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年初表態暫停升息之後,激勵風險性資產走揚,全球高收益債今年來強勁上漲,已突破去年高點。統一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葉金江表示,全球其他央行也陸續表態加入鴿派行列,包括歐元區、日本、印度、印尼、加拿大、澳洲、瑞典等,今年資金面較去年明顯寬鬆,為高收益債券提供續航的主要動能,加上經濟溫和成長、通膨仍低、企業違約率處於低檔,全年行情看好,各區域又以亞洲高收益債更具獲利機會。
葉金江指出,支持全球高收益債的兩大重要利多,是資金行情以及優於預期的基本面,推動高收益債有機會貼著股市緩步向上。資金方面,聯準會今年不僅暫停升息,甚至市場預期第四季可能降息;歐洲央行在3月宣布延後升息且將在9月恢復定向再融資操作(TLTRO),4月例會再重申將維持現行低利率至少到年底。
上周多家央行剛結束4月利率會議,除了一致按兵不動之外,日本央行表示極低利率將至少維持至2020年春天;印尼央行暗示,低通膨條件能讓利率維持不變更長一段時間;加拿大、瑞典央行態度則是由鷹轉鴿,表態不急著升息;澳洲公布4月利率會議紀錄顯示已將降息列入討論,外界預計最快5月18日國會大選前可能會降息。此外,印度央行今年也棄鷹轉鴿,2月、4月各降息一次,藉以支撐經濟成長。
基本面方面,葉金江表示,企業陸續公布財報多優於預期,市場對於景氣下行的擔憂逐漸緩和,中國第一季GDP年增率6.4%符合預期,中美近期經濟數據亦見回升。值得期待的是,中美貿易會談順利,兩國可望達成貿易協議,將會大幅降低全球景氣不確定風險,甚至於順勢取消互相加徵之關稅,對企業營運與獲利將相當有利。
葉金江進一步指出,各區域以亞洲高收益債更有表現空間,主要有五大利基,首先是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遠高於全球平均,其次為亞洲擁有較多成長動能佳的高科技產業,再來就是亞洲高收益債目前殖利率達7.76%,高於全球高收益債的6.21%,收益率較豐厚,而且亞高收利差515個基點大於全高收的390個基點,利差收斂空間仍大,最後是今年來新興市場貨幣表現,亞洲新興國家走勢相對穩健,都是吸引資金繼續流入的誘因。
此外,亞洲債市在題材上也是相對較豐富且正面,例如,中國境內債券自4月起逐步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國際資金將開始長期流入中國債市,有助擴大亞洲債市規模;全球多國今年皆面臨大選,亞洲國家政局相對較平穩,印尼17日投票結束後初步結果顯示,執政黨可望續任,而此刻正進行投票至5月下旬結束的印度,執政黨獲勝呼聲高,政策的延續性,有利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