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7-02 09:01:35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伊朗週一(7月1日)宣布,境內低濃縮鈾(low-enriched uranium)庫存已經超過2015年核協議約定的300公斤上限。這引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滿,直言德黑蘭政府「形同玩火」(playing with fire)。
路透社、華爾街日報等外電報導,聯合國(U.N.)核子監管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確認,德黑蘭境內的低濃縮鈾庫存的確已超過約定上限。川普1日在被記者問到是否有甚麼訊息要給伊朗時說,「我沒甚麼訊息要給伊朗。他們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我認為他們是在玩火。」
這是美國一年多前從伊朗核協議抽身後,德黑蘭政府首次重大違約。不過,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堅稱,此舉並未違反協議,伊朗只是行使自身權利、回應美國單方面撤出的行徑。
扎里夫並表示,伊朗接下來會將鈾進一步濃縮,使可裂物質(fissile)的純度超過核協議規定的3.67%上限。德黑蘭政府之前就曾說過,會在7月7日突破這個門檻。
白宮稍早曾警告,會繼續對伊朗施加「最大壓力」,直到伊朗領袖願意改變行動為止。
川普甫於6月24日簽署金融制裁伊朗領袖的行政命令,此一作法史無前例,讓美伊關係更趨緊張。川普並說中國、日本應自行保護自家船隻。(相關文章見此)
川普6月25日並透過Twitter威脅,「伊朗若膽敢攻擊任何一個美國人,強大且壓倒性的武力將迎面來襲。在某些地方,壓倒性的武力,意味著全體殲滅(obliteration)。」
伊朗石油運抵青島膠州灣
儘管華盛頓已於5月2日取消八個經濟體(希臘、義大利、台灣、中國、印度、土耳其、日本及南韓)的伊朗石油進口豁免權,惟根據最新消息,中國並未完全切斷跟伊朗的購油聯繫。
英國金融時報6月26日報導,中國的海關資料顯示,自伊朗購買的原油雖然逐月遞減,但並未如美國期望的那般完全歸零。透過衛星訊號及影像追蹤全球原油流向的研究機構TankerTrackers指出,自伊朗啟程的蘇伊士型油輪「Salina」(可裝載約100萬桶原油),已在6月20日停靠青島附近的膠州灣,並在接下來兩日卸貨。
中國是伊朗重要的原油買主,北京當局的立場備受矚目。歐盟雖想繼續跟伊朗有生意往來,卻因企業不願冒險觸怒美國而作罷,這凸顯中國動向的重要性。伊朗先前已經威脅,倘若除美國以外的伊朗核協議簽署國,無法繼續提供經濟補償,那麼該國的低濃縮鈾庫存將突破協議約定的上限。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