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2-05-09 08:38:25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爆增,也導致防疫險理賠亂象頻傳,並出現確診民眾急奔醫院拿確診證明而排擠醫療量能的情況。對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左)上周六(7日)親上火線在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說明,稱絕對會要求保險公司落實契約理賠,並強調保險契約請求權開始有兩年時效,呼籲民眾不要急著去醫院拿證明,排擠到真正需要的人。而金管會昨日也發布聲明表示,已邀集產壽險公會及相關業者開會,要求改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代替診斷證明書作為理賠文件,放寬理賠標準。
因確診人數暴增和居家隔離等防疫規定更改,許多保戶擔憂恐拿不到防疫險理賠,對此,黃天牧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疫情態樣和防疫保單當初設計可承擔風險的態樣不同,認為保險公司有理由拒絕理賠,而引起很多保戶的不安,但他強調,廢約和退費絕對不會發生,防疫保單會按照契約理賠,金管會也沒有權力去改變保戶和保險業者間簽訂的契約。在契約規定或保戶符合理賠條件的情況下,防疫保單保戶不需擔心拿不到理賠,金管會將會維護保戶權益,嚴格要求保險公司依契約辦理。
另外,針對民眾為理賠而擠爆急診和醫院搶拿診斷證明的情況,排擠了醫療量能,黃天牧則表示,根據保險法65條規定,從保險契約請求權開始有兩年時效,呼籲民眾不要急於一時,擠到醫院開證明,浪費醫療資源,讓真正有需求者無法享有治療而發生悲劇。
而為了不讓民眾因搶拿診斷證明而拖累醫療量能,金管會8日晚間也發布聲明表示,衛生福利部提供民眾申請並下載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與現行由醫師開立診斷證明書所引用之相關資訊相同。金管會已於8日上午邀集產壽險公會及相關業者,請其研議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替代醫師診斷證明之文件,並請公會儘速研議理賠受理流程及文件,以利保戶知悉。
金管會並澄清,關於部分媒體報導,金管會無視業者反映該證明未完整揭露身分證字號、用藥資訊,也無法解決偽造問題等節,均非事實。除用藥資訊與診斷證明書無涉外,有關揭露身分證字號部分,金管會已與衛福部協調溝通同意增列;又為避免偽造,衛福部亦提供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查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