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0-04-10 08:06:11 記者 陳苓 報導
美股收復部份失土,自3月23日以來反彈近23%,原因之一或許是美企高層大舉購股。上個月敲進自家股票的主管人數,創空前新高。
金融時報9日報導,Smart Insider數據顯示,美國上市企業執行長、財務長、董事等內部人士的購股總額,3月份達11億美元,創2013年10月以來新高。共有994名高管出手,數目之高創1990年有紀錄以來之最。
Smart Insider數據追蹤市值1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內部人士購股需在1萬美元以上才納入紀錄。高層狂買,顯示主管對企業充滿信心。TD Ameritrade首席市場策略師JJ Kinahan表示,這是信任投票,高層在全球恐慌之際,買進自家股票。這些人多已領取股票作為薪酬,他們動用自身財富購股,對企業和市場是好兆頭。
富國銀行(Wells Fargo)新任執行長Charlie Scharf是購股最活躍的內部人士之一,3月份砸500萬美元買股,至今帳面獲利達27.5萬美元。能源基礎設施巨擘Kinder Morgan董事長Richard Kinder購股金額高居第一,3月份斥資1,400萬美元敲進。今年以來Kinder Morgan的股價暴跌近30%,3月份更跌至2011年掛牌以來的歷史新低。
內部人士購股大增、為業界進場拐點
華爾街日報、CNBC 3月底報導,內部人士最了解企業情況,他們進場代表對公司有信心,也可以安撫投資人的緊張情緒。美國密西根大學財經教授Nejat Seyhun研究內部人士活動數十載,他說:「內部人士認為(市場低迷)是暫時性的---不認為會造成永久傷害。...中國解決了(疫情)問題、南韓解決了問題,他們已經告訴我們該如何化解問題。」
Washington Service數據稱,3月份企業內部人士買股相對於賣股的比例,為1.75,創2009年3月以來新高。此一比例通常低於1,代表內部人士賣股多於買股。高層的薪酬常包含股票,他們需要錢的時候就會出售,因此賣股往往多於買股。內部人士會掃貨,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他們認為股價有上漲空間。密西根大學的Seyhun指出,沒有知道股市慘況會持續多久,但是現在股價如此低廉,執行長覺得報酬/風險比相當誘人。
InsiderScore研究主管Ben Silverman表示:「內部人士有35年以上紀錄,在類似2020年第一季(市場)極度疲弱時出手...內部人士購股量劇增、加上內部人士售股量下滑,意味出現業界的進場拐點--對整體市場來說,這是最強烈、最量化的總經訊號。」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