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K:上季紡織產業產值1157億,季衰退4.8%
精實新聞 2012-02-15 12:14:14 記者 鄧寧 報導 據工研院IEK ITIS計畫統計,2011年第四季台灣整體紡織產業產值(含人造纖維業、紡織業、成衣及服飾業)達1156.77億元,較2011年第三季衰退4.8%,延續了第三季的衰退走勢;而2011全年產值達4983億元,仍有3.3%年增率,且逼近5000億元大關。總體來說,2011年台灣紡織產業產值雖然僅微幅成長,但紡織出口金額繳出127億美元的亮麗成績單,創下十年來的新高。
依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11年人造纖維業產值為1620億元,較2010年成長5.8%,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為33%;紡織業(指織布、染整等紡織中游)為3115億元,較2010年成長2.9%,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為63%;成衣及服飾品業產值為248億元,較2010年衰退6.4%,其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5%,整體紡織產業總產值達4983億元,較2010年成長3%。
除了成衣業去年全年產值呈現衰退外,若以季度區別,受到全球經濟景氣復甦趨緩,歐債風暴致使歐美市場對亞洲國家採購減緩、中國貨幣緊縮政策與下半年紡織原物料價格下跌等綜合性因素,位處上游的人造纖維業及紡織業季產值更呈逐季遞減,導致2011年台灣整體紡織產業曲線開高走低。
紡織所產業分析師劉育呈指出,紡織產業與整體大環境及原物料價格波動的連動性愈來愈高,而2011年棉花價格出現戲劇化波動,是紡織原料中波動幅度最大者,並以聚酯棉和棉花的替代性最為明顯,進而帶動人造纖維的價格。去年3月時棉花達到每磅221.95美分的月均價高點,這也帶動了聚酯棉、聚酯加工絲、尼龍加工絲價格上揚,且均在2011年3月達到區域高點;但4月~12月間即因棉花價格的下滑,也連帶使聚酯棉、聚酯加工絲、尼龍加工絲價格逐步下滑,影響人造纖維業及紡織業產值逐季遞減。
雖然台灣紡織業去年動盪起伏極大,但根據財政部統計處海關進出口貿易概況資料顯示,2011年台灣紡織品出口值達到127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增加14億美元,成長12.5%,且創下十年來的新高;進口值亦較2010年成長22.9%,為35.7億美元;創匯金額為91.5億美元,較2010年同期增加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