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媽精選1050608基金資訊
by 媽基幫主 on 2016/06/08 14:40
回應(0)
人氣(5379)
收藏(0)
這貼文系統還是有問題
有時一次能全貼上
但像今天
要一則一則貼
有時還要把網址刪掉才能貼
有點浪費時間
今天貼完不會再貼了
會只貼在以下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E5%B0%8F%E5%AA%BD%E5%9F%BA%E9%87%91%E5%B9%AB-178819605530876/
投資人信心…內冷外熱2016-06-08 07:41:57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摩根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 http://goo.gl/w5Ajte
摩根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第2季結果「內冷外熱」。調查顯示,投資人信心跌破海嘯水平,來到80.1新低;但樂觀看待全球經濟景氣,預期下半年投資組合增值的可能性提升。
根據摩根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調查,整體信心較上季減少5.7個基點至80.1,改寫2004年進行調查以來最低紀錄。六大指標中,投資人對「台灣整體政治環境與兩岸關係」的信心滑落幅度最大,與總分同步刷新最低,顯見總統大選牽動投資人情緒。
不過,「全球經濟景氣」指標增幅最大,帶動投資人對「自身投資組合未來六個月的增值可能性」同步回升。
若回顧過去半年賺賠比率,無論台股、海外投資的賺錢比率也大幅提升,並以海外投資賺錢比率增加15個百分點最明顯。
摩根投信表示,近期美國就業及經濟數據維持復甦步調,4月公布核心CPI通膨指數月增0.4%,提高市場對通膨目標達陣的預期,使整體信心呈現內冷外熱。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近期全球股債匯市持續走揚,投資信心明顯回溫,然而「震盪」依然是市場主旋律,尤其6月變數紛雜,除了聯準會利率會議決議升息與否,英國脫歐也緊接登場,攸關美元指數及商品價格走勢,投資操作不能不慎。
因應未來市場波動,邱亮士指出,只要做好準備,依然可以從資產輪動過程掌握機會,投資人首先應注重風險控管,像是透過多元資產搭配靈活策略,控制風險同時也獲取報酬。而在震盪之際,定期定額股債平衡或多元資產商品,往往發揮擴大勝率、降低波動效果,有利保護資產。
觀察基金市場IPO熱況,也掀起多元資產加上收益特色的風潮,訴求穩收益、抗波動,邱亮士認為,許多投資人在震盪行情轉進這些「避風港」,是投資人賺錢比率走升、賠錢比率下降的主因之一。
---------------下一則---------------
台灣投資人信心 逾11年最冷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摩根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 http://goo.gl/ol7phO
「摩根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最新結果出爐,2016年第2季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終止過往兩季回升趨勢,投資人憂心台灣各方面的長線發展,拖累本次指 數走勢,滑落至80.1,不僅較前期(2016年1月)減少5.7個基準點,更是打破金融海嘯時期81.8的低分,更改寫2004年7月有調查以來的最低 分記錄。
進一步檢視組成台灣投資人信心指數的六大指標,與前期可說「外熱內冷」,近半數與國內相關的指標都出現明顯下滑,特別是投資人對於 「台灣整體政治環境與兩岸關係」的信心滑落幅度最大,同樣刷新指數調查以來最低,反而是對「全球經濟景氣」未來看好度提升,引領該指標回站穩90大關,也 帶動投資人對於自身投資組合未來半年增值的信心同步提升。
本次有兩項指標回升,以升幅來看依序為「全球經濟景氣」(+7.1)和「自己投資組合未來六個月的增值可能性」(+5.8)。四項指標走低,「台灣 經濟景氣」(-8.3)、「台灣整體投資市場環境與氣氛」(-9.7)、「台灣股市指數(股價)」(-10.1)、「台灣整體政治環境與兩岸關係」 (-19)。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分析,觀察影響本次信心指數持續滑落,主因來自投資人對台灣股市、經濟景氣、政治環境和投資氣氛等信心全數下滑,其中「對台灣政治環境與兩岸關係」驟降19個基點,對台股的信心因而明顯下滑逾10個基點,造成整體信心指數升勢暫歇。
統計2008年以來每當投資人信心指數落至85以下後進場,不論投資全球股市或台股的勝率都相當高。
摩根投信統計,2008年第4季全球遭遇金融海嘯襲擊,2009年第1季股市跌至谷底,但只要當時勇敢進場,不論後半年或後一年報酬率都是接近雙位數起跳,台股一年後甚至大漲近八成之多,全球股市也有逾34%漲幅。
---------------下一則---------------
最長衰退期 5月出口連16黑2016年06月08日 04:10工商時報王姿琳、于國欽/台北報導
近一年台灣出口貿易概況 http://goo.gl/t1BmAV
出口連16黑!財政部昨(7)日公布最新海關進出口統計,5月出口為235.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6%,已連續16個月負成長,創金融海嘯以來最長衰退紀錄。財政部表示,半導體需求隱現,但國際市場整體需求仍顯疲軟,預估至9月出口才有機會轉正。
全球需求疲弱,各國貿易也同受衝擊,包括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和日本等仍持續衰退。截至今年4月,新加坡出口連續20個月衰退、日本出口連15黑、美國連16個月衰退。至今年5月底為止,韓國出口連17黑、年減6%。
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受全球景氣成長步調滯緩,與農工原料價格止跌等綜合影響下,5月出口金額較上月增加5.8%,惟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年減幅度擴大至9.6%;至於5月主要出口貨品雖在高基期的影響下多呈衰退,但衰幅已見縮小。
至 於位居我國出口火車頭地位的電子零組件,5月出口72.3億美元,年減1.6%,但太陽能電池出口增13.7%,積體電路增0.4%,更是12個月以來首 度轉正,顯見半導體需求已有回溫跡象;此外,半導體業者也持續擴增先進製程投資,出口衍生需求增加,預期下半年半導體出口可望增溫。
然而,5月出口連16黑,持續改寫金融海嘯以來最長衰退紀錄,外界關切台灣出口何時可轉正?葉滿足表示,5月出口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但由於物價下跌,預期出口在6月轉正機率不大。
葉滿足指出,主計處預測今年第3季出口成長率為0.36%,顯見第3季轉正機率較高,而由於去年9月基期較低,因此出口「最有機會在9月轉正」。不過她說,每年旺季出現的時間不一,「過去也曾出現在7、8月」,如旺季效應能早點出現,不排除出口會提早轉正。
國貿局表示,展望未來,仍須注意美國利息走勢對各國匯率影響,及電子、鋼鐵與原油等產品國際產能過剩的現象是否紓緩。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則持較悲觀的看法,他認為,我國對於中國、東協出口金額大幅衰退,主因台灣簽署的FTA數量不足,加上政黨輪替後,中國有意減少對台灣訂單,重傷我國出口,「9月轉正是官員的期待值」,預估短期內出口要改善的機率不高。
殷乃平說,半導體產業需求回溫,但其一枝獨秀並不能彌補其他產業出口惡化的程度,此外,汽車電子、紡織機能衣等產業雖「逆流而上」,但規模尚小、腳步還沒站穩,也還無法擔起出口的大樑。
---------------下一則---------------
澳洲央行不提降息 澳元急升 重回0.74美元水準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央行周二宣布維持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由於央行沒有釋出任何將進一步降息的前瞻指引,刺激澳元匯率急速升值。
周二雪梨匯市澳元兌美元匯率升值逾1%,收0.7432美元,為1個月來首度重回0.74美元水準。
澳洲西太平洋銀行資深貨幣策略師凱洛(Sean Callow)說,央行沒有給利率前景做指引,就是投資人應該買進澳元的訊號。在未來幾個交易日,澳元兌美元匯率將挑戰0.748美元的上檔反壓區。
央行在會後聲明裡沒有偏向寬鬆的立場,讓許多專家感到意外。外界解讀為央行就算要再降息,時間點也將可能會延後,並依照數據表現而定。
匯豐控股在澳洲的首席經濟學家布拉士漢(Paul Bloxham)說,這份決策聲明對期待央行釋出進一步降息暗示的人來說會感到很失望。
央行總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說,維持貨幣政策立場不變,是因為澳洲經濟呈現持續性成長,和通膨率正邁向央行的目標。儘管如此,外界認為低通膨仍然是央行關注焦點所在。
央行5月初因為軟弱的通膨數據,決定降息1碼至1.75%創歷史新低。但澳洲後來公布首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分別季增1.1%與年增3.1%,創3年半來最快擴張速度,勞動市場也維持相對強健表現。
市場正把焦點放在央行8月貨幣政策會議,因為央行將重新檢討第2季通膨數據。外界認為只要央行確定通縮的威脅仍然存在,就可能會促使其降息來刺激經濟成長。
澳洲聯邦銀行(CBA)經濟師沃克曼(Michael Workman)說,央行明顯不對利率前景做評論,其實也算是一種前瞻指引。
他認為這顯示出央行正採取停看聽的態度,在準備下一次降息行動之前,要先看看未來幾個月的通膨和薪資等數據走向後才會決定。
---------------下一則---------------
資金重返 亞股基金印度最亮眼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亞股基金績效10強 http://goo.gl/v9vNRO
6月美國升息降溫,及英國脫歐公投不確定性下,資金卻重返經濟成長潛力高的亞洲,主要亞股幾乎全漲,亞股基金績效同步受惠,近一周全正報酬,投信72檔亞股基金全數正報酬,其中以印度相關基金表現最強勁,報酬率逾4%。
群 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從基本面來看,印度人口組成年輕,消費動能強勁,中產人口也隨著經濟發展而迅速壯大,購賣力可期,有利內需經濟持續增 溫;加上政府持續落實改革政策,看好受惠於內需和政策改革相關類股表現。印度股市基本面、政策面轉強利多,持續看好中長期表現。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指出,亞股在美國升息預期下先前一波修正,由於歐、美經濟復甦力道不足,大陸景氣疲軟,預期亞洲GDP持續走平; 但大陸經濟在政府支出及投資挹注下,經濟數據反彈,政策面促使短期周期回升,可望帶動亞股走強,財報佳的中小型股,及評價面、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相對看好。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認為,印度中央統計辦公室公布2016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達7.9%,大幅高於市場預期,消費部門為主要 成長動能,抵銷淨出口的拖累;儘管數據顯示印度經濟成長快速,但私部門投資不振、出口萎縮、雨季延遲及美國利率決策影響資金動向等因素,都可能為印度經濟 帶來衝擊,為後續需留意的重點。
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強調,企業財報捎來利多帶動近期印度股市一枝獨秀,因預估今年雨 季雨量將高於長期平均水準,有利於農作產出增加並提高農民收入與消費動能,且政府加速改革進程,市場期待7、8月國會雨季會期,有機會通過延宕已久的 GST消費稅法案,看好基本面與政策利多題材,可望持續推升印度股市強勢表現。
---------------下一則---------------
亞股債錢景亮 Q1相關ETF資金流量轉正2016-06-08 07:02:14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國延後升息,美元走弱,亞太(不含日本)ETF資金流量四年來首度由負轉正。基金業者分析,亞洲經濟體質佳,多國推出改革計畫,投資人恢復信心,股債市都有投資吸引力。
今年初市場一度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年將四度升息,先機亞太股票基金經理人關睿博(Josh Crabb)指出,但現在即便投資人預期今年連一次升息的機會也沒有,也不足為奇。
Fed不急著升息,美元不再持續強勢,今年第1季,亞太(不含日本)市場的ETF資金流量由負轉正,為2012年以來首見。
關睿博分析,目前只剩下日本面臨ETF資金大舉出走的挑戰,因為投資人似乎對安倍晉三的經濟改革計畫失去耐心。
關睿博表示,投資人將發現弱勢美元其實對亞洲各國帶來諸多好處,不但讓人民幣更具競爭力,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亞洲國家也更容易以更低廉的成本取得美元資金,彌補美元計價的資金缺口。
關睿博指出,亞洲各國的改革需求大,也帶來新的投資題材與機會。例如,印度再次吸引境外直接投資的資金,湧入資金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與中國不相上下。
關睿博表示,投資人的信心改善,亞股股價淨值比自2009年的1倍上升至1.5倍。亞股才開始回溫,但有些企業表現優於預期,值得注意。
---------------下一則---------------
歐元區第1季GDP 上修至季增0.6% 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歐元區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值周二出爐,拜家庭支出勁揚所賜,首季經濟成長率上修至季增0.6%,去年第4季成長率亦一併上修。歐元區經濟好轉也意味著,歐洲央行未來可能無需擴大寬鬆措施。
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周二公布,歐元區19國第1季GDP較前季擴張0.6%,並較去年同期增加1.7%,優於前次估計的季增0.5%和年增1.5%。若折合季增年率,第1季經濟上升2.2%。
歐盟統計局亦上修去年第4季的GDP數據,該季經濟季增0.4%和年增1.7%,優於之前預估的季增0.3%和年增1.6%。今年第1季和去年第4季GDP的年增率雙雙寫下2011年中以來最佳紀錄。
儘管歐元區當局和市場經濟學家皆認為,歐元區本季和未來幾季經濟成長表現可能不如第1季般強勁,但過去2季經濟穩健復甦可望強化歐元區未來幾個月不需額外刺激措施的看法。
歐元區首季經濟成長向上修正,主要受家庭支出攀升所賜,上季家庭支出季增0.6%,較去年第4季的增幅高出1倍,並寫下2014年第4季以來最大增幅。
油價下滑是促成消費者支出攀升的原因之一,因為低油價讓家庭省下更多資金,可用來購買其他商品和服務。
不過隨著油價反彈,提振消費的力道可能消退,歐洲央行和其他經濟學家皆認為,首季經濟強勁成長力道恐難以延續至本季。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上周表示,本季經濟表現可能不如第1季。
---------------下一則---------------
葉倫高鴿 全球股漲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呂清郎/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周一在費城演說時示意本月不會升息,主要還是上周五出爐的5月就業報告意外疲軟令人失望,再來就是不確定因素干擾,包括英國的脫歐公投。葉倫釋出鴿派訊息帶來激勵,全球股市周二響起如雷「漲」聲,美元則跌至1個月新低。
葉倫暗示6月決策不會升息,又對美國經濟大致保持肯定態度,包括日韓陸港在內的亞洲股市周二齊漲收紅,韓股與港股均大漲逾1.3%;歐洲3大股市周二早盤跳空開高,德國大盤勁揚1.7%,Stoxx 600歐股指數上漲1.2%;美股續揚,道瓊工業指數上漲70點或0.4%,來到17,990點,已逼近1萬8千點大關。
匯市方面,歐洲早盤歐元兌美元升0.1%,日圓兌美元跌0.2%,華爾街日報美元指數下跌0.3%至86.07點,創5月5日以來最低。
新台幣同樣受惠於美國升息放緩,外資匯入加碼台股,演出股匯雙漲,終場收在32.339元兌1美元,創逾1個月新高,升值6.3分,為連續7個交易日收升,總成交量略放大至11.5億美元。
葉倫表示,Fed當前設定的貨幣政策「普遍適當」,她暗指下周的政策會議上,Fed傾向按兵不動,但如果5月讓人受挫的就業數據證明是偶發異常,不排除今年稍晚升息的可能。
---------------下一則---------------
美大選 股漲機率近9成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市場普遍流傳的「5月拋售離場」說法,在今年大選年可能不適用,投資人還是持續抱股等著坐享其成為上策。因為有歷史為證,總統大選年標普500指數直到投票日,因多頭支撐上漲機率超高。若總統候選人能激起選民對經濟前景改善的期待,漲勢更可望維持續航力。
根據統計,在過去22回美國選舉年(5月-10月),標普指數就漲了19回,上漲機率高達86%,平均漲幅6.2%。
只有少數幾個選舉年是特例,指數波動特別劇烈。標普指數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暴挫近31%,1932年上漲55.7%,在1936年和1940年漲幅約19.5%,但平均漲幅4.1%才是較符合現實的數值。
標普指數在夏季月份通常表現地特別強勁,6、7和8月平均月漲幅別為1.5%、1.9%及3.0%。不過在總統大選年,7月與8月的報酬波動率常見陡升,分別為28.8%和30.3%,12個月的平均報酬波動率18.6%。
考量到今年總統大選爭議不斷,民主與共和兩黨陣營起內鬨未凝聚團結氣氛,政策瀰漫不確定性,恐使標普指數的波動性高於歷史正常值。
---------------下一則---------------
印度需求量創新高 力撐油價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布蘭特原油期貨走勢 http://goo.gl/yeIla8
巴倫週刊亞洲版(Barron"s Asia)報導指出,印度今年石油需求量將創新高,加上IHS認為新車需求讓印度石油需求量可追上中國,將為國際油價提供重大支撐。
倫敦布蘭特原油8月期貨價周二盤中上漲1.4%,報51.24美元,創今年來盤中新高;若收盤時仍維持這水準,就創去年10月9日來收盤新高。紐約西德州8月期油價上漲約1%,報50.65美元。
巴倫預期,在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中,有多達30%來自印度所貢獻。因為印度政府之前每年新舖設6,000公里道路,現在要加快至每年1萬公里,加上政府要讓製造業占經濟活動比率,從目前16%增加至2022年的25%,都將提升運輸需求。
印度個人所得增加也促進汽車需求,從而增加汽油需求量。目前印度的汽油占國家整體石油需求比重僅12%,低於其他新興市場平均21%,和已開發國家平均28%。隨著印度汽車與運輸需求上升,汽油消耗量將有大幅增長空間,從而推升石油需求。
諮商機構IHS副董事長雅吉(Daniel Yergin)指出,印度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大幅增加,可跟中國匹敵。
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隨著印度經濟快速增長,今年首季的每天精煉燃料的消耗量達435萬桶創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10%。
IEA估計,印度首季的每天精煉石化產品需求成長40萬桶,高於中國同期的成長35.3萬桶,為近4年來首度超越中國。
根據印度官方資料,印度首季汽油需求量年增14.5%,至於占印度整體精煉燃料比重達40%的柴油,同期間的需求量也年增7.5%。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SIAM)指出,印度去年度生產2,400萬輛新車,新轎車銷售量成長7.2%。外界因此看好這股趨勢會推升印度煉油業景氣,從而帶動石油需求成長。
---------------下一則---------------
科技、生技基金 5月績效亮眼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5月整體股市氣氛並未出現「五窮六絕」困境,包括印度、美國、台灣、泰國等市場維持上漲,海外股票基金更有不少繳出正報酬,尤以科技、生技相關股票基金表現最亮眼,海外股票基金前10強基金多為生技、科技類。
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美股近期仍維持高檔整理,5月費城半導體指數領先大漲8.4%,加上美元強勢,帶動美國及全球科技股也有不錯表現,科技型基金如布局半導體產品及設備族群,績效同樣強勁;根據美林5月全球經理人調查,科技股仍是經理人首選加碼產業,加碼比率高達33%,無論美國或新興市場,科技股均被列為前三大加碼產業。
觀察美國過去3次升息期間;方定宇指出,科技類股在3個月及12個月表現分別優於美股2%及15%,顯示升息初期時科技類股表現較為震盪,但在經濟景氣復甦上軌道後,可以樂觀期待科技類股中長期的表現。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龔曉薇認為,新興亞股方面,在政策面促使短期周期回升下,帶動後續整體股市走強,經過年初一波修正後,預期以往第2季因賣壓而修正狀況今年應不會太明顯,評價面及基本面景氣循環啟動下,看好生技醫療、新能源後勢。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強調,今年醫療生技類股出現超跌,S&P 500大型生技類股本益比僅15倍,NBI指數本益比也來到7年新低,評價面更合理及具吸引力,待市場悲觀情緒消散,將更顯投資價值。隨醫療年會和論壇將陸續展開,產業利多訊息釋出有利扭轉市場氛圍、重振投資信心。
---------------下一則---------------
物聯網夯 Q3科技股看旺2016-06-08 07:43:5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物聯網未來發展階段 http://goo.gl/x6yyp8
物聯網等新科技應用帶來新商機與超額報酬,引領全球資訊科技指數近年漲贏全球股市。復華投信表示,物聯網是長期大趨勢,正處起步階段,相關產業所衍生的上兆美元商機,將是布局科技趨勢首選,並成為接下來電子旺季的推升動能。
彭博資訊統計,近五年MSCI全球資訊科技指數上漲約五成,同期間MSCI世界指數漲幅僅一半。今年5月中旬以來各產業行情回溫,MSCI全球資訊科技指數在半導體設備龍頭財報等好消息帶動下,同樣以漲幅近5%居冠,優於世界指數表現。
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壬信表示,根據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確認,目前半導體訂單持續強勁至10月,便是受惠物聯網需求。儘管過往第3季電子旺季以消費 性電子為主,不過,今年市場對蘋果等智慧型手機新機的期待較低,反觀隨物聯網等應用崛起,如汽車電子、工業電子、虛擬實境(VR)與資料中心等應用成長攀 升,預估第3季科技股行情可期,目前正是布局全球科技產業的好時機。
---------------下一則---------------
物聯網帶動 科技股Q3可期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資疑科技指數、全球股市近5年績效表現 http://goo.gl/gGz35Q
物聯網等新科技應用帶來新商機與超額報酬,引領全球資訊科技指數近年漲贏全球股市。復華投信表示,物聯網正處起步階段,相關產業所衍生上兆美元商機,將是布局科技趨勢首選,並成為接下來電子旺季的推升動能。
彭 博資訊(Bloomberg)統計,近5年MSCI全球資訊科技指數漲約5成,同期間MSCI世界指數漲幅僅一半。今年5月中來各產業行情回溫,MSCI 全球資訊科技指數在半導體設備龍頭財報等好消息帶動下,同樣以漲幅近5%居冠,健康護理、金融、能源指數則以4.1%、3%、2%居次。
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壬信表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確認,目前半導體訂單持續強勁至10月,便是受物聯網需求所帶動。儘管過去第3季電子旺 季以消費性電子為主,不過,今年市場對蘋果等智慧型手機新機的期待較低,反觀隨物聯網等應用崛起,如汽車電子、工業電子、虛擬實境(VR)與資料中心等應 用成長攀升,預估第3季科技股行情可期,目前正是布局全球科技產業的好時機。
黃壬信指出,全球工業科技歷經50多年的蓬勃發展,從硬、軟體 建設逐步邁向虛實整合,物聯網的誕生,成為繼PC、Internet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透過物聯網具有可在任何時間、地點,做出即時反 應的特性,使物聯網科技可改善企業營運效率、降低成本與商業模式創新,在目前新興市場高速成長階段已過、人力成本攀升,歐美市場經濟成長溫和的狀況下,成 為全球資訊科技產業的新出口。
物聯網被視為繼行動裝置之後的最大科技商機,為此,復華投信推出「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預計23日展開 募集,基金將透過復華投信海外股票投研團隊50多人編組選股,集結內部全球科技、工業、消費、金融、生技醫療及原物料等專才,挖掘全球各產業所造就的大量 轉機股與價值成長股。
至於投資配置著重美、大中華、日與歐洲等物聯網發展重鎮,並透過彼此相關係數低的四大區域分散風散,並因應市場多空搭配股價淨值比(P/B)、本益比(P/E)與本夢比(P/D)三類股票彈性操作,提高投資報酬率。
---------------下一則---------------
投資人轉趨審慎樂觀 美股生技基金可加碼2016-06-08 07:40:08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在6月升息的機率大減,但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如果確如市場預期延到七月、趁至更為延後,可望激勵目前略顯觀望的投資氣氛,讓投資人轉趨審慎樂觀,現階段可以適度加碼美股基金與生技基金。
張繼文表示,美國升息的格局並未改變,不是不升,只是時程將往後延。由於美國物價年增率(CPI指數)走升,加上美國聯邦公開市場理事會(FOMC)會議記錄顯示決策官員已經表態,若第2季總經數據反彈,就會順勢升息。
近期美國經濟只是出現短期的變數,例如新增非農就業人數不如預期,才使市場預期6月升息機率降低,不過美國經濟目前仍維持擴張的趨勢,加上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美國物價繼續增溫的趨勢未變。
美國延緩升息,有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張繼文認為,這有助於激勵市場投資氣氛有利,對於美股前景也相對較有利,對於內需消費為主的產業,獲利預期較佳,有助於以美國內需產業布局為主的美股基金表現,另外,對於併購題材不斷的生技類股也是一大利多。
美國暫緩升息消息一出,使美元應聲走弱,張繼文強調,若是聯準會重啟升息,勢將帶動美元走升,將壓抑美國以出口為主的企業獲利,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包括科技、原物料與能源等的獲利前景,將矇上一層陰影。
張繼文說,美國經濟正處在「金髮經濟」(Goldilocks Economy)的時代:不過冷(not too cold),也不過熱(not too hot),而是溫度適中(just right)的市場,因此仍應適度布局美股。
---------------下一則---------------
多元收益基金穩穩賺 長期報酬可觀2016-06-08 07:46:13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6月多元收益基金三強搶市 http://goo.gl/yTwYl2
近期投信業者紛推多元收益基金,以「收益重於資本利得」的思維,在低利環境中追求收益;並搭配多元概念,分散重押高收益債券或高息股票的風險,捕捉各類資產表現快速輪動下的報酬。
野 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李祐慈表示,因低利環境加上風險性資產不再便宜,近期投資人對收益的期待遠高於衝刺資本利得,因此近期推出的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 金的投資策略,將以穩定收息為主要目標,捨棄上下浮動的資本利得,賺取投資最關鍵的股息、債息和權利金,希望提供投資人穩定的收益投資。
同樣將在近期募集的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也認為,資本利得有起有落,股利、債息等收益則相對穩定,長期累積的報酬往往十分可觀,像是以高息股票為例,過去15年累積報酬達約150%,而一般股票僅約100%。
法人指出,雖然在低利環境下追求收益固然重要,但重押高收益債券或高息股票,將帶來資產過度集中的風險。
根據理柏統計各類收益資產報酬,像是高息股票在2013年報酬率達19%,但到了2014年報酬率只剩2%,去年更是近5%的負報酬率。
針對想要獲得收益,並控制波動風險的投資人,法人建議可投資以收益管理為目標的多元收益基金,藉由股息、債息往既定的收益目標前進,並透過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在保護資產的前提下獲得收益。
在多元收益基金的挑選上,資產管理業者建議,投資人可觀察基金投資組合,判斷屬性偏向積極或是穩健,進而評估風險,並留意投資組合中是否有特定資產預估收益率過高,這將影響整體收益率的表現。
---------------下一則---------------
迎戰負利率時代 多元資產組合基金讚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全球掀起負利率風,目前已有歐洲、日本、瑞典、丹麥等央行推行負利率,在負利率環境下,投資布局更重要,才能彌補存款收益遭受侵蝕,但對於沒空盯盤的投資人,選擇多元資產組合型基金相對有利,兼具配息及「懶人投資」優勢,應是迎戰負利率首選基金。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方裕元表示,多元資產組合基金優勢在於可隨市場變化動態調整,投資標的涵蓋股、債、REITs、商品等各金融產品,有效分散投資風險,收益面也可創造較佳收益來源。
投資依據是否分配收益可分為配息型及累積型,配息型指每期配息的金額都領回,累積型為每期配息金額再投入原來基金不予分配,可累積較大投資本金,有如銀行複利效果。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指出示,今年以來全球市場出現不小波動,資產投資要有多元靈活平衡配置的概念,以投資債券市場為例,在目前全球投資風險與機會並存環境下,透過債券組合分散布局具有潛在機會之債券,除可靈活掌握市場多空變化,並可分散波動度,爭取持續性收益,建議透過多元化平衡布局加強防禦力。
亨德森遠見亞洲股票收益基金經理Sat Duhra認為,亞洲企業第1季股息偏低,派發股息焦點集中在下半年,為觀察今表現是否符合預期指標;公用股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等較穩定行業,預期可持續增長,其中澳洲和新加坡以外發展程度較低,股息增長潛力仍大。
富蘭克林華美多重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王棋正強調,6月英國脫歐公投、美國聯準會升息決議,預期金融市場波動性會提高,布局建議採取攻守兼備、資產均衡配置投資策略,多元資產配置的平衡型基金,既能爭取優於固定收益的資本利得,波動度又低於股票型基金,適合期望能追求收益兼顧成長,更具下檔保護機制。
---------------下一則---------------
-0.02% 歷史新低 德債平均殖利率變負值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二報導,德國政府公債平均殖利率首度降至負值,據德國央行最新數據顯示,平均殖利率周一改寫4月的0%低點,創下負0.02%的歷史新低紀錄。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擴大採行負利率,而且歐洲央行(ECB)大規模購買債券,推升公債價格上揚,並將殖利率壓低至負值。
投資人購買負殖利率的公債,若是持有債券直至到期日將會蒙受損失。即便如此,許多投資人今年還是能從債券價格上漲獲利。
施羅德(Schroders)基金經理人艾薩克(Gareth Isaac)表示:「投資人現在做的是將未來的報酬提前至當下實現。從基金操盤人的角度看來,當前的風險是我記憶中一段時間以來最多。」
標準人壽公司(Standard Life)經濟學家麥坎(James McCann)指出,除非經濟進入穩健復甦的新階段,不然殖利率跌至負數的公債將會越來越多。
麥坎表示:「債券市場現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將殖利率壓至零以下,我們需要通膨和經濟成長大幅好轉來扭轉這股趨勢,但現階段通膨和成長尚未達到此一境界。」
據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數據,截至上周為止,全球殖利率為負值的政府公債已經超過10兆美元大關。
歐洲央行自去年3月以來已砸下8,170億歐元購買歐洲政府債券,並將自周三開始購買投資級評等的公司債。
在歐洲央行將購債規模擴大至公司債之前,歐洲企業的借款成本已經下降。目前超過360億美元的公司債殖利率為負數。
TwentyFour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夏儂(Gordon Shannon)表示,歐洲央行購買公司債對市場來說是正面消息。在歐洲央行購債範圍內的金融資產擔保債券(covered bond),殖利率同樣節節走低。
---------------下一則---------------
負殖利率當道 美亞高收債嘗甜頭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惠譽信評(Fitch)最新報告顯示,5月全球負殖利率的公債總額,已衝破10兆美元大關,以日本公債為導及義大利等共14國公債入列,隨市場上負利率公債愈來愈多,美國公債恐難逃魔咒,但反觀美國及亞洲高收益債平均殖利率卻居領先,分別達8.6%及8.3%,可說是目前最甜資產。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周曉蘭表示,高收益債對利率敏感性較低,又具備高殖利率優勢,且只要Fed採取緩步漸進的升息方式,高收益債就不會出現明顯波瀾。
再就違約率來看,也不必太過擔心,目前違約率走升仍僅限商品相關產業,未擴散至其他產業,高收債違約率走勢僅是上升至長期平均附近,整體情勢仍在可控範圍內。
宏利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指出,國際油價持續上揚,讓高收益公司債,及新興巿場債的漲勢得以延續;美國經濟依然穩健,通膨溫和成長,不影響利率正常化的速度維持平穩緩慢,目前美國經濟持續成長及低利率的環境,有利美國高收益債券未來表現。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認為,觀察2011~2015年間主要債券指數表現,亞高收債年化報酬率6.6%居冠,其次為新興美元指數5.1%,顯示JACI亞洲高收益債指數長線走勢穩健;短期行情預期將區間盤整,各大央行寬鬆環境使得資金仍將持續找尋高殖利率資產,亞債仍受強勁技術面的支持,亞高收債將緩步向上。
台新亞澳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邱奕仁強調,在主要央行執行寬鬆或負利率政策下,全球債券市負收益率比重,由年初13%增加至23%,高評級債無利可圖;亞高收在高息收的保護下,目前債券殖利率相對居高,亞高收仍將是最值得投資標的。
---------------下一則---------------
創新收益管理基金 問世2016年06月08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央行競相施行低利率政策,成熟國家短天期公債殖利率近半數呈現負利率,風險性資產在這波反彈後,陷入向上空間有限、震盪幅度加大的窘境,投資人追求收益困難,管理好收益難上加難。
野村投信創新推出以「收益管理」為目標的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預計20日展開募集,先為投資人獲取息值後,再透過三重防禦機制守住收益率,追求年化7~8%的收益目標,並設立新台幣、美元和人民幣三大幣別的累積與月配息級別,滿足投資人對於收益多元化的配置需求。
多元資產基金的興起讓平衡型基金規模日益增加,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近五年來國人主要投資的股票型、債券型和平衡型三大基金類別的規模消長明顯,股票 型基金規模難以長大,債券型基金規模更在2015年失血兩成,僅平衡型基金規模自2013年起飛後,連續三年呈現兩位數的高成長曲線,在金融海嘯後廣泛運 用的新型態金融工具加持下,多元資產基金逐漸位居台灣投資人的最愛。
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李祐慈表示,現處低利率環境,加上風險性資產價值已不再便宜,投資人對收益的期待遠高於衝刺資本利得,但若因此押注在高收益債券基金,反而承受資產過度集中的風險。
李祐慈指出,目前市面的債券型或多元資產基金,多數依據市場環境來投資配置,以追求資本利得。
然 而,野村多元收益平衡基金為依據市場環境來主動調整收益來源,不盲目衝刺資本利得,藉由獨創的三重風險防禦網包括配置防禦資產、保護選擇權,以及股票指數 期貨和公債期貨,來降低投資組合風險,讓明確可得的收益從紙上富貴到落袋為安,落實先求有、再求好的投資表現,惟有做好收益管理並控管風險,才有機會締造 長期績效。
李祐慈認為,在低利率和負利率政策衝擊下,目前的市場環境獲取收益不易,加上美國升息和英國脫歐等不確定因素來襲,掀起的高度震盪更可能減損資本利得。
以收益管理為目標的多元資產基金若遭逢市場步入空頭,將可彈性調降股票部位,增加公債及現金來降低投組波動度,更將提高選擇權參與率以維持收益水準,加上債息收入,仍可往既定收益目標前進。
|
|
|
|
會有什麼內容,啊知,不過教會你用基智網的功能學會挑基金!如果有空,會把每天各大報關於基金重點及小媽眉批送上,首頁還會不定時最新消息報告,讓你不愛上基金也難~
這麼好康的地方,天天來也無妨~
有空看看小媽回答的內容,保證精采又有收獲!!
|
部落格資料
當日人氣:
801
累積人氣:
6367495
訂閱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