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01-14 10:37:14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經濟參考報報導,據研調顯示,中國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推出,加上償債高峰期,高負債房企面臨較大壓力,福晟集團、泰禾集團等規模房地產企業已出現爆雷風險,陽光城等品牌房企也面臨合規壓力。專家建議,應切實落實融資新規,建立相應監測和預警機制,防止房地產金融風險進一步蔓延。
去(2020)年8月,在中國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及融資管理規則推出後,房企融資環境隨之收緊,加上去年底償債高峰期的到來,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較大資金壓力。人行發布數據顯示,截至去(2020)年9月底,大陸全國主要金融機構(含外資)房地產貸款餘額48.8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12.8%,增速較去6月底回檔0.3個百分點;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從2012年第一季的19.2%升至2020年9月底的28.8%,8年時間提高了9.6%。
業界專家認為,目前房地產行業整體融資占比仍然較高,浙商證券分析師胡娟指出,從違約的房地產債券來看,一是部分房企擴張激進,透過高負債高槓桿拿地、開發,有息負債過大對現金流有所吞噬,例如中弘控股;二是一些企業多元化發展失敗,以銀億和華業為典型代表;三是整體布局存在缺陷,導致銷售回款出現問題,主要典型是天津房信和泰禾集團。
業內人士表示,房企一直靠高負債、高周轉來維繫營運,如果觸碰「三道紅線」,將難以獲得增量資金,這無疑卡住了房企的融資渠道。在申銀萬國28個行業分類中,房地產行業資產負債率為79%,位居行業第三;而根據監管新規標準,55%的上市房企負債率超70%。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去年前10月,中國房地產企業境內外債券融資累計約1.03兆元。據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估算,今(2021)年到期的中國境內信用債規模和海外債規模分別約5,492億元、3,509億元,相較去年到期量分別多增353億元、1,149億元。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認為,房企在金融監管升級的過渡期,將承受降負債與衝業績的雙重壓力,依照近5年房企債券融資發行週期推算,預計房企債務壓力實現實質性下降仍需3-5年時間。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馮俊表示,去年以來,疫情對房地產企業回款造成影響,令房地產行業透過長期高負債、高槓桿累積的風險集中爆發。部分規模房企已「爆雷」,以往曾為百強房企的福晟集團深陷債務危機;泰禾集團因不斷高價拿地,其負債總額從2012年的100多億飆升至2,000多億元,最終陷入債務困境。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等業內人士認為,在「房住不炒」的調控基調下,行業高槓桿、高負債、快周轉的模式恐難持續,只做規模不重盈利的房企恐將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恐波及相關金融機構。
據此,業內人士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切實落實融資新規,建立房地產金融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及早發現房地產金融風險;二是警惕房地產投資波動,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隨著融資監管增強,房企將加速推案,尋求透過銷售途徑回籠資金,而對拿地和新開工趨於謹慎,需要警惕由此引發的房地產投資波動;三是關注房地產資金鏈問題可能引發的局部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