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肉,低脂又補腎
by 樸素鋁研究 on 2019/12/03 11:46
回應(0)
人氣(633)
收藏(0)
最近有人指出,澳大利亞野生袋鼠數量不斷增加,影響了環境的發展。一些澳大利亞生態學家呼籲考慮更多的袋鼠。我總是少吃紅肉,但紅肉富含鐵和肉類蛋白質,所以我也會適量食用,而袋鼠肉是不錯的選擇。
袋鼠肉名為“澳洲第一紅肉”,富含蛋白質,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僅為2%,尤其是肉類中含量高,含有較少的甾醇和卡路裏,有利於降低血壓,是健康食品的理想選擇,也是天然食物的天然智慧。從中醫的角度看,袋鼠肉溫暖實實,有太陽的功效。 袋鼠肉的口感和牛肉有點相似,沒有牛肉吃起來嫩,而且膻味很重。以中國人的口味來說,需要進行特殊烹制才行。不然光是聞著味道也會敬而遠之。
袋鼠肉質感近似牛肉,口感較硬,有一股「羶」味,西廚大多製作肉扒、慢煮等菜式;中廚則大多會燜袋鼠肉或用袋鼠尾煲湯,對補腰骨最有效,吃後很快感到全身溫暖。
袋鼠肉脂肪低,營養豐富,最適合在全蛋白餐中食用。
相關文章:
禽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魚 誰說過吃肉不健康? 巧吃肉類,健康更滿足 我不想吃袋鼠,但很好吃 袋鼠肉,怎麼吃?袋鼠肉做
分類主題: 肉品加工‧生物科技-中藥
個人分類:
站內分類: 全球市場
引用網址:BlogArticleViewer.aspx?a=09a03094-02b4-4eb1-8982-000000062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