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與建議
今年行動電話產業正逐步走向2.5G與3.0G,各家國際手機大廠無所不用其極,積極在市場上做卡位動作,使得行動電話產業競爭愈來愈激烈,各公司為了搶佔市佔率,以及不願在新世代手機開發上落後,一方面祭出產品價格戰,另一方面全心全力投入新世代的產品開發,所以將成熟產品紛紛以ODM方式,來解決其產品線的不足,因此造就台灣這一、兩年手機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也造就手機零組件產業的契機。
在近年來的電腦產業的蓬勃發展下,孕育出完整上、中、下游之良好產業環境,隨著電腦產業的成長趨緩,使得部分廠商開始思索未來的發展,而手機產業一年有四億支的市場當然是首選,比較知名的例子有廣達、仁寶等。至於在手機零組件產業方面,台灣廠商的發展比手機下游產業來的好,雖然在全球各項手機零組件的產業,仍有很大成長的空間,不過台灣在手機電路印刷板與手機按鍵的產業上,有著不錯的表現,分別佔全球市佔率的40
%與10 %以上,未來台灣廠商在手機彩色面板的發展,也將會有不錯的表現。
元大投顧根據產業基本面及該公司的手機相關營收超過一半以上,或是未來在其手機零組件有發展潛力的個股作推薦:以按鍵在全球市佔率10%以上及新投入具潛力軟板事業的毅嘉、持續研發新技術的塑膠機殼之綠點、手機印刷電路佔其營收75
%的耀華、手機彩色化的最大功臣之彩色面板模組廠商勝華、手機光源的LED以RGB推出的白光的宏齊、較具規模手機連接器廠商之正崴。至於短期因股價以達合理價位,但對未來發展仍舊看好,建議拉回買進、長期投資的個股有:以電聲產品的專業製造廠商的美律、與大廠關係密切的億光、手機連接器具發展潛力的佳必琪、與正在流行手機相機的鏡片與模組廠商的大立光電、與國內第一家手機震動馬達出貨廠商一詮。
一、手機產業概況
根據IDC公佈第二季全球行動電話出貨量統計為1.18億支,分別較去年同期與今年第一季成長19.2
%、6.7
%,儘管第二季全球經濟持續震盪,恐怖攻擊擔憂依舊存在,再加上突發的亞洲SARS疫情,及大陸手機庫存問題,然而手機市場第二季依舊是持續成長,歸根究底是在手機產業正進入世代交替的過程。這些電信大廠一方面宣傳最新、最炫的手機,並推出新款手機內容的服務,同時降價出清舊款手機,使得今年第二季手機市場未因上述不利因素而下降。因此,元大投顧依舊對今年手機市場較去年成長5
~ 10 %的看法不變,全年手機出貨量在4.3 ~ 4.5 億支。
表一、IDC對2003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的預測
|
預測機構 |
2003Q1 |
2003Q2 |
QoQ |
YoY |
2003年預估 |
2003 YoY |
|
IDC |
1.08億 |
1.18億 |
6.7% |
19.2% |
4.31億 |
10.2% |
資料來源:電子時報、元大京華投顧整理
全球國際手機大廠的財報陸續出爐,雖然在全球手機出貨量持續成長的情況下,但是受到手機價格被大幅降價所抵銷,激烈的價格戰以讓國際手機大廠的利潤再度下探。根據諾基亞最新一季財報指出,該公司2003年第二季手機出貨量成長14%,然營收卻僅成長2%,預計第三季手機出貨量還將成長10%,然而激烈的削價競爭與美元走軟態勢,使得手機出貨量成長卻無法反映在營收的挹注與獲利的成長。
全球手機大廠所發出警訊,表示手機利潤空間受到壓縮,且全球手機的競爭態勢將會更趨白熱化,未來可見的趨勢將是競爭愈來愈激烈,所有手機供應商幾乎都必須採取激烈的價格戰策略,不過在手機出貨量衝高下,不見得營收也能水漲船高。由於手機產業愈趨成熟,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上,要如何說服消費者換購新機、尤其是換購高階手機,恐怕得從新款手機上市一開始,就必須打出價格戰吸引注意力,所以利潤空間遭壓縮的情況,恐怕是所有手機廠商面臨的最大問題。
同時全球手機市場目前正進入世代交替的時代,而手機產業的生態也正逐漸改變,在市佔率超過35%的業界龍頭諾基亞、與緊追在後的摩托羅拉,正亟欲擺脫營運衰退、景氣低迷等窘境的同時,一些小型廠商卻悄悄以其特有關係與技術,積極與電信業者洽談合作,結合品牌為其量身打造適合區域市場的手機機型,頗受電信業者好評,這股勢力正慢慢的在各地興起,尤以中國大陸市場最為明顯。
根據資策會MIC統計,2003年第一季台灣手機廠商出貨量為1,052萬支,雖然QoQ下滑4.9
%,但是YoY大幅成長138
%,主要是國際大廠持續釋放ODM訂單,以及大陸貼牌需求增加下所導致。在第二季方面,台灣手機廠商雖然面臨大陸市場庫存及SARS襲擊的影響,但在國際大廠訂單回流與積極經營台灣市場的自有品牌情況下,第二季台灣出貨量達832萬支,比原先預期
672萬支,增加160萬支,較去年同期成長22%,但仍較第一季衰退21%。由於台灣廠商與大陸貼牌客戶依存度提高下,2003年上半年台灣手機產業與大陸市場表現息息相關,累計上半年台灣手機出貨量預計達1,883萬支,相較去年同期1,127萬支,成長67%,但其成長力道卻不如2002年上半年155%的成長率。
至於在產值部分,隨著2.5G時代來臨,產品出現GSM與GPRS的世代交替的現象,台灣GPRS產品的出貨大幅成長,使得第一季台灣廠商出貨的出貨產值達到7.3億美金,較去年同期成長142
%,且第一季手機的平均價格69.4美金,高於去年第一季的68.1美金。在第二季方面,台灣手機出貨產值部分,由於國際大廠訂單多以 GSM Dual /
Triple band產品為主,且在出貨量下滑的情況下,產值將下滑至5.6億美元,較第一季衰退23%,而手機平均出貨價格(ASP)
也下滑至67.5美元。隨著2003年上半年台灣手機出貨量創下新高記錄,預計上半年產值達1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7.48億美元,成長73%。
展望第三季台灣手機產業的表現,在面臨大陸手機市場供過於求、單色手機庫存消化速度不明朗,與大陸貼牌訂單表現將不如第一季的情況下,成長主要關鍵將是台灣廠商配合國際大廠推出的新款手機的上市時間以及量產良率能力。由於下半年的手機產業正進入世代交,產品也進入以彩色螢幕手機為訴求的重點,所衍生出來的相關功能與服務(如:數位相機、MMS等
),增添手機市場的新活力,隨著彩色手機選擇增加,也將帶動手機市場換機潮,因此,資策會預估第三季台灣手機出貨量將可達到945萬支。分別較去年同期與今年第二季成長50%與14%。
圖一、2001Q1~2003Q2台灣手機各季出貨量統計 單位:百萬支
單位:成長率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2003年7月
二、手機零組件產業概況
隨者手機市場進入世代交替的進程,在舊有產品出清庫存與小廠商搭配電信業者所推出適合當地風情民俗的手機,使得手機價格大幅下滑,同時因大環境景氣不好,加上手機市場的日趨成熟,要如何說服消費者換購新機、尤其是換購高階手機,恐怕得從新款手機上市一開始,就打出價格戰吸引注意力,所以手機廠商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將是利潤遭受嚴重的壓縮情況。
在面對手機價格上的壓力下,降低成本是手機廠商目前最重要的課題,除了與當初的設計有關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在手機零組件的選擇。近年來國內手機零組件廠商紛紛跨此領域,不論是在產品的設計→生產→認證→交貨時間、以及最終的產品報價上,讓國際大廠漸漸相信台灣廠商的有能力且實力做到,同時在國內手機產業還未成熟下,這些零組件廠商早以開始與國際大廠合作開發,我們可以從下表看出國內零組件廠商,比國內手機下游業者在與國際大廠的關係程度來的高。表二是國內手機零組件廠商與客戶關係一覽表。
手機組成大致可分成四個成分:主動元件、被動元件、機構元件及功能元件,其包含的元件如下表。國內廠商在主動元件上仍舊處於開發階段,目前除了聯發科在基頻上有明顯的成長外,國內廠商較多琢磨在射頻(RF)方面,如國電的PA
Module等;一直在小尺寸面板佔有一席之地的勝華、碧悠,以及未來國內的TFT大廠也會參與小尺寸市場的競爭;還有競爭激烈的LED產業,目前依舊停留在藍光市場,白光的專利權將是決定國內廠商的最後一道門檻。
在電容、電阻、電感與石英元件等被動元件方面,原本可以說都是日系廠商的天下,然而在台灣廠商的急起直追下,大部份都可以做了,許多公司也都順利地打進了手機市場。相較而言,機構元件向來是台灣廠商的專長,環伺台灣相關產業,PCB
廠林立,又有鴻海、台達電等連接器、充電器大廠,以及近年迅速竄紅毅嘉的手機按鍵廠、一詮的震動馬達與手機機殼的綠點等,因此預期在彩色手機時代,台灣廠商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最後在功能元件方面,在彩色螢幕的高耗電下,電池技術的發展將最受矚目,國內的統振正積極切入此領域,以及在收受話器與和旋鈴聲有一席之地的美律。
表二、台灣手機零組件廠商與其重點客戶
|
公司 |
主要產品 |
國外客戶 |
國內客戶(含大陸) |
|
毅嘉 |
按鍵軟板 |
Nokia、Sony
Ericsson、Telson、Appeal、Samsung、Sharp、Hosiden |
華冠、明碁、致福、華寶及TCL等 |
|
美律 |
電聲產品 |
Sony
Ericsson、Simens、Sagem、Philip、Alcatel等 |
明基、華寶、華冠、UTStarcom、波導等 |
|
綠點 |
機殼 |
Motorola、Simens、Sony
Ericsson、Philip、Alcatel等 |
明基、華寶、UTStarcom等 |
|
飛宏 |
電源 |
Motorola、Samsung、Sanyo、LG |
明基、華寶、TCL、康佳等 |
|
勝華 |
面板 |
Motorola、Hitachi、LG |
明基、光寶、英華達、TCL、中興、波導、南方高科等 |
|
碧悠 |
面板 |
Alcatel |
明基、華冠、首信、波導、康佳、夏新等 |
|
全台 |
面板 |
LG |
華寶、廣達、TCL |
|
嘉聯益 |
軟板 |
Hyundai、Appeal、IDS |
華寶、華冠、光寶、TCL等 |
|
億光 |
LED |
Motorola、Simens |
明基、光寶、華寶等 |
|
佰鴻 |
LED |
韓國二線廠 |
明基、光寶 |
|
宏齊 |
LED |
Motorola、LG |
TCL |
|
一詮 |
震動馬達 |
|
大霸、英華達、光寶、華寶 |
|
統振 |
電池 |
Sony Ericsson |
明基、光寶、仁寶、大霸等 |
|
華通 |
電路印刷板 |
Nokia、Motorola、Sony Ericsson |
明基、光寶、大霸等 |
|
耀華 |
電路印刷板 |
Sony Ericsson、Motorola |
京瓷等 |
|
欣興 |
電路印刷板 |
Nokia、Motorola、Alcatel |
大霸、華寶、光寶 |
|
楠梓電 |
電路印刷板 |
Motorola、Alcatel |
|
|
正崴 |
連接器、電源 |
Motorola、Nokia、Sony
Ericsson、Simens |
明基、廣達、華寶等 |
|
信邦 |
連接器 |
日本手機大廠 |
明基 |
|
禾昌 |
連接器 |
Motorola、UTStarcom |
明基、華冠、致福等 |
|
宣得 |
連接器 |
Simens |
光寶、大霸、明基等 |
|
佳必琪 |
連接器 |
Nokia |
|
|
大立光 |
鏡頭與模組 |
日本手機大廠 |
|
|
致伸 |
手機相機 |
Motorola |
|
資料來源:各公司、元大投顧整理
表三、彩 / 單色手機內部元件成本比重與報價
|
項目 |
包含元件 |
單色手機材料成本比重 |
彩色手機材料成本比重 |
|
手機硬體 |
主動元件 |
Baseband、RF、PA、 LCM
、Transceiver、Memory、LED |
62 % |
70 % |
|
被動元件 |
電容、電感、電阻、SAW Filter、TCXO |
9 % |
6 % |
|
機構元件 |
PCB、Keyboard、連接器、震動器、機殼 |
15 % |
11 % |
|
功能元件 |
SIM Card、電池、收受話器、天線 |
14 % |
13 % |
|
ODM手機出貨報價 |
加上組裝、測試、包裝、出貨等 |
38 ~ 45美金/支 |
80 ~ 90美金/支 |
資料來源:元大京華投顧整理
最近熱門的相機手機,國內廠商在此琢磨最多的是在鏡頭鏡片,與外掛式手機相機的組裝公司致伸。國內有大立光電、今國光電與亞洲光學,在去年紛紛宣佈跨入此領域,目前是以大立光電是同時有能力量產手機相機用的塑膠鏡片與鏡頭模組生產的公司。
三、相關產業與公司評析
手機零組件之手機電路印刷板篇
我國手機板產業的出貨情況和全球手機大廠的市佔率息息相關,近年來因大陸自有品牌為強化內銷競爭力,與國內手機組裝業者的合作明顯增加,因此大陸貼牌手機也成為我國手機板廠商的重要客戶之一。
目前國內生產手機板的PCB廠商眾多,但主要仍以華通、欣興、燿華、楠梓電4家廠商為主。以年設計產能來看,華通7000萬支居首位,其次是欣興的5000萬支,燿華及楠梓電合計也有7000萬支左右產能,故國內前4大廠所生產的手機板在全球市佔率應有4成以上的水準。
然而受到第二季SARS疫情衝擊,以及大陸地區手機庫存量仍高影響,手機板廠商在第二季出貨量大多並不理想。不過隨著時序列進入第三季,PC相關產品如MB、NB用板出貨量明顯提升,市場開始注意手機板市況,是否有景氣回升的跡象。根據主要生產廠商現階段的接單狀況指出,7月份的出貨情況僅較6月份小幅改善,8月份以後雖狀況尚不明朗,但根據主要手機代工廠第三季預測值研判,下半年手機板市況應可望回升。
由於景氣低迷,加上第2代FC載板良率無法快速提升影響,使得華通通訊產品(主要在蘆竹廠及惠州廠生產,其中9成手機板、基地台用板約1成,均為HDI製程)佔營業額比重,預計今年將達4成以上的水準。HDI為華通主要競爭力產品之一,主要應用於手機板、NB、及PDA等消費性電子產品,手機板的最大主要客戶為NOKIA,2002年整體手機板出貨量6200萬支,全球市佔率達到15%。
6月份手機板出貨僅400萬支,7月份則微增至420萬支。整體而言,手機板出貨量雖可能不及2002年水準,但下半年已有改善跡象。2003年華通整體業績由於受到第2代FC載板虧損拖累,使得全年每股稅後虧損達到2.29元,但考量本業虧損可望逐季縮小,且2004具有轉機性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具長線投資價值。
欣興主要三大產品結構為通訊(41%,大多為HDI製程的手機板)、IC載板(24%),以及NB(17%),2003年並開始供應日系遊戲機空板,成為國內第2家供應商。第二季單季營業額雖明顯回升,但因傳統PCB(毛利率較低)佔營業額比重提高,故整體毛利率反較前季大幅下降3個百分點。因此,整體營業額雖成長2成,但毛利率明顯不佳的情況下,欣興第二季本業獲利較前季下降。不過,由於業外支出較前季明顯減少,故2Q稅後淨利(自結數為2.09億元),雖低於我們原先預期的2.6億元,但優於前季的1.87億元,上半年累計稅後淨利為3.96億元,達成我們預估全年獲利的43%。
欣興7月份營業額揚升至12.72億元,較6月份的10.83億元大幅成長17.4%,並創下歷年來營業額新高記錄。我們認為下半年在手機板(第二季出貨990萬支)、CSP(主要用在手機,及PDA、DSC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上,欣興目前CSP產品9成以手機客戶為主,全球佔有率2成以上)、遊戲機空板3大產品的帶動下,整體獲利將較上半年明顯成長。我們預估2003年每股稅後盈餘1.31元,本益比雖略為偏高,但由於欣興主力CSP產品成長性頗被看好,加上未來手機需求一旦復甦,未來業績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燿華電子6年前切入手機板製造,目前為國內通訊用印刷電路板(手機板)的專業大型製造商,佔營業額比重高達75%
(其中HDI佔50%,傳統連續壓合25%),主要客戶為Motorola(佔整體營業額50%)、Kyocera、Sony
Ercisson。2002年由於業外轉投資事業表現不佳,使得本業獲利受到拖累(本業獲利達5億元),使得每股稅後虧損達到0.68元。2003年上半年,本業獲利表現因SARS、大陸手機庫存過剩等負面影響而表現不佳。下半年手機市場若逐漸好轉,加上轉投資事業漸入佳境,業績有轉虧為盈的題材,目前主要生產據點包括台灣(一廠、二廠)及大陸地區(展華、鼎訊)。
燿華7月份營業額4.12億元,是較6月份的3.8億元成長8.4%,8月營收預計4.5億元,預計第三季手機板出貨應有1000萬支以上的水準,第四季會持續成長,因此本業表現應優於上半年。加上轉投資事業情況已見改善的情況下,2003年每股稅後EPS
0.3元,2004年的獲利值得留意。另一方面,每股淨值在16元以上,與目前10元附近股價相去甚遠,值得留意。
楠梓電7月營收4.24億元,較上月成長35.5%,7月手機板出貨220萬支,由於SARS疫情已過,大陸、歐、美訂單回流,加上Motorola於8月推出新款手機,公司自7月開始備料,訂單回流超乎預期,預計8月手機板出貨可達250萬片,營收將逐月走高,全年有機會達損益兩平。公司原預估,第二季虧損約
1億元,加上第一季近5000萬的虧損,上半年預計虧損約
1.5億元,但由於轉投資的昆山滬士電子,第二季仍是獲利狀態,預估可認列轉投資獲利約3000萬元,因此公司第二季虧損縮小至3000餘萬元,累計上半年約虧損8000萬元左右,較原預計的1.5億元,虧損幅度減少近一半。
公司今年決議不配發股利,並累積未分配盈餘約新台幣6.53億元,作為今年第四季新產品嵌入式被動元件的高級載板和軟硬複合板的投產資金,這項新產品主要是供應第三代手機的零件,市場以日本為主,全線投產後,預估年營業額可提升達40億元。
手機零組件之LED篇
在手機需求上揚情況下,將帶動用在手機上的SMD
LED產品,其中藍光LED比重越高的廠商其受惠程度將越大。目前在上游晶片供給增加下,晶粒價格持續下滑,其中藍光晶粒的價格將在第三季跌破1.5元,相較02年底的3.0元和今年首季2.5元的價格水準,跌幅超過50%,晶粒價格的滑落明顯壓縮上游廠商的毛利率,不過因為晶粒單價大幅下降,下游封裝廠的毛利反而出現上揚的狀況,整體產業出現上瘦下肥的情況。
目前手機用LED最大問題來自於白光專利權(藍光晶片加營光粉)與亮度問題,台灣廠商在白光產品多以手機按鍵為主,出貨地點主要是大陸與韓國等地區,部份廠商如宏齊以RGB三色LED作成白光用在手機背光源來突破專利權問題,預期未來若專利權一旦解決後,則台灣廠商在手機背光源市場可找到另一波成長動力。在手機相機採用白光LED來做閃光燈的比重越來越高,也帶動新的白光LED需求,由於可用RGB三色LED來做閃光燈,因此較無專利問題,是未來台灣LED廠商的新契機。
宏齊第2季營收較第一季衰退9
%,主要是因為藍光LED出貨量下滑之故。然而宏齊7月營收已回至1.53億元水準,較6月成長2成,除了安捷倫的代工訂單回升之外,藍光LED訂單已提升至1,500萬顆的水準,超越6月的1,260萬顆,另外高毛利的RGB型LED也回到了100萬顆,較6月的80萬顆成長,預估8月仍會向上成長,營收有機會創歷史新高,宏齊第三季營收預估將至少較第2季成長15%。
在獲利方面,宏齊自結上半年稅前淨利為2.06億元,YoY成長170%,預估稅後EPS達2.23元,下半年在各手機廠開始出新款手機帶動藍光LED出貨以及RGB型LED成長下,使得毛利率會將會向上攀高,研究員預估2003年營收為18.35億元,稅前EPS為5.40元,稅後EPS為4.37元。
億光第二季營收為10.45億元,QoQ衰退13%,主要是因為藍光LED出貨量下滑之故。展望第三季,7月營收因為舉辦員工旅遊,使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營收為3.59億,較6月衰退6.53
%,然而8月由於有7月遞延的訂單以及手機廠商新款手機開始出貨影響,預估8月營收將提升至3.9 ~
4億元,因此預估第三季營收將較第二季成長12%。第四季因為是傳統型LED的淡季,故預期第四季會較第三季下滑,同時因為今年第一計營收基期過高,預估今年上、下半年營收為1:1。在獲利方面,億光自結億光上半年稅前淨利為4.83億元,稅前EPS達1.96元,預估稅後EPS達1.58元,研究員預估03年營收為49.26億元,稅前EPS為3.87元,稅後EPS為3.12元。
佰鴻是國內下游專業LED封裝測試廠,產品線寬廣橫跨SMD、紅外線、傳統、高亮度等領域,擁有一定的競爭實力,向來在LED族群中獲利領先。而佰鴻的營運特色是擁有自有的品牌、通路,且銷售客戶遍及國內外經銷商,客戶結構相當分散。手機藍光LED由於去年認證通過南韓二線手機廠,今年上半年出貨大增單月出貨量曾經達600萬顆以上。
佰鴻第二季在Lamp、Display及紅外線LED開始進入旺季之下,第二季營收較第一季成長19%,成長表現為LED族群最佳。展望第三季,以佰鴻所接到各手機廠對第三季的預估來看,大部份手機廠將在8月時出新款手機,加上新客戶將開始下100萬顆左右的訂單,因此預期佰鴻藍光LED出貨已會在8月之後有較大幅度的成長,預估到9月有機會攀升到1,000萬顆,較6月藍光LED出貨500萬顆高出1倍,加上Lamp、Display及紅外線LED在第三季旺季的狀況下,因此佰鴻7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後,未來數月仍有機會持續創新高。在獲利方面,佰鴻自結上半年稅前淨利為1.62億元,稅前EPS達1.97元,預估稅後EPS達1.49元,研究員預估2003年營收為15.75億元,稅前EPS為4.14元,稅後EPS為3.15元。
手機零組件之彩色面板篇
觀察目前手機用面板市場情況,單色面板比重仍高,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彩色手機區域普及率以日本及韓國較高,分別為100%及60%,其中日本主要以 AMLCD(泛指所有LCD面板)為主,而韓國地區則預計短期間彩色手機採用CSTN面板的成長性仍較為快速。至於在全球其他區域方面,根據資料指出手機彩色化比重並不高均不到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兩大手機廠Nokia及Motorola,在去年下半年已陸續推出幾款彩色手機,且兩大手機廠去年下半年以來面板彩色化仍以CSTN為主。也因此我們觀察Display
Search最新統計資料,全球CSTN面板今年第二季出貨量4,600萬片,佔其比重約28%,超過TFT面板出貨量2,400萬片,佔其比重約15%(註:面板出貨量不代表手機實際出貨,必須考量庫存因素),整體來看,目前手機用面板,單色比重仍有五成,彩色面板則以CSTN為主。
至於彩色手機所需的面板技術,比較目前所有彩色面板優劣勢來看,雖然TFT
LCD的解析度與反應速度較佔優勢,但是耗電量也相對較大,而且目前價格仍處於高檔,預計市場將著重於性能表現要求較高,以及面板尺寸較大的高階市場,且認為未來當系統進入2.5G和3G時代之後,面板解析度、色彩數和動態顯像顯示能力將被要求提高,尤其是3G時代強調影像聲音傳輸功能時,預計屆時彩色面板將以2
~ 3吋TFT LCD為主。
另一方面,STN面板的顯示功能雖較TFT為差,但電力消耗較小,價格也相對較便宜,如果採用STN面板的話,將可望削減手機零組件成本,並抑制耗電量,研究員認為CSTN仍以中、低階市場為主,如以去年3Q全球CSTN出貨量1,183萬支推算,今年CSTN市場至少有4,000萬支規模,但以前三大廠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觀察來看,推出之新機種以CSTN為主來推測,預估值在7
~
8,000萬支應為較合理數字,至於OLED產品則因受限於產品之壽命,今年在彩色手機面板仍難有一席之位。不過,由於其具有耗電量低且單色產品壽命已達數萬小時之久,加上不須背光源較薄,預計OLED產品近幾年在全彩化不具競爭優勢前,將會專注於折疊機之次面板市場。
觀察今年手機廠商新推的機種多以彩色面板為主要搭配,預估彩色面板在今年成長性有六成實力,至於彩色面板中則認為短期一、二年內將以CSTN成長較快,但長期趨勢則以TFT為主流彩色面板;而據我們觀察國內面板廠在手機用彩色面板市場的發展狀況,有明顯落後於日、韓廠商,不過在今年則包括TFT及STN廠商均宣佈將跨入。在此研究員認為大尺寸TFT廠商跨入小尺寸的手機面板,會面臨該市場不同於大尺寸標準化程度高、型號規格種類眾多、再加上涉及面板設計能力,將較無法快速通過認證,且需一段較長時間才能正式量產,至於國內面板廠商發展則以友達及勝華較為看好。
國內TFT
LCD廠商較早著墨於中小尺寸市場者為元太及友達,其中元太現有一條第二代生產線,目前單月基板投片量超過3萬片,主要生產5.6吋、6.4吋、7吋車用顯示器用面板,今年第二季開始明顯放量,至於友達方面,友達中小尺寸應用領域一直以來主要集中於攝影機、數位相機、車載顯示器,至於今年較為競爭的手機彩色面板,友達表示目前單月出貨量100K左右,明年有機會十倍成長,且現已推出雙面板樣品,預計第四季量產。至於國內其他TFT
LCD廠商,今年也都有跨足中小尺寸的計劃,不過目前均仍在規劃中,其中奇美由於關係企業奇美通訊不斷傳出接獲國際手機大廠訂單之消息,為市場後續較為看好其切入小尺寸手機用面板的機會。而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攻LTPS面板業者為統寶光電,據統寶之前表示,其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前將有三種中小尺寸面板開始出貨,包括3.5吋PDA用、2.2吋智慧型手機用以及1.8吋提供給仁寶的大陸貼牌手機用。
觀察國內STN廠在彩色面板發展上不僅自身擁有Color
STN生產線將積極爭取訂單,且有感於CSTN市場定位為過渡性產品,也將積極跨入TFT
LCD後段代工生產,以維持在產業永續經營。首先,在勝華方面,去年10月已開始出貨CSTN手機用模組,客戶為義大利手機廠,整筆訂單為10萬片,色彩數為4096色,為國內首家正式接獲CSTN訂單者,今年7月CSTN面板開始放量,出貨國內廣達代工的GD55及英華達OKWAP以及美國遊戲機大廠,公司預計今年CSTN產品全年出貨量2KK;除CSTN外,勝華亦為國內首家跨入TFT後段模組代工廠,目前單月營收貢獻約3億多,毛利率約8%,後續有機會在3Q底新增一款折疊式手機次面板訂單,不同於之前日商訂單的來料加工,預計毛利率將可提升至二位數以上。
其次在碧悠方面,碧悠CSTN自今年3月開始小量出貨,客戶包括Benq、韓國客戶、大陸廈星、波導、康加,碧悠估計全年彩色面板出貨目標將挑戰5KK;其中,手機用彩色面板出貨目標2KK,如以目前產能每月全產能2,000萬平方英呎估算,全數投入生產主流規格2吋彩色STN面板,單月將可供應超過10KK。至於在全台方面,全台目前在彩色面板進度有些落後,全台彩色STN
LCD初期將先使用Optrex面板出貨,預計今年10月開始小量出貨,至於該公司
CSTN生產線進度,預計4Q開始進機台設備,4Q試產,明年1Q正式推出使用自家面板之產品,預計明年3Q比較明顯,至於TFT後段模組營收貢獻預計10月開始,但實際量大在明年以後。
手機零組件之連接器篇
連接器在手機上的應用可謂型式多樣、難以分類,且每支手機所需要連接器的數量亦隨設計而異(至少超過5個),即使功能相同之連將器也須配合每支手機做不同設計。由於通訊產業較無標準性可言,而手機產業也不例外,使得公司在訂單爭取的同時,與客戶在產品的互動性,就顯得殼外重要,尤其是配合客戶的開發與設計之能力;而其生命週期短的產業特性,更直接考驗相關廠商研發時間的縮短與生產管理的彈性。因此,掌握未來產品訊息的發展,加速模具的開發速度,縮短產品開發時程以配合行動電話款式推陳出新的變化等,都是廠商必須努力之方向。
國內連接器廠商林立,若就產品別來區分則各異其趣,以手機用連接器產品來看,由於手機產品具有生命週期低、樣式多變等特性,讓單價低之連接器往往因手機銷售量不如預期而造成出貨量不及模具開發等費用支出,間接降低相關廠商跨入此一領域意願,以國內廠商而言,正崴、信邦、禾昌、宣得及佳必琪等為主要供應廠商:
就正崴產品來看,該公司產品中之電池模組與通訊連接器中均有供應手機相關需求零組件,以電池模組而言,其中約有六成營收來自於手機電池,手機電池模組於02年出貨量約1,300萬個,公司估計03年出貨量1,500~1,600萬個,YOY成長約2成。手機電池模組目前月產能約120萬個,未來月產能將擴增至150萬~200萬個。目前客戶除Sony
Erisson外,Motorola仍為該公司主要客戶之一,由於8月主要客戶訂單增加,預計單月佔電池模組營收比重將超越五成以上,此一產品亦將成為該公司下半年營收主要成長動力;就連接器產品觀察,該公司主要將手機用連接器歸入通訊連接器產品中,但因通訊連接器中含遊戲機等相關產品,故就比例角度觀之手機用連接器佔比例並不高,不過因該項產品毛利率高於手機電池模組,拉高手機對整體獲利貢獻。研究員預估正崴今年營收119億、毛利率20.21
%、稅後EPS為4.32元,其中手機部分獲利約佔26 %。
就信邦而言,信邦連接器營收主要仍來自於NB產品貢獻(約六成),其餘則為PDA雨LCD等產品,而手機連接器因客戶端銷售不定,故佔連接器營收比重由10
%至20%,而以連接器佔信邦整體營收比重近五成換算,手機連接器約佔該公司整體營收5%上下。
信邦另一與手機零組件相關產品為Cable,單就此一產品結構觀察,其中約有三成營收來自於手機相關產品,加上Cable佔該公司營收比重近四成故以此推估手機相關Cable約佔整體營收10%至15%間,就獲利貢獻度觀察,由於此兩項產品佔公司整體營收比例有近兩成水準,加上毛利率合於正常水準,因此我們推估手機相關零組件整體獲利貢獻可望達23%比重。研究員預估信邦今年營收26.35億、毛利率為24.38
%、稅後EPS為3.13元。
禾昌早期主要以供應光碟機所需之連接器為主,因應公司長期發展性,近期積極跨入如LCD
Monitor、NB、DSC及手機等連接器領域,以上半年出貨狀況觀之,手機用連接器已佔該公司合併營收8.75%,但若季別觀之,因第二季單季主要客戶手機銷售不如預期,連帶使禾昌第二季出貨不如預期,在出貨量未達一定水準下,手機連接器未能在第二季對該公司產生太大助益。就下半年展望上,由於主要客戶如明碁、大霸等將推出新產品,加上新增廣達等客戶,因此禾昌看好下半年手機連接器成長,預計未來成長率可望達50%以上。
如前所述由於手機連接器屬特殊規格產品,故出貨量多寡常決定該公司獲利率高低,以禾昌而言只要出貨數量維持在一定水準,通常毛利率可高達40%以上,公司樂觀預期下半年手機連接器出貨狀況,我們認為此一產品毛利率可望有40%以上水準表現,但因此一產品仍僅佔該公司小部分營收,推估整體獲利貢獻度在10
%以內。研究員預估禾昌今年營收18.22億、毛利率38.67 %、稅後EPS為4.30元。
公司第二季受到SARS疫情蔓延及客戶被搶單的影響,業績表現未如預期逐季走揚,第二季營收4.43億元,還較第一季營收少了3,000萬元,僅達成公司預估值6.14億的72
%,較第一季衰退6.34
%,公司預期下半年隨著旺季來臨,加上主力商品筆記型電腦(NB)連接器與網路連接器需求提升,下半年業績應可望順利逐步走揚。公司預估今年在手機連接器營收約10
~11
%,客戶為Motorola、明基與致福。由於公司估算第二季稅前約3,300萬元,累計上半年稅前約0.8億元,較去年成長約14%,達成全年財測稅前目標24.62%,達成率確實偏低,因此調降財測壓力相對較高。展望第三季,由於第三季進入電子產業出貨旺季,單月營收可望脫離谷底,加上部分筆記型電腦客戶以及手機連接器客戶恢復出貨,因此第三季營收將上看5億元,較第2季4.42億元成長12%,可望創今年單季營收新高紀錄,同時不排除第四季營收仍可望持續增溫。研究員預估宣得今年營收21.32億、毛利率30.9
%、稅後EPS為2.48元。
佳必琪為週邊電子製造商,前7
月產品比重為連接器35%、輸入裝置21%、資料傳輸27%、無線傳輸10%、其他7%,佳必琪自結2003 年前1-7 月稅前盈餘1.96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0
%,財測達成率為61%,稅前EPS 達3.59 元。手機連接器主要以NOKIA 的3 in 1連接器為主,而佳必琪做連接頭與連接線部分,後端再交給Hosiden
組裝,之後再交給Nokia,今年上半年出貨850萬條,佔總體營收22 ~ 23 %左右,其毛利率約有23 ~ 25
%,由於下半年在手機連接器新增一個客戶且在舊有客戶Nokia訂單加溫下,預期下半年出貨可望成長20%,全年出貨1870 萬條,營收貢獻約為7
億元,佔全年營收近30 %。研究員預估佳必琪今年營收21.98億、毛利率23.5%,稅後EPS 5.20元。
手機零組件之電源供應篇
飛宏主要營運項目為電源供應器及手機副件等產品,為全球第一大PDA、DSC,及第二大手機充電器供應商。以下游應用面區分,通訊產品佔營業額比重最高(約61%),其餘則包括工業用產品(工業用電腦、印表機自動控制器約佔3%)、消費性電子產品(DSC、PDA、MP3、DVD-PLAYER約佔25%)、及網路設備相關產品(約佔11%)。由於手機相關產品比重超過營業額比重的6成以上,故手機產業的景氣動向對公司的業績表現影響較鉅。目前全球前6大手機廠,除SONY
ERICSSON尚未成為客戶外,其餘5廠均直、間接出貨。目前飛宏擁有東莞、天津、蘇州(6月份開始生產,初期為4條生產線)、巴西的生產據點,研發中心設立於上海,未來華中地區將是大陸佈局的重要據點。
第一季受到大客戶Motorola手機充電器訂單量及價格,均出現明顯下跌影響,使得飛宏上半年業績表現並不理想,累計自結營業額32.55億元,稅前淨利1.1億元,達成率分別為38.2%及32%
(
2003年財務預測為營業額85.01億元,稅前淨利3.43億元)。第三季起,由於Sanyo、Omron新訂單效益可望陸續開始顯現,加上Motorola手機充電器出貨,將逐漸改善的情況下,我們認為Motorola手機充電器,仍佔2003年營業額的50%以上,下半年約佔全年整體營業額的55%,全年每股稅後盈餘預估為1.2元。
國內投入手機電池產業的公司不多,上市、上櫃的公司以統振、正崴佔營收比重較高,因為手機電池需有量產規模,通過國際手機大廠認證、取得原物料能力(如:電池芯)…等,有一定的進入門檻。由於手機電池市場小,對於大廠的業績影響度不大,投入該事業較不積極,可是國內從事手機電池的公司股本小,成為進入該產業的優勢。公司過去主要是從事電信、數據預付卡業務為主,近年來轉型做電池模組,目前電池模組佔營收近35%,未來在陸續接獲國內、外大廠訂單,有很高的成長性,公司轉型相當成功。
統振第二季手機電池受到電池芯缺料及亞洲SARS影響,台灣及大陸手機銷售不佳,庫存增高,嚴重影響統振手機電池的出貨,估計4月電池模組進一步下降至20萬組,是今年最低點,5月止跌回升至30萬組,6月則達46萬組。展望第三季,電池模組可望快速成長,除舊有客戶如:Sony-Ericsson、仁寶、致福…等手機持續增加外,將新增明基、華宇、華碩、鴻海、光寶…等訂單,估計第三季每月平均電池模組出貨將達70
~ 80萬組,第四季在旺季來臨需求效應下90~100萬組/月,研究員預估今年電池模組出貨目標900萬組。
6月營收在電池模組出貨逐漸脫離谷底的情況下,估計營收回升至3億元,比5月再成長4%左右,7月進一步回升至3.09億元,公司估計8月或9月營收便有可能創歷史新高。研究員預估統振今年營收38.28億,毛利率12.7
%,稅後EPS 5.2元,其中手機電池模組獲利貢獻為35 %。
手機零組件之光學元件篇
國內光學元件上市廠商中有大立光電、亞洲光學及今國光學,從三家廠商近期出貨情形觀之,大立與亞光均具生產Phone
Camera能力,但大立跨入時間較早,故在大量生產能力上優於其它兩家公司。
大立於去年起便積極投入Phone
Camera產品研發,於今年七月起正式發酵,目前出貨型態上主要以鏡頭組方式,組成鏡片上則有1G2P、2P及3P等三種方式,畫素上則以30萬畫素為主;七月起因Phone
Camera單月出貨量大幅增加故此一產品已佔該公司單月合併營收20%比重,投顧推估Phone
Camera單月營收貢獻達4200萬元,由於現今日系客戶訂單無虞,但卡在大立光產能擴產不及訂單成長幅度,因此大立積極進行擴產,預計未來單月產能可望逐週增長,至年底時單月塑膠鏡片產能可望較年中有倍數成長,以公司預計增產幅度觀之,至年底時單月Phone
Camera出貨套數將在數百萬套之譜,在訂單無虞下今年年底前大立單月營收將因此逐月創新高。研究員預估大立光電全年營收為24.18億,毛利率為51.75
%,EPS為11.61元。
致伸為週邊資訊產品廠商,過去由於主要產品如掃描器已日漸成熟,業績的成長出現停滯,去年起跨足數位相機產品,使整體營運出現成長的契機。目前致伸主要產品包含數位相機(
25 % )、Phone Camera( 15 % )、掃描器( 20 % )、電腦週邊產品及辦公室產品( 30 % )、傳統相機及其它產品( 10 %
)。致伸目前提供給客戶產品有4個Model,且全都用在彩色新機種,根據IDC預估去年Phone
Camera銷售達1600萬支,今年則呈現倍數成長,預估有3,270萬支需求,但到明年因外掛式開始衰退,年成率僅有68.01%,不過仍屬高成長產品。
致伸原本預估Phone Camera
Q1出貨70萬台,然而實際僅達55萬台,遠低於當初預期,主要原因為歐美地區銷售不佳,預料減少的需求部份會顯現在Q2;先前Phone
Camera每月需重新Preview,但因客戶準備Summer
Vacation,訂單有明顯增加,原預估Q2出貨為80萬台,最後實際出貨量約90萬台,因此上半年出貨量約145萬台。在毛利方面,上半年因產品開始進入量產,因此毛利率約12
%左右。上半年Phone
Camera產品為外掛式,售價介於15~30美元,至於內建式已開發出一款產品,現正送往客戶認證,預計Q3會正式出貨,其售價與外掛式差不多,研究員預估下半年出貨量約160萬台(內建式約80萬台),由於內建式毛利較高,且CMOS等零組件部分改在國內採購,預估毛利率可提升至14
~ 15 %,研究員預估Phone
Camera全年出貨約300萬台,佔全年營收約15%。而今年內建、外掛式出貨比重預估為4:6,由於產品開始大量量產及CMOS等零組件部分改在國內採購,因此毛利率可望由12
% 提高到13 ~ 14 %。研究員預估致伸全年營收為151.2億,毛利率為13.91 %,EPS為1.48元。
手機零組件之其他篇
毅嘉主要從事按鍵生產,上半年佔整體營收的73%,主要產品為手機按鍵,其客戶供應國內外手機大廠,如Nokia、Sony
Ericsson、華冠、明碁、致福、華寶及TCL等,而該公司的手機按鍵市佔率,約為全球手機按鍵市場的12 ~ 15
%,未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至於在軟板事業方面,由於受可攜式電子產品日趨輕薄短小的影響,市場需求是與日增溫,毅嘉FPC事業部門在2003年上半年因新增Samsung、Sharp與Hosiden知客戶,使得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的2.07億元大幅成長111.8
%為,4.3億元(1Q:1.1億元、2Q:3.2億元)。
公司自結2003年第二季集團營收為9.02億元,
YoY成長78.26%,營業毛利為2.84億元,YoY成長71.08 %,稅前淨利為1.72億元,YoY成長94.88
%,稅前EPS為1.25元,累計上半年營收成長70 %達15.92億,稅前淨利成長51
%達2.73億元,稅前EPS為1.63元。毅嘉自結七月合併營收約3億1,600餘萬元,較上月微減少1.6%,較去年同期成長95%,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約19億800餘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4%。七月份按鍵產品受惠新款手機推案數增加,營收回升至2億元,軟板產品正值客戶新舊機種交替,營收仍維持在相對高檔,約新台幣1億1600餘萬元,展望自八月以後,軟板產品營收將隨新機種出貨,呈現逐月回溫,公司預估Q3營收較Q2成長幅度超過10%,營運增溫向上。研究員預估毅嘉全年合併營收為36.82億,毛利率為31.02
%,EPS為3.54元。
今年以來軟性印刷電路板需求明顯回升,廠商看好下半年業績,尤其在LCD與手機方面的應用。該公司主要產品為NB用板、LCD用板與手機用板,分別佔營收比重為25.2
%、26.0 %與29.7
%,今年四月正式合併百稼,產能僅次於未上市的旗勝,為國內第二大廠商。由於手機用板隨摺疊式手機增加而使需求成長外,COF的應用亦提升該部分業績;同時在LCD用板方面,公司積極取代傳統TAB知軟板(COG),目前丹約銷量已達4、500
K片,預期效應將逐漸顯現。
不過,以生產軟板為主的嘉聯益在今年合併百稼效益大幅顯現,六、七月營收分別以3.1億及3.23億元,接續二個月創歷史新高,年增率均在一倍以上,公司估計八月營收可望持續走高,約為三億四千萬元續創新高。嘉聯益完成合併同業百稼企業後,已送件申請轉上市掛牌。同時,公司自結前六月稅前盈餘1.3億元,依目前股本13.64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0.95元。嘉聯益昆山廠去年營收3億,稅前盈餘1,200餘萬元,二廠五月開始量產,月產能由一萬五千平方呎增加至三萬平方呎,昆山廠目前單月營收達4,000餘萬人民幣,新客戶訂單挹注下,預計第三季營收將較前二季大幅增加一倍,預估今年營收七億,稅前盈餘5,000萬,營收獲利均較去年倍數成長。此外,嘉聯益、百稼終端產品應用重疊性高,但客戶重疊性並不高,因此合併後可迅速提高市佔率。今年公司營運主要成長動力在於LCD、手機,尤其彩色手機出貨的成長,將帶動軟板需求顯著攀升。除軟板需求看好之外,嘉聯益目前在國內軟板市場生產規模已位居前二大,頗具市場競爭力。因此,下半年獲利情況,有機會持續加溫。
綠點今年在手機機殼有不錯的表現,扣除為Motorola
所組裝iDEN業務及其他,手機業務在今年的上半年營收超過50
%。綠點主要競爭優勢在於具有手機機殼模具的設計開發能力,包括精密模具設計與製造,以及塑膠原料了解與射出成型技術之配合,才能製造出輕薄短小的手機,同時還必須通過一連串等機構相關測試,以確保手機外殼可以有效保護內部的電子零件。另外,為了符合市場流行趨勢的需求,手機機殼模具的設計開發皆與客戶群共同設計,且經常投入新的技術開發,領先其他競爭對手,才能符合款式多變的手機,並抓住客戶的心理與市場的需求,這也就是綠點自去年第四季起陸續接到國際大廠訂單的原因。
由於受到今年新接客戶Sony Ericsson T610
在歐洲大賣的帶動(預估SonyEricsson
將佔綠點合併營收的15%),加上該項產品的單價較高,因此帶動綠點業績續創佳績,同時6月新接Motorola的E365訂單,使得7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公司表示目前正在洽談後續改款的產品。由於公司不斷投資在手機機殼方面的新技術開發,一方面保持領先同業,另一方面獲利得以維持,同時在業務上持續分散客戶的營收比重,目前Motorola營收已降至60%以下,而Sony
Ericsson提升至今年15
%,使得綠點在上半年繳出漂亮的成績單。展望下半年,手機方面在新客戶與新機種的出貨下,以及iDEN進入傳統的旺季下,預估Q3營收挑戰21億。綜合上述之,元大投顧預估綠點全年合併營收為70.6億,毛利率為26.25
%,營業利益9.85億,稅前淨利9.61億, EPS為6.06元。
目前全球生產電聲元件廠商以日商Hoshiden、Matsushita、Primo、美律及歐商Kirk等五大廠為主,就市場結構分析,日商(市佔率超過6成)掌握國際一線大廠如Nokia及Motorola等大廠訂單,而美律客戶則以國際二線大廠如Sony
Ericsson、Alcatel、Sagem及大陸、台灣Local手機廠為主。美律為一專業電聲產品製造商,主要產品包括電話用收受話器、揚聲器、免持聽筒與保全系統等,由於行動通訊產業在1999年快速蓬勃發展,美律順勢切入行動電話用受話器,並取得歐洲手機大廠如Sagem、Alcatel、Siemens的訂單,此外,在免持聽筒方面,也取得Sony
Ericsson的訂單,至於在揚聲器產品方面,主要客戶則涵蓋國內主要筆記型電腦與手機廠商。
美律實業第二季因手機受話器、免持聽筒耳機等產品,在新增客戶的訂單挹注下,加上紅外線額溫槍新產品助陣,單季合併營收及獲利同創歷史新高。而累計今年 1
~ 6月營收為9.17億,年增 35.7%,稅前盈餘為1.9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33 %,預估稅後EPS 1.42
元。其中手機受話器佔營收25%、免持聽筒26%、揚聲器11%,而2003上半年在手機相關的營收比重首次超過50 %。由於未來手機ASP
逐步下滑已是趨勢,因此為因應手機廠的殺價策略,美律的產品設計朝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且為客戶機動調整產品規格,如結合揚聲器與受話器的二合一產品甚至三合一產品,其次則為產品設計朝向輕薄短小以維持穩定的產品毛利,因此美律近年來毛利率始終可維持在三成以上的水準。
展望第三季, 在新客戶UT
Starcom的大幅成長下,單月有機會挑戰100萬片,手機送話器的擴產下,以及新產品無線藍芽耳機級紅外線額溫槍的挹注下,加上大陸與台灣既有客戶出貨量逐漸成長的貢獻下,元大投顧預估美律今年集團營收為19.59億元,成長30.17
%,而毛利率為38.03 %,本業獲利為3.68億元,成長23.91 %,而稅前盈餘將會比2002年成長78.95
%,為4.08億元,由於將成立營運總部,稅率將會減少,故稅後盈餘將會比2002年成長119%,為3.46億元,除權後每股盈餘3.14元。
微型震動自去年9月開始營大陸子公司製造出貨,主要出貨給大霸電子,公司初期鎖定客戶對象主要是國內的手機廠商。過去手機馬達最大廠為日本電產,年產超過2億個,目前台灣見到量產成效者僅一詮,現在競爭者尚有韓國廠商,不過以國內手機代工業市場來看,公司未來在此塊領域的成長性仍極具潛力。目前用在手機上馬達的單價約0.7~0.5美元,與日系產品價差約10~20%,在出貨量百萬片下,毛利率約25~30%。目前昆山廠有3.5條生產線,月產量可達100萬個,實際配置已達5條生產線(月產量可達150萬個)。
上半年LED導線架佔營收82%(毛利率約18%)、手機馬達2%(毛利率約13%)。下半年業績成長來源主要為手機震動馬達。上半年手機震動馬達出貨41.4
萬個,由於公司在5月通過2款型號的認證, 6月通過4款型號的認證(大霸、英華達、致福、華寶、廣達) 因此,上半年出貨集中於6 月,而7月出貨達36.7
萬個,預計8月出貨可超過50萬個(客戶為華寶、廣達),且第4季單月上看110萬個,研究員預估全年出貨超過600萬個,約佔營收14
%。此外,大陸轉投資部分上半年約達損平,預估全年獲利數百萬元;至於子公司一澈(生產LCD燈管反射板)業績較穩定,單月獲利約300萬元。研究員預估一詮2003年營收9.1億元,稅後盈餘1.3億元,稅後EPS1.31元。
四、小結
其實國內最大零組件廠商是鴻海,橫跨電腦與通訊等零組件製造與設計,由於近幾年來該公司積極跨入EMS的領域,相對在零組件製造的營收比重快速下滑,也正因如此對其產品營收的分類難其切割,所以本篇文章未將其鴻海列入探討。不過該公司在零組件的領域裡,不論在電腦或是通訊的產業,都有其重要的地位。就以最近所發生的是來看,鴻海以25億元收購芬蘭一家行動電話機殼製造商藝模公司(Eimo
Oyj)股份24.3%來說,該公司在全球手機機殼市佔率為前三大,且該公司為國際前三大手機廠商的代工夥伴,足以證明鴻海未來在手機產業的發展前途。
近來全球行動電話產業競爭愈來愈激烈,各公司為了搶佔市佔率,以及不願在新世代手機開發上落後,一方面祭出產品價格戰,另一方面全心全力投入新世代的產品開發,所以將成熟產品紛紛以ODM方式,來解決其產品線的不足,因此造就台灣這一、兩年手機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也造就手機零組件產業的契機。雖然手機零組件有其生命週期短、產品客製化程度高的特性,而享有較高的毛利,但是如同行動電話價格戰一樣,手機零組件廠商依舊面臨成本競爭的強大壓力,新產品一旦上市後,差不多半年後價格下滑近一半左右,一年後售價不及當初售價的一半,面對如此快速的加格變化,如何降低成本是廠商經營策略之一。也由於產業的激烈競爭,要想持續獲得新的訂單,除了量產能力與良率的控制外,新的技術研發與導入的量產實力,也是公司維持競爭力的重要工作。
表四、各公司今年營收與獲利預估,暨相關手機零組件營收與獲利貢獻
|
公司 |
2003年 (百萬元) |
手機相關部分概估(%) |
|
營業額 |
毛利率 |
稅後EPS |
營業額 |
毛利率 |
獲利貢獻 |
|
毅嘉 |
3,682 |
31.02% |
3.54 |
80% |
33% |
85% |
|
美律 |
1,959 |
38.03% |
2.96 |
55% |
40% |
60% |
|
綠點 |
7,060 |
26.25% |
6.06 |
50% |
30% |
65% |
|
一詮 |
910 |
22.90% |
1.31 |
14% |
15% |
14% |
|
嘉聯益 |
3,660 |
22.50% |
2.46 |
30% |
23% |
30% |
|
致伸 |
15,120 |
13.91% |
1.48 |
17% |
15% |
27% |
|
統振 |
3,828 |
12.72% |
5.20 |
38% |
12% |
35% |
|
飛宏 |
7,155 |
11.60% |
1.20 |
55% |
11% |
50% |
|
華通 |
13,000 |
0.50% |
-2.29 |
40% |
12% |
35% |
|
欣興 |
12,559 |
14.40% |
1.31 |
36% |
15% |
32% |
|
耀華 |
5,500 |
14.00% |
0.25 |
76% |
14% |
78% |
|
楠梓電 |
4,900 |
11.70% |
-0.03 |
55% |
12% |
60% |
|
億光 |
4,926 |
29.80% |
3.12 |
65% |
70% |
71% |
|
佰鴻 |
1,575 |
27.90% |
3.15 |
32% |
40% |
42% |
|
宏齊 |
1,835 |
34.40% |
4.37 |
80% |
90% |
91% |
|
勝華 |
12,122 |
17.30% |
1.35 |
70% |
18% |
75% |
|
碧悠 |
4,098 |
9.70% |
-0.49 |
48% |
10% |
40% |
|
正崴 |
11,939 |
20.21% |
4.32 |
35% |
15% |
26% |
|
信邦 |
2,635 |
24.38% |
3.13 |
19% |
22% |
23% |
|
禾昌 |
1,822 |
38.67% |
4.30 |
8% |
40% |
8% |
|
宣得 |
2,132 |
30.39% |
2.48 |
14% |
27% |
12% |
|
佳必琪 |
2,198 |
23.50% |
5.20 |
22% |
24% |
25% |
|
大立光 |
2,418 |
51.75% |
11.61 |
20% |
53% |
21% |
資料來源:元大投顧
綜合上述,我們將其廠商的營收與獲利,與其手機相關業務與獲利貢獻的比重呈現如下表。我們發現手機相關營收超過50
%的公司有毅嘉、美律、綠點、勝華、飛宏、億光、宏齊、耀華、楠梓電等,其手機相關獲利也都是該公司主要獲利來源。