司(GE)於1998年合資成立,雙方各持股80%、20%,主要負責飛機維修,並與GE簽下12年合作計畫,公司擁有美國波音(Boeing)公司與法國空中巴士(Airbus)公司兩大飛機製造廠商所生產的主要機種相關維修能力。
長榮航宇精密公司成立於2012年11月,主要生產飛機及發動機零件及組裝,客戶有GE引擎、波音公司。2014年6月26日,為配合集團發展航太產業策略,長榮航亦參加長榮航宇現增,預計7月現增完成,持股將由原來的10%增加至40%,再加計子公司長榮航太對其持股的30%,屆時長榮航宇將成為長榮航子公司。此外,長榮具新機引進和發動機採購的商業談判優勢,可望為旗下長榮航太、長榮航宇爭取航機維修、航材代工生產的廣大商機。
立榮航空持股的新台旅行社,在長榮集團購併後更名為長汎旅行社,於2015年4月正式營運。
2018年8月,旗下長榮航太與長榮航宇合併,以長榮航太為存續公司,合併案換股比例以長榮航宇12.6154股普通股換發長榮航太普通股1股,合併基準日訂為2018年12月31日。
2.策略聯盟
2015年5月,公司與順豐速運集團旗下順豐航空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未來在兩岸與國際航空貨運及機務維修等方面合作,順豐航空為大陸民營快遞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