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1-08-31 13:00:49 記者 鄧寧 報導
棉花與化纖價格自去年Q4暴漲,成衣業上半年面臨原物料成本壓力,包括聚陽(1477)、儒鴻(1476)、台南企業(1473)上半年毛利率皆較去年為低,聚陽EPS為3.09元、較去年的3.39元略減;台南1.8元僅較去年的1.72元略增;儒鴻則因專營功能性布料與成衣,需求強勁,EPS2.12元仍較去年的1.77元成長近2成,表現相當亮眼。
儒鴻生產針織布與成衣代工,垂直整合上下游,目前營收佔比各為47%與52%,董事長洪鎮海在日前的業績發表會上表示,未來會力求比重均衡達50比50;因儒鴻專注於生產功能性布種,成衣代工也成為國際知名的瑜珈與運動服飾品牌供應商,如JCPenney、Lululemon、NIKE、ADIDAS等,相較於一般大宗成衣需求易受到大環境景氣影響,功能性服飾不僅需求持續強勁,且也更容易轉嫁原物料價格,儒鴻上半年毛利率仍有19.85%,僅稍低於去年同期的20.5%。
聚陽以大宗成衣代工為主,雖能如實反應原物料價格而調漲ASP,但因美國終端零售疲軟,價格調漲後客戶下單反而減少,其上半年毛利率20.64%,較去年同期的22.7%少了2.06個百分點;台南企業經營流行性、高檔成衣代工,在成衣廠中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重,Q2淡季與原物料壓力,讓其上半年毛利率為7.19%弱於去年的9.07%,但若計入較高毛利的自有品牌,合併毛利率即達25.92%,高於去年的23.53%。
營收部分,聚陽上半年營收68.2億元,年增8.9%;台南營收37.37億元,年增4.3%;儒鴻營收45.38億元,年增達22%,營收成長幅度仍然居冠。
若看獲利成績,聚陽上半年稅後淨利4.93億元,年減5.3%;台南獲利2.63億元,年增3.9%;儒鴻獲利4.23億元,年增達19.8%。
展望下半年,成衣業者在Q3陸續進入冬衣出貨旺季,因冬衣用料多、價格高於春夏成衣,成衣業營收將明顯走揚,估計9月、10月將會有一波營收高峰出現;而儒鴻的越南成衣廠即將在11月量產、台南的中國河南新產線也從Q3起陸續投產,聚陽的印尼新廠區仍在籌備中,但亞洲客戶陸續有新斬獲,公司預計亞洲今年營收佔比8%、明年即可躍升到15%。成衣業在新產能投產與持續開拓新客戶下,明年營運成長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