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體驗抓住主流投資方向*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投資理財書籍向來是市場熱銷排行榜常客,各投資大師的投資觀更成為大眾爭相拜讀、學習、模仿的對象,希望從字裡行間洞察成功的投資秘訣。紮穩這些基本功之外,天達投顧總經理鄧美雲認為,有些投資想法及機會其實可以從生活中發掘。
就今年投資主軸而言,鄧美雲指出,大家現在對高物價生活壓力的體會應該都很深刻,柴、米、油、鹽、醬、醋、茶幾乎樣樣上漲,通膨無疑成為今年投資思維主軸。
針對今年投資組合,她建議包括3種與物價上漲關係密切的資產,如直接關係的原物料資產、均衡關係的亞洲資產、間接關係的新興市場貨幣債。
鄧美雲分析,農糧與能源價格飆漲,是趨動這次全球物價上揚的根本來源,應布局受惠原物料價格上漲,增加企業獲利水準的天然資源相關資產。
新興亞洲經濟成長與通膨相對拉美、歐非中東保持較良好的均衡關係,未來股價相對有較佳表現機會;債市一般於通膨期間較難有表現空間,然新興當地貨幣債多元獲利來源,即使在升息通膨環境,貨幣升值潛力帶來的正向挹注,也將使其有較佳表現。
鄧美雲建議,至少1年重新檢視投資組合,汰弱換強,同時確立資產配置的長期趨勢是否改變,以掌握投資主流脈動。
---------------下一則---------------
海外基金10強 韓國、印度雙分天下2011/04/02【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熱
錢反攻,亞幣升值,加上日震的後續效應,近一周海外基金由韓國基金與印度基金獨占鰲頭,績效前10名的海外基金全數由這兩地市場的股票型基金所囊括,表現
出色。台股基金隨國際股市反彈,超過半數的台股基金周績效為正,其中,因併購題材以及升息效應,又以金融指數型ETF績效表現最為亮眼。
日本地震 印度受影響小
亞
洲股市反彈,印股與韓股表現最佳,近一周海外基金績效的前10名,印股與韓股基金各占5檔。由於印度對日本的進出口比率相當低,此次受日震影響在亞洲股市
中相對較小,加上外資買盤回補,使得近一周印度股市持續上漲,並帶動印度股票基金績效跟著提升。包括宏利環球印度股票基金、景順印度股票基金周績效皆在
5%以上,另外,富達印度聚焦基金、保誠印度基金、安本印度股票基金、摩根士丹利印度股票基金、JF印度基金的周報酬率皆在4%以上。
韓股反彈 逼近前波高檔
此
外,日本強震致供應斷鏈,近水樓臺的韓國業者,成為最大贏家,韓國股市隨國際股市反彈,已經逼近前波高檔區。此外,韓國經濟研究院的報告中也預測,日本核
災對今年韓國的經濟成長率將有正面貢獻,在轉單效益下,韓國出口將提升,使得韓股近期表現強勢,並帶動韓股基金績效表現。其中,匯豐環球韓國股票基金周報
酬率6.38%,是近一周海外基金績效冠軍,此外,包括德盛韓國基金、霸菱韓國基金、景順韓國基金、富達韓國基金等4檔韓股基金的周報酬率也都超過
4%。
節後行情 金融股受期待
台股基金受到國際股市反彈影響,即便成交量縮,但指數維持上漲態勢,近一周以指數型基金的績效表現
較好。包括富邦台灣金融指數股票型基金、寶來台灣金融指數股票型基金、寶來新台灣等3檔指數型股票基金的周報酬率皆在2%以上,其中,又以富邦台灣金融指
數股票型基金周報酬率3%,居本周台股股票基金績效之冠。
法人表示,儘管受到清明長假及停資券個股進入高峰期影響,台股近期漲勢落後國際股
市,但外資近一周回補台股買超超過百億元,且是2月份以來首度連兩周買超,看好台股在清明節後的行情,尤其金融股今年在政策有利及雙率雙升趨勢下,不僅受
惠西進大陸,獲利也將明顯改善,另外還有併購及政策題材。
---------------下一則---------------
全球股市洗牌 首季歐美好賺 日本、印度、台灣排末段班-自由時報1000403〔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
今年第一季新興市場與歐美國家股市表現大洗牌,歐洲國家走出歐債危機陰霾,歐豬中的西班牙、義大利、希臘股市,前三個月漲幅在八%到九%之間,擠進全球表現最佳前十名,埃及、約旦等中東國家因政治動盪走跌,日本、印度、越南、台灣等亞洲經濟體也跌入後段班。
全
球股市連三季走強,日本強震、中東政治動盪等利空消息效應消退,今年第一季MSCI全球指數上漲四%,連續前二季二十二%的上漲幅度,其中歐洲股市漲幅驚
人,歐盟各國官員上個月針對歐洲主權債信危機機制達成共識,永久性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M)預計在二○一三年年中啟動,歐盟七千億歐元的強大金援支
持,有助維持歐元區國家債信評等、刺激歐股走強,全球經濟復甦出現曙光,沖淡西班牙、愛爾蘭等歐元區週邊國家信評等級陸續遭調降的衝擊。
道瓊漲逾六% 全年好彩頭
今
年第一季美股道瓊指數上揚超過六%,創下一九九九年以來最佳第一季表現,史坦普五百指數上揚近六%,為一九九八年來最豐收的第一季,歷史經驗顯示,第一季
美股走強趨勢很可能反映在全年走勢上,自一九五○年以來,史坦普五百第一季上漲超過四%的二十五次中,除二次例外,其餘每年的接下來三季,股市都走強,使
得今年美股表現更令人期待。
中東政治不穩連累股市,埃及股市三個月跌掉二十%,受到民眾要求總統穆巴拉克下台的影響,埃及股市在關閉七週之
後,於三月二十三日重新開放交易後接連走強,上週共漲了十%,外資看好股價超跌,大舉進駐,追蹤三十檔主要股票的EGX30指數,上週日、上週一漲幅超過
五%後,啟動暫停交易機制,包括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國家股市回漲,顯示市場信心回升,分析師表示,利多、利空消息交錯,目前多頭略佔上風。
九級強震撼動日本股市,日經二二五指數災後二日一度狂洩二十%,災後重建的復甦展望刺激股市回升,分析師認為,天災導致日本第二季經濟成長下滑,但有助全球中長期經濟走強,印度升息壓力續增,通膨擠壓企業獲利打擊股市,前三個月印度股市跌掉五%。
---------------下一則---------------
股票基金Q1拚場 亞股最旺* 2011-04-04 01:13*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日本核事故逐步獲控制,亞股信心回升,3月全球股票基金中以亞洲各國的股票基金表現最佳,法人看好新興亞洲在區域經濟成長不墜下,將再展長線波段行情。
債券基金部分,第1季與歐洲相關的債券基金表現最出色,前3名為歐洲可轉債、歐洲高收益債、歐元區高收益債,平均漲幅均超過1成,表現相較股票基金毫不遜色,顯示債券基金在投資多空氣氛未明時,力抗市場波動的相對優勢。
摩
根富林明JF亞洲基金經理人趙心盈表示,2011年亞洲不含日本企業盈餘將進入成長循環第3年,由於上一年度比較基期偏高,第3年的企業盈餘成長幅度相對
放緩,但成長動能持續。市場預期,2011年與2012年亞洲不含日本企業盈餘分別成長13.7%與13.6%,處在自1990年以來歷史平均水位,持續
增長的盈餘動力,將為後續新興亞股表現帶來支持。
匯豐中華投資長張靜宜表示,觀察2000年以來商品、油價與新興市場股市走勢,多為正相關。新興股市長期本益比平均約17倍,低於全球股市的22倍。目前本益比約13.37倍,中長期佈局時點已經浮現。
天
達投顧指出,日本強震、核災引發亞股走跌,但根據高盛統計,亞股本益比低於長期平均值,顯示亞股股價相對便宜,尤其分析美國ISM指數高於50
期間(2003-2007年間),新興亞洲股市報酬均優於美股S&P500表現,預期新興亞洲將成為未來經濟成長且通膨控制得宜的投資亮點。
債券方面,摩根富林明新興活利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指出,受惠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4月初可能升息,帶動歐元和英鎊近期大幅反彈,也帶動歐洲和歐元相關債券出現匯兌收益;但投資人須留意葡萄牙債信危機升高可能的風險。
匯豐雙高收益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秩勻表示,若依各高收益債報酬率與違約率預估分析,新興高收益債券將優於歐元高收益債券及美元高收益債券。
---------------下一則---------------
五大資產 商品Q1最賺2011/04/05【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第二季,回顧今年首季全球出現不少狀況,對投資市場也產生多空不一的影響。觀察五大資產,由商品拔得頭籌,表現最好的是受氣候、戰亂影響的CRB指數及石油,至於股、債第一季全數呈現正報酬,投資績效讓人笑開懷。
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葉書弘表示,未來幾周將是美歐企業公布季財報高峰期,從近期幾個企業公布的財報數據觀察,大多有不錯的獲利表現,有助推升股市。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歐元在第一季不畏懼歐債危機強勢表態,主要反應歐洲央行即將升息的利多,後續可多注意英鎊走勢,
另外,亞洲由於處於升息循環,其貨幣漲勢在人民幣不阻升後,也可長多看待。
至於商品投資,群益新興金鑽經理人洪玉婷認為,雖然黃金近期走強,但整體來看,也只回到年初水準,在國際動盪下,黃金避險需求恐仍不墜。而油價來到波段高點後,雖然第二季非用油旺季,但第二季事實上能源類股表現多不弱,主要是提前反應第三季用油旺季的需求,投資不該偏廢。
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股票基金經理人田克杰表示,其實商品價格輪動迅速,過去五年各類商品在不同景氣循環階段也經常互有領先,如2006年中國崛起,基礎建設需求帶動基礎金屬上漲63%。
另2007年美元走貶,油價衝上每桶140美元,而2010 年全球股市築底,金價攀上歷史高峰,顯見天然資源沒有永遠的贏家,投資仍應以能源、礦業、黃金綜合持有,較能分散風險。
華
頓全球黑鑽油源基金經理人蕭智偉認為,日本311大地震,讓市場擔心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經濟重創,恐拖累全球正在復甦的經濟,且商品需求將大幅降低,避險情
緒升溫,導致國際原油價格一度跌至波段新低,但一周後全球股市快速消化利空反彈,主要由能源及原物料類股領漲,顯示市場投資人對於商品相關類股仍深具信
心。
………………………………………
5大資產Q1比拚 商品拔頭籌*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第2季,回顧今年首季5大資產表現,表現最好的是受氣候、戰亂影響的CRB指數及石油,漲幅分別為8%及16%,至於股、債投資第1季也全數呈現正報酬,投資績效穩定。
群益投信表示,第1季由已開發國家領頭,在美股表現強勁下,為全球股市吃下定心丸,新興市場也在3月開始急起直追,扭轉前兩月低迷走勢。
第一金投信歐洲動力平衡基金經理人葉端如表示,歐盟擴大紓困基金規模,有助穩定金融市場,預料歐債危機不致釀成骨牌效應,後續波及西班牙的可能性也大幅降低,加上日本強震對歐洲經濟影響不大,預期在歐元區基本面持續回溫、歐股價值面相對便宜下,歐股長多格局可持續。
葉端如認為,歐債疑慮短期雖難完全解除,鑑於歐盟擴大金援且陸續祭出紓困計畫、整體歐元區經濟動能持續正向開展、德國仍舊扮演歐洲經濟火車頭,加上目前歐股本益比仍處於相對低檔,歐股股利率高於公債殖利率、歐股相對具吸引力,預期歐股長多行情依舊可期。
富
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近期核心歐洲國家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景氣仍處擴張階段,預期將支撐歐洲股市延續中長期的多頭格局,建議想要進場歐股的投資人可先觀
望,觀察歐洲及英國央行政策態度及市場反應再進場,或透過全球型股票基金,藉由選股不選市的策略,參與歐洲國際型企業營運遍及海外的投資機會。
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葉書弘表示,未來幾週將是美歐企業公佈季財報關鍵時刻,近期幾個企業公佈的財報數據多有不錯的獲利表現,預期對推升股市將有助益,歐美國家經濟持續復甦已呈確定走勢,對亞洲國家經濟成長拉動力道也可持續觀察。
商品投資上,群益新興金鑽經理人洪玉婷指出,黃金近期走強,但現在只回到年初的水準,在國際事件頻頻動盪下,黃金避險需求恐仍不墜。至於油價在來到波段高點後,第2季雖非用油旺季,事實上能源類股表現多數不弱,主要是提前反映第3季用油旺季的需求,投資上也不該偏廢。
---------------下一則---------------
基金尬績效 Q1海外樂逍遙2011/04/05【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台
股兔年開紅盤以來,國內外利空狀況不斷,指數一度滑落到8200點之下。統計兔年來台股跌超過5%,今年首季指數也跌掉300多點,跌幅超過3.6%,衝
擊台股基金僅30餘檔績效正報酬,科技型基金相對抗跌。境外基金方面,歐美股近期反而都攀上波段新高,讓海外基金表現優於國內,其中又以歐洲和能源基金表
現最亮,36檔報酬率超過一成。
台股中小型也偏硬
台股今年來跌幅約3.6%,兔年以來跌幅更超過5%,在亞洲鄰近國家中表現相對
落後,更不及歐美股市的反彈走勢。而台股基金第一季表現,以科技型和中小型名列前茅,統一台灣動力基金報酬率達6%居冠,兆豐國際中小及兆豐國際第一基金
居第二、三名,富邦價值、富邦長紅報酬率也有4%以上。不過總計只有30多檔季報酬率維持正數,元大新主流、匯達概念型、元大巴菲特、匯達大利基金跌幅更
超過一成。
台股今年落後美國、大陸、韓國等表現,美國、大陸今年來分別漲6%、5%左右。展望第二季,復華基金經理人施凱仁指出,未來仍需
觀察美國及大陸公布的3月經濟數據,對於油價上漲的衝擊也要特別留意。此外,3月中下旬至4月初,上市櫃公司將陸續召開董事會討論今年股東會及配息,具高
殖利率的傳產龍頭股,由於今年營運表現也將不錯,可留意相關族群。另外,具轉單效應的被動元件、DRAM、半導體等相關類股也是市場關注焦點。至於電子產
業供應鏈的狀況,則要進一步觀察後續影響。
海外冠軍報酬超16%
在境外基金方面,由於歐美股市今年來反彈力道強勁,多國股市續創
波段新高,激勵境外基金表現亮眼。統計第一季境外基金以歐洲和能源基金表現最優,景順歐洲大陸企業基金及富達的南歐基金報酬率均超過16%之譜,總計共有
36檔績效超過一成。不過,受到日本強震衝擊,亞洲基金也受到拖累,日本、印度、越南基金跌幅較深,利安資金越南基金(新元)跌了13%,但統計第一季境
外基金平均報酬率約2.98%。
摩根富林明JF亞洲基金經理人趙心盈表示,即便日本震災衝擊新興亞股動能,但市場逐漸消化負面消息後,亞股
再度重拾漲勢。日本占亞洲出口比重僅7.3%,低於1995年阪神地震時的12.3%,對亞洲經濟衝擊本來就很有限。再者,市場預期六個月後,日本進口開
始回升,與重建概念相連結的資本設備、民生耐久財、非耐久財及工業原物料等將明顯上升,反而有利於亞洲區域經貿發展。在經濟成長動能未減緩、內需市場持續
蓬勃支撐下,亞股後市依然大有可為。
---------------下一則---------------
Q2股債布局 資源、大中華基金 法人最看好*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首季全體股票基金平均績效不如債券基金,但是對第2季股債布局,法人認為,積極投資人的資產配置,股票比重依然可以多於債券。
第2季法人最看好的股票市場分別為天然資源、中國大陸(大中華)、東協、巴西、俄羅斯以及美股。
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在6月底如期結束第2輪量化寬鬆政策(QE2),但市場資金仍然相當充足,全球股市將可望隨著景氣復甦而持續呈現長線多頭格局,美股仍是法人看好標的之一。
復
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硯彰表示,現階段全球面臨日本地震與核災、中東動亂、歐債危機、通貨膨脹4大風險因子,市場風險態度轉向趨避,資金有流出股市並小
幅轉入債市的情況,後市可觀察受惠於高油價、受日本供應鏈影響程度較小、受歐債危機牽累較低、通膨紓緩的產業,看好能源為主的原物料基金。
天然資源基金也是最受法人青睞的標的,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股票基金經理人田克杰表示,國際油價站上每桶105美元,再創2008年9月以來新高,觀察過去5年原油、CRB等商品指數第2季多呈現上漲,反映季節性旺季需求。
由於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不僅新興國家的需求強勁,歐美經濟數據走揚,更為原油等天然資源價格提供堅實支撐。就3大天然資源來看,田克杰較看好能源及礦業。
中國大陸(大中華)基金也頗受法人認同,因為從去年至今,和其他新興市場股市比較,陸股仍有補漲空間。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暨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由國強走向民富,中國內需產業預料將進入爆發性成長,預期具有產品訂價能力的品牌企業將會是最大受惠者,建議投資人可以趁陸股築底階段,分批逢低布局。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表示,中國大陸升息是官方進一步貨幣緊縮政策動作,但市場資金不虞匱乏,升息有利空趕底的味道,加上全球仍處於資金寬鬆的大環境,國際資金往中高經濟成長區域流的方向不變,陸股中長線仍將憑藉高速經濟成長與股市落後補漲2大支撐,逐漸走高。
---------------下一則---------------
本季加碼成熟股市 首選美亞2011/04/06【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油價和糧價高漲引發的通膨疑慮仍是第二季最大隱憂,兩者交互影響將提高第二季全球市場波動度。理財專家預期,第二季資金將持續由新興市場回流成熟市場。
為此,專家建議,第二季應增持成熟股市部位,股票部位首選美國和亞太(不含日本),債券部位則推薦新興債和高收益債;穩健型投資人則維持股票和債券各65%和35%的資產配置。
考量今年股市波動較大,日盛銀行個人理財部建議,一般投資人應以定期定額、分批布局,以及採用兼具投資組合與定期定額概念之機制為主。
日盛銀行個人理財部表示,雖然新興市場的通膨壓力仍將備受關注,然而全球景氣處於復甦階段,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股優於債的概念,仍將適用於第二季。然而市場資金流動快速,因此投資除受基本面影響外,資金流向也是重要的變動因素。
美
股仍是全球馬首是瞻,今年第一季全球資金由新興市場流入成熟市場態勢明顯,使得美股及成熟市場股市表現亮眼。不過,美股自去年6月來漲幅已大,銀行理財部
門主管認為,近期若美國總體經濟數據無法提供更多驚喜,美股第二季修正機會大;但美國整體景氣仍處於溫和復甦,股市可能呈現先下後上。
金磚
四國的中國也值得大家觀察,日盛銀行個人理財部認為,去年因為中國政府持續祭出一系列打房及打通膨政策,導致陸股走勢與基本面背離;但中國的經濟成長實力
仍強,陸股雖第一季稍有表現,但整體來看低檔區間盤整已久,因此若有公布令人驚喜的經濟數據或利多,不排除陸股將有機會啟動一波行情。
油價也是市場關注重點之一。第一季油價快速上揚的最主要因素是北非中東的茉莉花革命事件,其中特別以利比亞的衝突為最大原因。雖然利比亞的全球原油產量只有接近2%,但國際關注重點在於利比亞的情況會不會引發其他中東主要產油國家的連鎖效應。
面
對通膨問題,摩根富林明投信投資研究部協理洪胤傑認為,不論是成熟國家或新興國家,都受到高糧價和高油價影響。以農產品價格來看,聯合國統計全球食品價格
已創歷史新高,由於去年許多農產品價格起漲點在5、6月,因此預期第二季食品價格年增率仍將居高不下。但只要各地氣候異常狀況和緩,下半年食品價格上漲壓
力,應可隨供給增加而減緩。
---------------下一則---------------
新興市場 Q2投資亮點2011/04/05【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大陸、新興市場、天然資源將成為第2季全球投資亮點!
投信業者分析,今年是已開發市場與新興市場成長並進的一年,新興市場第2季表現,大家一致看好不含日本的亞太地區,其次是拉美、歐非中東股市。至於成熟市場則以老大哥美國為佳,歐洲、日本股市次之。
另外,在通膨升溫、油價走強的年代,天然資源、新能源亦是最具優勢標的之一。
摩根富林明投信投資董事吳淑婷分析,新興國家通膨若能在下半年回落,第2季下半季新興市場會有很高的機會出現反彈。
例如大陸股市今年鹹魚翻生,上證指數已上漲逾4%,居亞股之冠。
德盛安聯投信投資長林明生表示,印尼與泰國的物價指數年增率開始走低,代表通膨有機會在下半年回檔。
在商品市場方面,林明生分析,全球經濟復甦所能負擔的油價高點,約在每桶120至140美元之間,距離目前油價仍有差距;而高油價效應,除使能源相關類股受惠,也有利油礦金產業表現。
不過,匯豐中華投信投資長張靜宜說,由於近期全球製造活動增溫,主要以提高存貨來支撐經濟擴張,如果需求面不如預期,龐大的存貨就會變成大問題。
此外,大陸景氣指標領先下彎,顯示未來全球經濟成長的速度可能放緩。
………………………………………
Q2投資建議 新興市場逢低誘人2011/04/04【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經
過第一季股市回檔整理及消化不確定因素,柏瑞投顧表示,2011年第二季可適度布局新興市場如拉美、新興歐洲及中國、印度股市,建議積極型投資人可以
75%布局股市,25%布局債市;另外,穩健型則建議股債以六比四作搭配,而保守型投資人建議將債券部位拉高至八成,股票部位可維持二成。摩根富林明投信
也建議穩健型投資人,可維持股票和債券各65%和35%的資產配置。
柏瑞投顧認為第一季股市經歷中東事件、日本地震海嘯影響及石油原物料價
格上揚、新興市場升息等干擾因素,包括印度回檔整理逾10%,第二季在市場上利空淡化後,反彈走勢可期,建議可以逢低布局新興市場,如與原物料息息相關的
拉丁美洲、與油價連動的新興歐洲及股市落底反彈可期的中國與印度股市。此外,在單一國家地區,柏瑞投顧則建議可以逢低介入中國與印度市場。
摩
根富林明投信投資研究部協理洪胤傑針對第二季全球投資展望指出,成熟國家復甦力道加強,可望讓全球經濟走勢更為穩固,不過,油價和糧價高漲引發的通膨疑慮
仍是此季最大隱憂,兩者交互影響將提高第二季全球市場波動度。預期第二季資金持續由新興市場回流成熟市場,因此,建議增持成熟股市部位,股票部位首選美國
和亞太(不含日本),債券部位則推薦新興債和高收益債。穩健型投資人則維持股票和債券各65%和35%的資產配置。
針對第二季全球股債市配置建議,摩根富林明提高對成熟股市的看好程度,成熟股市依序看好美國、歐洲與日本股市,新興股市則依序看好亞太(不含日本)、拉美、歐非中東股市。
---------------下一則---------------
第二季挑誰 天然資源基金最猛2011/04/04【聯合晚報╱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全球市場首季因天災人禍而震盪未歇,隨時序即將進入第二季,海外基金該選何領域布局?投信法人表示,天然資源、黃金等天然資源基金是第二季「勝率最高」的強勢基金,至於國家則以俄羅斯、南韓、泰國及印尼等國家則相對看好。
復
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硯彰表示,Fed可望在6月底如期結束QE2,不過市場資金依然相當充足。所以整體而言,全球股市將可望隨著景氣復甦而持續呈現長
線多頭格局,但現階段全球面臨日本地震與核災、中東動亂、歐債危機、通貨膨脹四大風險因子,市場風險態度轉向趨避,資金有流出股市並小幅轉入債市的情況,
後市可觀察受惠於高油價、受日本供應鏈影響程度較小、受歐債危機牽累較低、通膨紓緩的產業,至於國家則以俄羅斯、南韓、泰國及印尼等較為看好。
---------------下一則---------------
資源基金 Q2犀利2011/04/04 【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全球市場首季因天災人禍而震盪未歇,時序將進入第二季,面臨成熟國家升息有譜、新興市場通膨增溫疑慮,「飆」基金何處尋?歷史經驗顯示,第二季資源、金磚國基金最犀利,為必備投資標的。
根據統計,自2000年以來,歷年第二季最「飆」基金,分別是天然資源、黃金等基金勝率最高,不但上漲機率超過八成,且平均報酬率分別達5.85%與5.28%,顯見抗通膨成為全球課題,具稀少性與實體保值優勢的資源股,長多向上行情值得期待。
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股票基金經理人田克杰表示,天然資源基金自2000年以來,僅2002年隨全球股市重挫,及2010 年BP漏油事件造成能源股大跌外,年年呈現上漲格局,十年平均漲幅高達7.78%。
現階段北非中東戰亂未平、日本重建需求大增,原油、原物料等資源在供需面都具利基,預期天然資源基金第二季仍犀利。
華頓全球黑鑽油源基金經理人蕭智偉認為,過去油價與能源類股相關性高,油價維持高位不但直接受惠能源廠商獲利,也會直接帶動相關類股上漲。
同時,以近期發生利空時,能源股表現相對其他循環性類股較穩,並常擔任領漲族群,顯示今年為布局能源相關產品的最佳時機。
觀察單一國家與區域型基金,金磚國家相關基金在第二季表現更是活跳跳,其中巴西、中國與俄羅斯基金平均漲幅均逾7.96%,尤其2009年因金融海嘯後,空前低利環境與龐大資金推升,金磚國基金在當年度第二季最大漲幅超過三成,績效表現搶眼。
摩根富林明投信表示,中國、巴西基本面無虞但去年度漲幅相對落後,隨升息、抑制熱錢流入等政策風險逐步排除,兩地股市近期均出現技術面突破訊號,落後補漲行情可說正要啟動。
印
度股市亦為市場看好,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楊子江表示,在通膨下印度雖然連續升息,不過後續的升息動作可能趨緩,主要是因為5月即將舉行選舉,為穩定
政經局勢,央行不會有太大的動作,預期股市也將持續震盪整理,等到5月份開票結束後,市場就有機會止穩並回到上揚的軌道。
根據Bloomberg統計,3月以來至29日,外資買超新興亞洲地區,以印度總金額9.87億美元最高,而股神巴菲特也正在擇機投資印股。
---------------下一則---------------
天然資源基金 Q2悍將2011/04/05【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2011年第一季可說是多事之「春」,天災、動亂、戰事不斷,讓國際投資市場在雜音干擾下,多頭走勢屢屢受挫。不過,隨第二季到來,投信法人特別看好大中華市場、天然資源、新興市場債與高收益債,將成為投資市場焦點。
綜合整理13家投信業者第二季的投資展望,天然資源相關基金與中國基金,分別獲得八家投信業者推薦,成為股票型基金中最受青睞的投資標的。
摩
根富林明資源活力股票基金經理人田克杰表示,天然資源商品近期雖因國際局勢關係,走勢出現較大震盪,但從長線投資題材來看,全球經濟復甦並未偏離正軌。無
論成熟國家、新興市場對原物料持續有龐大需求,在需求支撐下,天然資源相關投資標的,預料仍是投資人第二季不可或缺的布局重心。
且在國際市場第一季遭諸多利空衝擊時,新興市場雖同時飽受通膨壓力侵襲,但柏瑞投顧也指出,若能適時承接主要產出原物料或與原油價格連動度高的市場,也有機會受惠於持續看漲的天然資源價格。
至於同樣受到投信業者看好的中國市場,3月初從高點滑落後,近期持續反彈,幾乎不受日本強震的影響。景順中國基金經理人何淑懿表示,中國股市的強勁表現,主要得力於企業獲利水準優於市場預期。
且中國政府很早就開始針對通膨進行調控,市場在一連串的修正整理過後,評價面極具吸引力。一旦通膨風險獲得解除,中國可望迅速回歸基本面強勁成長。
除了天然資源與中國得到投信法人認同,台股的成長性也擄獲多家業者青睞。永豐投信就指出,台股的成長動能蓄勢待發,尤其電子類股的題材不斷,第二季在投資組合中,依然不容偏廢。
不過,先前日股因天災因素崩跌過後,旋即展開反彈,令不少想搶短線的投資人躍躍欲試。豐中華投信投資長張靜宜倒是提醒投資人,日本目前面對的環境較阪神大地震時更為嚴苛,除核電汙染外,還有預算長期赤字利空,並非第二季理想投資選擇。
---------------下一則---------------
貴金屬需求有增無減 資源基金 後市續旺*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黃
金24日盤中創下1,447美元的歷史新高價,從去年2月至今波段漲幅將近4成,但觀察其他包括白銀、白金與鈀金等貴金屬,去年漲勢更勝金價,預期在
2011年全球景氣好轉,工業需求有增無減下,具實質工業運用需求的貴金屬漲勢可望有更好的表現,投資人可佈局跨產業的資源股基金。
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股票基金經理人田克杰指出,全球經濟仍在復甦軌道上,只要國際情勢稍有風吹草動,規避風險浪潮興起,黃金就成了避險資金的最佳去處,推動金價始終維持高檔震盪格局。
除
金價一路震盪走高,其他貴金屬如白銀、鈀金等,去年漲勢更勝黃金。田克杰分析,主要是黃金需求來自投資面,而非真正的工業運用,但其他貴金屬的主要需求來
自工業運用,佔比超過50%,因此這些貴金屬價格除了跟著金價上漲,景氣轉佳下的實質需求,更是推高去年價格走揚的主因。
日本強震重創部份工業,導致以工業需求為主的白金、鈀金等貴金屬價格下跌,如運用在汽車觸媒轉換劑的鈀金價格,今年表現較弱勢,下跌6.6%。但田克杰認為,隨日本車廠陸續復工,加上重建工作需求提升,相關商品長線價格仍具上漲空間。
天
達投顧指出,日本是原油第3大消費國、也是汽車生產大國,又是玉米第1大進口國,對原油、白金的需求,短期內均受地震核災衝擊減少,價格下滑可理解。但從
長期角度觀察,災後重建帶來的長期需求依然存在,此時農糧、金屬原物料、能源等天然資源修正,反而提供逢低佈局的時機。
今年在需求面持續向上,供給面不穩定的情況下,供不應求造成天然資源價格向上的可能性極高,建議投資人選擇以跨產業天然資源基金布局,掌握資源股短線爆發力與長線上漲趨勢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投資聚光燈 點亮新興股債2011/04/06【經濟日報╱記者高佳菁/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二度量化寬鬆(QE2)政策將於第二季季底結束,法人預期,因熱錢不再亂竄,通膨亦可降溫,資金將出現大挪移,美股、新興市場股、債及商品,將成為市場的新寵兒。
ING
投信海外股票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一旦QE2落幕,對股市來說是短空長多,短線將因此而震盪,中長線則在資金回流美國下,美股較有表現空間;但新興市場
也不會因此而落寞,在走過升息循環後,升息政策的貨幣效應逐漸發酵,物價壓力自高點滑落,新興股市有機會重起一波大多頭。
如俄羅斯、南韓、泰國及印尼等新興國家較為看好,復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硯彰指出,QE2結束,市場資金依然相當充足,因為Fed只是停止再印鈔票,而非緊縮市場資金。
整體而言,全球股市將可望隨著景氣復甦而持續呈現長線多頭格局,但現階段全球面臨日本地震與核災、中東動亂、歐債危機、通貨膨脹四大風險因子,而上述國家受波及程度相對較低,甚至還可從災難中受惠。
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葉書弘亦相對看好新興亞洲,他指出,美股在企業財報表現亮眼,就業人數出現增加的情況下,道瓊工業指數與S&P500指數紛紛突破下降壓力線,頗具挑戰前波高點的姿態,特別是過去在美股走揚之時,亞股深具的投資爆發力便一湧而出。
摩根富林明投信投資研究部主管洪胤傑分析,依資金流研判,QE2不僅壓縮公債市場的風險溢酬,連帶其他風險性資產的風險溢酬也降低,可望吸引資金流向較高收益的資產,以成長動能強勁的新興股債市率先受惠。
至於新興債部分,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表示,在未來貨幣朝緊縮前進,政府債或投資等級債相對面臨較大的修正風險,但高收益債,受企業營運改善、高配息保護,反而有機會上漲。
永豐新興高收雙債組合基金預定基金經理人曹清宗則認為,QE2退場,Fed立刻展開升息機率不高,在年底前將維持低利環境,對於商品、高收益債券、全球債券、投資等級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等市場仍相對看好。
滙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經理人蕭若梅則看好商品,她預期第二季循環性商品將持續隨景氣走強,雖景氣走揚加深通膨預期,帶動資產重估行情,且逐漸偏向基本面推升,有利商品市場多頭。
---------------下一則---------------
IMF:不排除再進場干預日圓-自由時報1000403〔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官員表示,擔心日本經濟短期內因匯率劇烈變動受到打擊,不排除再次進場干預的可能,IMF對先前日本聯合G7國家阻升日圓表示贊同,認為此舉「十分恰當」。
三月十一日日本強震增加日本資金匯回的預期心理,日圓對美元匯率於三月十七日一舉飆升至七十六.二五的二次世界大戰後最高點,在G7央行進場拋售日圓、買進美元、歐元干預行動下,回到八十上下,上週五收盤價更跌到八十四.○六價位,自上月中最高點貶值十%。
IMF
訪問日本代表團團長普拉德漢(Mahmood
Pradhan)日前表示,沒有資金匯回日本國內抬升日圓匯率的跡象,為了避免匯率造成日本經濟再次傷害,官員已經預先做好準備措施,IMF上週五宣佈,
為了因應日本地震、中東北非的政治動盪對金融市場造成的影響,啟動五千八百億美元名為「新借款協定」(New Arrangements to
Borrow)的危機基金,世界最大債券基金PIMCO指出,日本匯回的重建金額將超乎預期,日本央行抑制匯率、保護出口的努力,將徒勞無功。
---------------下一則---------------
IMF啟動5810億美元危機基金 加碼救市 將下修日經濟成長目標-2011年 04月03日【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有鑑於歐洲債信危機再度升高、阿拉伯世界動盪及日本遭強震襲擊等風險因素威脅全球經濟金融穩定,國際貨幣基金(IMF)會員國正式啟用總額高達5810億美元(17.03兆元台幣)危機基金,倍增IMF救市銀彈,應付有財政困難的國家申請援助貸款需求。
此外,IMF亞太資深顧問普拉漢(Mahmood Pradhan)周末率團訪日時表示,為紓解強震災難衝擊,日本央行下本周三、四例會可望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
G7擬再阻升日圓
G7(Group of Seven,7大工業國)也不排除再度聯手阻升日圓。IMF下周一(11日)更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World Economic Outlook)時,將下修其成長目標,但在重建帶動下,日本經濟明年將強勁復甦。
IMF周五透過聲明宣布:「IMF執行委員會已正式完成擴張額度的新借款協定(New Arrangements to Borrow,NAB)啟動程序,補充IMF救市資源。」
據彭博報導,儘管這次正式啟用的危機基金額度高達5810億美元,但部分資金早已計劃部署救援希臘等國,加上保留作為非常之用的安全額度,實際可用額度只有4180億美元(12.26兆元台幣)。
可貸款額度倍增
不過,IMF發言人湯姆森(Alistair Thomson)接受彭博電話訪問時表示,危機基金啟用後,IMF目前可貸款額度仍較啟用前的1730億美元(5.07兆元台幣)增逾1倍。
在
主要資金來源會員國認繳攤額(quota subscriptions)外,IMF資金不足時,可透過一般借款協定(General
Arrangements to
Borrow,GAB)及新借款協定等2種補充借款協定緊急補充銀彈,其中新借款協定為最優先資金補充來源,IMF此次便是啟用增額新借款協定作為危機基
金。
在金融海嘯後,G20(Group of
Twenty,20國集團)決定強化IMF救市能力,擴張其救市銀彈1倍至5000億美元(14.66兆元台幣)以上,IMF遂在2009年4月按G20
決議,將新借款協定額度擴充10倍,由原本340億SDR(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別提款權,IMF記帳單位)增為3675億SDR(5810億美元)。
不過,新借款協定額度擴張直到今年3月11日才生效,IMF已先雙邊貸款安排,緊急援助希臘、烏克蘭等國超過3000億美元(8.8兆元台幣),這次啟用的危機基金部分早已納入貸款計劃之中。
---------------下一則---------------
日圓對美元 恐跌破90日圓*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素有「日圓先生」之稱的榊原英資周一表示,日本這次的核災恐迫使資金撤離日本,日圓可能進一步走弱,且未來幾個月對美元可能跌破90日圓,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今年上半可能出現負成長。
他告訴記者說:「未來幾個月若看到美元對日圓匯率逼近90日圓,我不會訝異。」他是因為1990年代末期在當時大藏省擔任主管日圓匯率的次官,在金融市場頗有影響力,贏有日圓先生的稱號。
他指出,日圓貶值可能將延續一段時間,延續未來3到6個月。他表示,外資在發生這場日本歷來規模最大地震及核子危機後撤離日本,值得關切。
榊原英資目前是東京青山學院大學的教授。他表示,「將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來解決這個情況。
日圓在這場災難發生後先是激升,對美元創下76.25日圓的歷史新高,然後在日本及其他G7盟國罕見地聯手干預下一路走弱。美元周一在亞洲盤中觸及84.11日圓,歐洲早盤時略回軟至84.07日圓,較上周五紐約尾盤時的84.04日圓小漲不到0.1%。
榊原英資認為,可以完全用發行公債來籌措額外的政府預算,融通重建工作。
至於增發公債恐進一步弱化日本財政體質,他則認為不值得擔心,原因是日本家庭擁有足夠金融資產來吸納這些新公債。日本公共負債目前逼近GDP的200%,比率居工業化國家之冠。
他表示,關鍵在於「政府及企業的領導力」。他說:「對於政治及經濟領袖到目前為止的表現,我有點失望。」
前日本銀行(央)行理事平野英治周一也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指出,日本銀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中、長期來看可能會弱化日圓。
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的經濟學家兒玉表示,考量日本經濟面臨的各種風險,特別是核子危機,若全球經濟仍如預期般復甦,則日圓自然將最不獲投資人的青睞。
---------------下一則---------------
首季外幣投資拚場 歐元賺6.37%稱王*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第1季外幣投資獲利王出籠,歐元受惠於匯價強勢升值,投資人光靠匯差就大賺6.17%,加上利息後報酬率高達6.37%,傳統高息貨幣的澳幣則緊追在後,4.6%的獲利居於亞軍。
至於加幣、英鎊靠著匯率相較新台幣強勢,也有3%以上報酬率,今年第1季,外幣投資人可說荷包滿滿。
如果以匯率來看,匯銀主管表示,歐元可說第1季表現最亮眼的貨幣,主要是因為歐洲經濟回溫,出口暢旺,也帶動英鎊升值,其他升值幅度較大的包括加幣、澳幣等,則是因為大宗物資及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讓市場對於該國經濟有所期待,資金湧入。
高息貨幣仍普遍具有優勢,扣除紐幣因為天災影響外,澳幣、南非幣等因為利率夠高,因此就算匯價不算強勢,升幅不是最高,但也能在獲利上占有一席之地,像南非幣首季兌新台幣小幅貶值,不過仗著有3.6%的存款利率,最後報酬仍為正,甚至打敗首季升值的美元。
主要貨幣中,日圓因為震災影響走貶,加上利率仍低迷,報酬率來到-1.91%,紐幣也同樣因為基督城地震,導致年初大幅貶值,即使最近受到商品價格上漲而回溫,但首季兌新台幣仍以貶值作收,和日圓成為第1季負報酬的外幣商品。
匯銀主管表示,外幣波動大,第1季表現只能當作參考,展望第2季,可能要先觀察商品價格變化,如果油金價格仍上漲,澳幣或南非幣還是可介入的標的,至於歐元等需注意漲多回檔的可能,投資人最好分批高點獲利了結。
---------------下一則---------------
升息半碼…台股短空長多 金融股受惠2011/04/01【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陳雲上、楊美玲、馬瑞璿╱台北報導】
央行昨天調升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0.125個百分點,群益投信認為,對台股的影響將是短空長多,金融類股可望因利差擴大而受惠。
中
央銀行1日起調高半碼(0.125個百分點)的貼放利率,同時拉高央行存單申購利率7~9個基本點,各家銀行被迫全面跟進升息。包括台灣銀行、合作金庫、
第一銀行等已表示下午開會後新的存款利率將自下周三(6日)起生效,預計定期存款的升幅將不會低於0.07個百分點,短天期存款和長天期的存款利差也將同
步拉大。
綜觀上次升息的歷史經驗,群益投信表示,上次升息後國內股市表現,整體而言是短空長多的格局,以分類指數來看具有投資契機,統計在
升息後不同期間表現前三名優秀的分類指數與漲幅,升息一周後表現較好的橡膠類2%、營建類1.92%、玻璃陶瓷1.82%;升息後一個月則是塑膠類
10.95%、鋼鐵類
6.66%、半導體6.11%;升息後至今三個月期間表現較好的甚至有雙位數的漲幅分別為通信網路業13.48%、塑膠類13.15%、電機類
8.32%。
群益投信進一步指出,放大整個亞洲股市過去升息後的股市表現來看,上一次升息的波段間,不論是中國、印度、澳洲或台灣清一色都出現上漲的走勢,顯示出升息對股市長線偏多,預期在亞太國家經濟穩定下,後續升息動作將一一浮現,可望進一步吸引資金進駐,為股市帶來新動能。
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表示,就目前台灣以及全球央行景氣來看,是確定復甦沒錯,但國內物價上漲壓力仍不明顯,後續央行可能還會視總體經濟情況與物價變化再來進行調整。
吳文同再指出,升不升息對台股長期影響不大,短線對營建類股可能有衝擊。
匯豐銀行與大和都認為,央行未來每季仍會升息動作,預估每季升息幅度約在半碼左右。
---------------下一則---------------
專家:首選太陽能、觸控、LED、生技2011/04/05【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保
德信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賴正鴻表示,截至4月1日外資已連續七日買超,農曆年後台股走勢偏空的壓力減輕,加上中國多次調升存準率後,台股已逐漸進入利空不
跌的打底階段,對全球股市產生一定程度的安定作用。由於台股上升趨勢遭破壞後,需要較長時間作籌碼面、資金面的沉澱,預期第二季利空干擾將持續,建議第二
季布局以太陽能、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LED及生技等族群作為布局首選。
價量結構而言,賴正鴻指出,目前大盤在8700點左右有較高的融
資套牢賣壓,且同時面臨季線下彎,預期指數不易一次攻破此水位。但國際間未有進一步利空傳出下,預期下檔約8300點附近有低接意願高的買盤支撐。由於4
月初財報即將陸續出爐,盤勢易被消息面牽著走,加上過渡期台廠技術面未必能接上高階製程,認證也需時6到9個月,電子股若反應五窮六絕,看好下半年將利空
出盡,反而是逢低承接的機會。
推薦類股方面,智慧型手機今年成長主軸不變,出貨量大幅提高,觸控面板、相關零組件等長期需求激增。太陽能族群近期因政府補助案塵埃未定而回跌,但後續全球太陽能裝置量仍預估高速成長,中長線企圖不變。
---------------下一則---------------
台股Q2先蹲後跳 搶短手腳要快-自由時報1000406記者張慧雯/專題報導
台
股3月可說是利空消息不斷,外有中東北非政治情勢動盪,再加上日本地震、歐債疑慮重燃等,內則有科技股獲利衰退因素擾亂,使得台股觀望氣氛濃厚。投信業者
表示,第二季台股將呈現區間震盪整理,先蹲後跳,投資人若想搶短,手腳得快一點,若想長線布局,第二季則可趁低點介入!
ING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表示,雖然台股2月在8500點附近盤整近一個月,累積了部分套牢籌碼,但解套賣壓其實不重,一旦大盤放量上攻應可突破,只可惜近期台股追價買盤明顯不足,顯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造成投資人心態保守的原因除日本大震加諸於電子供應鏈的斷鏈風險外,再加上4月的財報檢視及5月報稅季節的資金排擠效應,短期內缺乏利多消息,所以大盤未來還是呈現區間震盪整理。
第一金投信小型基金經理人廖文偉則說,日本震後引發核能輻射、中東北非動亂牽動油價走勢,以及葡萄牙政府遭倒閣、歐債疑慮等利空不斷,令市場追加意願不高,在市場信心不足、股市量能未明顯放大下,短線台股仍為區間震盪整理格局,不過,後市宜樂觀以待。
宏利投信投資長王彥傑分析,第二季股市須觀察四大指標,包括全球資金移動、全球通貨膨脹的控制、日本震災的後續效應及新科技產品的推出。他認為,隨著第三世界政治危機的衝擊減弱,第二季全球資金可望逐漸回來新興市場,而台股可望呈現高檔整理,為下半年反彈積蓄能量。
日盛投信投資長張島郎則說,目前看來台股年線已獲有效支撐,由於季線附近賣壓沉重,須消化上檔賣壓,加上第二季國際不確定性因素持續干擾,預期指數將在年線至季線間整理。
華頓投信台灣基金經理人方喜信也認為,台股應該不至於跌破年線,未來應該在8100~8600點附近上下震盪,年底前看有沒有機會碰到9200點,建議投資人應以長線眼光布局,不要受短線消息面影響反應過度,免得買在高點、賣在低點。
---------------下一則---------------
分批布局 績效不漏接2011/04/04【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全球市場3月震盪劇烈,台股難置身事外,3月分高低點震盪幅度超過500點。群益投信表示,台股走的是波段行情,猜測進場點並不容易,不妨透過有紀律的分批布局策略,替投資績效牢牢把關。
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尤其隨兩岸經濟協議(ECFA)啟動,過去評價偏低的傳產、金融類股,上攻機會大增,建議投資人不妨適時布局相關基金,建立台股持有部位。
永豐投信也指出,觀察台股大盤目前處於高檔區間震盪,但外資未平倉淨多單頻頻加碼,現階段看多台股意圖轉趨濃厚,尤其日本311強震後,受惠於日本重建需求,傳產股表現相對亮眼。據此來看,顯示在各個環境下,均有相對值得投資的標的。
法人建議,投資人在面對各種不同的情況時,不應隨著過度樂觀氛圍盲目買進,或隨恐慌性殺盤一次贖回。若遇到高點,可逢高了結獲利部位,也有助於減輕接下來的投資壓力。
匯豐台灣精典基金經理人王宗傑表示,雖然遭受諸多利空衝擊,台股的基本面其實並未改變。歷史經驗顯示,當台股景氣復甦時,或總統大選前一年行情,若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參與台股基金一年以上,正報酬機率高達100%。
---------------下一則---------------
買台股基金 釣長線行情2011/04/04【經濟日報╱記者高佳菁/台北報導】
滙豐龍鳳基金經理人龍湘瑛表示,今年為2008年全球股市落底以來第三年,根據過去經驗,全球市場將由復甦進入擴張,實質需求帶動市場上揚,對出口為導向的台灣而言,今年將會是受惠外需的大好機會,未來行情可期。
台股上周已回補因日本震災而形成的前波跳空缺口,即將挑戰季線。
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施凱仁指出,未來仍需觀察美國及大陸即將公布的3月份經濟數據,對於油價上漲的衝擊也要特別留意。
法
人指出,上市櫃公司陸續召開董事會,討論今年股東會及配息議題,具高殖利率之傳產龍頭股,可留意相關族群。法人認為,
長年評價遠為落後金融股,看好登陸題材與比價效應帶動,去年度漲幅更較電子股為強,因此布局能兼具傳產、科技的一般型台股基金,較能掌握類股輪動趨勢,對
投資人來說,也是參與台股長線黃金行情的不錯選擇。
ING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則相對看好科技基金,他認為,近期從日本廠商回報的情況來看,部分廠房設備的毀損未如外界想像嚴重,只要核能廠不再發生意外危機,則最糟情況已過,近期股市也已慢慢回穩,投資人可留意先前跌深的智慧型手機、封測等族群。
就產業整體而言,考量股價先前已反映供給短缺對台廠供貨的負面影響,隨著訊息逐步釐清,空手者短線可逢回布局相關族群。
---------------下一則---------------
台股定期定額 長期績效亮麗*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今年台股震盪激烈,日本強震更讓台股3月上下震盪,進入第2季傳統淡季,投資難度增加,但群益投信認為,台股走的是波段行情,猜測進場時點不易,投資人可採定時定額方式進場。
且觀察長天期的定期定額投資績效,不論在科技泡沫、SARS、金融海嘯後,都仍可繳出正報酬;國內投信台股基金定期定額平均績效,就有5家超過3成,10年期均績效7成以上的也有5家,凸顯操作績效穩健。
寶來投信分析,定時定額購買基金好處很多,包含小錢也能投資,可強迫儲蓄;長期投資報酬率高於定存與零存整付;跌時低價多買,漲時高價少買,有降低平均成本功能;變現容易、流動性佳,可隨時買回;每月自動扣款,開戶後不需重新辦理。
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在景氣復甦的前段,多半以籌碼集中、股性活潑的中小型股表現較佳,至於以景氣行情為主的主升波段,包括大型股、績優龍頭股因體質佳、獲利面看好,往往具備相當明確的漲幅空間。
尤其若台股市值提升,外資投資比重通常會隨之提高,績優的權值股將扮演主導盤面向上的力量。且隨ECFA啟動,過去評價偏低的傳產、金融股上檔空間大增,包括科技型、或是傳產電子均衡布局的一般型基金,在台股萬點行情下,表現可望相對突出。
群益投信表示,台股仍有不少個股強勢表態,意味在任何環境下,都有值得投資的標的,只要透過正確的定期投資方式,就不用擔心投資時點的問題。
群益投信指出,除了定期定額,也可以用定期不定額的方式布局。市場定期不定額的依據有3方向,1是「乖離率投資法」,依照投資時點指數位置與均線的乖離程度研判加減扣款,當均線呈現正乖離時減少扣款,負乖離時指數相對低點則可加扣金額。
2是「指數區間法」,即設定投資標的的指數區間,當達高檔區間時則扣款少,反之則加碼扣款;3是「平均成本法」,是以基金淨值研判,當基金當下淨值遠高於投資平均成本時便減少扣款金額,當基金當下淨值遠低於投資平均成本時則提高扣款金額。
群益投信說,定時不定額利用原理是「逢低加扣、逢高少扣」,不同的只是參考指標迥異,更重要的是「停利不停扣」的觀念,投資人在達到獲利滿足點後,先將獲利部位落袋為安,但仍要持續扣款,除確保投資獲利,也能持續搭上股市上漲的順風車。
---------------下一則---------------
台股Q2投資展望 3族群爭鋒* 2011-04-04 01:13* 工商時報* 記者楊穆郁/台北報導
4月1日台股小漲21點收在8,705點,周線上漲95點、漲幅約1.1%,3月的月線小漲83點,惟第1季的季線下跌289點,展望第2季台股表現,投資專家認為,傳產、中概仍將扮演重要撐盤關鍵。
而最近有合併及升息等題材的金融股也可望有表現的機會,電子股則僅能看個別表現。
摩
根富林明投信投資長唐嘉瀧指出,農曆年後因國際天災人禍事件,台股持續呈現震盪整理格局,量能更持續向下探底,顯示市場濃厚觀望氣氛。第2季一向是電子股
五窮六絕的產業淡季,因此,電子股占大盤成交比重可能不會太高,反觀,傳產或中概股仍是可以注意的焦點,如果傳產及中概股有業績成長或利多題材出現,市場
的反應會相當快速。
富邦投顧總經理蕭乾祥表示,農曆年後台股以傳產股表現較強,最近中概股則出現彈升走勢,金融股在金融整併、董監改選、經
營權爭奪等題材加持下,第
1季底出現一些補漲表現,而3月31日央行升息,對金融股也有些加分作用;兩岸金融合作則具長效。由於第2季是電子股傳統淡季,加上4月初到月底,將陸續
公布3月營收和季報、去年年報等,仍宜注意電子股還有無類似宏碁第1季業績不如預期的情形。
雖然第1季台股表現不如預期,季線收黑,但摩根
富林明投信認為就價值面來看,台股仍相當具有投資價值。唐嘉瀧表示,目前台股12個月的預估本益比約在12到13倍,低於長期平均值近一個標準差。此外,
預估今明兩年整體上市櫃公司每股盈餘年增率都可達20%以上,在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可見台股是兼具價值與成長性的巿場。
唐嘉瀧表示,中國
大陸已從世界工廠轉為世界市場,台灣的中概股受惠中國強勁消費動能,業績展望看好,在台股這一波回檔時,中概族群從去年11月已開始領先反應,而近期陸股
已經逐步回穩,中概股的股價也明顯反彈;雖然今年中國大陸五一假期天數較少,但人民消費實力提升,因此仍看好中概股第2季的表現機會。另外,受惠日本震災
之轉單效應及重建需求的傳產股,第2季仍可持續關注。
---------------下一則---------------
台股基金 價值、中概型上相2011/04/05【聯合晚報╱記者吳瑞菁╱台北報導】
第
一季結束,觀察第一季基金績效顯示,依據Lipper分類(統計至3月29日止),以其他類、中小型、科技類三種類型基金表現相對好,不過,由於大盤今年
來仍未翻正,各類台股基金也全數為負報酬。依照個別基金觀察,今年來正報酬基金僅19檔,而188檔台股基金的均績效-3.87%,優於同時期加權指數的
-4.19%。
群益投信指出,今年第一季雖然經歷多項國際事件影響股市,不過,由於電子產品不乏新品推出,不少電子股表現突出,因此,對應到基金上,今年第一季表現較好的基金多集中在科技型與中小型基金。
群益投信認為,由於3月有日本強震事件,市場對電子零組件供應出現雜音,進而衝擊電子股走勢,所幸在智慧型手機出貨仍暢旺下,相關類股已有走穩的趨勢。
展
望第二季,根據Lipper統計顯示,從2005年以來,第二季台股各類基金中,表現最好的多集中在價值型及中概基金上,平均都有超過2.5%的報酬率,
凸顯出第二季傳產類股表現略優於電子。同時,第二季電子類股也進入淡季,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認為,以今年的情況來看,第二季整理格局還需帶量突破,而
3、4月是公布股利政策的期間,高股息的高殖利率概念股可望脫穎而出。
而對於第二季普遍被看好的中概族群,吳文同進一步指出,長期來說,中
國內需伴隨薪資連年調升而強勁,加上兩會後的民生議題更是當前的關鍵,預期中概類股回溫機會大。且陸客從去年開始人數已超過三成,第二季又有陸客自由行開
放,觀察過去的香港經驗,陸客來台人數可望有爆發性的成長,類股表現將值得期待。
吳文同認為,雖然電子股第二季表現可能相對弱勢,但在選股上仍可著重具基本面的類股,受油價攀升帶動的節能、替代能源等綠能產業,包括LED在內的成長都不容忽視,尤其LED照明全球市占率亦低於5%,因此發展空間仍大,未來獲利成長潛力高。
---------------下一則---------------
中概基金 吸金主流2011/04/06【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連假後面對3月營收公布,及電子業將進入淡季,投信法人認為,已修正一段時間的中概股,將再成為盤面主流,預料對台股中概型基金有帶動作用。
江陳會則是第二季台股重要題材,由於江陳會相關概念族群以中概股為主,觀察近期五一長假前的電子族群拉貨效應並不強勁,資金可望持續聚焦中概族群。
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鍾兆陽表示,中國大陸剛完成十二五規劃內容,民富政策、擴大內需為後續施政要點,有利於中概內需族群表現,七大戰略性指標則將使相關中概族群受惠。
台股的現金殖利率在亞太居領先地位,其中高現金殖利率股票,具有相對穩健的股息報酬吸引力,有利於在第二季的震盪格局勝出,使得中概與高股息族群,成為電子股外的台股焦點操作題材。
元
大多元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觀察,最近台股的主軸以非電子類股表現相對較強,主要有兩大主軸:一是中國十二五規劃將持續提升人民所得,加上中國大陸消費成長估
計今年仍可維持近兩成速度成長,預期大陸消費成長動能將持續使相關產業受惠。在大陸消費成長動能再起下,將帶動台股中的中概股走強。
謝明志指出,其次是兩岸政策部分,將以受惠兩岸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政策繼續開放的受惠題材,包括第二季可望實行的陸客自由行,將挹注國內觀光、百貨、航空等內需產業受惠。
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協管經理人楊金峰表示,3、4月由於工作天數增加,全球景氣維持穩定復甦,以及中國五一勞動節備貨等有利因素,預期外銷訂單金額將回升,相關族群具表現空間。
另一方面,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布的內貿規劃內容,到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倍增至人民幣30兆元,也將持續帶動台股相關概念股表現。
---------------下一則---------------
大中華基金 近1月報酬大勝*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國內大中華基金績效表現亮眼,近1個月,24檔基金僅有1檔負報酬,平均報酬率2.33%,同時打敗台股加權指數-0.04%、上證指數1.83%、香港恆生指數-1.19%及滬深300指數0.57%,顯示國內基金經理人優異的選股能力。
績效前10名中,台新投信的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及台新大中華基金同時入列,摩根富林明JF中國亮點、群益華夏盛世、統一強漢與新光兩岸優勢4檔基金報酬率則都超過4%。
展望大中華市場後市,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表示,陸股後市正面訊息增多,就政策面來看,今年是中國大陸十二五計劃元年,將進入另一波經濟發展黃金期,中國大陸也持續加大特定產業補助力度,有助提升企業獲利。
寶
來大中華價值指數基金經理人林忠義表示,評估今年新興市場及大中華的經濟體質,新興市場主要國家GDP大約介於4.7~8.1%,CPI介於
6~7%,中國大陸GDP預估為7~8%,CPI落於4~4.5%,以風險與潛在報酬的角度來看,大中華區提供投資人穩健的投資機會。
翁智信說,從投資面來看,中國大陸FAI(固定資產投資)今年增速可達23.6%,是較值得關注的政策動向,顯示中國大陸未來基礎建設需求可望大幅成長。陸股整體下檔風限有限,中國大陸相關基金第2季買點來臨。
摩根富林明JF中國亮點基金經理人趙心盈指出,MSCI中國指數去年平均EPS增長率上看29%,指數未來12個月預估本益比降至11倍以下,出色的價值面成為下檔強力支撐,預期股市評價將重獲市場青睞。
---------------下一則---------------
兩岸基金 冷熱兩樣情2011/04/06【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日本災後,陸股表現一枝獨秀,基金投資也轉熱,中國大陸基民(基金投資人)每周新增開戶數維持在10萬戶高水位,新基金募集一檔接一檔。
反觀台股基金因為發展時間久,加上今年僅一檔新基金成立,定期定額或總戶數多呈下滑,呈現冷熱兩樣情。
大陸股市去年備受壓抑,但今年來,大陸通膨預期在上半年見頂回落,政府緊縮政策料將放緩,股市因而重返漲勢。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表示,資金緊縮氣氛和緩後,投資氣氛也好轉,根據資料顯示,過去半個月大陸新增的股票開戶數超過40萬戶,創了近四個月來的新高,不過,因為上綜指數逼近3,000點大關,也讓投資氣氛轉謹慎。
基民開戶狀況也同樣很熱絡,自農曆年後新增開戶數周周攀升,最近四周更維持在近10萬戶上下的高標,若以此增加速度成長,第二季總戶數將達3,500萬戶。
而
資料顯示,從2月以來已有28檔大陸新基金成立,募集金額人民幣438.4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6檔、人民幣348.4億元相比,量價同步成長。進一步觀
察,2月份每檔基金平均募資人民幣15.7億元,到了3月份,每檔新基金募資已攀升到人民幣19.3億元,市場明顯增溫。
國內大中華基金多以香港國企、紅籌為主要投資標的。德盛安聯中國策略增長基金經理人鄭勝嘉表示,A股較易受政策干擾,而在香港掛牌的國企股、紅籌股則較能反映國際資金對於陸股動向。
鄭勝嘉分析,可代表國企股與紅籌股走勢的MSCI中國指數今年以來難脫整理區間,不過,近期月線與季線已經形成黃金交叉,整理完畢後,中長線仍有高點可期。且MSCI中國指數的2011年預估本益比約12倍,低於大多數的亞太國家,投資價值具吸引力。
台股基金方面,因發展時間已20餘年,總機檔數也接近200檔,加上台股市場規模有限,投資人增加速度較和緩,不過,在金融海嘯後,台灣投資人在基金投資信心逐漸恢復。群益投信認為,在台股多頭格局不變下,投資人數可望穩定成長。
群益投信台股投資長吳文同認為,日本核災問題暫時告一段落,但國際市場因素對台股未來盤勢影響重要,台股指數修正下檔支撐落在季線8,763點,若拉回至季線的位置,是參與下半年可能來臨的萬點大行情不錯的加碼時點,整體而言,今年度仍以選股為重。
---------------下一則---------------
大陸3月PMI小升至53.4% 經濟回暖2011/04/01【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1日發布3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結果顯示大陸經濟呈現季節性回升,PMI指數較2月的52.2%小升1.2個百分點至53.4%。分析人士指出,大陸連續3個月經濟下滑的局勢終於出現回暖,PMI走升。
日前匯豐銀行公布的數據也顯示,經季節性因素修正後,3月匯豐大陸製造業PMI初估為52.5%,較前月的51.7%明顯反彈,創下2個月來新高。
受
經濟回暖消息帶動,今日陸股奮力開紅,盤中最高升至2944.7點,但受隨後的通膨憂慮及專家指出經濟仍可能下滑影響,陸股開始窄幅震盪,最低走墨至
2924.39點。截至中午收盤,上證小漲7.17點至2935.28點,漲幅0.24%;深成指跌19.24點至12543.66點,跌幅0.15%,
兩市成交金額為人民幣614.34億元和382.76億元。
數據顯示,大陸的國內需求有所回升,3月新訂單指數為55.2%,比上月回升
0.9個百分點;受需求拉動,生產增速也加快,生產指數也比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至55.7%。但進口指數比上月下降1.9個百分點至52%、購進價格
指數也比上月下滑1.8個百分點至68.3%。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指出,從目前來看,控制物價上漲的壓力依然較大,一些企業反映當前油品
和煤炭等能源類產品,以及以玉米為主的糧食價格上漲趨勢明顯;再加上受日本地震和核電站洩露事件影響,一些電子元件如積體電路、晶圓、半導體等進口困難,
貨緊價揚,由此可能帶來大陸機電產品價格上漲。
---------------下一則---------------
陸股 高盛升評喊加碼2011/04/01【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
隨
著上證指數迎來第2季,國際投資銀行高盛發表研究報告,一舉將陸股從「持股觀望」的投資評級至「增持」,並強調看漲銀行及地產股;高盛表示,近期的通膨數
據及經濟活動指標顯示緊縮政策開始生效,因此預計未來政策收緊的可能性降低;但高盛同時指出,宏觀經濟週期變化及原油價格居高,也意味著政策風險並未完全
消退。
高盛報告中建議,操作上應關注金融類股的表現,而受政策扶持的行業有望輪番走強,另外,連續疲軟的大消費類品種,也到了適當關注的時刻。
據
悉,連續3日收黑的陸股4月1日迎來第2季開門紅,而大陸「每日經濟新聞」則統計發現,近期資金淨流入銀行、地產等類股,經過目前短期調整後,有望再度引
領大盤反彈。Wind統計即顯示,截至3月30日僅有銀行、地產類股出現資金淨流入,其中銀行類股為5日內資金淨流入最多的類股,Wind房地產類股5
日內資金淨流入則是20.89億元(人民幣,下同),其餘22個類股均為資金淨流出。
市場人士認為,險資偏好估值較低的大盤藍籌股,如果銀行、地產股能夠重新走強,那麼後市也無需過於悲觀。
另外,分析人士指出,3月底市場下挫主因有三:首先,從消息面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G20國際貨幣體系研討會」上致辭時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正緩慢復甦但充滿變數;該談話說明大陸官方對未來經濟增長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令機構短期不敢放手做多。
其
次,本周大陸央行流動性收緊力度再度加大,昨日央行發行260億元的3月期央票,並展開期限為91天的600億元正回購操作;本周大陸央行共回籠
2850億元資金,減去到期的1320億元,央行本周淨回籠1530億元,回籠力度逐周加大。市場人士預計,在即將到來的4月,央行極可能再度升息。
---------------下一則---------------
中國投資新趨勢 大賺幸福財*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表示,今年GDP目標從7.5%調降到7%,經濟學家胡鞍鋼在「中外對話」網站發表《構建中國國民幸福指數》,意謂中國從量的要求「保經濟成長」,轉為質的提升「求國民幸福」的趨勢。
群益投信表示,對於中國大陸從絕對經濟成長到提升國家生活水平的趨勢,可從近年中國大陸對產業升級,像改善煉鐵、水泥等重污染產業以求環境保護,及十二五計畫的新能源政策可看出端倪,相關產業可視為未來投資契機。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表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重點,從增長規模轉向增長的品質,醫療服務、教育文化、基礎建設、生活水準是追求民眾的幸福感的相關指標,以產業關聯性來看,醫療保健、民生消費、家電、環保綠能、新能源、基礎建設等相關類股都值得留意。
華
頓中小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表示,十二五規劃中,溫家寶明確表示今年中國大陸降低經濟成長率至7%,但卻要提升人均可支配所得增長7%,顯見中國大陸為了避免
貧富不均所引發的社會乃至政治動亂,關注焦點已從國家經濟轉為庶民經濟,也就是確保廣大老百姓在食衣住行育樂各層面不虞匱乏,建立中產階級新經濟。
趙憲成認為,在「求國民幸福」的政策引導下,中產階級相關概念股將是未來投資亮點,投資人可逢低擇優布局。
匯豐中國動力基金經理人楊惠元分析,中國大陸製造業4個月來首次出現成長加速,緩解市場對貨幣緊縮政策可能導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大幅減緩的擔憂。目前各大券商普遍預測今年中國大陸通膨將前高後低,最快在第2季,隨著緊縮政策發酵,物價便會回檔。
楊惠元說,就算緊縮政策效果不如預期,由於去年下半年通膨走高,受到基期墊高影響,通膨最慢下半年也可望得到舒緩,屆時緊縮政策的利空將淡化,市場關注焦點將回歸基本面。
---------------下一則---------------
中國升息一碼 今年來第二次-自由時報1000406〔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升息,調高基準存放款利率各一碼,為今年以來第二度升息,顯示中國全力對抗通膨的決心。
中國人民銀行週二(五日)在網站上公佈,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由三%調高至三.二五%,一年期貸款利率從六.○六%調高至六.三一%。這項措施從六日起生效。
中國通膨居高不下,二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年增四.九%,去年十一月更達五.一%,創兩年多新高。為了打壓通膨,自去年以來,中國已四度升息、九次調升存款準備率;今年以來就調高存準率三次。
除了祭出利率手段,中國也強力打房,截至三月底,中國已有六○八個城市公佈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此外,為了避免物價上揚,原本聯合利華(Unilever)等四家日用品大廠擬在四月份聯手漲價十%,也被中國政府施壓暫緩。
………………………………………
防通膨 人行再升息1碼*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康彰榮/綜合報導
在清明假期結束前夕,中國人民銀行昨(5)日宣布,今日起調升存貸款基準利率各1碼(0.25個百分點),調整後1年期存款利率為3.25%,1年期貸款利率為6.31%。此為去年10月中國進入升息週期以來,人行第4度升息,也是今年第2次升息。
專家普遍認為,此次升息是因應當前高漲的物價壓力,同時預告下周公布的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可能再創新高,如果以當前CPI漲幅5%(2月為4.9%)計算,目前儲戶實際負利率水平為1.75%左右,隨著物價在5~6月達到頂峰,上半年可能再升息1次。
人行是在昨晚宣布這項升息消息。除了金融機構1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調升1碼,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也相應調整,上調中國企業和房貸消費者的融資成本。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指出,市場預期3月物價指數會再度創出新高,因此此次升息是人行對可能再度攀升的通膨壓力所做出的提前應對。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分析,此次升息預示3月CPI很可能再飆高,該行預估將達到5.2%。另方面,升息動作顯示出中國當局對當前經濟的持續增長仍具信心。
王慶預估,大陸CPI將在5~6月達到此波頂峰,人行將持續採取貨幣緊縮,5~6月可能再升息1次。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預估,今年內人行還將升息3次,今年存貸款利率將在3.75%至4.00%之間,而提高存準率的次數將更為頻繁。
銀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認為,人行升息不會僅考慮CPI因素,如果「大環境」不發生改變,人行上半年內可能再升息1次,而M2尚有2個百分點的調控空間。
---------------下一則---------------
中國升基準利率1碼 今年來第2度 防資產泡沫 打通膨不停歇-2011年 04月06日【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為抑制通膨,中國升息大刀再度出鞘。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昨在清明假期透過網站宣布,今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 1碼,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由6.06%升至6.31%,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由3%升至3.25%,為今年來第2度升息。
人行如同上次選在中國農曆新年假期最後1天宣布升息一樣,這次升息也選在假期結束、工作日開始之際。亞洲國家近期升息風將吹向歐洲,市場高度預期,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歐銀)本周四可能升息1碼,以因應當前通膨狀況。
「人行傳達強力訊息」
市場分析師表示,隨著中國宏觀經濟降溫,加上貨幣緊縮政策短期難以放鬆,預計本季,尤其是5、6月的中國股市走勢難以樂觀。
東
方匯理駐香港經濟學家科瓦爾奇克表示,全球通膨壓力持續升溫,尤其是油價一直保持在高位的情況下,將促使中國物價水平今年內進一步走高。科瓦爾奇克說:
「人行必須傳達出強而有力訊息:人行將盡其所能保持物價穩定。人行將努力解決實質負利率的問題,以免出現資產價格泡沫化的狀況。」
中國CPI恐增逾5%
市場人士指出,由於中東、北非持續動盪,以及受到日本強震後重建需求的支撐,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壓力顯著,中國仍面臨持續的輸入型通膨壓力,因此人行需逐步收緊利率政策,解決實質負利率。
中國國家統計局將於4月15日公布上季的重要經濟數據。分析師預估,中國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增幅將超過5%,較2月的4.9%增幅進一步攀升,料將連續第6個月超越人行4%容忍上限。
中國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這次升息符合預期,因為國際國內的通膨壓力仍大。魯政委說:「人行今年內可能還會升息3次左右,提高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存準率)的次數將更加頻繁。」
今年預估再升息3次
為讓通膨降溫,人行交替運用人民幣匯率、存準率,以及存、貸款利率等3項政策工具,以3率3升來調節。人行今年來除了2度升息外,還3度宣布上調存準率,目前中國大型金融機構存準率已達歷史高點20%,中小型金融機構則為16.5%。
人行行長周小川在兩會期間雖強調,中國通膨預期穩定,但同時也表示,在貨幣政策運用上,利率工具將先於匯率,暗示人行將持續以升息來調控物價。
………………………………………
升息效應 學者:民幣將帶動台幣走升-2011年 04月06日【林潔禎、林巧雁╱台北報導】
中國昨日突然宣布升息1碼,由於此次升息主要是考量通膨壓力,並不令人意外,由於台灣同樣面臨通膨升溫壓力,外界預期利率可能還有調升空間。淡大財經所教授兼兩岸金融中心主任林蒼祥認為,若從另一角度觀察,中國升息,推升人民幣續強,將一併帶動台幣在內的亞幣升值。
林蒼祥指出,中國從2009年開始緊縮資金,調升10次存款準備率,降低貨幣供給量,從「量」下手,這次調升基本利率從「價」下手,把價格提高,刺激人民幣走升,也能降低國際投資熱錢,「是宣示意味頗重的政策」。
台灣央行升息空間大
林蒼祥說,中國升息副作用是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其他亞幣包含台幣也會跟著升值,因此未來若台幣升值加速,相對通膨壓力降低,升息壓力就可減緩。
世新大學經濟系教授周濟則說,中國這次升息是可預期的,因中國通膨壓力相對來得大,物價上漲,主要是反映商品供需,加上這陣子全球氣候異常、日本地震以及中東戰爭,商品供給減少,不僅中國,全球或多或少都有面臨通膨壓力。
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沈中華指出,中國這次升息除面臨通膨壓力外,另也考量存放比高達150、160,調高利率吸收存款,降低貸放壓力。中國經濟走向以內需為導向,利率走升,帶動實質利率走揚,一般存戶利息收入增加,相對提高消費能力。
沈中華說,中國升息,也加大台灣央行升息空間,隨著中國利率走高,台灣一樣未來面臨通膨壓力,不排除再進一步升息,兩邊利差不會相差太大。
---------------下一則---------------
歐美PMI微降 通膨續加溫* 2011-04-02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美歐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周五出爐,製造業景氣擴張腳步都減緩,但仍穩健,不過價格指數卻都勁揚,分別創下逾2年與8年的最高紀錄,顯示經濟復甦時,通膨壓力也升高,聯準會與歐央行有加快採取緊縮政策的必要。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五公布3月製造業景氣指數,由2月的61.4點微降至61.2點,仍遠高於50點之景氣擴張臨界點,顯示製造業景氣仍呈強勁擴張。
然而在此同時,製造業支付價格指數卻是由2月的82點升至85點,高於原先預期的83點,且是2008年7月以來最高,顯示通膨增溫速度加快。製造業月新訂單指數由前月的68點降至63.3點,不過專家表示,這應與日本地震無關。日本巨災效應可能要到4月才會反映出來。
另外,歐元區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月近11年高點59點滑落到57.5點,不過依然是處於強勁水準。但是其產出價格上升到至少是2002年底以來最高,強化外界對於歐洲央行將在下周四利率會議上升息的預期心理。
儘管3月PMI較上次修正值57.5略為調降,不過依然締造該指數連18個月處在50點之擴張臨界點以上的紀錄。
不過令人憂心的是,歐元區製造業復甦速度依然呈現雙軌進行。西班牙與希臘等歐元區周邊國表現疲弱;至於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產能,成長強勁。
該指數還凸顯一項值得注意的訊息,就是產出價格指數在上月反彈回升至61.5點,寫下自2002年11月開始編製該指數以來的最高水準。
由於日前歐元區公佈3月通膨率為2.6%,較2月再度加速,也超出預期的2.3%,更加鞏固外界對於歐洲央行將在下週四升息的預期。
根據路透社針對分析師調查顯示,歐洲央行將在下周四調升利率,把利率從1%的紀錄低點調高至1.25%。為了避免讓通膨失控,分析師預期,到年底前該央行還會多次調高利率。
---------------下一則---------------
日震陰影漸遠 澳洲股市Q2可期*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澳洲股市表現差強人意,日本發生強震後,澳股更一度跌破260日均線。法人指出,日本是澳洲第2大出口國,出口至日本的金額佔GDP比重約4%,因此投資人信心難免受影響,但隨日本逐漸自強震恢復秩序,澳洲將是最能受惠的國家,第2季股市將有所表現。
寶來投信環球市場投資處主管李洋昇表示,澳洲股市在今年1月初見到高點後,橫盤整理已久,預期在澳幣走強、升息環境、重建概念,以及市場原物料需求提高等題材支撐下,對第2季澳洲股市可抱持偏多看法。
澳幣近期表現強勁,對美元價位來到1983年實行自由浮動匯率以來最強的水準,澳幣與新興市場股市連動係數高,且澳洲自去年啟動升息循環,雖今年因水患後暫停升息,市場資金仍持續流入澳幣,可望啟動新興市場股市漲升,預料佔澳洲股市權重偏高的原物料及金融股可望引領上揚。
另外,澳洲年初水患讓股市表現平平,日本地震災後股市更回檔已深,目前僅於反彈初段,由於澳洲是原物料煤、鐵礦砂的出口大國,且鐵礦砂價格今年以來已漲價10-15%,日本災後對原物料需求增高,可視為激勵後市的有利題材。
霸菱投顧指出,澳洲股市對日本強震反應劇烈,可能是市場反應過度,從出口細項便可一窺究竟,澳洲出口日本的商品有70%集中在煤、天然氣和鐵礦砂,都可自日本重建以及可能減少對核能依賴受惠,因此隨日本逐漸自強震恢復秩序,澳洲股市應是最能受惠的國家。
此外,目前MSCI澳洲股市本益比約11倍,低於1991年來的平均值;以類股看來,礦業類股明顯較大盤便宜,因此中長線投資人可選擇原物料比重相對高的澳洲基金。
摩根富林明亞洲市場產品經理謝瑞妍分析,澳洲股市去年表現落後於亞洲其他市場,主要是因為澳洲率先亞洲國家在2009年啟動升息循環。今年因為全球商品需求大增,原物料價格預期將會維持多頭格局,澳洲企業今年EPS預估可成長23.39%,將有助澳洲股市長線漲升格局。
---------------下一則---------------
澳暫不升息 符合預期*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央行周二宣布維持官方利率在4.75%,是連續第5個月保持利率水準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因為澳元持續升值和1月份水患後的復甦情況緩慢,造成澳洲近一年來首度出現貿易赤字,影響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因此央行在貨幣政策上採觀望態度。
不過,市場認為澳洲央行的貨幣政策仍偏向緊縮,因此預期將在7月或8月恢復升息。澳洲央行自2009年底以來已升息7次,上一次升息時間在去年11月。
澳元兌美元周二盤中貶值0.3%,報1.033美元。
央行總裁史帝文斯指出,通膨在當前並不構成問題。雖然澳元匯率已升值至1980年代初以的新高,但市場的力量會把匯率水準拉回。
他強調澳元匯率走高有助讓通膨維持溫和,而先前薪資下跌和部分關鍵市場的強勁競爭,抵銷了公營事業的大幅漲價。
澳洲統計局周二公布,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2月份澳洲出現2.05億澳元的貿易赤字,扭轉1月份為14.3億澳元貿易順差局面,是11個月來首度出現貿易赤字,主要因煤炭出口減少的拖累。
對於外界擔心日本311震災對澳洲的影響,史帝文斯認為對澳洲貿易的影響有限,強調日本震災乃至中東局勢都沒有改變澳洲央行原來的步調。
央行表示,昆士蘭省在1月發生的水災,嚴重打擊了當地的煤炭出口,導致數十億澳元的出口損失。煤炭是澳洲最大宗的出口商品。
史帝文斯對此發出警訊,指種種天災會減少今年夏季的煤產出量,而被水淹沒的煤礦,要花較當初預期還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恢復運作。
政府估計昆士蘭2月水災和風災造成90億澳元損失,光是煤的生產損失就達60億澳元,產能受創情況會延續至第2季。
煤商評估迄6月底結束的本會計年度,煤產量損失2,000萬至3,000萬公噸,遠超過財政部估計損失2,200萬公噸。
---------------下一則---------------
美股領漲 亞股成投資首選*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觀察目前全球股市,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240日均線全數站上呈現多頭排列者,以區域別來說,美洲有5個指數;歐元區則僅俄羅斯獨強;亞洲區有9個股市站上多頭。
其中美洲的5個指數分別是美國3大指數、加拿大、墨西哥,而亞洲區9個股市則是東協4國與紐西蘭、南韓、香港、澳洲、印度。
其中美股3大指數在美國經濟復甦穩定下,表現頗佳;亞洲股市則是最多指數呈現多頭排列趨勢的區域,法人認為,新興亞股後市看好。
群
益投信表示,美國股市在企業財報表現亮眼,以及就業人數出現增加的情況下,道瓊工業指數與S&P500指數紛紛突破下降壓力線,頗具挑戰前波高點
的姿態,亞太地區不但經濟成長強勁,股市亦深具長期投資價值,特別是過去在美股走揚之時,亞股深具的投資爆發力便一湧而出。
如果國際資金往成長相對強勁的地區移動,群益投信認為,亞太地區是第2季投資的不二之選。
天達投顧分析,日本強震、核災衝擊下,引發亞股走跌,根據高盛統計,亞股目前本益比(P/E)僅約12倍,均低於長期平均值,顯示亞股股價相對便宜,尤其分析美國ISM指數高於50期間(2003~2007年間),新興亞洲股市報酬均優於美股S&P500表現。
另外,根據高盛2月23日每周全球經濟展望預估到2011年底,中、港、台、韓、星、馬、泰等國家地區擁有較佳的「通膨-成長」模式,新興亞洲將成為未來經濟成長、且通膨控制得宜的亮點。
摩根富林明投信亞洲產品經理謝瑞妍表示,亞洲市場正處升息階段,升息往往伴隨資金流入、貨幣升值、消費力上揚等正向循環,預估亞洲這股升息潮仍將延續,且歷經第1季股市修正,現階段可說是相當好的逢低進場點。
---------------下一則---------------
日企業信心指數震垮-自由時報1000405〔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央行四日公佈季度短觀(Tankan)報告細項,三一一地震的多重浩劫,使企業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悲觀。日本央行可能比照神戶地震推出特別貸款計畫。
日銀調查顯示,未來製造業信心指數將大幅下滑,今年四到六月,日本大型製造業的信心指數,將從三月份的「正六」跌到「負二」,中型製造業從震前的「負三」再下探至「負七」。高度依賴日本國內經濟的小型製造業,也更加悲觀,信心指數將從三月份的負十六降至「負十八」。
華爾街日報指出,日本央行可能推出類似神戶地震後的特別貸款計劃,替受災地區金融機構放款提供再融資,一九九五年神戶地震之後,日本央行總計發放五千億日圓的一年期貸款,政策目標利率為一%。
………………………………………
企業信心轉悲觀*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林佳誼/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央行周一公布第1季短觀報告補充311地震後數據,結果逆轉上周五公布的內容,企業信心展望由正轉負,顯示出東日本強震與核災已經扭轉日本企業的未來展望。日銀還強調實際情況可能較數據結果更為惡劣。
日銀上周五公布今年1至3月短觀報告,顯示企業信心微幅改善,大型製造商信心指數上升至6。但因該份數據並未考量日本地震衝擊,因此日銀周一特地發布1份補充數據,結果顯示日企信心在3月11日強震發生後,出現180度逆轉。
周一短觀補充數據顯示,日本大型製造商對未來3個月(4至6月)的信心展望落至負2,代表抱持悲觀態度者較樂觀者為多。而上周五報告則是顯示4至6月信心展望為3。另1至3月現況信心指數則維持不變。
日本官方每季都會對近萬家企業進行短觀調查,統計對經濟情勢看法正面以及負面的企業家數,若前者大於後者則代表整體企業信心趨向樂觀,反之則為悲觀。通常短觀報告是日銀賴以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依據,但這次結果可能無法發揮相同作用。
因為這份數據是來自於地震發生後才將調查意見送回日銀的企業,僅佔整體受訪者比重為23.6%。日銀強調地震後才回覆的企業是相對少數,不足充分反映出整個信心轉變的趨勢。
專家也認為這可能還是低估了地震、海嘯以及後續限電與核災的衝擊。三井住友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宅森昭吉就說:「此次數據並未適當地納入災區企業意見,所以不太能夠正確看出經濟狀況。」
日本政府曾估計此次震災的災後重建成本可能高達25兆日圓(約新台幣8.7兆元)。而事發後日銀也已將資產購買規模擴大1倍至10兆日圓。
---------------下一則---------------
熱錢湧入韓元韓股創新高* 2011-04-02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日圓利差交易再起、國際投資人承擔風險的意願逐漸的恢復,海外熱錢再度湧入亞洲市場,尤其是南韓,外資連續13個交易日在股市裡淨買超,周五韓股更創下收盤歷史新高,韓元兌美元匯價則是挺升至2008年9月11日以來最高。
首
爾綜合指數周五上揚0.7%,達2121.02點,是收盤新高,同時也迫近在1月時所創下的盤中最高點2121.06點。三星證券的分析師郭正福(音譯)
表示,全球目前幾個最大的不確定因子,包括美國經濟、中東局勢與日本巨災,都有回穩的跡象,因而鼓勵國際投資人重新恢復相對高風險資產的投資。他指出,本
月內,首爾綜合股價指數就可達2200點之上。
外資是促成韓股創新高的推手。周五外資在南韓股市的淨買超達7,332億韓元(6.69億美元),是5個月來外資最大淨買超,也是連續第13個交易日外資淨買超,這是2010年11月12日以來持續最長的淨買超期間。
也
有專家指出,外資湧入的主要目的是預期南韓將繼續升息,為套匯獲利使韓元走升。近來韓元也是一路走揚,兌美元匯價周五已達1,091韓元。在此同時,韓元
兌日圓匯價也達到13.042韓元,是9個月來的高點。專家指出,此一情況的意義在於日圓利差交易再起,而在預期日本央行將持續寬鬆,南韓央行則將進一步
緊縮下,韓元也成利差套匯的目標。
南韓央行3月已升息過一次,但近來指標在在顯示經濟走高,通膨持續升溫,市場認為南韓5月還將升息。
南韓政府周五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勁揚4.7%,是29個月來最大增幅,主要是受食品與能源價格大漲所致。此一水準也明顯超過央行所訂2~4%的政策目標。
此外,南韓周五也公布3月出口較去年同期大增30%,達486億美元,創下新高,顯示經濟持續成長。這兩項指標都在在顯示南韓央行將繼續調升利率。
---------------下一則---------------
東協相關基金 中長期績效猛*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東協相關基金長期績效稱王,依照LIPPER分類超過30個地區股票基金表現,不論1、2、3年的績效,東協基金總能擠進績效前10強,尤其3年期績效前10名,東協相關基金便占了一半。
如果看3年期績效前5名,僅俄羅斯非東協相關基金,其中印尼股票型基金3年期績效更達75.35%。
統計至今年2月底,1年期績效中,以受油價大漲帶動的俄羅斯基金,及受替代能源走強的歐洲相關股票基金,表現最佳;若把時間拉長,東協基金表現則相對突出。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定期定額投資要以具有成長性的地區為主,選擇波動大、長期趨勢向上的市場,讓時間創造價值,這些市場多以新興股市為主軸。
JF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過去2年東協股市漲勢亮眼,主要是1997亞洲金融風暴後,東協致力改善國家財務體質,抵禦金融海嘯的能力大幅改進,目前以人口結構、人民所得、基礎建設等各項指標,東協股市基期均偏低,具高度成長空間。
其中MSCI東南亞指數在2006年9月成立以後,投資地位明顯上升,2007年以來新興市場淨流入資金,對東協布局比重約5~9%,大幅高於2006年以前的水準。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指出,3月全球經理人配置轉趨保守,持續減碼新興市場,接下來觀察重點在全球經理人何時回補,東協由於具低本益比和經濟高成長優勢,推估將再受外資青睞。
---------------下一則---------------
抑通膨 越南今年三度升息* 2011-04-02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越南央行周五作出今年以來第3度升息決定,以是配合政府對抗通膨和經濟失衡。
央行把對商業銀行的再融資利率從12%調升至13%;並同樣把附買回利率從12%調升至13%。基準利率和重貼現率則分別維持在9%和12%不變。
央行上一次是在3月8日調升再融資利率和重貼現率。
澳盛銀行(ANZ)認為在全球商品價格持續上升之下,越南這次升息將有助控制信貸與市場資金的增加速度,降低市場的通膨預期。
澳盛預期央行為降低通膨和帶動明年經濟成長,將必須在今年內把再融資利率調升至14%至15%之間。言下之意,越南還有升息空間。
越南政府為打擊通膨,日前表示將削減50兆越南盾(約23.9億美元)公共投資。政府希望能夠恢復外界對越南經濟能再成為全球最有前景的新興市場之一的信心。
在國際與內部雙重壓力下,政府把施政重點從拚經濟成長,轉為打擊嚴重失衡的經濟,因為這問題正不斷增加通膨壓力。像3月物價較去年同期跳升13.89%,是2009年2月以來最大增幅,遠超過政府所定7%以下的目標。
但越南無法在短期紓解通膨壓力,因為政府剛在3月把電費調升逾15%,又在上周把各類燃料價格分別調升10%至15%之間。
越南也正努力挽回市場對本國貨幣的信心,因為越南盾在過去15個月以來被貶值4次。
此外,越南央行周五在其發行的報告上表示,自政府宣佈反通膨措施以來,銀行業對越南盾需求相當強烈,目前銀行同業拆款市場1個月期貸款的年利率,從上周低於20%上升至23%;強調銀行業正面臨資金短缺問題。
---------------下一則---------------
泰股 今年續看旺2011/04/04【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泰國SET指數在上周五上漲至1,064點,不僅突破今年來新高,亦領先亞股再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價位,SET指數月均線已向上穿越季線與半年線,多頭線型趨強,看來這匹去年大放異彩的黑馬,目前仍無歇息的現象。
觀
察泰股從2009年3月回升至今,SET指數累積漲幅達166%,其中銀行股漲幅達198%,大幅優於權重最大的能源類股漲幅143%,與2003年上一
波多頭行情中,能源股表現大幅領先的態勢不同,反映近年農產品、原物料價揚,泰國內需經濟進入新一輪成長,內需企業強勁獲利增長支撐股價表現。
JF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除強勁內需基本面支撐,泰國總理日前宣布計畫5月解散國會,最快第二季末、第三季初國會選舉,歷史經驗顯示選前多有行情,使得外資近期陸續回補泰股。
黃寶麗指出,有鑒於國會改選日趨明朗,且民主黨為首的執政聯盟勝選機率預期趨濃,根據歷史經驗,過去國會改選前60日期間,SET指數多為上漲格局。
ING投信指出,泰國股市向來是較為淺碟的市場,外資動向對盤勢影響相當大。
此外,通膨是今年以來困擾新興亞洲的重要因素,雖然相較於亞洲其他市場,通膨對於泰國的心理面影響高過實質面的衝擊,但在未來3~6個月泰國央行可能進一步升息的情況下,股市仍有短線震盪的可能。
ING投信認為,若原物料價格持續高漲,可能會造成企業成本上揚,進一步影響毛利,未來亦須持續留意。
根據麥格里證券預期,持續受惠於鄉村經濟崛起,今年泰國經濟成長率約為5%,2012年則為5.5%。其中,內需分項將是經濟成長主要推手。而就企業獲利面來看,根據券商平均統計,今、明兩年泰國企業獲利成長力道僅次於印度及印尼。
---------------下一則---------------
泰股飆2年半新高*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泰國SET指數在3月31日盤中一度觸抵1,056點,不僅突破今年新高(2011/1/6指數高點1,050.98點),也領先亞股再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SET指數月均線已向上穿越季線與半年線,多頭線型趨強。
泰國部分地區目前仍被大水所苦,但泰股還有其他利多撐腰,JF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除了強勁內需基本面支撐,泰國總理日前宣布計畫5月解散國會,最快第2季末、第3季初國會選舉,歷史經驗顯示,選前多有行情,外資近期陸續回補泰股。
黃寶麗指出,根據經驗,過去國會改選前60日期間,SET指數多為上漲格局,3月以來泰股動能明顯轉強。
ING泰國基金經理人吳君函表示,泰國政府可能在今年7月進行國會改選,使得泰國政局趨穩有望,泰國股市追隨亞股反彈腳步,目前對泰國股市看法中性偏多,唯仍需留意通膨走向及企業盈餘下修風險,1,000~950點位置可伺機加碼。
據統計,今、明兩年泰國企業獲利成長率分別為19%、16%,在亞洲國家中的成長力道僅次於印度及印尼,對照目前本益比評價水準,顯示泰國股市有低估之虞。
黃寶麗表示,泰國2月貸放年增率達15.3%,增幅為近幾年最強,加上泰國央行持續升息,銀行受惠升息的利差效益,成為內需股的多頭指標。
---------------下一則---------------
股市回溫 印股基金買點現*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持續修正2個多月的印度股市,終於開始由黑翻紅,法人認為,印股連續上揚,已扭轉印股技術線型走勢,就中、長線來看,第2季是伺機布局印度股票基金的好時機。
保誠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宜正表示,印股連日大漲主要是反應豐收的預期。據印度農業部2月初估計,2010-2011年的會計年度,糧食生產將達2億3,210萬噸,為歷年第2高。
另
外據近期印度工商部資料,當地物價壓力減弱,主要是糧食及農產品供應量逐漸趨於穩定;而能源價格方面,受日本地震與北約轟炸利比亞事件影響,最近壓力較
大;但上述兩項價格分別占印度CPI指數比重的26.9%及11.9%,可見近期糧食價格下跌,將有助印度物價壓力減輕。
元大印度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認為,印股連漲是因為外資最近買超印度股市動作有擴大的現象;而且3月底是印度會計年度結束,年底與季底作帳行情往年都會出現,今年也不例外。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印度的消費力和內部需求,成為印度經濟發展重要的驅動力,今年前2月GDP增長率已達8.9%,主要便來自印度本身的龐大內需,加上外部需求增長。
此外,3月印度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7.9,製造業已連續24個月擴張,經濟表現佳,有助股市長線發展。
柏瑞投顧觀察,印度政府政策對環保議題的支持上升,及國內有新的天然氣供應生產開出,供應鏈上下游整合,有機會吸引外資持續回籠,加碼印度權值股,如金融、原物料及資訊科技,預料後續中小型股有機會跟著動起來。
富
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張森貴表示,印度2月PMI數攀升3個月高點,且統計Sensex指數30隻成分股2010年10-12
月季度實際總獲利,較分析師預期高出5%,較去年同期成長23%,顯示印度央行過去1年8次升息的緊縮貨幣政策,並沒有對印度經濟體造成太嚴重的影響。
---------------下一則---------------
金融風暴來首見 歐洲周四可望升息* 2011-04-04*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可望在本周四發動其自金融風暴以來的首次升息行動,由於市場早就預先反應,歐元兌美元匯價今年來已揚升逾6%,專家預期如果歐洲央行就此發動一波升息循環,歐元今年內可望站上1.43美元。
由於通膨持續升溫,專家指出,歐洲央行在本周四的決策會議,幾乎已經確定將會升息,而觀察重點應是在於央行總裁特里榭在會後的記者會中,會否暗示這只是一項單獨的行動,抑或是歐洲央行展開利率正常化計畫的第1步。
歐元區通膨率在過去4個月達到2.6%,超過歐洲央行所訂上限為2%的目標,而且在商品與油價持續揚升下,通膨率可能還會進一步升高。
特里榭早在3月時就曾表示,歐洲央行4月將升息。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史克日前也曾表示,歐洲央行必須提防不要讓利率維持在過低的水準太久。
根據路透針對80位經濟學家所做調查顯示,除了4位外,其他76位都認為歐洲央行在本周會把目前在1%歷史低點的利率調高1碼,而至1.25%。若真是如此,這將是歐洲央行自2008年7月以來的首次升息行動。
但
也有專家指出,歐洲主權債信危機有升高跡象,近日葡萄牙、希臘與愛爾蘭等面臨債務危機的國家債信評等紛紛遭到降級,借貸成本升高,歐洲央行升息可能會對這
些國家形成傷害。在此顧忌下,歐洲央行的利率正常化行動也將有所節制,在4月升息之後,會先觀察情勢再決定是否要繼續升息。
市場對歐洲央行
將會升息的預期心理濃厚,促使歐元近日走高,已達1.4228美元,今年來上揚6.36%。專家指出,儘管跡象顯示美國聯準會可能會提前結束其量化寬鬆行
動,但是短期內還不至於升息,雙方利差可望擴大,而使歐元將進一步走升。此外,來自日本的利差交易也可望助漲歐元。歐元兌日圓匯價今年來已上揚
10.08%,上周五達到119.6日圓,是11個月的高點。
---------------下一則---------------
升不升息? 先進國家 兩樣情 歐洲央行可能升息一碼-自由時報1000405〔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先進國家央行利率政策分道揚鑣,歐洲央行可能升息,日本央行將再擴大寬鬆以協助重建,英國則面對高通膨及低成長的兩難。
歐洲、日本及英國央行不約而同將在週四(七日)舉行利率會議。歐洲央行可能升息一碼至一.二五%,將是金融風暴以來首見。歐洲央行總裁特里榭近來多次表示必須升息控制通膨,歐元區三月份通膨來到二.六%,較二月份持續走升,也高於官方目標的二%。
日將擴大寬鬆協助重建
歐
洲央行目前的困境,在於利率及貨幣政策無法一體適用財經狀況不同的會員國。升息對歐豬國家形成壓力,對德法等大國則嫌不夠。紐約大學經濟教授魯比尼
(Roubini)表示,「升息將使歐元週邊國家的財政及金融業問題更形惡化。」歐洲央行上週短期放款數據顯示,一七四家銀行無力在公開市場獲得足夠融
資,無法滿足準備金要求。高頻經濟分析師溫伯格(Weinberg)認為,升息一碼將增加問題銀行融資成本,可能引爆歐元區金融業的危機,屆時葡萄牙將無
力於四月中贖回債券,希臘也將達不到IMF規定的財政改革目標,因而被中止紓困援助。愛爾蘭上週公佈壓力測試,該國銀行需要二四○億歐元的額外資金。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Kramer認為,升息一碼對德國來說已經太遲,德國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通膨上升將導致生產成本上揚及購買力下降,衝擊成長,德國去年GDP成長三.六%,今年預估二.五至三%。
金融風暴以來,歐洲央行全力滿足銀行流動性需求,目前已在考慮逐步讓寬鬆政策退場,未來可能訂個別銀行的融資上限,並針對融資大戶收取手續費。
英利率仍將維持不動
日本基準利率目前趨近於零,日本央行未來可能下修經濟成長預估,最快四月份就會推出新一輪寬鬆措施,包括提供一年期低利貸款給東北地區的銀行。
英國二月份通膨達四.四%,創兩年多來新高,去年第四季GDP成長率下修至負○.五%,面對通膨升溫及成長降溫,市場預料本週英國央行的利率政策仍將按兵不動。
---------------下一則---------------
葡、愛信評再遭調降-自由時報1000403〔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
歐豬國家債信評等跌跌不休,上週五標準普爾下調愛爾蘭債信一級至BBB+,展望穩定,惠譽調降葡萄牙債信,由A-連降三級至BBB-,離垃圾等級BB+只剩一級。
愛
爾蘭公佈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外界擔心愛爾蘭財政無法負擔銀行所需二百四十億歐元的額外資金,加上經濟前景看衰,增加債務違約的可能,專家下調今年愛爾蘭
經濟成長至○.五%,低於先前預估的一.二%,也低於都柏林官方預估值一.七%。歐洲央行承諾繼續提供短期貸款,同時取消愛爾蘭銀行與政府的貸款擔保品要
求,不過缺乏長期解決方案,依舊讓投資人惴惴不安。
葡萄牙上週五成功發行十六.四五億歐元的短期債券,殖利率達五.七九%,比去年發行的債
券高了二.五個百分點,前一日葡萄牙政府表示,無法達成去年的赤字改革目標,總理蘇格拉底日前請辭,更讓葡萄牙陷入政治不安,總統席瓦表示,將提前在六月
五日舉行大選,希望透過新政府的成立,謀求政黨間的妥協、創造財政穩定,避免葡萄牙淪為下一個接受歐盟紓困國家。
………………………………………
葡長期債信評等 逼近垃圾級*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周二以葡萄牙可能會向歐盟尋求紓困為由,調降該國主權信用評等一級,長期債信評等降至逼近垃圾級的「Baa1」,信用違約交換(CDS)已比愛爾蘭還高。
此外,歐洲央行(ECB)本周料將升息1碼,首當其衝的會是歐元區的周邊經濟弱國。
穆迪除將葡萄牙長期債信評等由「A3」調降一級至「Baa1」外,同時也將該國評等展望列為可能調降的觀察名單。
穆迪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今日的降評主要是因為政治、預算與經濟等風險的增加。」聲明還強調,6月大選不論結果如何,葡萄牙都可能會向歐盟提出紓困的申請。
債信評等遭降後,市場認為葡萄牙倒債可能性增加,而推升CDS驟升,5年期公債CDS大漲18個基點至598個基點,高於愛爾蘭5年期公債CDS的590個基點,為去年8月來首見。
商情供應商Markit指出,儘管穆迪給予葡萄牙的評等還比標準普爾高出2級,但降評消息還是重創投資人信心。
ECB本周四將召開例行性利率會議,經濟學家一面倒預估ECB將升息1碼,官方指標再融資利率將會來到1.25%,也是2008年中以來ECB首度升息。
專家認為,歐元區經濟體成長不均,升息或可抑制德國等強勁成長經濟體的通膨,但對希臘、愛爾蘭與葡萄牙等成長已奄奄一息的經濟體,將帶來更為沉重的下壓。
花旗駐倫敦經濟學家吉安尼說,歐元區周邊國家以希臘、愛爾蘭與葡萄牙等國受升息衝擊的風險較大,因這3國家庭與企業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達140%、230%與320%。
利率一旦上揚將會經由像是房貸利率走高等各個環節來影響經濟活動,這對原已弱勢的周邊國家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希臘與愛爾蘭去年第4季經濟大約萎縮1.5%,另一個可能向歐盟申請紓困的葡萄牙也告縮減0.3%。
---------------下一則---------------
葡萄牙、愛爾蘭再傳利空* 2011-04-02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雖然歐洲已將其紓困基金規模加碼至4,400億歐元,但周四葡萄牙財政、愛爾蘭金融均傳惡耗,使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再度升高,葡愛2國債務違約避險成本與指標公債殖利率連袂勁揚。
葡國官員周四將去年該國預算赤字修正至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8.6%。這遠高於該國政府的目標水準7.3%。但該國官員強調,這將不會影響到今年預算赤字降至GDP之4.6%的政府目標。
愛爾蘭央行周四宣布,在經過壓力測試後,該國重要金融機構當中有4家,加起來將還需要240億歐元來覆蓋不良房貸部位。
上述新數據係出自愛爾蘭對該國銀行所做嚴格壓力測試的結果,也代表愛國政府拯救該國銀行體系的總銀彈將增至700億歐元,其中將包括國際貨幣基金已經承諾提供的100億歐元。
報導也指出,西班牙合併其國內4家深陷困境存蓄銀行的計畫在周三破局,也加重市場投資人的疑慮。
專家預測,葡萄牙步上希臘及愛爾蘭的後塵,也就是將不得不向歐洲及國際貨幣基金(IMF)尋求協助,看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葡國指標10年期公債殖利率達8.5%,已高過希臘及愛爾蘭接受紓困時的水準。
報導指出,歐洲將其紓困基金增至4,400億歐元,意味現已做好滿足葡國金融需求的準備,加上鄰國西班牙似乎也已不需外來金融援助就能夠處理己身問題,都有助放慢葡國金融體系「倒下來」的過程,因此迄未引發廣泛的市場恐慌。
為緩和愛爾蘭政府的壓力,歐洲央行(ECB)周四宣布,接受銀行以愛國政府公債且不論其債信等級為何,做為擔保向該行融資。此舉等於放寬銀行以歐洲央行指標利率向歐洲央行借款的彈性。
---------------下一則---------------
Fed官員接力 敦促緊縮貨幣* 2011-04-02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有鑑於美國經濟持續改善,是否要提前採行緊縮貨幣政策,近來似乎成為美國聯準會的顯學,本周來相繼有聖路易、明尼亞波里及里奇蒙3家聯邦準備銀行的總裁呼籲讓第2輪量化寬鬆(QE2)減碼或提前退場,或預測今年內將升息。
據華爾街日報及路透報導,美國明尼亞波里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柯薛拉柯塔(Narayana Kocherlakota)周四受訪時表示,若美國通膨如他預期般上升的話,則聯準會(Fed)可能要在今年底前升息。
柯氏指出,若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約3%,美國基礎通膨率也像他預期的那樣上漲,則聯準會6,000億美元的購買公債計畫(QE2)將會如期在今年6月結束。
他預測美國(扣除食品及能源後)的核心通膨率將從去年底的約0.9%,在今年底前升至1.3%,「篤定可能會」讓聯準會指標短率目標,在今年底升高逾半個百分點。
他提及若按照以史丹佛大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為名的「泰勒法則」,則上述情況將意味美國需要升息0.75個百分點。
另外,美國里奇蒙聯儲銀行總裁雷克(Jeffrey Lacker)周四在該行舉行的記者會上指出,隨著美國經濟顯示出好轉及通膨抬頭的跡象,聯準會應該思考減碼其6,000億美元(QE2)的購買公債措施。
雷克說:「就此時的景氣周期狀況而言,衝過頭或是通膨增溫超過我們所樂見,其風險都非常真切。」
美國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 rd)近來也質疑聯準會的量化寬鬆行動。他繼上周表示應讓QE2提前退場後,本周二又高呼應縮小QE2規模。
---------------下一則---------------
投信:美量化寬鬆 不延長2011/04/06【經濟日報╱記者高佳菁/台北報導】
二度量化寬鬆(QE2)6月底到期,美國是否會再祭出EQ3?九大投信業者一致認為,QE2會如期結束,且不會提早更不會延長,更不會實施QE3,讓量化寬鬆政策落幕。
ING
投信海外股票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復甦明確,美國聯準會(Fed)較有可能在QE2結束後,慢慢自市場回收資金,傾向不會有QE3的推出,
讓經濟回歸基本面,市場正密切留意4月初公布的失業率和ISM製造業指數是否反映出日本震災影響,以及聯準會對貨幣政策的意向。
另就結果來看,復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硯彰指出,當初實施是因美國失業率飆高、經濟衰退及通貨緊縮的疑慮,如今這些現象已大幅改善,並呈現景氣溫和成長的情況,已無再祭出QE3的必要性。
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葉書弘進一步說明,美國聯準會將美國經濟今年增速預測調高到3.4%至3.9%,歐洲經濟也呈現穩健的復甦,在經濟狀況好轉下,實施QE3的可能性不高。
德盛安聯PIMCO債券產品首席陳柏基進一步指出,美政府除透過貨幣政策以增加貨幣供給外,日前推出的減稅措施,亦有效創造需求。
況且通膨壓力越來越明顯,永豐新興高收雙債組合基金預定基金經理人曹清宗認為,由於美國景氣持續處於復甦軌道,就業與消費數據益趨穩定,加上全球通膨壓力明顯,研判Fed推動QE3的機率極低。
隨著QE2結束,全球股債將受衝擊,摩根富林明投信投資研究部主管洪胤傑表示,6月底美國聯準會QE2就會到期,聯準會將停止買進美國公債,短期內的確會對全球股債市形成衝擊,不過,市場已有預期心理,預料衝擊時間不會太長。
雖然法人一致認為實施QE3機率極低,但台新全球增長組合基金經理人方裕元進一步指出,美國下個會計年度赤字仍可能在8%左右,若市場胃納量小於財政赤字,不排除有QE3的可能性。
---------------下一則---------------
美量化寬鬆政策 6月底「退場」2011/04/06【聯合報╱記者高佳菁/台北報導】
QE2(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將在6月底到期,美國是否再祭出EQ3?投信業者認為,QE2會如期結束,且不會提早更不會延長,更不會實施QE3,讓量化寬鬆政策落幕。
但美國如宣布結束量化寬鬆政策,恐衝擊全球股債市場,摩根富林明投信投資研究部主管洪胤傑說,QE2一旦退場,Fed(聯準會)將停止繼續買進美國公債,熱錢也可能退燒,可能影響全球股債市。
不過,市場對於QE2落幕有預期心理,而美國停止「印鈔救市」政策,也有利於全球金融市場恢復秩序,預料QE2退場所造成的負面衝擊不會太長。
市場正密切留意4月初公布的失業率和ISM製造業指數是否反映出日本震災影響,以及聯準會對貨幣政策的意向。
ING投信海外股票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說,隨著美國經濟復甦明確,聯準會可能在QE2結束後,慢慢自市場回收資金,傾向不會有QE3的推出,讓經濟回歸基本面。
復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硯彰指出,當初實施是因美國失業率飆高、經濟衰退及通貨緊縮的疑慮,如今已大幅改善並呈現景氣溫和成長的情況,無再祭出QE3必要性。
群益投信海外投資長葉書弘說,美國聯準會將美國經濟今年增速預測調高到3.4~3.9%,歐洲經濟也呈現穩健的復甦,在經濟狀況好轉下,實施QE3的可能性不高。
德盛安聯PIMCO債券產品首席陳柏基指出,美國政府除透過貨幣政策以增加貨幣供給之外,日前推出的減稅措施,亦有效創造需求。
永豐新興高收雙債組合基金預定基金經理人曹清宗認為,由於美國景氣持續處於復甦軌道,就業與消費數據益趨穩定,加上全球通膨壓力明顯,研判Fed推動QE3的機率極低。
雖然法人一致認為實施QE3機率極低,但台新全球增長組合基金經理人方裕元進一步指出,美國下個會計年度赤字仍可能在8%左右,若市場胃納量小於財政赤字,不排除有QE3的可能性。
---------------下一則---------------
美股基金 本季續強2011/04/06【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沉寂一段時間的美國股市今年以來開出紅盤,相較於新興市場震盪走勢,表現相對突出。根據Lipper統計,美國中小型股基金第一季平均漲幅7.5%,美國股票型基金上揚5.96%,資產管理業者預測,美股基金第二季仍將維持強勁走勢。
ING投信表示,近期包括日本強震及利比亞等非基本面因素略見緩和,美股迅速重回季線之上,但未來大盤要挑戰前波高點要有更多基本面利多加持,後續經濟數據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目前看來已有持續改善跡象,可望讓投資人對於景氣復甦更加有信心。
摩
根富林明美國微型企業基金經理人瓊斯(Chris
Jones)指出,隨著美國經濟邁向復甦軌道,國際買盤迅速回溫,根據美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統計,今年迄今,美國基金已吸金371億
美元,超越去年全年的335億美元,在經濟動能回升,資金買氣不弱,美股下檔空間相對有限。
瓊斯分析,消費支出提升、企業投資意願大增,帶動美國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3.1%,其中以出口對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最大,增幅為8.6%。而占美國經濟七成的消費支出,也表現相當出色,隨耐久財需求大幅上升,也成長了4%,為經濟衰退後最大升幅。
同
時受惠於目前的低利環境,企業享有低資金成本優勢,獲利面持續提升,預期今、明兩年仍將有16%與13%的成長,整體動能向上趨勢明確。瓊斯表示,已有不
少企業走出金融海嘯陰霾,S&P 500非金融企業目前資產負債表的現金部位超過1兆美元,財務體質與經濟展望已明顯改善。
---------------下一則---------------
日本震災餘波-美企業獲利 Q2衝擊擴大* 2011-04-02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即將進入財報旺季,揭曉今年首季業績,預料美國企業獲利將受到日本強震與海嘯波及。美銀預估,標普500指數企業第1季所受衝擊尚屬溫和,每股盈餘將因此減少約0.25美元,降至24.10美元,不過預料對第2季獲利衝擊將是首季的2倍。
日本強震與海嘯對美國企業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汽車、鐵路運輸和科技業的營收將首當其衝。由於日本3月11日發生強震,距離3月結束僅數周時間,因此對第1季所造成的影響有限,預料第2季的影將會擴大。
對多數美國企業而言,日本並非營收與獲利的重要來源。分析師表示,標普500指數企業的年營收約有8%來自日本。
RBC資本市場股市策略師齊布洛克(Myles Zyblock)表示,對美企獲利來說,雖然響起危機警報,但還不到機毀落地的程度。
不過,日本強震對於美國經濟激起的漣漪仍相當廣大。晶片業者預料矽晶圓成本走高,鐵路業者運送至西岸港口的煤量、以及載回的日本汽車數量都雙雙減少。
分析師預估,企業第1季營運獲利率下滑至8.6%,呈現連2季走低。
美消費者也會感受到衝擊,例如晶片成本揚升導致手機和家電價格上漲,部分日製汽車和零組件缺貨已拉抬二手車價格,汽車維修也將因而延誤。
美國航空業者達美(Delta Air Lines)表示,暫時撤回往東京羽田機場的每日班機,今年獲利預估削減2.5億到4億美元,不過該航空公司未公布首季損失預測。
保險業者AIG近期表示,日本資產與意外險事業估計虧損7億美元,同時其日本子公司亦須面對額外損失。
晶片廠商德儀表示,由於日本美浦廠產能移至別處,相關成本將打擊第1季獲利。德儀指出,美浦廠受損嚴重,預料7月中以前產能無法完全恢復。該廠約占年營收的10%。
日本消費力道走衰,令部分美國公司業績受創。珠寶零售商Tiffany已將第1季每股盈餘目標調降0.05美元至0.57美元。日本約占Tiffany獲利的25%,約占營收的18%。
---------------下一則---------------
美失業率降至8.8% 2年新低* 2011-04-02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3月就業市場報告周五出爐,失業率由2月的8.9%下降至8.8%,寫下2年新低,顯示就業市場持續復甦。此外,3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大增21.6萬人,也優於市場預期。
眼見就業景氣回暖,帶動經濟復甦的信心增強,受此支撐,美股周五早盤揚升,道瓊指數上揚0.4%,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分別上漲0.6%、0.5%,連帶歐股走強,泛歐績優股300指數(FTSEurofirst 300 index)勁揚1.2%。
美國勞工部周五公布,3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21.6萬人,民間企業就業大增23萬人。
2月非農業就業新增人口由19.2萬人修正為19.4萬人,民間就業人口增幅則上修至24萬人。
3月失業率寫下2009年3月以來最低水準,且為連續第4個月下滑,若自2010年11月起算,美國失業率已滑落1個百分點,不過仍有約1,350萬失業人口。
最新數據超越市場預期,道瓊社綜合經濟學家看法,原估失業率維持在8.9%、非農業就業人口增19.5萬。
美出口回升、企業和消費者支出上揚,使得克萊斯勒、Kohl's等企業增聘僱員。景氣明顯改善,聯準會在上個月暗示,購買公債計畫在6月底屆滿後不會延長。
波士頓John Hancock金融服務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錢尼表示,「所有跡象都指向就業市場走強。」匹茲堡PNC金融公司資深經濟師戴伊(Robert Dye)說,「我們開始看到愈來愈多小型企業增聘人力,這為就業市場持續復甦提供了支撐的基礎。」
儘管3月就業市場呈現春意,但報告顯示挑戰猶在,3月仍有610萬名美國民眾失業超過6個月,占失業人口總數的45.5%,此比重高於2月的43.9%;一旦失業越久就越難找到工作。
美國公家機關3月份就業人口減少1.4萬人、連5個月下滑,主要因地方政府為預算縮減而進行裁員。
3月平均時薪與2月持平,達22.87美元,過去1年時薪增長1.7%,由此顯示薪資通膨溫和。
---------------下一則---------------
新興基金 現在進場有賺頭2011/04/0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景氣復甦邁向第三年,波動幅度加大,第二季投資布局,投資專家建議,「選新興市場就對了!」近十年來,新興市場除2008年相關基金全盤皆墨外,其餘期間,第二季進場到當年年底,新興市場相關基金多有正報酬表現。
根據Lipper統計,以近十年平均績效來看,自第二季進場布局至當年年底,印度基金報酬逾三成,印尼、巴西、泰國、拉美、新興歐洲及中國基金也有兩成。
滙豐太平洋精典基金經理人石永平表示,今年來新興市場受通膨問題干擾,使資金明顯撤出,不過,隨地震疑慮淡化外資回籠,包括韓國、印度、印尼及泰國等股市上周已轉賣為買。
若就3月來全球主要股市漲幅排名來看,亞股就占了五成,其中,印度股市漲幅約8%,居亞股之冠。
石永平認為,新興亞洲國家食物占通膨計算比重高,股市因而更易受到影響。
若由CRB商品指數的食物分項來看,假設未來價格走平,年增率要在6月後才會落至30%之下,因此短期壓力仍在。
不過,預期下半年通膨可能漸緩,近期市場對通膨過度反映,是全年最好的進場買點。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4月1日發布,中國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由2月的52.2上升至53.4。滙豐中國動力基金經理人楊惠元分析,大陸製造業四個月來首次出現成長加速,緩解市場對貨幣緊縮政策,可能導致大陸經濟成長大幅減緩的擔憂。
楊惠元說,由於去年下半年通膨走高,受到基期墊高影響,最慢在下半年,通膨也可望得到舒緩,屆時緊縮政策的利空將淡化不少,市場關注焦點將回歸基本面的強弱。
---------------下一則---------------
歐非中東基金 吸金2011/04/05【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自從告別金融海嘯之後,新興市場的亮麗表現長期凌駕於成熟國家之上,但新興市場近期飽受通貨膨漲及外資調節之苦,股市相對受壓抑。然隨油價走升,歐非中東成為三大新興區域中,今年以來唯一獲資金簇擁,且指數為正報酬的市場。
中東地區的政局動盪逐漸衝擊全球投資市場,但從資金面向觀察,市場顯然對新興歐非中東區域充滿信心,根據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統計,新興歐非中東今年迄今已吸金將近20億美元。
摩根富林明新興歐洲、中東及非洲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分析,區域內占權重最高的俄羅斯受惠於油價墊高、能源類股大漲,表現相對突出,是市場資金持續搶進的主要原因。
且除了油價攀高替俄股帶來利多,柏瑞投顧也認為,在題材面上,俄羅斯還具有貨幣升值,可望帶動內需增長,加上今年底俄羅斯也有國會大選,相信股市表現應不會太過冷清。
相較於備受資金疼愛的歐非中東區域,新興亞洲先前雖遭到國際資金無情調節,但近期隨外資逐漸回籠,新興亞股一掃日本強震負面影響陰霾,連袂展開強勁反彈,頗有猛趕進度的味道。
分
析現階段亞洲市場的投資價值,德盛安聯中國東協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MSC亞洲除日本指數本益比目前處於偏低位置,顯示在歷經前波修正後,長期的
投資價值已經浮現。且今年以來歐美經濟數據持續傳出好消息,包括製造業活動、就業市場等均出現復甦跡象,對亞股中長線發展仍樂觀看待。
再從績效報酬率來看,MSCI新興亞洲指數3月反倒在三大新興區域中勝出。同時,新興亞洲區域也以8%的GDP成長率領先其他二大市場,長線來看,確實極具漲升空間。
---------------下一則---------------
商品價格連三季走高-自由時報1000404〔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
中東和北非政治動盪導致油價大漲,也帶動國際商品價格連續第三季走高,全球股市則因日本強震災情慘重而漲幅縮小,債券價格連續第二季下跌。
糧食價格上漲引發突尼西亞和埃及民眾上街示威,利比亞甚至爆發內戰,這個地區的石油產量佔全球近三十五%,原油減產導致油價暴漲,升高的通膨壓力促使中國、巴西等國家紛紛調高利率,而日本三月十一日爆發強震、海嘯和核災。
紐約美銀美林分析師布蘭奇表示:「兩大新聞焦點分別是中東和北非政治動盪和日本強震,這兩大事件將對未來幾季和幾年的市場有重大影響力,市場失去了大量的石油供應,利比亞的政治動盪沒有平息跡象。」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世界指數三月下跌一.二%,第一季漲幅縮減為四.三%,連續第三季上漲。
其中,日經指數三月下跌八.二%,第一季跌幅達六.四%,受此影響,MSCI亞太指數第一季下跌一.四%。MSCI新興市場指數第一季小漲一.七%。史坦普五○○指數第一季上漲五.四%,前兩季的漲幅均逾十%,Stoxx Europe六○○指數第一季持平。
各國公債下跌 歐洲將升息
根
據美銀美林的資料,各國公債、公司債、資產擔保和抵押貸款債券第一季下跌○.○七%,為連續第二季下跌,去年第四季跌幅達一.六四%。各國公債下跌,因市
場臆測全球主要央行可能很快收回前所未見的刺激措施。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三月表示,最快四月就會升息。美國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布拉德指出,決策人士應
該考慮縮減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規模,因美國經濟復甦較預期強勁。
根據彭博調查,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料達三.一%,優於去年的二.九%,為二○○五年以來最大增幅。高盛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料達四.八%,過去二十年的平均為三.四%。
---------------下一則---------------
押寶資源股 抗通膨不二之選*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天然資源升勢不止,3月油、金價格再創下波段新高,展望第2季,資源股具備實體保值優勢,加上股價爆發潛力十足,無疑是現階段全球經濟復甦底定且物價高漲與通膨風險並起下的最佳投資標的。
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股票基金經理人田克杰指出,歐美國家就業市場回溫、製造業與零售數字均出現翻揚,在經濟數據大幅改善下,美國聯準會已確定第2套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於6月到期,顯示當前經濟環境已無需寬鬆資金刺激。
眼
見全球經濟復甦確定,市場多頭期間資源股的投資價值更不容錯過,田克杰指出,回顧2003~2007年前波景氣循環期間,HSBC資源綜合指數上漲
315%,比MSCI全球指數的漲幅多出180%,顯見當股市走向景氣全面復甦的主升波段,資源股的股價爆發力讓其他產業無法望其項背。
原
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上揚,往往帶動物價上漲壓力。田克杰分析,要對抗物價上漲與通膨壓力,天然資源最具優勢。對照前一次通膨時期,即2007
年國際油價開始飆升,到2008年7月甚至創下每桶147美元的天價,漲幅達188%,在這段期間天然資源基金報酬率達44.8%,抗通膨實力無庸置疑。
針對市面上的天然資源基金種類繁多,投資人該如何挑選,田克杰建議,先認清自己的投資屬性,由於天然資源橫跨數十項類別,產業特性與影響因子各不相同,類股輪動快速,波動幅度較大,投資難度頗高。但對多數投資人,跨產業的天然資源基金較能掌握產業輪動,是較穩健的選擇。
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股票基金即採取貴金屬、能源、礦業靈活配置,鎖定具有長線爆發力的中小型股類,來爭取額外報酬「α」,並利用大型類股較佳的流動性控制市場起伏的「β」,透過靈活調整3大產業掌握市場脈動,更能為投資人掌握資源股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柏南克︰商品價揚帶動通膨 暫時現象-自由時報1000406〔編譯劉千郁/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出面喊話以減輕市場對通膨超標的疑慮,指出官員正「極度密切」注意物價走勢,商品價格飆漲造成的通膨上揚,只是暫時現象。
柏南克週一在喬治亞州石山(Stone Mountain)演講會回答聽眾提問時表示,只要通膨預期維持穩定與不變,他預期商品價格漲勢放緩,那麼通膨只是短暫的。
他強調,一旦物價上漲放緩的假設錯誤,一定會立刻做出反應、確保物價穩定。柏南克這番談話延續聯準會上個月政策會議後,注意通膨變化的立場,顯示官員陷入抑制物價與促進經濟的升息與否兩難,目前對通膨按兵不動。
上週商務部公佈除去價格變動劇烈的食品與能源的二月「個人消費支出指數」,比去年成長○.九%,包括食品與能源的物價指數成長一.六%,高於一月的一.二%,聯準會長期物價指數目標值在一.六到二%之間。
專家對柏南克預期物價上漲放緩的假設感到憂心,因大宗商品價格在三月初下滑後,再度走強,CRB商品指數自去年夏天以來,上漲超過四十%,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扼殺經濟走強趨勢,到時候通膨上漲與經濟成長遲緩同時發生的停滯性通膨情況將更加普遍。
物價走強、薪資僵固的現象,對民眾造成更沉重的壓力,過去三個月的消費者物價年增五.七%,平均每週薪資只成長了一.三%,特別是食品、汽油等每日必需品漲幅驚人,過去一年汽油上漲十九%、牛肉上漲十%。
聯準會內部對於緊縮貨幣時點意見分歧,柏南克重申暫不升息、維持六千億美元二次量化寬鬆(QE2)到六月不變的立場;鷹派官員建議,若通膨與經濟成長如預期走強,升息時點提早到今年底之前。
美國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日前提出警告,聯準會不能等日本地震與中東動盪等全球危機風險消退後,才緊縮貨幣,即使聯準會開始實施退場機制,市場流動性依舊很充足。
---------------下一則---------------
美石油進口 2025年前減三分之一-自由時報1000404〔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每週例行的廣播和網路演說中重申,美國需投資節能科技,以降低對原油的依賴。
歐巴馬表示:「如果我們找到少用石油的方法,投資更乾淨的燃料和增加效能,才能達到真正的能源安全。」
歐巴馬三月三十日就指出,美國需擬定長期計畫,降低美國對石化燃料的使用,並呼籲美國在二○二五年前,降低石油進口三分之一至每日一一○○萬桶,並在二○三五年實現八十%電力來自非石油能源的目標。
歐巴馬在演說中表示,美國需讓汽車和貨車更加節能,為機動車輛研發新燃料,包括生物燃料、天然氣和先進電池等,這些科技不能再是科幻小說的題材,美國各地的創新人士正在測試新產品,這類產品不僅適用於機動車輛,而且也能創造無數的工作。
發展節能提振經濟
歐巴馬指出,進一步研發節能科技,有助於提振經濟成長動能,過去十三個月美國經濟復甦,民間部門已創造一八○萬份工作。
而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博納表示,聯邦政府必須盡可能削減支出,以刺激就業成長,政府支出居高不下對小企業主造成不確定。
博納說:「政府支出居高不下令小企業不敢投資,也傷害美國經濟的信心,華府不知節制的支出,使美國走回頭路,讓經濟難以創造就業。」
博納指出,國會有關聯邦預算的協商,可能導致未來十年減少數千億美元的支出,但這還不夠。他說:「為了支持美國創造就業,我們必須持續削減支出。」
---------------下一則---------------
油價高掛 能源業不愁缺火花2011/04/05【聯合晚報╱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去年底北非突尼亞西爆發茉莉花革命,蔓延至中東地區,刺激油價上升;而日本核災危機後,市場對新能源的需求持續看好,專家預估,不論能源或新能源後勢同步看好,建議可同時布局。
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經理人博恩彤(Poppy Allonby)指出,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同步復甦,油價將居高不下,現在正處於下一個能源周期的上升階段。
博
恩彤同時也是貝萊德新能源基金的操盤手,她認為,「新能源成長的故事不變」,日本核災後,市場對新能源的需求更加樂觀,許多國家擁有已經接近退役的老核能
設備,或是積極的核能發展計畫,這些計畫都將重新檢討。博恩彤指出,核電占全球能源供應的5%,占全球電力供應的13%,日本事件引發許多國家重新檢討能
源政策。
博恩彤看好建築效率、智能電錶、電網投資相關主題,但對太陽能就比較謹慎,主要是因為太陽能的終端需求雖大,但進入障礙低,價格壓力大,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也比較大。因此,她雖然會布局相關個股,但也會及時獲利了結。
博
恩彤說,金融海嘯後,新興市場首先復甦,但油價沒有大幅上揚,去年只上漲15%,能源類股票也只上揚11.8%,明顯落後於匯豐環球礦業指數的
29.5%及富時黃金指數的29%。半年來,美國等成熟市場的景氣復甦確立,國際油價才跟著上漲,站上每桶100美元,主要就是反映全球景氣復甦。隨著中
東北非情勢緊張,油價衝到115美元,這15美元就是投機的價格,但短期內價格也不致大跌。
景氣復甦明確,博恩彤看好能源類股的後勢,一年
來困擾能源產業的因素會逐漸消退,能源類股今年的獲利看好。由於目前市場並未反映能源行業的獲利潛力,反映投資人仍未意識到能源產業的成長潛力。舉例來
說,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能源股所占的市值比重只有12%,但對整體指數的獲利貢獻卻高達17%。
博恩彤說,在需求方面,全球經濟好轉,數個月來,全球石油需求都超出預期。在2013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外國家的石油需求將超越OECD成員國,石油供不應求在未來將變得更緊俏,帶動油價上揚。
---------------下一則---------------
油價高掛 能源業不愁缺火花2011/04/05【聯合晚報╱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去年底北非突尼亞西爆發茉莉花革命,蔓延至中東地區,刺激油價上升;而日本核災危機後,市場對新能源的需求持續看好,專家預估,不論能源或新能源後勢同步看好,建議可同時布局。
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經理人博恩彤(Poppy Allonby)指出,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同步復甦,油價將居高不下,現在正處於下一個能源周期的上升階段。
博
恩彤同時也是貝萊德新能源基金的操盤手,她認為,「新能源成長的故事不變」,日本核災後,市場對新能源的需求更加樂觀,許多國家擁有已經接近退役的老核能
設備,或是積極的核能發展計畫,這些計畫都將重新檢討。博恩彤指出,核電占全球能源供應的5%,占全球電力供應的13%,日本事件引發許多國家重新檢討能
源政策。
博恩彤看好建築效率、智能電錶、電網投資相關主題,但對太陽能就比較謹慎,主要是因為太陽能的終端需求雖大,但進入障礙低,價格壓力大,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也比較大。因此,她雖然會布局相關個股,但也會及時獲利了結。
博
恩彤說,金融海嘯後,新興市場首先復甦,但油價沒有大幅上揚,去年只上漲15%,能源類股票也只上揚11.8%,明顯落後於匯豐環球礦業指數的
29.5%及富時黃金指數的29%。半年來,美國等成熟市場的景氣復甦確立,國際油價才跟著上漲,站上每桶100美元,主要就是反映全球景氣復甦。隨著中
東北非情勢緊張,油價衝到115美元,這15美元就是投機的價格,但短期內價格也不致大跌。
景氣復甦明確,博恩彤看好能源類股的後勢,一年
來困擾能源產業的因素會逐漸消退,能源類股今年的獲利看好。由於目前市場並未反映能源行業的獲利潛力,反映投資人仍未意識到能源產業的成長潛力。舉例來
說,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能源股所占的市值比重只有12%,但對整體指數的獲利貢獻卻高達17%。
博恩彤說,在需求方面,全球經濟好轉,數個月來,全球石油需求都超出預期。在2013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外國家的石油需求將超越OECD成員國,石油供不應求在未來將變得更緊俏,帶動油價上揚。
---------------下一則---------------
能源消費 熱門標的2011/04/0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今年來油價飆漲,推升通膨升溫,歐元區甚至有可能在4月初升息因應。在通膨環境下,投資專家建議,能源、新興市場、景氣循環股是不可或缺的投資標的。
根據統計,2000年以來,商品、油價與新興市場股市走勢多為正相關,比率分別達74%、73%。過往油價上漲階段,新興市場也有不少的漲幅,例如2007年8月10日至2007年11月2日期間,西德州原油價格上漲34%,新興市場亦有26%的漲幅。
但相關係數呈現負相關時,新興股市皆有波段性跌幅。此外,就美國2004年啟動升息循環後的類股表現,能源、金融、循環消費類股表現最出色。
豐中華投信投資長張靜宜表示,若就產業類別來看,由於盈餘前景展望佳,相對看好與通膨走勢相關的能源及原物料類股,至於國家別部分,與油價高度正相關的俄羅斯、通膨壓力較小的台灣被看好,至於中國大陸、巴西隨通膨負面消息逐漸鈍化,風險相對降低。
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經理人蕭若梅表示,目前全球仍處低利率環境,依然有利商品市場上漲,未來一季若出現任何貨幣收緊動作,應是貨幣政策逐漸回歸正常化;直到核心通膨呈現上揚,才會正式進入升息循環,屆時推升商品價格的動力,將由低利率轉為景氣擴張。
蕭若梅分析,歷次油價高漲期間,股市表現亦不同。2002年油價大漲三倍,歷時五年時間,期間正逢景氣擴張期,股市為大多頭。
---------------下一則---------------
銀價炒翻天 1年來暴漲逾倍2011/04/05【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受國際金價大漲激勵,有「窮人的黃金」之稱的白銀也跟著翻兩番,過去1年多來,銀價漲幅超過1倍,每英兩漲到37.5美元左右。
分析師指出,短線白銀漲幅遠大於黃金,預估今年銀價最高點約在40美元左右,長線來看,有機會挑戰每英兩60美元。
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說,去年銀價大漲80%,今年銀價強漲幅已近30%,目前每英兩37.5美元來看,離市場預估高點不到2美元上漲空間,「白銀漲幅已經很大,投資人介入時要宜審慎。」
楊天立說,白銀價格便宜、很好炒,也曾是發行貨幣的準備,可說是黃金的「替身」,黃金飆漲之後,白銀更顯得物廉價美,成為炒家最愛。
另外,白銀工業需求很強,特別是在太陽能、新能源及環保等工業性需求前景看好,成為「有話題」的貴金屬。
楊天立說,今年銀價一度突破38美元,最近回落至37.5美元左右;由於距離市場預估高點已經愈近,未來銀價波動幅度將愈激烈。他建議,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應是黃金和白銀搭配,適度控制風險。
銀價一路狂飆,創31年新高,具萊德投信認為,今年以來資金持續不斷湧入白銀ETF,北京和上海一度傳出白銀斷貨消息;加上1月分美國銀幣銷售量創單月歷史新高,全球出現搶購銀幣風潮。
因此,具萊德認為,在金價屢創新高之下,投資人擔心追高黃金風險加大,而與黃金同為貴金屬的白銀,可望成為「黃金的替代品」,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德意志銀行預期,大陸猛打房,可能引導資金轉進貴金屬市場,包括黃金和白銀投資。
---------------下一則---------------
科技基金 長線看俏2011/04/0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NB(筆記型電腦)大廠宏碁下修財測,NB族群烏雲壟罩,相關類股價表現不佳。投信業者指出,第二季向來是電子股淡季,短線大盤量能不足,上漲力道可能受阻,投資人可逢低擇優布局,或透過科技基金掌握長線商機。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NB大廠調降財測,引發類股殺盤,相關族群成為盤面最弱類股。整體來看,在日本震災後,引發的NB、PC甚至其他3C產品供應鏈缺貨一事,短期還不會出現狀況,主要是廠商多有一至1.5個月的庫存,預計5月份情況好壞將更加明朗。
陳煌仁認為,若後續有零組件出現缺貨,對整個產業的出貨量都將帶來影響,將會是電子業在第二季較大的利空所在。
陳
煌仁指出,從這次日本震災來看,可能出現斷貨的零組件包括被動元件、電池、電源管理IC及記憶體,不論哪一樣產品出現無法銜接問題,都會影響其出貨量,原
本外資估計今年第二季筆電出貨量將正成長的季增率,屆時出現下修的機率大增。摩根富林明JF新興科技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日本地震過後,電子業供應鏈
斷鏈疑慮,也影響電子股表現較為弱勢。
---------------下一則---------------
紅金耀眼…大膽賭紅酒 3年狂賺18倍2011/04/04【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紅酒指數」紅透天,如何能敢在2008年以一萬元買進法國波爾多Lafite紅酒,現在一瓶已經飆到18萬,而且不好找,如何能在3年大賺18倍紅酒財?要準確判斷,先要學會如何品酒、選酒進而投資酒!
目前香港的金融界人士通過WSET認證是熱門的,想要拿到亞洲華爾街-香港的門票,就得先通過WSET的考試,在歐、美是已融入生活文化必備的,在香港,是晉級金融業的門票;在中國是晉級上流社會的必備要件,在台灣,是項另類新興的行業。
什
麼是WSET?WSET(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是英國的品酒教育機構,1969年成立,WSET的認證具有全球認可的價值,通過認證,可以培養出專業的品酒師,亦培育出業餘的愛好者,目前
全球計有55個國家開辦,在台灣授權機構包括有AOW(Art of
Wine)珍愛葡萄酒藝術公司等。只要通過其8-24小時的課程訓練,並通過測驗後,就可以由英國WEST
頒發的國際認證證書,拿到了認證,等於就取得品酒人士基本資格。
為何歐美這麼重視,香港是金融界人士的必備認證,因為,歐美非常重視飲酒文化,並認為品酒是生活文化的一環;香港富商、巨賈都以品酒為共同的嗜好,因此,想要打入圈子,拿到這個認證是「重要功具之一。」而且,大部分香港金融業者會投資個人拿到三級證書。
WSET分為四級,拿到三級證書的人就具有公信力,而四級證書的人台灣目前只有2人,全球也只有7300多人。
目
前WSET在台的課程分二級,由英國WEST通過考試的授權品酒師授課,從葡萄酒的介紹、品酒的技巧、食物與葡萄酒的搭配等,Level
1(第一級)由於成本考量,著重的是「師父領進門」,介紹多元的風格的葡萄酒、學習品味葡萄酒的技巧。Level
2(第二級)則是塑造為WSET中級課程精品班,除了介紹更深入的品酒技巧之外,更介紹葡萄酒的品種、產區,有特色的葡萄酒,以及烈酒等。
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
紅酒之後…大中華 吹起白酒投資風2011/04/04【聯合晚報╱記者鍾張涵╱台北報導】
相較紅酒收藏,大中華圈節慶宴客不可或缺的白酒,也成為另類的投資標的;目前投資白酒可分為兩大管道,包括進場兩岸酒企類股,進一步搭上公司獲利東風,或瞄準台灣菸酒公司的「酒窖銀行」概念,以收藏家角色儲酒保值。
過去5年是大陸白酒行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2010至2011中國糖酒食品業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07年至2011年間,大陸高檔白酒價格上漲了3.4倍。
大陸白酒行業的營收同時保持12%增幅、行業利潤保持25%左右的上升速度,也進一步帶動相關上市公司如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等A股股價,半年內相繼翻逾1倍,貴州茅台股更是10年內就上漲55倍;投資白酒股,一舉成為看旺大陸內需市場時不可或缺的一大標的。
台灣目前只有一檔杜康TDR位列白酒股,但另一方面,台灣菸酒公司也不落人後地嘉惠看好白酒的消費者。
相較世界各國流行的紅酒收藏,台酒公司董事長徐安旋表示,台酒特地推出「酒窖銀行」,讓白酒收藏家可以選擇一壇約28公升的高檔白酒,並隨著台酒公司每年依年份調漲價格後,靜待自己的高粱或紹興酒慢慢增值。
提醒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下一則---------------
精品療震傷 Q4有望出病房2011/04/05【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日
本強震發生迄今已超過半個月,核能輻射危機仍未解,不僅衝擊日本觀光市場,也對國際精品業股價造成衝擊。根據Lipper柏博資訊統計至3月28
日,MSCI全球精品指數今年來下跌3.86%,近1個月也有4.02%的跌幅,國內投信發行的四檔精品基金表現則相對抗跌,平均跌幅不超過2%。
根據HSBC Global Research的研究統計,去年全球主要精品公司的年度銷售來源,平均一成來自日本,311宮城大地震重創日本之際,日本民眾災後消費縮水,出國旅遊購買精品意願也會大幅降低。
永豐投信表示,日本發生地震後,明顯對全球觀光、精品市場造成衝擊,但中長線來看,中國已逐漸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精品消費大國,加上歐美國家經濟持續復甦,地震短線內影響精品業股價,卻也提供絕佳的進場布局時機點。
永豐主流品牌基金經理人陳人壽表示,按照1995年阪神地震經驗來看,當時精品業經歷約一季的低迷,初步預估日本強震將使全年精品銷售衰退25%,整體精品產業營收成長將因此下調2%,放緩至6-8%,但仍高於全球經濟成長率。
此外,目前來自中國等新興市場的新貴富豪買氣上升,在精品消費方面快速成長,中國出國遊客人次逐年快速成長並創造驚人消費力,2009年法國免稅店消費第一名即為中國旅客,占比達15%。今年的精品產業短期可能反映日本災情,而下半年之後仍會是具有成長性的產業。
就
精品業股價來看,陳人壽指出,過去長期合理的產業本益比在15至25倍之間,以去年的EPS來估算,去年底精品業本益比約20倍,目前已回跌至18倍,雖
然有日本災情衝擊,但預期股價再下跌的空間已有限。近期相對看好防禦型精品類股,例如酒類、眼鏡及高級醫療器材,中長線來看,預期第四季全球精品市場有機
會轉佳。
---------------下一則---------------
公司債發債爆量 全球型債券基金 看漲*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彭
博統計,今年第1季度公司債發行量為9,830億美元,全球公司債本季度發行量因此飆升至近2年最高水準,反映美國聯準會二度量化寬鬆(QE2)資金行情
下,市場投資者尋找相對於公債存在優質利差的債券。對照2009年
QE1資金潮帶動行情,讓2009年第2季公司債發行量創高時,各類主要債券漲幅亮眼,預計今年第2季各類債券行情依舊可期。
德盛安聯
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陳柏基表示,2009年第2季公司債發債量創高當季,推動各類債券行情啟動,全球投資等級債、新興市場債、全球高收益債及
美國高收益債分別有8.61~24.08%不等漲幅,且上漲態勢延續至2009年第3季,建議投資人可投資跨券種配置的債券基金。
觀察今年第1季各類債券指數表現,高收益債指數表現最佳,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上漲3.93%,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上漲3.85%,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及全球投資等級債券指數分別也有1.66%及0.55%的漲幅。
陳柏基表示,美國長期經濟展望好轉,企業基本面持續轉佳及企業違約率降低,都支撐高收益債後市表現空間,觀察過去景氣好轉時期,BB與B級債的高收益債券違約率較低,且具有信評調升空間優勢,更可望帶來資本利得。
柏瑞旗艦全球安穩組合基金經理人曾志峰表示,第2季資產配置債券部位,持續看好新興市場債券,尤其是當地貨幣主權債及公司債及全球高收益債券,為分散投資部位風險,應持續持有核心的策略債券,3大類債券型基金比重各約三分之一。
ING
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表示,高收益債基金可受惠景氣復甦趨勢,帶動企業獲利成長並改善財務體質,加上較高的票面利率可降低升息所帶來的衝擊;但近期高
收益債在中東北非緊張局勢以及日本核災提高全球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出現震盪走勢,加上公債殖利率走低,短期高收益債可能以區間整理為主。
---------------下一則---------------
利率看升 減持歐美公債2011/04/06【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投資專家建議,第二季持續加碼債券市場,可擇優買進新興債,以及兼具基本面、價值面優勢的高收益債,對歐美公債應減碼。
日盛銀行個人理財部指出,新興國家通膨壓力持續上揚,自去年起部分國家已陸續升息,此外,成熟國家通膨壓力較低,但目前景氣回升,且指標利率停留低檔已久,因此未來調升利率機率大,因此中長期政府公債部位應減少。
但
第二季若出現股市回檔或發生其他非預期事件,則不排除資金會短期放到安全性較高的公債。因此,日盛銀個人理財部對於公債的看法保持中立,且短期可能區間盤
整為主,但中長期仍較看淡此類資產;此外,考量景氣回升,公司獲利前景及財務狀況不錯,因此債市部位可考量高收益債券。
由於美、日、英、陸續實施量化寬鬆、維持低利率政策,充沛資金環境驅使資金流向收益率較高的風險性債券,如新興債與高收益債提供約6-7%的到期收益率,獲投資人青睞。
面對近期國際利空消息紛陳,摩根富林明新興活利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建議,投資人仍應納入債券部位,並適度提高固定收益產品比重,較能因應市場波動。
對於第二季全球債市配置,郭世宗建議,債券市場持續建議加碼基本、價值面兼具優勢的高收益債,新興債與可轉債可作為長期配置的一環,對美歐公債則建議減碼。
---------------下一則---------------
亞債基金 升息浪潮助威2011/04/05【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受能源與糧食價格影響,亞洲各國通膨情況再次升溫,導致中國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印度、菲律賓、台灣都升息,而後韓國、印尼及泰國也可能在4月升息。
在升息風潮中,受亞洲貨幣匯率影響深遠的亞債資產,成為市場青睞的焦點。
據Lipper統計,今年亞債基金幾乎已經扭轉年初以來對美元快速升值的匯損,正式轉為正報酬;相反的,日本地震讓日圓之前快速升值,反而侵蝕日圓計價的亞債資產表現。
例如,保誠亞洲當地貨幣債券基金的績效為3.13%、富蘭克林亞洲債券基金績效為3.1%,但是日圓計價的歐義銳榮日本債券基金,以及百利達日圓債券基金的績效,反而都轉為負2%左右,可見匯率變動對亞債的影響相當明顯。
保誠投信指出,亞洲4月即將再次面臨一陣升息風,雖然升息多少會壓抑到股票市場的表現,但反而有助拉抬亞洲企業債的利差,並造成亞洲貨幣間接升值效益。
因此,升息對亞債資產的影響,自然會比亞股更正面。
保誠投信認為,在信評調升與升息的利多刺激下,以當地貨幣計價的亞洲各國主權債,反而有較佳表現。
相反的,如果美元價格上漲,或是資金回流美國,對以美元計價的亞洲企業債反而較好。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計價,都可反應亞債資產長期表現穩健的特質。
匯豐亞洲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游陳達表示,亞洲身為未來最具成長爆發力的地區,企業違約的風險又相當低,外資加碼意願逐步提升,即使債券可能因通膨預期或升息造成部份資本利損,但高利差仍有機會因信評潛在調升空間而穩步收斂,預期未來亞債表現仍看俏。
---------------下一則---------------
歐洲可轉債基金 Q1出線* 2011-04-05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歐元第1季走強,投資歐洲和歐元相關的債券基金都有不錯表現,3月最佳的是與股市連動較多的歐洲可轉債基金,平均4檔漲幅達2.53%,其次包括歐元投資級公司債和歐洲高收益基金等,均有1%以上的投資報酬。
首季歐洲可轉債基金出線,國泰投顧表示,有部份原因是歐元升值,第1季歐元對新台幣上漲約5%,因此以新台幣計價的歐洲相關債券基金表現相對突出。歐元可轉債基金和股市連動性較高,歐股漲,歐元可轉債基金也跟著走揚。
除了歐元可轉債基金,全球可轉債券基金也表現不錯,寶來投信固定收益處協理楊斯淵表示,依據經驗,可轉債在景氣回溫至走揚階段的表現最佳,以2004-2007年景氣回溫階段為例,UBS可轉債指數平均每年報酬12.6%,甚至高於美林全球高收益債指數的12.2%。
可轉債同時兼具股債的性質,波動度遠低於股票,且可轉債最大的發行市場在美國,美國就業回穩、經濟持續回溫、企業盈餘持續成長及併購活動增加下,與美股相關度較高的美國可轉換公司債相關基金,可提供較高的投資報酬預期。
對第2季債券基金的布局,不少法人依然看好高收益債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基金後市。
ING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表示,第2季仍應以高收益為主,過去經驗顯示高收益債基金可受惠於景氣復甦趨勢,帶動企業獲利成長並改善財務體質,加上較高的票面利率可降低升息所帶來的衝擊。
不過,他指出,近期高收益債在中東北非緊張局勢以及日本核災提高全球系統性風險下,出現震盪走勢,加上公債殖利率走低,短期內高收益債將以區間整理為主,建議投資人分批布局為宜。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首季績效不如預期,穆正雍指出,主要是通膨壓力升高、利率走高,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38檔基金3月平均漲幅1.03%,第1季僅2.13%。但仍有不少法人建議,第2季可布局新興市場債基金。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全球總體經濟還是有利新興債基本面,如歐非中東主權債即有相當的利差收斂空間;也看好商品國家的墨西哥、馬來西亞、委內瑞拉、阿根廷、印尼等債券表現,只要嚴選持債,新興國家債市仍有投資機會。
---------------下一則---------------
升息在即 歐高收債嘗甜頭*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歐元區3月CPI預估年率意外升至2.6%的29個月高點,超出央行預設的2%,加深歐洲央行4月升息可能性,據彭博券商預估,年底前歐洲央行將有3碼升息幅度,法人認為,在升息階段,歐高收益債較能受惠。
追蹤上一波歐洲央行首度升息(2005年12月1日)後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年,美林歐洲高收益債指數全面上揚,1年報酬率有9.13%,同期間美林美國高收益債指數亦連袂收高,年報酬率達11.65%。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皮耶羅.蒙特表示,歐洲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是以穩定物價為目標,但目前CPI年率已超出2%甚多,因而增加升息的可能,惟短期升息幅度有限,且透過漸進式方式調整利率至合理水準,有助於舒緩對債市的影響。
依照過去經驗,高收益債市是少數債券類別在升息環境相對抗跌與上漲的標的,主要反映景氣復甦與企業獲利改善,加上今年歐洲高收益債市債信基本面持續強化,穆迪預估年底前違約率可望降至1%,利差預期仍有相當收斂空間。
另外,市場資金相當充沛,美銀美林證券預估今年歐洲公司債本息到期有3,000億歐元,相當歐洲公司債市面值的20%,在資金追逐有限標的情況下,將持續支撐債市表現。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資深經理盧明芬建議可留意原物料、通訊、金融和消費產業的投資機會。
摩
根富林明新興活利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指出,隨歐洲可能於第2季展開升息循環,對照聯準會(Fed)前波於2004~2006年升息循環期間,歐洲高收益
債券仍上漲逾16%,顯示若整體基本面無虞,升息對債券價格不致於產生太大衝擊,但仍需視未來歐債有無進一步擴大風險而定。
郭世宗認為,受到歐元兌美元走高激勵、與歐盟強化歐元區援助基金,大幅減緩市場對歐債的擔憂情緒,加上日本震災促使資金湧入成熟歐洲公債市場,可望進一步帶動歐債價格走揚,預期今年歐債走勢將不若去年疲軟。
---------------下一則---------------
巴西債信評等 躋身投資級*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周一把巴西債信評等調升至投資等級,是巴西有史以來第一次,主要反映其經濟強勁成長和總統羅賽芙上台後要大力削減財政支出來減低債務負擔。但有專家擔心這會讓巴西的通膨壓力進一步升高。
惠譽把巴西的本國貨幣與外幣主權債信評等,從「BBB-」調升1級至「BBB」,成為首家將巴西升到投資級的國際信評機構,這比國葡萄牙的評等還要高1級;至於信用展望列為穩定。
惠譽指羅賽芙上台後承諾削減支出,要讓巴西的預算削減300億美元,並且要讓國家經濟的過度高速成長拉回至可永續性成長的平衡水準。
Espirito Santo投資銀行認為,巴西信評被調升後,是政府面對新挑戰的開始,因為必須實施更合理的財政政策。
過去政府不斷大幅提高財政支出而增加通膨與升息的壓力,這間接讓巴西幣要以高利率來吸引更多資金,去維持其早已升值至讓人不安的水準。
巴西財長曼特加表示,惠譽的升等可能引發外資進一步湧入巴西,由於外資匯入大量美元,讓巴西的美元資金過剩,他認為這是一大問題。
但他強調這種美元淹腳目的問題,還是較巴西過去面對美元短缺的問題好太多了,表示政府將繼續採取調控措施去抑制過多的美元。
---------------下一則---------------
雙債強打 投信點名2011/04/05【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雖走在復甦路上,但國際市場偶有雜音干擾。有鑑於此,許多投信業者都建議投資人,不妨將資產分散於新興市場債與高收益債基金,既能參與景氣多頭循環,也有助於增加投資組合穩定度。
統計13家投信業者對第二季債市展望,分別有高達九成與七成的業者,看好新興市場債券、高收益債券的後市表現。
其中,新興市場債經過今年以來的修正,債券價格已有被低估的跡象。永豐新興高收雙債組合基金預定基金經理人曹清宗指出,隨新興市場國家基本面持續改善,將有助於債券投資價值向上提升。
摩根富林明新興活利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則建議,在新興債的投資策略上,除了布局新興市場美元債外,像是可以掌握新興市場貨幣升值的本地貨幣債,以及獲利動能水漲船高的新興市場公司債,都具有極佳的投資價值。
而在高收益債券部分,景順策略債券基金經理克里謝(Claudia Calich)表示,良好的經濟復甦情況,讓高收益債違約率維持低檔。
不過也因為利差吃緊,高收益債券資本利得繼續上揚的空間已有限,但在低利率環境下,高收益商品還是保有強大競爭力。
德盛安聯四季回報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銘祥說明,就算現在油價高漲,投資人可能擔心股市受到衝擊,但根據過去油價高漲時期經驗,各類型債券的跌幅最多約在2%,足證明其防禦特性。
---------------下一則---------------
全球高收益債基金 強勢2011/04/04【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雖然今年來股市震盪,但與股市連動高的高收益債,表現卻好壞參半。根據統計,在所有的信用債券中,今年來只有全球高收益債的表現較為領先,而過去一項被視為收益更高的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反而因為新興股市的震盪,而出現下跌情況。
根
據Lipper統計,在所有境內高收益債相關基金當中,今年以來表現較佳的,反而是聚焦在美國市場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如保誠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今年來
績效2.04%、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為1.70%,柏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也有1.28%。相反的,受到新興市場股市下跌影響,新興市場高收益
債券基金的績效都是負報酬。
保誠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根據過去的統計,高收益債券指數的走勢,跟股票市場有六成的連動性,
所以高收益債的表現多少都會受到股市影響;不過,今年以來市場資金明顯往成熟市場集中,加上高收益債券市場當中,美國又占75%以上的標的,所以,只要美
股表現好,以美國高收益債為主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表現自然佳。
周曉蘭指出,美國在3月24日公布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為3.1%,高於上月預估的2.8%,全年GDP則上升至2.9%。個人消費、企業庫存和投資等數據的向上修正,是推高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幅的主要原因。
此外,美國企業去年全年稅前獲利上升36.8%,是1950年以來最大增幅,且第四季的消費者支出也上升4%,這些強勁的獲利表現,都讓美國企業發行債券的違約率大幅下滑,進而提升高收益債券的表現。
ING投信表示,由於全球景氣持續復甦,有利企業獲利成長,高收益債的基本面持續看好。
不過,近期高收益債一度因市場所擔心日本核能災變所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升高,曾出現資金流出的情形,高收益債的震盪亦突顯出其波動度較高的特性。
ING投信認為,在災情穩定後,公債殖利率回升至先前水準,股票市場重回向上趨勢。
---------------下一則---------------
4月募集新基金 債熱股冷-2011年 04月04日【陳文蔚╱台北報導】
中東問題、歐債壓力加上日本強震影響,國際股市震盪擴大,股票基金投資熱度降溫,投信在4月即將募集的新基金,風險係數較高的固定收益商品再度躍居主力,新興市場債、高收益債,在這波6檔新基金中便佔4檔之多,強漲年餘的兩大風險債熱度仍難見降溫。
6檔額度總計800億
投信4月募集新基金檔數雖然僅6檔,但僅富邦農糧精選基金以及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基金兩檔以投資農糧相關與天然資源股票基金,其餘全都是固定商品天下,尤其是以高收益以及新興市場債最熱門。
而4月6檔基金募集上限高達800億元,但近年強打固定商品的復華投信,光兩檔債券基金募集額度便囊括半數,一次準備募集400億元,因此搶錢成果如何,深受市場關注。
摩
根富林明資深經理郭世宗表示,新興市場債在3月歷經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利空,表現仍相對抗跌,加上新興國家升息使利差擴大,以及新興國家評等調升,均有利資
金重回新興市場債。而高收益債方面,儘管已經大漲一整年,但富達證券認為,景氣溫和擴張,有助企業提高償債能力,加上違約率持續下降,現仍在歷史低檔,都
是抵銷評價在相對高檔風險的正面力道,但富達證券也提醒,目前歐債問題尚未解決,加上企業獲利調整,都是潛在風險,投資時仍須留意金融市場變化。
---------------下一則---------------
7檔基金開募 可望吸金920億* 2011-04-02 01:21* 中國時報* 張舒婷/台北報導
4月起基金市場又有7檔「新兵」加入,其中債券基金佔5檔,另2檔新募集的股票基金,則鎖定資源市場,包括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股票、富邦農糧精選。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這7檔基金可望吸收多達920億元資金活水。
值得留意的是,4月共有2檔傘型基金將展開募集,其中摩根富林明靈活新興股債傘型基金為國內首檔鎖定抗通膨概念的股債傘型基金,復華投信則鎖定在高收益與新興債市的投資機會,募集額度分別為100億、200億元。
摩
根富林明投信副總經理邱亮士分析,面對通膨升溫、日本強震及中東戰事等利空襲擊,全球市場動盪不安,投資人心態偏向保守,故第2季投信新募基金聚焦在新興
債、高收益債等產品。而通膨高漲、美元走軟,最具抗通膨題材的天然資源也備受青睞,讓投資在天然資源的新基金受到矚目。
富蘭克林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大鈞表示,今年以來,包括中東動盪、日本震災等不確定因素確實增多,更突顯債券在投資組合的防禦功能,但因目前全球經濟處於復甦軌道,企業獲利增加,因此,投資人可留意如新興債市、債信面題材改善後將受益的高收益公司債。
摩根富林明資源活力股票基金經理人田克杰認為,要對抗物價上漲以及通膨壓力,天然資源(如黃金、原油)仍是相對穩健投資標的,目前多數資源公司的股價仍低於當時水準,本益比僅約10倍左右,明顯低於2007年時的12倍,相當具有投資價值,可望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下一則---------------
7檔新兵 4月開募 920億 基金湧活水* 2011-04-06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4月再度有7檔新基金上陣火併。其中債券基金占了5檔,顯見市場多空氣氛未明,固定收益型的產品仍具利基,兩檔新募集的股票基金則不約而同鎖定資源市場,預期基金市場資金新活水將上看920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本月共有兩檔傘型基金將展開募集,其中摩根富林明靈活新興股債傘型基金是鎖定抗通膨概念的股債傘型基金,而復華投信則鎖定在高收益與新興債市的投資機會。
摩
根富林明投信副總經理邱亮士表示,面對通膨升溫、日本強震及中東戰事等利空襲擊,全球市場動盪不安,在投資人心態偏向保守,全球景氣又持續邁向復甦下,第
2季投信新募集基金紛紛聚焦在信用債券,包括信評續獲調升、收益率相對較高的新興債市,以及持續受惠景氣復甦、違約率下滑的高收益債市。
摩根富林明新興活利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分析,歐美日持續低利環境,而新興國家雖已陸續進入升息循環,但整體利率水準仍屬歷史低檔,面對物價上漲壓力,具備利差優勢的信用債券能提供較佳的收益率。
例如新興市場債券普遍可提供高於5%的到期收益率,其中拉美地區發行的債券到期收益率更達7%以上,相較物價漲幅,仍有餘裕。
復華新興市場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吳易欣表示,新興國家經濟高速成長,連帶使得國家的債信評等接連被調升,且新興市場債無論是長、短天期債券,皆各擁優勢,包括新興市場短天期公債,具有價格波動度低、利息收益穩定度高等優勢,相對適合想穩健參與新興債市成長契機的投資人。
至於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則具有高殖利率,且匯率升值可期,長期趨勢仍然向上。
復
華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汪誠一指出,新興市場公債殖利率約在4.26~7.08%,在殖利率較高的優勢下,相當於提供下檔風險保護。根據國際貨幣
基金(IMF)統計,新興國家的負債佔GDP比重偏低,且仍在持續改善,未來隨著政治穩定性改善,債信調升評等的空間相對仍大,後市資本利得空間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