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倉的發展史
迷你倉也被稱為自助儲存倉,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其後迷你倉發展到歐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歐美地區已成了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
經營者通常將一個大型倉庫改造成若干間小型倉庫進行出租,並在其中放置儲物櫃,主要用於給客戶寄存各種家具雜物、換季衣物、閒置書籍、文檔設備等,存儲時間依據用戶的需要而定,較為方便快捷,費用計算也很靈活。
在1997年,迷你倉進入香港市場,其後在2010年到了中國內地。據益普索2016年發布的市場調研顯示,2014至2016年間,迷你倉在中國大陸市場發展增幅超過60%。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迷你倉行業在國內10個城市已有分佈,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另有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迷你倉市場總規模約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70%;2020年,全國迷你倉的總營收或達4億元-6億元。
中國迷你倉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在中國,很多人對迷你倉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依然不太了解。無論在亞洲、歐洲還是香港的個人和企業都有使用到迷你倉的時候。
租賃迷你倉時,有什麼考慮因素呢?不外乎以下幾樣:
1. 面積:通常企業會租用10到20立方米,個人租用半個到一個立方米,也有5到10平方米的租用方式。租賃價格從幾十元一個月到上千元不等。
2. 安全性:包括倉庫本身的消防、防盜安全,以及存取期間的用戶人身安全,還有是否免費提供基礎保險服務。
3. 便利性:迷你倉最好能提供7×24小時存取,且消費者通常會考慮在居住或者辦公地點5公里範圍內的倉庫。如果迷你倉能提供上門取、送服務,手機下單,則能更吸引用戶。
要打入中國市場, 租迷你倉是一樣十分可行的方案。在進行4Ps市場分析的時候,選出一個目標營商地點,然後在附近租用一個迷你倉,形成貨物能夠在短時間內流通運送。
當然,與歐美市場相比,中國內客户有住宅比例非常高,土地大的關係,住屋面積也可能很大,這就帶來迷你倉前途的不確定性。但是,隨著每年內地的人數變多,商機越多的情況下,需要的空間理所當然會更多,那個時候迷你倉的價值終究會逐漸體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