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富發建設(2542)董事長鄭欽天上周在公司尾牙上直接宣佈今(2012)年的新推案要降價25%,引起市場譁然,更讓許多建商跳腳,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就火力全開,炮轟興富發讓市場秩序大亂。但若我們從過去台灣房地產的歷史軌跡來看,多頭轉空通常先經過量縮,再價跌,接著開始出現拋售潮,如今房市已經量縮,並有建商開了降價第一槍,接下來是否要開始大跌?
從民國7、80年代的幾次房市由多轉空的軌跡來看,通常房市是7~10年一個循環,多頭約經歷2年,不過,從民國92年的SARS過後房市起漲,到現在民國101年房市已經走了8年多的多頭,中間經歷了金融海嘯,房價跌了1、2成後V型反轉,繼續一路向前衝,當時確實經過了量縮,也有建商偷偷的調降了售價,但最後因資金簇擁,致房市並沒有反轉向下,反而持續到去年走了有史以來的最長的多頭波段。
不過,在奢侈稅打房、搭配全球景氣不佳,現在,房市又來了到了多轉空的關鍵點,興富發帶頭開了第一槍喊降價,接下來到底房市是不是真的轉空?
目前市場的狀況是這樣的,中古屋價格在去年6月奢侈稅上路後就因成交量縮而鬆動,台北市、新北市精華區略有5~10%以內的降幅,但新北市過去房價泡沫堆疊過高的區域,例如林口、三峽、新莊、淡水,則已經出現1~2成不等的降幅;房價確實已經在跌。
只是,建商的預售開價還是放入對未來的期待,價格仍是開得高高的,包括台北市豪宅開價2、3百萬元/坪,市中心每坪也在150~180萬元/坪,外圍的南港、內湖、士林則都有百萬元/坪的開價,但實際成交價則不是那麼高,所以才有興富發率先喊降的空間。
興富發的降價動作,熟悉房地產的人都知道,他們只是把過去偏離行情的開價,回歸到行情價。就像趙藤雄所言,金雞廣場是夜市環境,開價120萬元/坪並不合理,降價到90萬元/坪還嫌貴;而德安百貨則是市場用地,內湖沒有百萬元/坪的行情,降價後75萬元/坪也是高。
所以興富發的喊降動作並沒有得到業內的認同,建商口徑一致的抱怨,認為興富發的降價只會讓市場交易秩序混亂。只是,業內也不得不佩服,興富發的降價動作,是帶有引導性的廣告手法,會把客戶吸引到興富發的建案中揀便宜,這招也是高招。
此外,興富發宣布「第2季起推案降價」,這句話也被討論著,為什麼不是即日起?顯然興富發也為7月實價登錄做準備,把價格直接拉近市價開價,未來揭露預售價格時,才不會被批評亂開高價,也不致失了誠信。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興富發的動作也透露出,房價再攀升困難是不爭的事實,後續甚至有調降的必要。只是,這樣一降,後續的影響是什麼?
顯然地,興富發目前的降價動作被業內視為單一事件,目前建商態度一致,還是堅持不降價,所以現在的預售屋,還真不能解讀是已經開始鬆動降價了。
尤其,從金融海嘯時的降價訊息可以做比較,當時市場敏銳感極高的華固建設(2548),立即調降了南港當時推出個案的售價,海嘯前的售價成交在42萬元/坪,海嘯時據說有36萬元/坪成交的,雖然華固沒有大張旗鼓的喊價,但立即降價卻是事實,華固得到最務實、最誠實建商的美名;如今,連華固都還沒有鬆口要降價,因此業內也解讀,房市還沒空到建商受不了降價的時刻。
惟房地產量縮也是事實,量不出來對房仲、對建商都是壓力。只是今年的市況和過去多轉空的背景不同,過去多翻空時通常不是股市大漲後崩盤、通膨嚴重,就是利率調升,讓投資客或建商撐不住,全面倒貨,現在的利率極低,對建商和屋主來說,成本壓力不大,雖然有銀行的控制土、建融和房貸成數,但利息壓力沒有大到需要拋售,所以價格也還沒看到大跌的趨勢。
所以,現在還在量縮而價小跌,幾乎價穩的階段,建商都還Hold的住,大家都在等總統大選後,市場不確定因素移除。
接下來,可以觀察預售市場的來人組數,這個數字關係著建商開價的態度,如果人氣依然冷清,那建商就可能陸續跟進釋出降價訊息,如果329、520檔期的銷售率也沒有上來,那麼建商會不會再更進一步祭出非常手段,就是非常關鍵的指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