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12-17 10:56:59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中國國家衛健委今(17)日通報,昨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76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0例,本土病例56例(浙江44例,陝西5例,內蒙古4例,廣東2例,四川1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3例,其中境外輸入21例,本土2例(均在陝西西安市)。截至今日零時,中國全國共有12個高風險地區,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浙江省;56個中風險區,分佈於上海、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浙江省、陝西省、安徽省。
中新網報導,明(18)日起,中國2022年元旦假期首日的火車票將正式開搶,而近期中國國內疫情呈現傳播鏈條多、局部散發和小規模群聚性特徵並存的情況;伴隨元旦、農曆春節客流量高峰即將來臨,近期各地也加強了防疫舉措,目前已有北京、陝西西安、黑龍江哈爾濱、河南部分地區等多地提出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入。其中,北京表示,進返京人員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方可進返京,14日內有一例及以上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的人員嚴格限制進返京,14日內有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的人員「非必要不進京」。
北京日報報導,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今日凌晨透過其微博表示,從世衛組織的專家共識意見可以看出,中國實施的動態清零策略,也就是所謂的PHSM(公共衛生和社會措施)已被國際廣泛採納用於當前Omicron的應對;「動態清零」能力是當前最為關鍵的公共衛生策略,近期長三角、珠三角、西北地區頻發Delta的散發與局部爆發病例,但中國的動態清零策略已經被證實4週左右終能應對;即使是此次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疫情,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表示,目前的所有病例均在非常清晰的傳播鏈上,跑贏病毒只是時間而已,無需恐慌。
張文宏提到,北京謝曉亮團隊表示,Omicron變異株逃避目前大多數大分子抗體藥物,但中國已有的抗體藥物研發路線仍然能跟上病毒的變異;目前中國已經通過應急應用的大分子藥物仍能起到一定的療效;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也已著手進行一系列的新抗體臨床試驗。此外,香港團隊有關於Omicron的研究即將完成國際同行評估正式發表,這項研究做出重要判斷,病毒對2針疫苗接種發生顯著的逃避,無法再阻擋病毒的傳播,新病毒在支氣管內複製的水準明顯高於Delta;但也有好消息指出,香港團隊與國際團隊證實第三針接種仍能顯著降低有症狀新冠肺炎的發生,仍能幫助控制住院病例與死亡病例的發生。
此外,張文宏所在的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上海團隊與北京團隊已完成對中國的同源性與異源性第三針接種作用的第三方評估,研究結果近期將正式公布,主要的研究證實,中國的第三針接種仍能保留對Omicron與Delta的中和作用,具備降低重症病例發生的潛力。中國後續的第三針疫苗優化接種策略在今年將有望全面完成,與國際社會共同進入2022年。張文宏認為,這個冬季和春節,中國將和國際社會一起度過最後一個寒冷的冬季,終會「撥開雲霧見天日,守得雲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