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2-06 11:50:0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市場傳出,日本官營研究機構將與英特爾(Intel Corp.)攜手研發次世代量子電腦,並採用英特爾先進晶片。
日經6日引述為具名消息指出,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ST)計畫將這款量子電腦開放給國內外大學,以及願意付費的企業使用。
英特爾已跟AIST的量子研發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預計今(2025)年春季就會在茨城縣開始運作。這項協議很快就會對外發布消息。
上述規劃中的運算裝置,是一款採英特爾先進晶片的矽基量子電腦(silicon quantum computer),預計2030年代初期問世,其具備數萬個「量子位元」(qubits),是當前最強大主流量子電腦的100倍以上。這款電腦的潛在用途包括:協助藥廠以不同原料組合開發新藥,依天候、路況及貨物乘載量規劃最佳物流配送路徑,以及讓發電廠依即時供需現況輸送電力等。
qubit是量子電腦最基本的運算單元,數量愈多意味著運算效能愈好。當今擁有100個量子位元的電腦,較有可能出現運算錯誤。上述量子電腦的開發成本預計將高達數百億日圓。另外,AIST也計畫跟IBM合作開發超導量子電腦(superconducting quantum computer)。
耶魯大學物理學斯特林教授Steven Girvin 1月曾對美國財經網站霸榮(Barron’s)表示,具經濟效益的量子電腦最長也許還得再等10年。他說,量子訊息處理與傳統運算有著根本上的不同,企業需提前準備,才能在優質量子硬體誕生時有效運用。他認為,企業可能有三到五年的時間來開始準備、增進知識。
輝達(Nvidia Corp.) 1月14日則透過官方部落格宣布,2025年GTC大會期間(3月17~21日舉行),將於3月20日首度舉辦的「量子日」。領域內的頂尖專家會齊聚一堂,以全面且平衡的觀點,向企業說明未來數十年的量子運算將帶來哪些影響,並針對實際的量子應用規畫路徑。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 :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