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5-02-25 10:58:53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製造業回溫,2月數據衝上四個月新高,但是細項數據仍令人憂心,外銷訂單創二十個月最大降幅。經濟學家認為當局仍需採行更多寬鬆措施,支撐經濟成長。
路透社報導,匯豐(HSBC)/Markit 25日公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PMI)初步數據,2月升至50.1,優於1月終值49.7,也超越路透訪調預估的49.5,並為四個月來最佳紀錄。製造業PMI以50為榮枯分界線,50以上代表擴張。
然而細部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仍有國際需求疲弱、通膨下滑加劇的風險。內需雖略有回升,新出口訂單指數卻月減3個百分點至47.1,萎縮幅度為2013年6月以來之最。匯豐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屈宏斌(Hongbin Qu)表示,中國國內經濟活動料將維持低檔,外部需求充滿不確定性,目前仍需要更多寬鬆政策拉抬成長。
數據顯示,中國進出口物價雙雙下滑,不利企業獲利。另外工廠就業人數也連續十六個月減少,代表企業裁員因應低迷景氣。
台北時間上午10點53分為止,上證指數漲0.14%、報3,251.71點;早盤最高漲至3,256.89點,創1月30日以來盤中新高。與中國經濟連動性強的澳元也走強,升值0.57%至0.7875;一度升至0.7885,創1月29日以來盤中新高。
Barronˋs和路透社報導,中國人行在農曆春節前夕送上大禮,2月4日晚間宣布銀行存款準備率調降50個基點,新政策5日生效。澳盛(ANZ)預估可為中國銀行體系注入6,000億人民幣(960億美元)資金。另外,人行表示,大量放款給中小企業的農業和城市銀行,可額外再行調降存準率兩碼。
這是人行自2012年5月以來首次降準,該行說新措施是為了維持經濟穩定。花旗外匯部門Josh OˋByrne表示,人行降準是為了解決資金外流問題,當地投資環境吸引力降低。花旗經濟學家先前已預期人行降準之舉,預計未來還會再次下調附買回利率,促進資金復甦成長。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