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0-03-17 10:12:28 記者 陳苓 報導
美國融資荒跡象隱現,商業票據(commercial paper)是企業重要的短期融資市場,近來商業票據的借貸成本衝上雷曼兄弟垮台以來新高。美國聯準會(FED)面臨壓力,各方呼籲FED購買商業票據,紓解該市場的流動性問題。
維基百科解釋,商業票據是大企業發行的貨幣市場證券,藉此取得資金、滿足短期債務需求(如支付薪資)。由於商業票據沒有抵押品,只有信評極佳的公司才能以合理價位,出售商業票據。商業票據通常折價發行,因為到期日較短,利率通常低於債券。
路透社、金融時報報導,武漢肺炎疫情燒到金融市場,美國商業票據市場幾乎停止運作(seized up)。美國銀行(BoA)指出,銀行業估計發行者會大舉發行商業票據、籌措現金,因此縮手。與此同時,貨幣市場基金原本是商業票據的大買家,但是最近貨幣市場基金憂慮有贖回潮,紛紛出售資產,讓情況更雪上加霜。
美國銀行利率策略師Mark Cabana說:「這是大事,商業票據市場基本上凍結(frozen)...每個人都想要更多現金。」商業票據的借貸利率激增,出現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劇烈的壓力。非金融業借貸者的3個月期商業票據利率,和政府隔夜指數交換利率(Overnight Indexed Swap、OIS)的利差,上週超過1%,遠高於本月初的0.24%。
週日晚間(15日)FED重啟量化寬鬆(QE),宣布未來幾週將購買7,000億美元的公債和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但是未對商業票據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企業仰賴商業票據提供短期現金,支付薪水、庫存、應付帳款、和意外融資需求。
Cabana和其他美國銀行分析師預估,FED將重啟2008年的「商業票據融資機制」(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 CPFF),直接向發行者購買商業票據,並會重啟「商業票據交易商購買機制」(Commercial Paper Dealer Purchase Facility)、直接向交易商收購商業票據,以提供更多流動性。
金融主動脈浮現危險壓力
路透社15日報導,武漢肺炎橫掃全球,國際股災頻傳,當前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一樣,最大的憂慮都是流動性,美國公債市場交易困難、美元融資成本提高,種種令人憂心的證據顯示,金融體系主動脈的壓力升至危險水位。
美國以外地區取得美元融資的難度提高。非美國借貸者願意付出多少溢價取得美元,可以評估現金荒的程度。最近三個月期的歐元-美元、以及美元-日圓的換匯交易利差(swap spreads),擴大至2017年新高;上週五(13日)美國聯準會(FED)大量放水後才好轉。
不只如此,衡量銀行系統體質的指標閃黃燈,從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Libor)和隔夜指數交換利率(OIS)的利差,可以看出銀行估量相互借貸的風險。2月21日Libor-OIS利差為13個基點,如今已經升至76個基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Libor-OIS利差曾飆上365個基點。
相關人士警告,這些警訊讓人對市場和全球經濟感到不安,萬一銀行、企業、消費者恐慌,會引發連鎖的緊縮反應,惡化成更大規模的融資荒(funding crunch),最終會引發嚴重衰退。前歐洲央行(ECB)官員Francesco Papadia說,他的最大恐懼是極度不確定性和恐慌反應引發的流動性短缺,導致市場急凍,這是「經濟的致命事件」(an economic life-threatening event)。現在還沒到此一地步,不過也許很快會發生。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