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新聞 2014-03-21 16:47:58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桃園縣長吳志揚今(21)日受邀談論未來的「桃園航空城」,吳志揚表示,桃園航空城總投資上看5500億元,是台灣十大建設以後最大的建設計畫,並是台灣近期最大的都市造鎮計劃,城內計劃將包括機場區、高鐵區,並且近台北港區,不只有「一顆蛋黃,而是有三顆蛋黃」,相當具發展潛力。
《遠見》雜誌今天舉辦第90場「遠見人物論壇」,邀請吳志揚以「臺灣門戶、亞洲軸心-桃園航空城」,進行專題演講。
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表示,桃園航空城是三個蛋黃齊發,相當具有潛力,這是台灣近4百年來最大的造鎮計劃,一定是台灣未來3、40年的重要發展旗艦城市。
毛治國也直言,台灣有一身高科技產業武器,但自從WINTEL模式改變後,台灣也失去了競爭利基,希望藉著航空城的推動,能把台灣ICT的實力通通放上去,用航空城來達成產業轉型的目的。
科技部長張善政則表示,台灣ICT那麼發達,硬軟體發展的都很好,但在國外,大家多會覺得台灣硬體發展較佳,其實台灣是苦無練兵之地;所以航空城是台灣資通訊產業發展很好的一個契機,將來自由經濟示範區裏可以建置最先進智慧物流,航空城裏也可以發展智慧觀光。
吳志揚則表示,桃園航空城的範圍高達6859公頃,投資總額高達5500億,這是台灣史上最大都市計劃,有逾4500公頃開發面積、將建置20個捷運都會區,未來將提供30萬個工作機會,單單機場園區就預估將提供18萬個工作機會,可帶動2.3兆的經濟效益。
而桃園航空城計劃推動,有助提升國際機場的客貨運量,預計2030年的客運量可達6000萬人次,貨運量450萬噸,並帶動台灣轉型並深入全球經濟化活動。
吳志揚說,航空城是一個新的都市設計概念,桃園原本就是座「機場城市」,未來要再加入產業發展和多能都會區,促成基礎建設升級、產業結構的改變,以及社會環境的提升。他更直言,未來機場和機場附近居民的關係,將會從目前互相牽制轉為互相加持,從互相妨礙到互相拉抬。
吳志揚指出,航空城不是機場擴建,也不是單純桃園土地開發,他是台灣全面性的開發,目前將航空城周邊規劃為5個區,包括機場旁、機場捷運第一站的「台灣門戶區」,建置會展中心、綜合休閒渡假區等,讓台灣成為國際間的展覽重鎮。
其次是航空新都心的中心,捷運輕軌綠線G15、16站的文創科研產業園區,希望成為跨國研發中心;第三個區是「物流經貿園區」,在A11和G32站,以及遠雄自貿港附近;第四是「行政及金融中心」,在A16、G17、G18附近,將規劃國際時尚大道、國家音樂廳、劇場、大會堂、國家圖書館等。
第五區為最多人居住的「樂活優質住宅區」,將規劃微笑都會公園、還有20多口的陂塘,可規劃陂塘公園、水岸住宅、合宜住宅等,更希望可以吸引往來世界各地的人士進住。
吳志揚說,整體來說,桃園航空城發展目標有三個,一是希望成為東亞樞杻機場,成為國際物流平台、創造經濟利基、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其次為成為華人未來智慧生典範城市;第三是希望成為台灣產業轉型基地,將服務、製造產業升級轉型,成為智財布局,創造新價值鏈,並將商業模式複製、整廠輸出。
吳志揚並透露,這項計畫去年底已通過大部分地區的都市計畫,今年會陸續推動土地徵收和工程規畫設計,預計2016年啟動第一階段興建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