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4-03-31 13:36:53 記者 楊舒晴 報導
全球節電意識興起,台灣各縣市亦積極推動LED路燈汰換,而去年五都路燈標案裝置結束後,已經替換25萬盞LED路燈,能源局估計今年將替換31萬盞,並且不同於過去多為價格標,今年可能改採「節能績效保證模式(ESCO)」。業者認為,透過ESCO模式,標案市場將從混亂的價格競爭,轉變為技術、規模、資金等方面的統合能力競賽,料有助於LED路燈市場更為健康,並立下典範。
台灣約於2012年底推動五都路燈標案,各家業者經過廝殺後,直到2013年數家大廠逐一出線,包含億光(2393)、光寶科(2301)的光林、台達電(2308),與中華電(2412)策略合作的賀喜等,同時全數25萬盞LED路燈於去年陸續架設完畢,其中,億光取得約10萬盞燈為最大贏家,並貢獻其去年營收約8億元。
根據能源局統計,今年全台LED路燈安裝數量約達31萬盞,占全國路燈17%,而未來還有65萬盞水銀路燈待替換成LED路燈。
相較於過去由政府撥款進行的路燈標案,容易流為價格標的惡性競爭,今年政府有意推動「節能績效保證模式(ESCO)」模式,也就是初期建置成本由得標廠商負擔,而LED路燈在換裝後,再將每年所省下電費付給得標廠商。
透過ESCO模式,除可減輕縣市政府之財政負擔外,對於競標業者而言,其須考量LED路燈的品質與使用年限〈此會連動其成本回收狀況〉,也就是說,競標業者必須兼顧價格、品質、穩定度等條件,而若要達到上述條件,台灣LED路燈市場將轉為技術、規模、資金等方面的統合能力競賽。
當然,全台僅100~200萬盞路燈的市場規模仍小,但LED業者目標為在台灣建立路燈典範區後,放眼海外市場,根據IMS Research報告指出,2020年時,亞太地區有577萬盞路燈的市場潛力,同時其他如東南亞、東歐等地區的國家,從政策面推動LED室外照明也已成為趨勢,而這些國家均尚未建立LED的照明標準,這些都會是未來台廠耕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